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

          時間:2022-12-22 08:01:5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1

            說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內容包括:不等式的有關基本概念,不等式的性質,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利用不等式(組)解決實際問題和課題學習。此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的方程(組)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不等式,教材首先從數量大小之分說起,這是人們熟知的客觀事實。由大小,就有相等或不相等,例如,在引言中給出的不等式2+3>1+3,a+bc等,用等式可以研究相等關系,要研究不相等關系,也需要專門的數學工具,這就是不等式。

            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感受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等關系,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義,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自發的尋找不等式的解,會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確的表示在數軸上。

            2、數學思維

            經歷由具體實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過程,經歷探究不等式解與解集的不同意義的過程,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培養他們的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能將它們應用到生活的各個領域。

            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正確理解不等式、不等式解與解集的意義,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確的表示在數軸上。

            2、難點:正確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義。

            說教學方法:探究、合作、質疑

            說教具:三角尺、多媒體課件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多媒體展示

            問題1:一輛勻速行駛的汽車在11:20距離A地50千米,要在12:00之前駛過A地,車速應滿足什么條件?

            問題2:元宵佳節,在燃放各種禮花彈時,為了確保安全,人在點燃導火線后要在燃放前轉移到10米以外的安全區域。已知導火線的燃燒速度為0、02米/秒,人離開的速度為4米/秒,那么導火線的長度應為多少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實例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合作探究新知

            (一)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學生活動:學生與同伴交流,小組展開討論,在學生發表自己意見的基礎上,歸納結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歸納不等式的定義,從而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多媒體演示:

            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1)a+b=b+a(2)-3<2(3)x≠1

            (4)x+3>6(5)2+1<3+5(6)2<5-x

            (二)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多媒體展示

            問題1、要使汽車在12:00以前駛過A地,你認為車速應該為多少呢?

            問題2、車速可以是每小時85千米嗎?每小時82千米呢?每小時75.1千米呢?每小時74千米呢?

            問題3、我們曾經學過使方程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就是方程的解,我們也可以把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剛才同學們所說的這些數哪些是不等式2/3x>50的解呢?

            問題4、判斷下列數中哪些是不等式2/3x>50的解:

            76,73,79,80,74、9,75、1,90,60

            你能找出這個不等式其它的解嗎?它到底有多少個解?你從中發現了什么規律?

            學生活動:讓學生通過計算,動手驗證,動腦思考,初步體會不等式解及其解集的意義,再歸納結論。

            設計意圖: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意識,有計劃,有條理地設計一些引人入勝的問題,可讓學生始終處在積極的思維狀態,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新知識,分散了難點。

            (三)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教師示范

            2、多媒體展示

            設計意圖:教師示范,滲透著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為后續學習作了鋪墊。

            三、鞏固新知

            多媒體展示

            1、下列數值哪些是不等式x+3>6的解?哪些不是?

            -4,-2、5,0,1,2、5,3,3、2,4、8,8,12

            2、用不等式表示:

            (1)a是正數(2)a是負數

            (3)a與5的和小于7(4)a與2的差大于-7

            (5)a的4倍大于8(6)a的一半小于3

            3、直接想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1)x+3>6(2)2x<8(3)x-2>0

            設計意圖:鞏固對不等式解及其解集的理解,并會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歸納總結

            1、不等式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不等式的解與不等式的解集;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的表示。

            五、布置作業

            1、書面作業:第134頁1,2,3

            2、課外作業:第134頁5—13。

            六、板書設計

            1、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3、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2

            一、教材內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學習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識及其應用,是中學數學的重要內容,在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之后,進一步探究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

            本章通過對汽車行駛速度問題的分析,使學生經歷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分析、抽象過程,體會到現實世界中有各種各樣錯綜復雜的數量關系,既有相等關系,也有不等關系,使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不等式.

            2、主要知識結構

            不等式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3、教學重點和難點

            對于初一學生來說,以前接觸到的代數式及方程等知識都具有唯一性,給定字母的值,能確定唯一的代數式的值,給定方程能得到唯一的解,而這一節所接觸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卻有無數個解,需要我們去用集合的形式來表示,這對學生形象思維來說是一個大的轉變,所以我們將不等式解集的理解和表示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將不等式解集的概念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題學習力求達到如下目標:

            知識與技能:1.理解不等式的意義,不等式解的意義,并能判斷出不等式的解.

            2.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并能在數軸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認識一元一次不等式.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經歷問題的提出→分析→探索→類比的過程,體會到生活中數量關系的多樣性,初步了解數形結合的重要數學思想.

