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5-07 08:38:2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四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圓的特征,會用各種方法畫圓;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或用生活中的現象來解釋圓的特征;

            2、使學生通過想象與驗證、觀察與分析、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在知識的主動建構過程中掌握一些數學的思想方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合作性,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會畫圓

            教學難點:準確認識、掌握圓的特征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具學具:圓規、直尺、課件、圓紙片、學生自帶一個輪廓為圓的物體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認識我嗎?了解我嗎?能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我這個人有什么特點嗎?看來認識一個人、一件事物,都應通過觀察接觸研究歸納,才能達到真正認識!

            討論套圈兒游戲的規則引出圓

            (宣布上課!)

            一.情景引入、激發探究興趣

            圓在生活中太常見了!許多物體的形狀與圓有關。你能舉個例子嗎?

            古人最早是從日月的形狀認識圓的,直到現在人們仍然喜歡用日月來形容一些圓的東西,古今中外的建筑設計以及各種平面圖案的設計中,由于用到了圓而格外漂亮!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欣賞、感受一下生活中的圓!

            課件演示最后抽象出數學的圓。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是圓!。圓到底是怎樣一種圖形,有什么特點,以至于生活中如此常見、數學家如此夸贊它呢?你們想了解它嗎?

            首先,老師想了解一下同學們對圓已經有了哪些認識?(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基礎,確定教學起點)

            二.操作交流、充分感知基礎上自主建構

            (一)動手動腦,體驗和感悟

            大家知道怎樣畫圓嗎?

            1.圓規畫圓

            滲透畫圓步驟和圓心、半徑作用和定義,介紹字母表示方法。

            2.描輪廓畫圓

            引出直徑,通過如何確定圓心滲透直徑定義及特點

            3.沒圓規也找不到圓形物體,怎樣畫圓?

            ① 自制圓規:鉛筆、細繩等;

            ② 電腦畫圓1:幾何畫板演示滲透圓的定義,并再次滲透圓心作用;

            ③ 電腦畫圓2:幾何畫板演示(用正多邊形逼近圓)滲透極限思想,為后續學習設伏;

            ④ 畫家畫圓的方法、正方形包絡的方法

            小結:看來,畫圓有許多方法,要根據具體情況有所選擇!

            (二)合作交流,提升和建構

            1.請各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教科書和其他材料(包括老師的電腦),對圓心、半徑、直徑的認識做一總結!并把你們總結的成果記錄下來!

            2.匯報交流

            ①哪一組匯報你們對圓心的認識?

            ②匯報對半徑的認識

            ③匯報對直徑的認識

            3.小結:

            兩千年前,我國的墨子(約公元前468-前376年)給圓下了一個定義一中同長也。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介紹圓的數學符號:⊙

            三.鞏固應用、拓展孕伏

            .基本練習:(根據學生情況機動處理)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并經歷這一過程。

            2、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估算與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教學重點

            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學難點

            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具準備

            演示板,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計算下面各題。

            16×1112×1432×21

            2、結合以上各題,說說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講授新課

            1、引入談話。

            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它與上一節課虛偽系內容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在探索過程中曲發現它,并掌握它。

            2、教學例題。

            (1)出示課本主題圖。

            (2)認真審視主題圖,說一說,你知道哪些信息。

            一共有500人來電影院;

            電影院里的座位一共有21排;

            每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

            (3)提出問題:這是21排26號,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它告訴我們什么?

            (4)想一想:怎樣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21×26或26×21

            (5)估算結果。

            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然后同伴間交流、提問、回答結果。現在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

            (6)探索筆算。

            第一種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

            第二種方法:簡便運算,26×21=26×3×7=78×7=546

            第三種方法:筆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個座位。

            52.........20排有多少個座位。

            546.........21排有多少個座位。

            再次強調:

            第一:因數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這里十位上的2表示2個十,即20。)

            第二:積“52”中的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這里的52,是表示52個十,即520。這里是把個位上的0省略不寫。)

            最后,讓學生比較這三種算法中,哪一種簡單、方便。容易掌握,位了今后能解決較復雜的乘法計算,一般情況要求學生應該掌握用豎式計算方法。

            三、課堂活動

            1、打開課本,看書,有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進行個別輔導。也可以讓同學之間相互幫助。

            2、課本第31頁的“試一試”。

            四、鞏固練習

            1、課內作業。(課本第32頁“練一練”的1-4題)

