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2-05-12 09:40:14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合集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學教案合集7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沒有"可以用"0"來表示,它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義,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

            2、了解"0"在自然數列中的排列位置及不同的實際意義。

            3、充分認識到數字和生活息息相關,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8個小瓶,分別放入數量為7、6、5、4、3、2、1的糖果,第8個小瓶內不放糖果。

            2、有關"0"的實物和圖片若干(溫度計、尺、門牌號、比分牌、信封等)。

            3、0--9的數字卡片。

            4、數字操作卡片人手一份,膠水棒。

            活動過程:

            一、游戲"數糖果",初步認識數字"0"

            1、出示小瓶(共8個),請幼兒依次揭開瓶蓋,數一數瓶里有幾顆糖果?用數字幾來表示?

            2、最后一個瓶里什么東西都沒有,可以用"0"表示。("0"可以表示沒有)

            3、出示"0"的數字卡片,說說"0"像什么?指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寫"0"。

            二、探究"0"表示的不同意義

            1、啟發幼兒思考:在什么情況下,什么沒有了,要用"0"來表示?(幼兒舉例)

            2、我們還在什么地方見到過數字"0"?

            3、出示相應實物及圖片,幫助幼兒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尺上的"0"表示起點。

            (2)溫度計上的"0"表示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的界限。

            (3)比分牌上的"0"表示沒有得分,0:0表示平局。

            (4)門牌號、車牌號、郵政編碼上的"0"是一種編號。

            三、數字排隊

            1、請幼兒將數字1--9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

            2、出示"0","0"該排在什么地方?

            提問:

            ①"0"為什么應該排在"1"的前面?

            ②"0"在什么情況下比這些數字中的任何一個都要大,即"1"和"0"組合,就是10,比9大,依此類推。

            ③如果"1"后面的"0"越來越多,這個數會越來越怎么樣?

            四、操作"0"(數字1、2、0)

            1、有很多數字朋友都想讓自己變得更大,可以找誰幫忙?(0)

            2、變魔術:最大和最小。

            現在,我們找一找,在0 的幫助下,怎么樣才能變出最大的數?怎么樣才能變出最小的數呢?(幼兒操作)

            總結:剛才的游戲告訴我們"0"的位置非常重要。在數字中,"0"的位置不同,它表示的數量也不同。

            五、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發揮想像力、創造力,并能完整地表達。

            活動準備

            趣味練習:連接商店 職業和物品的連接

            活動過程

            一、感受連接

            1、音樂游戲:找朋友

            教師:我們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吧!看看誰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游戲結束

            教師:我知道誰和誰是好朋友了,因為你們兩個拉起手來了,連接在一起了。

            二、嘗試連接

            1.課件:連接商店

            水果店 新鮮的水果蔬菜

            海產店 青蛙玩具店

            玩具店 海產品魚

            服裝店 時尚鞋店

            鞋店 自選超市

            自選超市 兒童服飾專賣店

            2.教師: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它們都叫什么名字?

            它們也想找好朋友,你們能幫它們連一連嗎?

            3.幼兒嘗試用連接,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三、經驗交流

            1.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它們連接起來的?

            (讓幼兒分別說說自己的連接方法。)

            2.出示兩個紙環,請幼兒想辦法連接。

            (讓幼兒說說是用什么辦法連接的。)

            3.生活中把兩種物品連接在一起的方法很多,你們知道還有哪些

            (可以粘貼,串,釘,套,夾,掛等等。)

            四、探索操作

            1、讓幼兒分別找兩樣物品。

            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連接方法。

            2、請幼兒發揮想像,將物品連接起來。

            教師觀察指導,并給予提示和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到“小猴摘桃”的數學活動中,并能遵守游戲規則。幫助幼兒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提高計算能力。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思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通過數學游戲化,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重點:引導幼兒積極參加活動,遵守游戲規則,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掌握運算方法,提高運算能力。

            難點:運算中能靈活運用運算方法,思維靈活。

            活動準備:場景設置:自制一棵桃樹(桃樹上結滿了桃子)、石塊(泡沫墊子)、皺紙(溪水)、小猴頭飾若干、自制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師:“小猴子們,猴外婆打來電話說院子里的桃子熟了,叫我們小猴子們去摘桃,高興嗎?(高興)好!那我們就出發吧!外婆家離我們比較遠,我們可要勇敢呦!不怕困難。”