            情感與態度: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讓學生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師生共同探索不等式的意義及找到不等式的解集的過程,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教法學法分析

            根據本節課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主要以講學稿為載體,采用探索發現法,以問題為主線,體現“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求解與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通過情境的分析過程,強化學生的主動探索,加強對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的數學建模思想教學,體現新課程標準里,對重要的概念和數學思想呈螺旋上升的原則.

            四、教學過程分析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師生互動,課堂探究

            1、導入新知,解釋疑難

            (1)不等式的概念

            通過對前面情境的分析,學生對生活中的不等關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并對進一步了解不等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此時再引入新的情境,讓學生去分析其中的不等關系,學生樂于接受.

            問題:一輛勻速行駛的汽車在11:20距A地50千米,要在12:00之前駛過A地,車速應滿足什么條件?

            分析:設車速是x千米/時.

            從時間上看,汽車要在12:00之前駛過A地,則以這個速度行駛50千米所用的時間

            不到 小時,即 ①

            從路程上看,汽車要在12:00之前駛過A地,則以這個速度行駛 小時的路程要超過

            50千米,即 ②

            式子①和②從不同角度表示了車速應滿足的條件.

            (2)不等式的解和解集

            在了解不等式之后,學生很容易將思維轉移到什么樣的值才滿足這個不等式,光憑想像很難得出結果,此時利用多媒體的交互作用,讓學生對未知數的值進行試探.比如:若速度為100千米/時,(多媒體演示)輸入速度x的值為100,多媒體中的汽車隨之進行運動,觀察運動的結果,滿足題目的要求,所以100是這個不等式的解,從中得到不等式解的概念.

            如果學生對這個演示過程感興趣的話,鼓勵學生多進行試探,比如再輸入80、75等,同時穿插一些不滿足題意的值,如40、50等,便于進行對比,尋找這個不等式的解的范圍.在演示的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1、不等式的解到底有多少個?

            2、這些解有什么樣的共同特征?

            學生回答后,從中歸納得到:只要是大于75的數都滿足這個不等式.用集合的形式表示為 ,從而得到不等式解集的概念: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簡稱解集.

            (3)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多媒體演示)畫數軸表示不等式解集的過程.

            然后在黑板上按四步引導學生用數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畫數軸—→找點—→描點—→牽線

            2、歸納類比,尋找解集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四)歸納總結,知識回顧

            師生合作,共同歸納.由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歸納,老師進行引導、整理.歸納時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什么叫不等式?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什么叫不等式的解?什么叫不等式的解集?

            怎樣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板書設計(略)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是:《不等式及其解集》是新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第七冊第九章第1節內容。學生已初步體會到生活中的量與量之間的關系,有相等與不等的情形,就是有大小之分……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等式基礎上,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

            二、教學目標:

            2、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能正確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2)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讀圖分析、收集處理信息、團結協作、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通過師生互動,初步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對《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教學,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地理知識的優越性,同時滲透安全教育;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通過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唯物主義的思想觀點。

            3、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本課中不等式相關概念的理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表是重點,不等式解集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但由于學生年齡小,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弱,對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的理解難度大。下面,為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教學策略(說教法):

            (一)教學手段: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擬計劃進行如下操作:

            1、“讀(看)——議——講”結合法

            2 、讀圖討論法

            3 、教學過程中堅持啟發式教學的原則

            基于本節課的特點:第一節知識性特點,應著重采用自主探討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即“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采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

            在學生看圖片、討論基礎上,在教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學法,師生交談法、問答法、課堂討論法,引導學生根據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及收集到的信息(感性材料)來理解課文中的理論知識。在采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地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啟發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落實教學目標。

            使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數學,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數學的基本理念。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數學知識,學習基礎性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中要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明確的學習目的。教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四、學情分析:(說學法)

            1、學生特點分析:

            中學生心理學研究指出,初中階段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年齡,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從年齡特點來看,初中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抓住學生特點,積極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知識障礙上:

            (1)知識掌握上,學生原有的知識等式,許多學生出現知識遺忘,所以應更學生更過的時間分組預習討論。

            (2)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知識,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學中教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3、動機和興趣上:

            明確的學習目的。教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五、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一)課堂結構:出示學習目標,預習展示,練習反饋,課堂自測,布置作業五個部分。

            (二)教學簡要過程:

            1、出示學習目標,課前預習

            出示學習目標,學生觀察學習目標,自主預習。

            設計意圖: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分小組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同學之間進行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觀察學生的探究方法,并傾聽學生之間的探討。

            【設計意圖】:本次任務為本節課的核心任務,其目的是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理解本節幾個概念,并通過學生的舉例回答,從具體的實例中去掌握這幾個概念。

            2 、預習反饋

            讓學生自己來講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用語言來概括這幾個概念,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及抽象概念能力。

            3 、老師歸納,練習反饋

            歸納補充知識點,并進行練習反饋。針對每個知識點設置不同的練習。如

            1)不等式的定義設置,(判斷)下列各式是否為不等式;

            (1)-2<5(2)x+3>2x (3)4x-2y<0 (4)a-2b

            (5)x2-2x+1<0 (6) a+b≠c (7)5m+3=8 (8)x≤-4

            2)用不等式表示:

            ⑴ a與1的和是正數;

            ⑵ y的2倍與1的和小于3;

            ⑶ y的3倍與x的2倍的和是非負數;

            ⑷ x乘以3的積加上2最多為5。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x=3是2x>1的解

            B、 x=3是2x>1的唯一解

            C、 x=3不是2x>1的解

            D、 x=3是2x>1的解集

            及認識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有兩種:最簡形式與在數軸上表示。分組討論找規律,記口訣。(定界點,定方向)相關題型:

            用數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1)x>-2;(2)x≤3;(3)y≤0

            找三名同學上臺展示。展示學生的成果,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不等式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工具。

            4 、課堂自測

            檢測學習本節課的掌握情況。

            5 、布置作業

            分層作業。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讓每一名同學都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增強成就感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A類:教科書P119,120:1,2,3;B類:卷:能力提高作業。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4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幻燈1)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九章,《不等式》中的第一節:《不等式及其解集》。對于本節課的處理,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材處理、教學過程(幻燈2)這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1 教材分析(幻燈3)

            1.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及其簡單的應用,是繼一元一次方程學習之后,又一次數學建模思想的教學,是進一步探究現實生活中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內容,也是今后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函數、以及進一步學習不等式知識的基礎。相等與不等是研究數量關系的兩個重要方面,用不等式表示不等的關系,是代數基礎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它在解決各類實際問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本節課的內容主要介紹不等式及不等式的解的概念及解集的表示方法,是研究不等式的導入課,通過實例引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經歷、感受概念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正確抓住不等式的本質特征,為進一步學習不等式的性質、解法及簡單應用起到鋪墊作用.

            1.2 學情分析

            (1) 學生對實際生活中的不等量關系、數量大小的比較等知識,在小學階段已有所了解.

            (2) 學生已初步具備了“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并回到實際問題解釋和檢驗”的數學建模能力.

            (3) 學生已初步具備探究和比較的能力.

            1.3教學目標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方面:了解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并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能夠正確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為不等式的過程,能夠列出不等關系式.

            2、能力方面: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歸納和類比的數學方法,以及從具體到抽象獲取知識的思維方式;初步體會不等式是刻畫現實世界中不等關系的一種有效數學模型。3、情感方面:通過對不等式概念及其解集等有關概念的探索,加強同學之間的分工合作與交流.

            1.4教學重難點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不等式相關概念的理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

            本節課課的教學難點是:不等式的解不是一個或幾個具體的數值,而是適合不等式的未知數的值的全體,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學生不易理解和接受,是本節教學中的難點. 2教法和學法(幻燈4)

            2.1 教法:

            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和七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目標教學的要求,本節課采用引導探究法;讓學生以觀察實例為基礎,用歸納的方法形成概念,把教學過程轉化為學生觀察、發現、探究的過程,再現知識的“發生”和“發現”及“形成”的過程,揭示事物發展從“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辯證規律;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信心,又有利于接受知識;也有益于形成對問題進行探索、研究和解決的能力.

            2.2 學法

            建構主義教學構想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問題的解決來學習.根據本節課的特點,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學習方法.

            3 教材處理(幻燈5)

            本節課是從一個實例(問題)的解答來引出不等式及其概念的,為了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我通過不等式與方程的類比教學,主要采用了:實際問題——列方程解答——改編為問題——列不等式——提出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解的概念,并及時穿插相對應的例題和練習,加以鞏固.

