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踩高蹺教案

          時間:2023-03-27 13:00:22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班數學踩高蹺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踩高蹺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踩高蹺教案

          大班數學踩高蹺教案1

            活動目標

            1、正確比較5個以上物體的高矮,能按高矮排序。

            2、在比較、操作中,體驗高和矮的相對性。

            3、能大膽的嘗試、比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重難點能大膽的嘗試、比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二)中腳踩高蹺的貼絨娃娃5個。

            2、師幼共同制作高矮不同的雪糕娃娃棒。

            3、幼兒用書第3頁的"雪糕娃娃棒圖卡"、第25頁《比較高矮》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察貼絨娃娃,猜測娃娃的高矮。

            1、猜猜誰最高、誰最矮。

            2、比一比,找出正確的比較方法。

            3、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排序。

            二、操作練習,鞏固對高矮、長短的感知。

            1、雪糕娃娃排隊。

            請幼兒比較雪糕娃娃的高矮,并按從矮到高的順序為雪糕娃娃排隊,最后說一說雪糕娃娃是怎樣排隊的。

            2、插紅旗(幼兒用書第25頁)。

            師:把最高的旗桿涂成紅色,最矮的旗桿涂成綠色。用什么方法能找出最高和最矮的旗桿呢?

            3、救救小動物(幼兒用書第25頁)。

            師:小動物被困在屋頂上了,請你想個辦法救救小動物吧!有什么好辦法呢?

            活動反思:

            一、課前練習不夠充分

            想要把一個活動完美的.呈現出來課前準備非常重要,如果幼兒在活動前沒有接觸過高蹺,沒有真正地踩過,那本次教學活動又將如何開展呢?在活動開展前我和幼兒一起踩過高蹺,讓他們自由地練習過,能力強的幼兒很快接受了,而能力弱的幼兒則需要老師幫忙。教師在課余時間讓幼兒自由練習是完全不夠的,還可以滲透在晨間活動,或者在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踩高蹺比賽。因為本次教學活動主要是以比賽為主,所以活動前的練習非常重要,也非常地必要。

            二、情境貫穿更待深入

            本次教學活動的主題是“利用情境貫穿游戲活動,引領幼兒體驗體育游戲之快樂”雖然孩子在游戲中足夠體驗了一把快樂,而且活動氛圍很濃郁,幼兒的積極性也很高。但是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再深刻地思考如何把情境更深入到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去。

            三、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

            幼兒本身就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在體育游戲的比賽環節中體現地更加明顯。教師這時候要利用情境來想辦法設計適合所有幼兒的教學環節,就比如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讓他們有自主的選擇權,不是所有的幼兒都必需沿著這條跑道踩完全程。能力強的幼兒可以挑戰,而能力弱的幼兒可以選擇近點的目標。這樣一來,在同一層次上的幼兒進行比賽才算得上是公平競爭。

            四、要注意活動細節

            教學中的活動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關注到每一個幼兒,每一個細節。活動中開小火車的環節,高蹺是否先拿在手上,繩子事先要卷起來,以免甩到其他幼兒。在自由練習的部分,教師要注意規定幼兒練習的場地,不要讓幼兒離開教師的視線范圍。在比賽中男、女的人數及混合等都要注意,因為比賽也要顯示出公平的原理。

            本次教學活動對我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本著課題式研究實施課例的原則,也是初次在公開課中體驗體育游戲帶給我的意義,更為了我在體育游戲的組織中得出更深刻的有效策略,同樣希望在下一次的活動中有更多的收獲。

            衷心地希望:走進我的快樂體育游戲課堂,能讓大家欣賞到我與幼兒之間碰撞出快樂的火花;聆聽到最真切的悅耳笑聲。在沒有壓力的輕松氛圍下真正體驗游戲的快樂。在感受快樂的同時也能為幼兒的身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讓他們為健康的體魄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班數學踩高蹺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高蹺上進行各種活動,能保持平衡,提高平衡能力及動作的協調性。

            2、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平衡木、沙包、積木;每人一副高蹺

            活動過程:

            1、放音樂,幼兒自由地聽音樂做動作。

            2、提供器械,幼兒分散練平衡動作。

            (1)教師介紹器械及部分玩法:頭頂沙包過平衡木,或空手站在平衡木上做單腳站立、側走、后退走。

            (2)幼兒活動,教師照顧并指導個別幼兒。

            3、踩高蹺。

            (1)孩子每人取一副高蹺,分散站在場地上,自由嘗試踩高蹺。

            (2)集體聽口令練習踩高蹺前走10步,后退10步,側走10步,轉圈10步。幼兒自由分散練習。

            4、游戲《做客去》

            (1)聽信號集合站在場地。介紹游戲玩法。每隊請一名幼兒示范。

            (2)全體幼兒游戲。

            5、小結游戲情況,聽音樂跟老師做放松動作,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所選內容適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的準備過程中,自制高蹺激發了幼兒參與運動的'興趣。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產生了強烈的探索欲望,活動圍繞目標層層遞進;幼兒注意力集中,主動挑戰自我。整個活動中,幼兒的運動量和運動密度都比較適宜。

          大班數學踩高蹺教案3

            活動目標

            1、正確比較5個以上物體的高矮,能按高矮排序。

            2、在比較、操作中,體驗高和矮的相對性。

            3、能大膽的嘗試、比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難點

            能大膽的嘗試、比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二)中腳踩高蹺的貼絨娃娃5個。

            2、師幼共同制作高矮不同的雪糕娃娃棒。

            3、幼兒用書第3頁的"雪糕娃娃棒圖卡"、第25頁《比較高矮》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察貼絨娃娃,猜測娃娃的高矮。

            1、猜猜誰最高、誰最矮。

            2、比一比,找出正確的比較方法。

            3、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排序。

            二、操作練習,鞏固對高矮、長短的感知。

            1、雪糕娃娃排隊。

            請幼兒比較雪糕娃娃的高矮,并按從矮到高的順序為雪糕娃娃排隊,最后說一說雪糕娃娃是怎樣排隊的。

            2、插紅旗(幼兒用書第25頁)。

            師:把最高的旗桿涂成紅色,最矮的旗桿涂成綠色。用什么方法能找出最高和最矮的旗桿呢?