            二.小猴去摘桃

            1 過小溪:

            (1)“猴媽媽”(老師)帶著“小猴子”(小朋友)去摘桃,可有一條小溪擋住了去路,小溪里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塊。小溪邊還有一塊牌子(請你踩著石塊走,只能踩算出來得數是10的`石塊,踩錯了要掉進水里的)。

            (2)師:“趕快找找能踩的石塊吧,哪塊石頭可以踩?為什么?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3)幼兒進行相應的計算:4+6、3+7、8+2等,并說出運算過程。

            (4)找出后,幼兒一個一個過小溪。

            2 租籃子:

            (1)總算安全地過了小溪,小猴們繼續往前走,咦?路邊還有個出租屋,專門出租籃子,真好。正好可以把籃子借給我們用。出租屋的外面還有一塊牌子呢(只出租10號籃子,請你看清楚三個數,相加是10,這只籃子就租給你)。

            (2)師:“小猴們趕快找找哪些是10 號籃子,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算”?(又快又準確)

            (3)幼兒進行相應的運算:3+3+4、2+3+5、1+4+5等。

            三.小猴摘桃:

            師生:哇!又大又紅的桃子真多呀!

            小猴準備摘桃。

            (1)老師講明要求:有的桃子上有算式,有的桃子上有數字(4、6、或2、3、5)。

            (2)只摘相加得數是10的桃子。

            四.慶豐收:

            (1)老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小猴們歡天喜地分享勞動的收獲與喜悅。

            (2)老師播放輕松的音樂,小猴們穩定情緒,休息吃“桃子”。

            五.課后延伸:游戲“賣桃子”。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物體、空間、時間等等現象產生興趣"。大班幼兒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對等分也有所接觸,但不能掌握真正的含義。根據大班幼兒的好奇心強,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等特點,設計"熊寶寶分圖形"的教學情境由簡到難,讓幼兒通過操作圖形來探索活動,并支持、鼓勵幼兒舉一反三把抽象的概念與具體實物產生聯系,這樣,幼兒學得活,易掌握,不僅將一般的認識遷移到具體的事物上,擴大認識面,而且對開拓幼兒思維,培養思維準確性,并激發幼兒數學興趣。

            活動名稱及內容:大班數學-有趣的二等分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初步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活動重、難點重點:

            學習二等分。

            難點: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

            活動準備:

            材料:綢帶、紙(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分練習紙、熊的一家圖。

            活動過程:

            (一)講解演示師:"熊媽媽生了兩只熊寶寶,兩只熊寶寶頭上都扎了一根小辮多可愛呀,熊媽媽要給兩只熊寶寶的小辮扎上漂亮的綢帶,可是熊媽媽現在只有一根綢帶,怎么辦才能讓兩只熊寶寶都能扎到綢帶呢?"

            1、組織幼兒討論,等充分表達意見后,教師邊講解邊演示。

            2、把綢帶兩頭對折,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二)操作探索操作一:等分圓形紙師:熊媽媽給兩只熊寶寶準備了一張漂亮的圓形紙,她把這張紙給了兩只小熊,要小熊把圓形紙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一份給奶奶,一份給外婆。小朋友猜猜,兩只小熊用什么辦法分這張紙?

            1、為幼兒提供圓形材料紙,幼兒動手操作。

            2、組織幼兒討論等分的方法。

            3、小結:把圓形對折,然后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進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操作二:

            熊媽媽還給小熊準備了正方形、長方形的糕點,一樣要請兩只小熊把他們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送給奶奶和外婆。

            1、為幼兒提供正方形、長方形的材料,考慮有沒有其他對折的辦法來二等分。

            2、幼兒操作探索。

            3、請幼兒介紹新方法。

            4、教師小結:向幼兒介紹講清對角線折、對角折的方法。請沒有這樣折過的幼兒重新試一次。

            (三)鞏固練習:游戲《找朋友》

            師:三角形、小房子、蝴蝶、蜻蜓的朋友不在啦,老師請寶寶們找找他們的朋友在不在你們的桌子上,在的把它貼好。(看看哪個寶寶最快幫他們找到朋友)