            4 教學過程

            下面我來說說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共同分為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 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欲

            首先通過老師的自我介紹,我們先認識一下,我叫丁文婷,我的年齡嗎------比您們都大,等等。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不等關系,也讓學生輕松地找出生活中的不等關系,既把學生的注意力帶入本節課的內容,也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創建了融洽的教學氛圍。然后利用兩個實際問題讓學生從列方程到列出不等關系式。(幻燈6)

            (1) 20xx年12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鐵路旅客運輸規程》,將此前規定的身高1.1米-1.4米的兒童應購買兒童票,調整為身高1.2米-1.5米的兒童應購買兒童票。這意味著在12月1日新規實行后,1.2米以下兒童可免票,1.2米至1.5米的可購買半票,1.5米以上則須全票. 問題:現在若用x表示一名兒童的身高,那么

            ①x滿足______時,他可免票.

            ②x滿足______時,他該買全票.

            ⑵已知襄樊與武當山的距離為150千米,他們上午10點鐘從襄樊出發,汽車勻速行駛. ①若該車計劃中午12點準時到達武當山,車速應滿足什么條件?

            設車速為x千米/小時,可列式子:______________.

            ②若該車實際上在中午12點之前已到達武當山,車速應滿足什么條件?

            設車速為x千米/小時,可列式子:______________.

            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和題目難度,所以設置問題串,降低難度.這樣編排教材我認為更能體現知識呈現的序列性,從易到難,讓學生“列不等式”能力實現螺旋上升.最后類比方程的概念由學生總結出不等式的概念.

            第二個環節,4.2承上啟下

            通過兩組練習,(幻燈7)

            ①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

            (1)a+b=b+a

            (2)-3>-5

            (3)x≠1

            (4)x+3>6 (5)2m<n(6)2x-3

            ②用不等式表示:

            ⑴a是正;⑵a是負數;⑶a與5的和小于7;⑷a與2的差大于-1;

            ⑸a的4倍大于8;

            ⑹a的一半小于3.

            一是判斷不等式,既鞏固了不等式的概念也補充“≠”“≤”“≥”這些符號。二是讓學生用不等式來刻畫題中6個簡單的不等關系,也由此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學生得出答案并不難,所以該環節讓學生獨立完成、互相評價,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列不等式能力. 第三個環節,4.3 合作質疑、探索新知

            問題1.(幻燈片8)

            ①判斷下列數中哪些滿足不等式2x/3>50:

            76、73、79、80、74.9、75.1、90、60

            ②滿足不等式的未知數的值還有嗎?若有,還有多少?請舉出2—3例.

            ③.上問中的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共同特點?若有,怎么表示?你能驗證一下你的結論嗎? ④.②中答案在數軸上怎么表示?

            本環節主要任務是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 首先通過一組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問題來實現,第一問四人一組分工合作完成,通過簡單代值運算,使每名學生都動起來,邊代、邊算、邊答、邊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每位學生都創造在數學活動中獲取成功的體驗機會,并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數感. 第二問的設計,使學生感受不等式的解不是一個或幾個具體數值,加深對不等式解的理解。第三問四問突破不等式的解是適合不等式的未知數的值的全體這一難點,使學生及時掌握、運用新知識。從而類比方程的解得出不等式的解和解集的概念.尤其第四問的不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的表示也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連同前面的文字表示,充分體現了數學的三種表示形式.

            其次通過兩組練習觀察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時反饋,及時調節。整個環節通過“觀察特點——猜想結論——驗證猜想”的思路展開,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

            第四個環節,4.4 運用新知、解決問題(幻燈9)

            某班同學經調查發現,1個易拉罐瓶可賣0.1元,1名山區貧困生一年生活費用至少是500元。該班同學今年計劃資助兩名山區貧困生一年生活費用,他們已集資了450元,不足部分準備靠回收易拉罐所得。那么他們一年至少要回收多少個易拉罐?

            該環節設置了一個儉省節約和助人為樂的實際問題,通過對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進行處理,讓學生體會數學生活化,能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加以解決,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同時也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五個環節,歸納反思、重組結構(幻燈10)

            4.5 歸納反思、重組結構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學習數學的方法?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習知識、方法和延伸三方面進行歸納。,讓學生養成“反思”的好習慣,并培養學生語言表述能力。

            最后分層次設置作業讓學生鞏固所學內容并進行自我檢驗與評價,既面向全體學生,又因材施教,照顧到學有余力的'學生.

