八年級下冊物理說課稿

          時間:2021-02-25 09:21:1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八年級下冊物理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

          八年級下冊物理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力 彈力》。下面是我對本課題的設計思考,懇請指正。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分析

            本節教材處于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本章知識是學習后續知識壓 強、功、機械效率的基礎,因此本章是初中物理基礎的一章。而第一節力 彈力 是學生學習力學的入門課和基礎課,教學關鍵要能激發學生學習本章的興趣,為 后幾節教學做好鋪墊。 內容分析 本節首先生活中的推、拉、舉、壓等生活實例引出力,并用壓彈 簧或氣球的事例體會彈力,緊接著介紹一個彈力的實際應用——彈簧測力計,在 了解彈簧測力計構造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學習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方法,最后 還點了一些生活工具或玩具從而更好地體會彈性勢能。 所有的知識都是用學生看 得到、摸得著的實例呈現,與我們的生活很貼切、學生更容易接受。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物理并不難學,引領 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知識與技能】 :

            (1) 知道力的概念和單位,認識力的作用效果。

            (2) 知道彈力及彈性勢能。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 :

            (1)通過活動和生活經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通過實驗和觀察了解彈簧測力計的結構和使用方法,會正確使用。

            【情感與態度】 :

            對生活中彈力應用的實例有濃厚的興趣,體會科學技術的價值,通過彈簧測 力計的使用,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力的定義理解、彈力概念的理解、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2、教學難點: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二、說學生

            本節內容主要是力、形變與彈力、彈簧測力計、彈性勢能,知識點較零碎, 學生對力很熟悉,并且都有親身感受,采用從生活實例中體會力的存在;彈力與 形變、 彈性勢能較抽象, 學生對此缺乏認識基礎, 需較強的觀察和歸納思維能力, 采用學生自主探究活動教師引導的手段;對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較簡單,采用自 學即可完成。

            三、說教法

            本節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具體類型的力——彈力,彈力也是一種很常見的 力.教學實踐表明,被動力(如彈力、靜摩擦力)的概念是學生難于接受的.因此 教材中沒有給彈力下定義,而是通過大量實例說明了什么叫彈力,彈力產生的條 件是什么。本節通過一個比較完整的實驗探究,利用彈力的作用效果來了解彈簧 測力計測力的原理,從而達到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通過實例引出力的一般性分析,得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的作用;分析具體圖 片中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通過對如何知道物體受力的疑問引出力的作用效果, 進而通過自主活動探究物體形變時會出現什么現象及物體形變的大小和外力的 關系,引出彈簧測力計的原理,通過觀察、比較、實驗等自主探究的形式了解彈 簧測力計構造、使用方法;并觀察圖中的日常現象——發生形變的物體對其他物 體產生一些作用,學生體會彈性勢能。

            四、說學法

            1、親身體驗:力的概念的建立。

            2、動手實驗: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五、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約 2 分鐘)

            講故事:張飛與關羽比力氣。三國時,劉、關、張三結義后,張對自己排第三不服氣,就提出與關羽比誰的力氣大,他使出最大力氣抓自己的頭發使勁向上 提,盡管憋得滿臉黑紫甚至頭發都拔掉了一把,結果還不能使自己離地面,而關 羽找了一根繩子一端拴在自己腰上,另一端跨過樹杈,雙手使勁向下拉,結果他 慢慢離開地面。

            問:張飛為什么失敗呢?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八章力,幫他分析原因吧!

            新課教學(約 30 分鐘)

            (一) 力是什么

            1、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上的四幅圖或用多媒體展示。 (也可借助自己準備器材 體驗) 完成學習引導第一部分內容。

            問:要想有力的話,需滿足什么條件?

            2、引導分析

            力:物體 作用于 物體

            施力物 受力物 (為區分兩物體引入施力物、受力物)

            (二) 力的作用效果

            觀察課件中的圖和演示實驗,完成學習引導第二部分內容。

            問:我們如何知道物體是否受力?你能做展示一下里的.作用效果嗎?

            通過學生親身體驗彈性形變的情景,感受彈力的存在,總結彈力的概念。

            (三) 形變大小與所受外力的關系。

            學生試完成學案中的第 3 個表格。

            請同學上臺展示結果。 學生觀察、并交流總結出兩者間的關系。

            (四)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用多媒體展示自學提綱和彈簧測力計。請同學自學回答下列問題:

            (1) 彈簧測力計由( 、 )組成?

            (2) 、力的國際單位是()?

            (3) 、圖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分度值() 。

            (4) 、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并試一試

            (a)彈簧測力計指針指針開始偏離了“0”刻度線處,應如何調節?

            (b)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讓重物懸掛于哪個位置?手持哪個位置?

            (c)彈簧測力計應如何讀數? 做一做:分別測出你用手豎直向下輕拉和重拉彈簧測力計的力的大小,同桌互相讀數。

            (五)生活物理社會

            學生觀察課件中的幾幅圖,思索這幾幅圖說明了什么。

            (六)小結

            你獲得哪些知識?在使用具有彈性的物體需注意什么?還有什么困惑?

            學以致用(約 10 分鐘)

            不足之處:

            1、本節課教學中沒有把學案充分的運用。

            2、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充分的調動起來。

            3、習題設計的較好,但運用的不理想。

            4、教師講的較多,沒有真正體現新課標的要求。

            附板書:

            一、力彈力

            1、力:物體--作用于--物體

            形變:物體形狀或體積的改變 。①彈性形變 ② 范性形變

            2、彈力: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力;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越大,物體 形變就越大。

            3、彈簧測力計

            ① 結構:

            ② 原理:在彈性限度 (即彈簧發生彈性形變的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③ 使用方法:校零、量程、共線、讀數

            4、彈性勢能: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的能量。

          【八年級下冊物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浮力說課稿11-04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09-19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11-05

          蘇科版初二物理下冊說課稿 物質的物理屬性11-04

          八年級物理《壓強》說課稿01-05

          八年級物理壓強說課稿05-17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范文07-30

          蘇教版八年級物理說課稿01-19

          八年級物理《透鏡》說課稿11-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尤物国产区精品视频 | 亚洲香蕉国产福利在线播放 | 最新久久激情免费视频 |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组 | 亚洲处破女AⅤ一区二区 | 丝袜足午夜福利视频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