            1、教師講評幼兒的活動結果。

            2、幼兒展示自己拼貼的圖形。

            活動延伸:

            你們今天表現的都不錯,老師特意給你們每組的寶寶準備了一個蛋糕,可是我們今天只學會了二等分,但是我們又有四個寶寶,那我們應該怎樣來分呢?現在我們一起回教室來分分看,怎樣才能四個寶寶都吃到一樣多的蛋糕。

            教學反思:

            理解二等分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體會到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一)能按語言指示或根據簡單示意圖正確投放物品。

            (二)能進行分類計數,并能初步用圖表表示計數結果。

            (三)培養幼兒的分析綜合能力和操作嘗試精神

            【重點難點】

            (一)活動重點:能進行分類計數,并能初步用圖表表示計數結果。

            (二)活動難點:學會傾聽,在聽清楚要求之后行動。

            【活動準備】

            (一)經驗準備:具有分辨物體形狀的能力,對20以內的數量進行數數。

            (二)物質準備:紅黃藍綠各顏色的雪花,方塊,管狀,扁圓四個形狀積木;20個文件袋;動物木牌(充當怪獸小兵)上面各畫有四個形狀;4個筐子;音樂(郊游音樂,所有“怪獸”對話音效);21份表格;場地上四個障礙:小河、蟑螂大軍、鵝卵石、山洞(設置障礙讓前進的道路更加有探險的趣味性)。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

            1、情景導入,我們去探險。初步引入統計,為了清楚了解男女生人數,男女分兩排站報數。

            2、分發已經準備好的百寶袋。女生跟著老師,男生跟著女生,圍繞圓圈進行,并播放音樂《郊游》。

            (二)利用怪獸引起幼兒注意,統計各積木對應數量

            1、第一個怪獸出現了,它要“吃掉”像香蕉一樣的管狀玩具(音樂停,怪獸音效出,教師帶領幼兒停下來)。“怪獸”布魯克要求將管狀玩具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寫下數量。

            師:前方有山洞,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鉆山洞吧!隨即播放音樂《郊游》,繼續前行。

            2、第二個怪獸出現了,它要“吃掉”像方塊糖一樣的積木(音樂停,怪獸音效出,教師帶領幼兒停下來)。“怪獸”美絲絲要求將方塊積木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把數量寫在紙上。

            師:呀,碰到了螞蟻大軍,小朋友們,我們快速繞過它們吧!隨即播放音樂《郊游》,繼續前行。

            3、第三個怪獸出現了,它要“吃掉”像雪花一樣的積木(音樂停,怪獸音效出,教師帶領幼兒停下來)。“怪獸”土豆要求將雪花積木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并把數量寫出來。

            師:前方出現鵝卵石,小朋友們,我們小心踩著它們通過吧!隨即播放音樂《郊游》,繼續前行。

            4、第四個怪獸出現了,它要“吃掉”像半塊餅干一樣的扁圓積木(音樂停,怪獸音效出,教師帶領幼兒停下來)。“怪獸”亞歷山大要求將扁圓積木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并把數量寫在紙上。

            師:小朋友們,我們快速完成這個任務吧,我請兩個小朋友來幫我清點一下數量,我們寫好之后繼續前進吧,前面就是精靈王國了。)

            師:小小水溝可難不倒我們,跨過去!隨即播放音樂《郊游》,繼續前行。

            (三)利用表格統計積木及其對應數量

            1、精靈女王出現,為找回物品,需要畫出物品形狀,寫出物品數量,請小朋友們想辦法,怎樣在表格上表現出來。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在位置上坐好,蘭蘭老師請一個小朋友當我的小助手為小朋友們分發表格和水彩筆。大家在表格上畫出物品的形狀,寫出物品的數量以便于我們的精靈女王幫我們奪回丟失的物品。

            2、指導幼兒做的統計表,一列是物品,一列是與之對應的數量。幼兒做好后放在一起展示分析,強調順序可以不一樣,但與之對應的數量要正確。現在我們開始吧!

