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認識”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0-11-10 09:37:5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除法的初步認識”數學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除法的初步認識”數學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除法的初步認識”數學說課稿

            一、說教材

           、苯虒W內容

            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課本第三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除法的初步認識》。

           、步虒W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除法的初步認識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它是在學生學習了表內乘法(一)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教學的“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為學生今后學好除法的其他知識打下基礎。

           、辰虒W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抛寣W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義,明確“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計算。

           、普J識除號,能正確地讀、寫除法算式。

            ⑶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

            ⒋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由于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今后初學除法應用題會感到有些困難。為此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計算;教學難點是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也是教學的關鍵之所在。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保持較久的學習熱情,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⒈啟發引導法:教師步步啟發,層層設問,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欲,促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獲取知識,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

            ⒉嘗試法:通過嘗試,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知識規律,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使學生在探索知識規律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

           、逞菔静僮鞣ǎ褐庇^演示能給學生提供鮮明的感性材料,通過多種感官協同作用,利用學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

           、凑勗挿ǎ

            運用師生之間的談話組織教學,既可使學生的思維方向明確,又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

           、稻毩暦ǎ

            通過各種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熟練的解題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

           、队懻摲ǎ

            運用討論法,可以降低教學難度,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來,同時培養了學生積極參與、密切合作的能力。

            三、說學法

            古人云:“教之以魚,只供一餐,授之以漁,受用終生”,教師既管教,又要1管學,把教落在學上,重點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使學生樂學、會學,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學習并初步掌握的學習方法有:

           、睔w納法:通過例題的教學,經過理解、分析、歸納推導出除法的意義。

           、灿^察法: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學會找知識的生長點和解題的關鍵所在。

           、吃诰毩曋,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地掌握知識,解決問題。

           、赐ㄟ^提問與練習,讓學生逐漸培養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解題技能。

           、抵笇W生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逐步擴展到用語言表達思維的方法。

           、对谟^察、比較中分析,初步滲透抽象概括數學知識的思維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掌握知識的一般規律,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學程序:

           。ㄒ唬、認識“平均分”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的認知規律是感知——表象——概念。鑒于這個特點,此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⒈貼出圖片:8個梨,4個盤子。提問:

            ⑴老師這兒有8個梨,平均分在4個盤子里,每盤分幾個?“平均分”是怎樣分呢?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看老師分。(演示:每個盤子里放一個)

            ⑵每個盤子里放了幾個?分完了沒有?為什么?那么再繼續分。(演示:每個盤子里再放一個)

           、欠滞炅藳]有?現在你們看,每個盤子里梨的個數是幾個,它們的個數怎么樣?在此,通過教師演示,讓學生初步感知“平均分”,為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打下基礎。

           、舱f明:

            這樣一個一個地分,每份的數量同樣多,叫做“平均分”。通過教師說明,使學生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持该f一說:“平均分”要注意什么?通過說一說,不僅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

           、磁袛。

            投影出示一組圖形。

           、胖赋鰣D中哪些是“平均分”?

            ⑵為什么第二圖和第四圖不是“平均分”?能不能變成“平均分”?學生回答后,教師抽動投影片。

            ⑶指名生說出各圖是把多少平均分成幾份?此題的練習,讓學生及時鞏固對“平均分”含義的理解。

            ⒌提問: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怎樣分?可讓學生利用學具邊分邊說。通過實際操作和口頭表述,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而且還能使學生初步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含義。此環節的教學,通過教師示范演示、學生觀察、辨析比較、動手操作等教學過程,讓學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解決了除法初步認識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二)、揭示課題

            像這樣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幾,要用除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除法。開門見山將具體清晰的學習目標呈現給學生,較好地發揮了目標的導向和激勵功能,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產生積極的學習心向,從而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ㄈ、認識除號

           、蔽覀冎兰臃、減法、乘法每一種運算都有運算符號,除法也一樣,它的運算符號叫做除號。

           、蚕茸寣W生試著說除號是怎樣寫的,再教師講解除號是這樣寫的,中間寫一橫,上面一個小圓點,下面一個小圓點。注意上下兩點要對齊。

            ⒊教師示范,小朋友在練習本上寫兩個除號,一定要注意上下兩個點要對齊。此環節把“除號”的認識作為一個單獨的教學環節進行講解,通過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書寫,讓學生對除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列式計算及講解意義

            此環節教學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我采用了邊講邊練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步驟:

           、苯處熞龑В簞偛,我們把8個梨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求每盤有幾個,要用除法計算,怎么列式呢?

           、盼覀儼褞讉梨平均分?“8”是被分的數寫在除號前面。

            ⑵平均分成了幾份?“4”寫在除號后面。

           、敲勘P分得幾個?就等于2。

           、冗@個算式怎么讀呢?讓學生試著讀。

           、伞8÷4=2”表示什么?通過實物圖的演示及教師的講解,讓學生明確除法算式的寫法,同時也能讓學生明確除法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為下節課教學打下基礎;通過讓學生試著讀,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同時能正確地讀出除法算式;通過說意義,不僅讓學生明確除法的含義,同時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簿毩。

           、盘羁眨24÷4=6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312÷6=2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葡日f出圖意,再列式。

            ⑶根據題意,說出算式。

           、侔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幾?

           、诎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幾?

            ⑷看算式說出意義。6÷2=312÷2=612÷4=320÷4=5以上練習題的設計,圍繞著此環節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著,由形象具體逐步抽象化,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完善數學認知結構,建立良好的數學知識體系。

           、承〗Y。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計算?通過小結,讓學生明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⒋質疑。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啟發學生動腦筋想問題,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還有哪些弄不明白的問題”,接著教師及時解答或請同學幫助解答。

            (五)、鞏固練習

            眾所周知,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節課我安排了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弊x出下面的算式,用擺一擺,再填得數。8÷2=10÷5=12÷3=此題的練習,面向全體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鞏固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⒉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填上適當的數。

            ⑴把15個,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15÷=

           、瓢15個,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幾個?÷=此題的練習,以進一步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掣鶕}目說出算式。

            ⑴把18棵樹,平均捆成3捆,每捆有幾棵?

           、菩《6只兔子,平均關在3個籠子里,每個籠子關幾只?

            ⑶媽媽買來8個蘋果,平均分給爺爺和奶奶,每人分幾個?討論:為什么列式是“8÷2”,“2”是從哪里來的。

           、劝10個蘋果平均分給5個人吃,每人吃幾個?

            ⑸把5個蘋果平均分給10個人吃,每人吃幾個?討論:上面兩題為什么一個列式是“10÷5”,一個列式是“5÷10”?

            以上的5小題所反映的事實都來自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應用的數學和4問題解決的數學,⑷⑸兩題的列式以及算式的比較,有利于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雖然學生還不會計算“5÷10”,但讓學生先試一試,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水平,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从螒。教師出示12朵花,請學生把12朵花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再列出算式,看誰的分法多。此題的練習,是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同時,一題多解的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發散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以上練習題是圍繞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設計的,層層遞進,由“再現性”進入到“內化性”深入到“創造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⒄n堂總結

            同學們都學得很好,我們對除法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節課我們還要繼續學習除法的有關知識。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

          【“除法的初步認識”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4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4-14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4-08

          二年級上冊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4

          有關除法初步認識課件模板參考05-11

          《除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通用5篇)12-28

          二年級下冊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4-03

          人教版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精選】03-24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5篇02-22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3篇11-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香蕉国产成版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a免费线上看 一级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婷婷丁香五月深爱憿情网 | 一二三区在线视频 |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