            教學評價:本節課主要在第一環節,學生有沒有積極思考,嘗試列不等式,能不能歸納出不等式的概念. 第二個環節關注學生能不能判斷不等式,歸納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第三個環節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對數學的三種表示的總結,然后通過學生板演評價學生的知識的掌握,能力的遷移情況.第四環節考察學生把實際問題數學化的能力.第五環節不僅評價學生總結的知識點 而且有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等等

            最后展示一下我的板書設計:

            不等式及其解集

            問題一: 鞏固練習: 練習1

            問題二: 探索新知: 練習2

            不等式的概念: 不等式的解: 反思: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不等式的解在數軸上的表示

            以上,我僅說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闡述了“為什么這樣教” 希望各位專家領導對本堂說課提出寶貴意見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5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不等式及其解集》,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學生學習了等式,方程,方程組的概念,重點研究了解方程及方程組之后面臨的一個新問題,不等式從某種程度上講是等式的延伸,而在此之后,我們所要學的很多知識,比如,不等式的性質,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甚至以后的高等數學中所涉及到的優化問題都要用到本節課的內容,因此,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中學數學乃至整個數學領域都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思維變得更開闊,也對以后更好的學習各種科學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2、教學目標

            新課標下的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及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必須體現三維目標,因此根據本課內容的特點以及學生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不等式的概念,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義,會用不等式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和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及歸納能力。

            (2)過程與方法:經歷由具體實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過程,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自發的尋找不等式的解

            (3)精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不等式類數學問題的討論,逐步培養他們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存在,并能將他們應用到生活的各個領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說教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多讓學生交流合作。引導學生動腦筋思考,協助學生歸納總結知識重點,最終達到教學相長。因此,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討論、交流合作等方法為輔。先復習了已有的等式、方程的有關知識,然后舉兩個不能用等式表示的數量關系,接著讓學生聯想生活實際中的一些不等關系并舉例,最后選擇教材上的問題1讓學生分組討論,各組找出幾個能滿足該問題中未知數的值學生會發現各組所選數值的差異,緊接著引出解集的概念。這樣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符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也給了更多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讓學生舉例、思考、討論、合作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充分體現老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三、說學法

            按照新課標的精神,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提倡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本節課上,我一開始就讓學生舉例,然后分組合作找出滿足問題1中不等式的未知數的值,通過學生交流發現他們所找的值不完全相同,引出不等式解集的概念,最后加以適當的練習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這樣將大量時間還給了學生,讓他們在做中學,學中做。使學生自覺實現知識的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豐富學生科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而這正是我們教學的重要任務和目標,為了更好實現我們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首先,引導學生回憶等式、方程及方程組的概念,然后提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問題并不能簡單的用等式或者方程來描述。比如,古代的舂米的方法,小時候玩的蹺蹺板的兩端的力量如果都一樣大,它還會翹來翹去嗎?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不等關系的廣泛存在,然后讓學生獨立思考,舉出一些不能用等式表示的實例,(物理課上用到的天枰,兩個人的身高等),引出不等式的概念。

            2、新授:

            (1)要求學生完成P123第2題,使學生能夠熟練的用不等式表示一些數量關系。

            (2)選課本上的問題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后分組討論,得出能夠表達題意的不等式,并加以指導和更正,這樣不僅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而且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3)分組合作,交流得出新知識(不等式的解)。

            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一組經過討論找到一個或幾個滿足問題1中的X值,推出一個代表說出并講明理由。讓大家發現問題:各組給出數字可能不一樣,但它們都能滿足問題1中的條件。老師給予表揚并肯定他們所給的都是問題中1不等式的解。

            學生歸納不等式的解的概念: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同時他們會發現,前面學的方程的解都只有一個,為什么今天所學不等式的解不止一個呢?引出解集的概念: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這樣設計讓學生充分表現自己,體現自己的價值。也正是新理念下的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3、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通過列不等式,找不等式的解,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梯度訓練。使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進一步理解并掌握。這樣安排,符合學生接受新事物的水平層次。從易到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4、課堂小結

            (1)讓學生談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他們學到了什么?

            (2)根據學生所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對本節課的重點加以強調,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

            以這種形式的小結,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每一位學生都提供了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5、作業:P128,2,3。

            作業量不大,但對所學新知識的運用體現的很明顯。對學生更好的鞏固新知是較好的選擇。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不耽誤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鞏固。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相關文章:

          不等式及其解集的說課稿02-21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07-21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06-20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12-22

          不等式及其解集之說課稿06-11

          不等式及其解集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10-03

          不等式的解集說課稿01-28

          《不等式的解集》說課稿02-17

          《不等式解集》說課稿07-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一本中文在线 | 久久婷婷色综合网站 | 网站不卡在线观看资源精品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