            五、活動延伸

            保育員老師期末會統計班上的物品,如桌子,風扇,燈等(10以內)。請小朋友們幫助老師,做一張表,記錄這些東西的數量吧。

            【活動反思】

            (一)幼兒喜歡充滿挑戰和未知的情景,他們能積極參與。

            (二)在情景中,使用兒童語言可以讓幼兒更加融入到情景中去,激發他們的興趣。

            (三)教學中要注意概念是否表達清楚。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集中度不高,學習不夠積極主動,參與意識不強。

            活動目標

            1、學習3的分解,初步感知3的合成。

            2、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3的分解和組成

            活動準備

            桃子圖片、孫悟空、豬八戒頭飾、彩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2的分解合成。

            1、西游記歌曲導入

            2、指名一名幼兒扮演孫悟空,老師扮演豬八戒,并戴上頭飾。

            3、教師在樹上貼桃子圖片,并講豬八戒摘桃子的故事。

            4、指名幼兒填空

            2

            1 1

            5、讓幼兒用手勢比劃2的分解和組成

            二、新授

            1、教師講解并板書課題:3的分解和組成

            2、教師講豬八戒和孫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幼兒用彩筆代替

            桃子分一分。

            3、教師再指名兩名幼兒扮演孫悟空和豬八戒,指名幼兒匯報分法,教師將桃子分到孫悟空和豬八戒的手里,并板書

            3 3

            2 1 1 2

            4、師生一起用手勢比劃3的分解和組成

            三、延伸活動:游戲活動“猜一猜”

            四、小結

            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我們學了幾的分解?它一共有幾種分法?

            教學反思

            學習《3以內的分解與組成》是讓學生理解分與合的重要思想,是認識客觀世界常用的方法。讓孩子在操作中認識數的組成,體驗分與合,所有的例題和練習都是先把若干個實物分成兩部分,再把分實物抽象成分解數,從數的分解體會數的組成。孩子通過這樣的活動,不斷體會分與合,感受分與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聯系的, 從做題的角度來看,孩子都會這類型的題目了。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熟悉形狀的組合與分解。

            2、嘗試用幾何圖形進行不同的組合,創造出各種有趣的造型。

            活動準備:

            《七巧板》玩具卡,印有單幅七巧板造型圖的掛圖四幅,印有多幅七巧板造型圖的掛圖一幅,一封信,剪刀,小刀,筆,膠水。

            活動過程:

            一、營救七巧板:

            師:小朋友們,七巧板的爺爺給我們寄來了一封信,希望小朋友們幫他一個忙,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七巧板爺爺遇到了什么困難好嗎?

            (念完信后,出示玩具卡)

            引導幼兒認識玩具卡是什么形狀,中間用虛線分成了幾塊,可以怎樣分開。

            二、七巧板跟我學練基本功

            1.讓幼兒熟悉每塊圖形,知道七巧板由哪些圖形組成,分別有幾塊,大小有什么不同,并感受圖形在轉動中有什么變化。

            2.幼兒用七巧板自由造型,能發現相同的兩個三角形能拼成一個正方形、大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三、我和七巧板學本領

            1.出示掛圖(一),教師邊演示邊引導幼兒拼圖,讓幼兒知道拼圖時,有時需要轉動圖形。

            2.出示掛圖(二)、(三)、(四),將幼兒分成三組,每個幼兒拿一塊圖形,每組拼一幅圖,看哪組拼得又快又好。

            四、七巧板跟我學本領

            1.讓幼兒自由造型,并能說出是什么。

            2.互相觀摩,看一看別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的組合造型,并模仿學習。

            3.出示印有多幅造型圖的掛圖,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可以照著掛圖拼圖,也可以將自己拼出的圖形貼(或畫)在后面。

            五、七巧板回家練本領(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將七巧板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拼一拼,創造各種有趣的圖形。

            2.請小朋友將各種不同的圖形(自己的和別人的)貼(或畫)在本子上,我們比一比,看誰貼(或畫)得多。

            附:七巧板爺爺的信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展開閱讀全文

          【大班數學教案合集7篇】相關文章:

          抽獎游戲大班數學教案04-29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左右04-24

          大班數學教案三篇05-08

          大班數學教案四篇05-11

          大班數學教案(15篇)04-15

          大班和9做游戲數學教案04-29

          大班數學教案逛超市教案04-25

          大班數學教案數字真有趣04-24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釣魚04-24

          大班數學教案釣魚真有趣04-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欧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一伊香蕉久在播放线视频 | 亚洲精品成AV人在线观看片 |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