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變化》說課稿

          時間:2021-04-15 12:25:49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聲音的變化》說課稿

            通過對《聲音的變化》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音量是由物體振動幅度決定的,音高是由物體振動快慢決定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了“《聲音的變化》說課稿”,希望能幫助到您。

          《聲音的變化》說課稿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音量是由物體的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

            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的聲音,并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

            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比較,認識音量由物體的振動幅度決定,感受聲音的強弱和高低變化。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比較聲音的強弱和高低變化。

            【教學準備】

            為每一組準備:1把鋼尺或塑料尺、2個同樣的杯子里面裝有不同量的水、1張“杯子聲音高低的實驗記錄單”、一塊釘兩顆釘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播放一段音樂給學生欣賞,問學生:聽了音樂后有什么感受?(讓學生初步感受聲音的高低、強弱變化)

            揭示課題《聲音的.變化》

            (二)展開新課

            1、觀察比較聲音的強弱變化

            一把鋼尺,怎樣使它發出聲音?

            (1)實驗:使鋼尺的一部分伸出約10cm,用一只手壓住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撥動另一端。注意撥動尺子時避免尺子和桌面撞擊。

            先輕輕撥動鋼尺,觀察鋼尺上下振動的幅度有多大,發出的聲音有多強,并用振動幅度的大或小、聲音強或弱作記錄。

            再用力撥動鋼尺,與前面的實驗進行比較,尺的上下振動幅度和發出的聲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重復實驗3~4次,體會物體振動時,振動幅度的大小與聲音強弱之間的關系。

            (2)實驗活動,記錄實驗結果。

            (3)匯報實驗結果

            (4)小結: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

            音量的單位是分貝。

            2、觀察比較聲音的高低變化

            (1)實驗:觀察比較四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聲音高低的變化

            四個杯子,分別盛水:滿杯,3/4杯,1/2杯和1/4杯。試著用鉛筆和小木棒敲擊杯口,比較發出的聲音。能用聲音高,較高,較低,低來描述嗎?現在記錄單上記錄預測。

            由水多到少或少到多的順序,反復敲擊杯口,比較發出的聲音,并做記錄,與預測進行比較。

            交流實驗結果,比較實驗預測,對結果進行分析。

            (2)觀察橡皮筋音高的變化

            裝置:一塊木板釘兩個釘子,釘子之前綁一個橡皮筋。

            提問:還記得怎樣讓橡皮筋發出聲音嗎?在今天的讓橡皮筋發聲的實驗中,老師有新的要求:先撥動橡皮筋,讓它發出聲音;把橡皮筋拉得緊寫,再撥彈。觀察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撥彈,注意發出的聲音的變化。同時注意,在這個過程中,橡皮筋的振動發生了什么變化?

            交流實驗發現,對發現進行分析。

            (3)小結: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物體振動的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音高的單位是赫茲。

            (三)總結

            課外拓展:聽聽長短、粗細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

            本節課在科學教研員鄧老師和葉老師的點播指導下,我感受頗深:

            1、課堂上對學生的關注太少,學生發言的亮點把握不夠。

            在我的科學課堂上,特別是公開課的時候,我往往想的是我設計的下個環節是什么,教學任務是否能完成、學生的提問和回答是否在我的欲設之中,對學生在課堂上生成的新的有價值的問題和他們發言中的亮點卻視而不見。

            在探究尺子不同振幅產生聲音強弱的變化的實驗中,學生對于“重復做3—4次”都有各自的觀點,特別是有個學生提出:做1次,不能讓我們觀察清楚尺子的變化和聲音的變化,重復做3—4次,能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現象”多么好的發言,的確,反復實驗,反復觀察,就能給我們新的發現,很多科學規律的發現不就是這樣來的嗎?但在課堂上,學生這樣精彩的回答我卻忽視了,如果我當時能對她的發言加以肯定,我想小女孩以后的多少會有一定的發展。因此,我覺得我們在科學課堂上要多關注學生的問題和他們的發言。

            2、敢于大膽的處理教材。

            新課程科學教材內容的不斷修改,不斷改動,不斷完善。我想,編寫教材的專家們和我們一線老師一樣,也在不斷反思,發現了有些內容編排的不合理。一樣新東西的出現,是在不斷更新中,不斷變化中,才完美的。因此,我們一線老師可以根據我們自己的教學需要,大膽的處理教材。《聲音的變化》中既有探究聲音強弱的活動,又有探究聲音高低的活動,而接下來一課《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一整課都是探究聲音高低的活動。那么,我們是否可以把的教學內容作一個簡單的處理。利用一節課時間設計各種相關活動(尺子振動聲音高低的實驗探究、橡皮筋松緊聲音高低的實驗探究、不同長短鐵釘震動聲音高低的實驗探究等),專門探究聲音的高低變化,一節課專門探究聲音的強弱變化。這樣可以理清學生的探究思路,更能加深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

            3、科學教師要加大自己的科學知識儲備量。

            在這堂課中,我竟然出現了一個嚴重的科學性錯誤。我認為同樣大小的杯子中,盛入不同量的水,用同樣大小的力去敲打時,盛水越多的杯子,敲擊時發出的聲音越高,盛水越少的杯子,敲擊時發出的聲音越低。水越少,敲擊時發出的聲音越高;水越多,敲擊時發出的聲音越低;看來,我們科學教師真的要加大自己的科學知識儲備量。如果有些科學概念,科學實驗現象我們自己都搞不清楚,那么真的是大糊涂教小糊涂,誤人子弟。因此,我們平時要多看一些科學雜志,一些科學專著,還要去了解更高年段的科學知識。要給學生一杯水,我們必須要有自來水的容量。

            總之,通過本次上課,我受益非淺。我相信在專家們的指導下,老師們的幫助下,我在教學中會成長的更快。

          【《聲音的變化》說課稿】相關文章:

          聲音的變化說課稿03-18

          聲音的變化說課稿02-25

          《聲音的變化》說課稿范文03-21

          聲音的變化說課稿范文09-01

          《聲音的變化》的教學設計12-14

          《聲音的變化》的教學反思06-20

          《聲音的變化》教案介紹11-27

          四年級科學《聲音的變化》說課稿11-05

          四年級科學《聲音的變化》說課稿03-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香蕉999 | 亚洲国产制服丝袜清纯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电影 | 正在播放亚洲一区 | 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