            第1題,首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交流結果。

            第2題,用豎式計算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伴交流。

            第3題,注意“第17屆”中的“17”,預防學生拿來列式計算。

            第4題,是一道簡單的應用題,這一題的難點在于時間單位的統一,要讓虛偽上理解:為什么要把1時轉化為60分,才能進行列式計算。還要注意時間的進率。

            五、作業設計

            1、小黑板。

            2、“五”對應的練習。與“口算”對應的練習。

            六、板書設計

            電影院

            列出算是:21×26或26×21

            筆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個座位。

            52.........20排有多少個座位。

            546.........21排有多少個座位。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練習十四第4-9題

            教學目標:進一步掌握商的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能正確地計算并能驗算,提高除法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商的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能正確地計算并能驗算。

            教學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明確練習內容。

            我們已經學過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這節課就練習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書課題)通過練習,要更加掌握商的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并且要能用學過的.驗算方法,檢查算得對不對,提高除法計算的能力。

            3.提問:在除法筆算里,商的數位上什么時候要商0?

            二、除法練習

            1.做練習十四第4題。

            (1)除到被除數哪一位,不夠商1就要在哪一位上面商0。現在請同學們根據這一方法,按筆算法則計算練習十四第4題,并且驗算。

            先讓學生說說商是幾位數,再指名4人板演,學生分四組練習,每組一題。

            (2)集體訂正。

            提問:第二小題為什么百位、個位上都是0?第三小題為什么末尾有兩個0?

            第一小題是怎樣驗算的?第三小題呢?驗算的過程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2.做練習十四第5題。

            (1)在課本上找一找,每道題的計算對不對,不對的在課本上改正。

            (2)指名學生回答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是怎樣改正的。(老師在小黑板上改正)

            3.對比練習

            (1)做練習十四第6題第一組題。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提問:這兩題的末尾為什么都是0?為什么第二小題有余數?

            (2)做練習十四第6題第二組題。

            練習方法與第一組題相同。

            集體訂正后提問:這兩題商里兩個0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不同?

            (3)做練習十四第6題第三組題。

            練習方法與上面第組相同。

            集體訂正后提問:這兩題商里0的位置又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不同?

            :通過這三組題的對比,我們更知道了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數以后,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在這一位上面商0,不能寫錯或隨便調換位置。計算時還要注意有沒有余數。

            4.說出下面每題的商是幾位數,哪一位上要商0。

            306÷3360÷31÷42041÷4

            追問:哪幾道有余數?

            5.做練習十四第8題。

            要求學生筆算后在書上方框里填上合適的數。集體訂正。

            三、課堂

            今天這節課練習了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誰來說一說,筆算除法除到被除數哪一位,在什么情況下要在商的這個數上寫0?

            四、課堂作業

            練習十四第7、9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9頁的第7~1.1題,練習二十六的第1013題

            教學目的:1.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的認識,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

            2.使學生掌握正方形、長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千米、噸

            1.第做109頁的第7題.

            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噸

            是多少千克?

            隨著回答,教師板書: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噸=1000千克

            2.做第109頁的第8題.

            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東西的高大約1毫米(1分硬幣),什么東西的長大約1分米.然后再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長.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0題.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4千米=( )米,讓學生想一想該怎樣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師再說一遍推想過程:因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個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

            接著,教師再板書出:5000千克=( )噸,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學生明確它的推想過程.

            然后讓學生完成第10題,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推想過程.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1題.

            先讓學生把相等的數量用線連起來,然后再指名說一說道理.

            二、復習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1.做第109頁的第9題.

            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分別說出是什么圖形,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每個圖形下面板書圖形的名稱.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大家想一想,這幾個圖形各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寫在黑板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如先說邊的特點,再說角的特點,或每個圖形分別說.最后使學生看到它們的區別和聯系.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2題.

            教師只說明題意,讓學生在點子圖上任意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巡視,看學生畫的方法是否正確,學生畫完以后,要說出是怎樣畫的.對畫得又對又快的學生應給予表揚.

            3.做第109頁的第10、11題.

            教師:什么叫一個圖形的周長?

            讓學生做第10題.要求量的時候,精確到整厘米.每量一邊,在邊的旁邊注上該邊的長度.算完以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中的錯誤.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3題.

            教師可以根據班里的情況,讓學生準備兩張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紙.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注意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指出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求長方形的周長是求哪幾條邊的和,有沒有不同的解法?對想出不同解法的學生應給予鼓勵.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四篇】相關文章:

          《觀察物體》小學數學教案04-06

          【必備】小班數學教案三篇05-06

          小學數學教案:《循環小數》03-31

          小學精選數學教案優秀范文03-1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15篇)02-25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6篇04-23

          【精品】小學數學教案4篇05-06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四篇04-13

          《觀察物體》小學數學教案5篇04-06

          小學數學教案集錦15篇03-1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伊人a和欧美伊人和a | 香蕉亚洲一级国产欧美 | 偷窥国产在线91 | 新婚蜜月中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字在线看 | 伊人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