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5-08 13:16:1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3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下冊)第92~94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通過操作和考慮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并能靈活運用方法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

            2.能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置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進一步發展同學的思維能力,增強與同伴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課件、男女生套圈成果圖。

            學具:每四位同學一副男女生套圈成果學具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很多同學都知道套圈游戲,一起來看。(媒體出示:三年級一班的男女生進行套圈競賽,每人套15個圈。下面的統計圖表示他們套中的個數。)想請大家來當裁判,愿意嗎?可要比比哪個裁判最公正哦!

            二、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一)兩隊人數相同,每人套中的個數不同。

            屏幕出示第一小組男、女生套圈成果統計圖。

            提問:要知道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你認為可以比什么呢?

            同學回答后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

            (二)兩隊人數不同,每隊中每人套中的個數相同。

            屏幕出示第二小組男、女生套圈情況統計圖。

            請同學一起回答是哪個隊套得準一些。

            提問:有同學認為可以比比他們套中的總個數,你們覺得公平嗎?

            結合媒體演示小結。

            (三)兩隊人數不同,每人套中的個數也不完全相同。

            1.提出問題,自主探究。

            出示第三小組的套圈成果圖(例題),引導比較,得出與第二小組套圈成果圖的異同。

            小小組四位同學利用學具板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比的結果。

            指出:其實,象這樣移了以后再比,是分別求出了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再去比的。

            結合電腦演示教師講解揭示平均數的含義。

            2.提問:你還能用其他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幾個嗎?女生呢?

            指名列式并說說想法。

            3.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談話引導同學觀察、比較,加深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

            4.小結。

            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1.辨一辨、說一說。

            2.移一移、估一估、算一算。

            (1)“想想做做”第1題。

            (2)“想想做做”第2題。(三條絲帶的長度分別改成6厘米、44厘米、13厘米。)

            3.想一想,選一選。

            四、全課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一、捆小棒

            通過自己捆小棒來體會10個一就是1個十,并讓學生通過擺小棒和在計數器上撥一撥以及邊撥邊說等環節來讓學生理解11~20各數的含義,并通過對口令和快速撥數等活動來進一步使學生掌握11~20各數。通過填寫和讀尺子上的數以及引導學生提問等使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最后設計了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11~20各數這一環節,密切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二、搭積木

            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動手操作,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含義,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采用多種表示數的方法(如:圖形、小木棒等),讓學生任意選擇,以達到理解和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含義為目的,打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勢,發展了思維、培養了創新意識。教學中以聯系生活實際入手,結合學過的知識,學以至用,把數學知識中數學問題以問題情境的方式呈現,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數學的存在,以及發展數學知識,培養各種能力,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有幾瓶牛奶

            新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數學教學要促進學生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要給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數學,并在教學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培養自主探索、猜測驗證的學習習慣,并引導學生與他人進行積極有效的合作交流。課堂教學的表現形式應表現為:創設情境——建立模型(探索交流)——解釋應用。本節課通過創設小動物采摘水果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適時組織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各自的計算方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理解湊十法的意義,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最后,創設了購買肯德基食品的生活情境,學生通過自己選套餐的數學游戲活動,實踐了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過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的習慣。從而達到使學生學習有價值數學的目的。

            四、有幾棵樹

            本節課創設了故事情境,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掌握了多種算法,并知道哪種算法最簡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到了知識。教學中應注意練習的形式應多樣化,與生活實際相聯系。

            五、買鉛筆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為學生提供觀察和實踐的機會,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本課通過創設“過生日”的問題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老師巧妙地設疑,把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轉化為數學中的加減法,幫助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

            2、體現算法多樣化。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民主自由,鼓勵學生用已有的經驗大膽思維,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課堂氣憤寬松、活躍。在計算過程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培養了創新思維。

            六、跳傘表演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獲取學習資源。

            入課時,通過觀察空中飛行表演,讓學生大膽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現實問題,并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列出相關算式。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思維空間,同時用事實印證了數學來源于生活,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體現了數學的實用價值。

            2、探索解答策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及推理能力。

            小學數學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本節課在解決11減幾的問題上,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平臺,準備了圖片、小棒等等。為學生提供了寬泛的學習材料和充裕的學習時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通過畫一畫、擺一擺以及邏輯推理,從不同角度通過多種方法解決了問題。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3、注重整理歸納,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通過讓學生整理11減幾的算式,并討論從中發現了什么。既培養了學生善于觀察、思考的好習慣,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4、變“書本”中的作業為“情境”中的作業,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喜歡數學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條件。作為一名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在設計一節課時,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實踐證明:情境教學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律。圖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節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節課注重情境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課伊始,以精彩的飛行表演入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結尾,變“書本中”的作業為“情境中”的作業,使學生興趣濃厚,樂于探究。