            3、救救小動物(幼兒用書第25頁)。

            師:小動物被困在屋頂上了,請你想個辦法救救小動物吧!有什么好辦法呢?

            活動反思

            大班在方面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常常會覺得有的錯誤是根本就不應該發生的。在本次中更讓我感慨良多。歸結起來有兩點:

            一、畫面觀察較差。

            在本次活動中主要是讓幼兒通過各種方法進行5個以上物體的排序。在活動中,我首先讓給踩高蹺的貼絨排隊。幼兒人人都能將娃娃按高矮排好隊伍。接下來是讓幼兒將手邊長短不一的吸管按長短排序,幼兒也都能將吸管排好。可是在接下來的操作材料中,幼兒在紅旗的排序上產生了很大的分歧。這些紅旗的.旗桿長度有的相差非常細微,有很多小朋友容易看錯。雖然操作之前我已經引導他們要比較旗桿的節數,但了解是一回事,真正做時有很大一部分幼兒都排錯了,不是順序搞錯就是序號記錯。而這一切都反應出幼兒對畫面的觀察不夠細心,做事太過急促。

            二、對自己缺乏信心,沒有自我認同感。

            進入大班以后,我發現有許多小朋友都對自己的行為非缺乏信心。具體表現在:做作業時總喜歡看別人的,甚至有的小朋友剛剛拿到作業紙就現看別人是怎么做的。以至于有的小朋友交上來的作業讓人看了都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因為他的答案都是反寫的。明顯全是照抄別人的。

            要想從根本上增強的自信心,我覺得我們必須注意讓幼兒真正掌握我們所要讓他們掌握的。因為只有當他們真正懂了、學會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對自己產生認同感,不是嗎?

          大班數學踩高蹺教案4

            活動目標:

            1、正確比較5個以上物體的高矮,能按高矮排序。

            2、在比較操作中體驗高和矮的相對性。

            3、能大膽的嘗試比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活動重點:

            正確比較并排列5個物體的高矮。

            活動難點:

            體驗高和矮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腳踩高蹺的貼絨娃娃5個;高矮不同的雪糕娃娃棒;小紅旗若干;

            幼兒用書第3頁“雪糕娃娃棒卡”;第25頁《比較高矮》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察貼絨娃娃,猜測娃娃的高矮。

            1、猜猜誰最高誰最矮。

            教師出示踩高蹺的貼絨娃娃的圖卡,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娃娃們在玩什么游戲?

            教師:猜一猜穿什么顏色衣服的娃娃個子最高?穿什么顏色衣服的娃娃個子最矮?

            (請幼兒說出判斷的理由)比一比,找出正確的比較方法。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用什么方法才能正確地比出最高和最矮的娃娃?

            3、引導幼兒實踐

            如將高蹺部分向后折疊,將娃娃的下部對齊等。

            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排序。

            (出示小紅旗,作為起始點)請個別幼兒在絨板上將娃娃在紅線上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的順序進行排列。

            二、操作練習,鞏固對高矮,長短的感知。

            雪糕娃娃排隊。

            請幼兒比較雪糕娃娃(見幼兒用書第3頁的“雪糕娃娃圖卡”的高矮,并按從矮到高的.順序為雪糕娃娃排隊,最后說一說雪糕娃娃是怎樣排隊的(最高的,矮一點的,再矮一點的……最矮的,最矮的、高一點的、再高一點的……最高的)。

            三、幼兒練習:

            1、插紅旗(幼兒用書第25頁)

            教師:把最高的旗桿涂成紅色,最矮的旗桿涂成綠色,用什么辦法能找出最高和最矮的旗桿呢?(可以數一數每根旗桿上的竹節有多少)

            教師:想一想,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插紅旗,每面紅旗應排在第幾個?請你在下面的圈圈里用數字記錄。

            2、救救小動物。(幼兒用書第25頁)

            教師:小動物們被困在屋頂上了,請你想個辦法救小動物吧。有什么好辦法呢?

          【大班數學踩高蹺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踩高蹺》教案03-21

          大班數學教案《踩高蹺》07-21

          大班游戲活動《踩高蹺》教案 07-29

          大班游戲活動《踩高蹺》教案 07-29

          大班游戲活動《踩高蹺》教案 07-29

          大班游戲活動《踩高蹺》教案 07-29

          大班游戲活動《踩高蹺》教案 07-29

          大班游戲活動《踩高蹺》教案 07-29

          大班游戲活動《踩高蹺》教案 07-2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婷婷 | 在线一级视频欧美亚洲 | 思思在线精品视频综合首页 | 亚洲一区二区麻豆AV | 最新国产视频自拍2021 |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