            七、美麗的田園

            數學來源于生活,認識到這點,不僅僅是為了更好地幫助我們學習數學,更重要的是在聯系生活、理解數學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激發學生不斷尋找數學問題,不斷求異創新,不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一入課時,我就鼓勵孩子去發現、解決數學問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光看一張圖提問題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更何況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地集中在一起,因此,我將一張圖變成了動畫,由智慧老人前后貫穿,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很樂意接受這種形式的教學,往往通過小動物的言語幾多媒體的運用給學生一個推動力,吸引他的目光,同時也抓住學生樂于追求刺激,勇于挑戰的心理,能讓每個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上,一點走神的機會都不給他。使每個孩子都感受到這堂課充滿神秘感,接下來的學習會是非常有意思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能正確地計算及描述小數乘整數的過程。

            3.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教學準備】

            課件、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秋天到了,人們都在廣場放風箏。有三個小同學也想去放風箏,他們想買一樣的風箏(課件展示例題圖)。大家仔細觀察,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圖:通過生活情境的引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思想,并為下面學生自主探究小數乘整數提供條件。]

            二、自主探索

            (一)了解小數乘整數

            1.說一說如果是你,想買哪種風箏?

            學生自由回答。

            2.根據學生匯報情況,教師提出:××同學說想買3.5元一個的風箏,那么買這樣的三個估計需要多少錢呢?學生思考并匯報。

            師:你們能不能準確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錢?

            學生獨立計算。

            指名匯報(可能想出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根據學生敘述板書:

            方法1:連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計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豎式筆算35角×3=105角。

            方法4:豎式筆算3.5元×3=10.5元。

            [意圖:在實際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運用原有的知識經驗自主地進行估算、筆算,培養了學生的估算能力、計算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懂得估算也是檢驗筆算的一種方法。在探究計算方法時,教師為學生搭建了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平臺,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同時又了解了新的解決方法──豎式筆算。]

            3.小結引出課題。

            師:剛才我們在解決買三個風箏一共用多少錢時,想到了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指板書),可以用小數加法解決,可以化成元角分來解決,還想到了把元角分轉化成乘法豎式來計算,同學們可真棒。(二)自主探索小數乘整數的算理、算法

            1.比較發現。

            師:同學們看這個乘法算式,與以前學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學生會發現,算式中有小數或小數乘整數。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板書:小數乘整數。)

            2.嘗試解決。

            教師出示0.72 × 5。

            師:同學們看0.72不是錢數了,沒有元角分這樣的單位了,能不能計算出結果呢?

            (1)學生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3)匯報演示。學生匯報的同時展示學生計算過程。可能有兩種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認識到乘法比較簡便。

            教師板演乘法豎式計算過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師:仔細觀察乘法算式,誰能給大家解釋一下,你是怎樣計算的。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三點:怎樣把乘數轉化成整數;乘積如何處理;積末尾的0如何處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動交流,總結概括。

            師:同學們在計算小數乘整數時,想到了用轉化的方法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計算。誰能舉個例子和大家說說具體的方法,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呢?

            學生舉例子說明算理,并板書。

            [意圖: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學生的知識潛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獲取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師作為一名點撥者、合作者,在重點處啟發引導,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舉例說明計算方法,給不同的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實踐應用

            師:(出示主體圖)我們通過解決買風箏的問題,認識并學會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我們看圖中還有幾種不同的風箏,如果買3個其他形狀的,需要多少錢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來?

            學生獨立計算,匯報交流。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把風箏放飛(出課件)。

            1.放飛第一個風箏。(點擊第一個風箏)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7 0.7 12 1.2

            ×4 × 4 × 5 × 5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學生計算后,引導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比較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3.07×8

            學生獨立筆算。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2.放飛第二個風箏。(點擊第二個風箏)出示:

            (1)看誰觀察得最仔細,你發現了什么?

            7.5 1.35

            × 4 × 3

            _____ _____

            300 40.5

            (2)解決問題:小紅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飛第三個風箏。(點擊第三個風箏)出示:試試你的智力。

            用1到5五個數字及小數點,任意組成小數乘一位整數的算式,并算出來。(能寫幾道寫幾道)

            [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既加強了學生對小數乘整數的理解,又使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四、總結

            師:通過本課學習,你想對大家說點什么?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3篇】相關文章: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合集7篇05-07

          《觀察物體》小學數學教案04-06

          小學數學教案:《循環小數》03-31

          小學精選數學教案優秀范文03-1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15篇)02-25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6篇04-23

          小學數學教案匯總7篇05-07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四篇05-07

          【精品】小學數學教案4篇05-06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四篇04-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 亚洲色大情久久久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视频香蕉欧美在线最新版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