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4-14 15:57:34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小班數學教案匯總五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小班數學教案匯總五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以自身及客體為中心,認識和區分前后。

            2.通過活動使幼兒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前、后,學習說:請XXX坐到我的前(后)面。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安排好座位:全體幼兒坐成一個大圓圈。

            2.火車的圖片、小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 游戲《找位置》

            幼兒一一對應坐成內外兩個圓圈,臉朝圓心,內圈留一把椅子。

            老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找找找、找位置。”然后坐在空位置前(后)面的幼兒拍拍椅子說:“我的前(后)面有位置,請XXX小朋友快快來。”XX幼兒聽到邀請后,馬上離開自己的'位置找到新座位坐下。

            游戲重新開始,可以重復玩多次,盡量讓每一個小朋友都玩一次。

            二、 游戲《開火車》

            1. 出示火車的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哪個位置空著,空位置在XX小動物的前面還是后面。

            2. 出示小狗的圖片,師:小狗沒有座位,請他坐到哪里?

            引導幼兒說出:坐到XXX的前(后)面。

            3. 游戲《開火車》

            師:小動物們都坐上了火車,我們小朋友也要坐火車出發去旅游了。

            老師當火車頭,念:“嗨嗨,我的火車就要開,小弟弟,小妹妹,大家排隊快上來,XXX拍在最前面。”火車出發,到一位小朋友面前停下,老師邀請他:“請你排在XXX的前(后)面。”依次類推。當邀請了7——8個小朋友后,教師說:“嗚,到站了。”火車停下,第一遍游戲結束,游戲重新開始。

            4.游戲若干遍之后,小朋友開著火車出去,活動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充分體現了生活的觀念,從生活的視角關注幼兒數學啟蒙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從生活中挖掘數學活動內容進行教學,確實能讓幼兒很富有興趣地主動地動手、動口、動腦,積極地探索知識經驗,能獲得對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滿足,在積累知識經驗的同時發展幼兒的情感和相應的綜合能力,并反過來用獲得的數學經驗服務于生活。數學活動“禮物”,也是來自于生活,我們的生活經驗是這樣的:到別人家去做客,一般會給主人送上一份禮物,于是,我就從這一禮物入手設計了一堂送教下鄉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在表述禮物——感知禮物——分享禮物的情景中來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會把實物與圖片對應歸放在一起,并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語言講述,體驗分享禮物的快樂心情。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習把實物與圖片對應歸放在一起。

            2、樂意參與活動,能大膽地用語言講述,體驗分享禮物的.快樂心情。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備各種禮物,相應的實物卡片、數卡。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表述禮物。

            (1)王老師給寶寶們帶來了一包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禮物?

            (分給小朋友,引導幼兒有禮貌地說“謝謝!”)。

            (2)和旁邊的寶寶說一說,你拿到的是什么禮物?是什么樣子的?

            (鼓勵幼兒大膽完整表達禮物名稱、顏色、形狀等,并能正確使用量詞:根、盒、瓶、包等)

            2、按圖歸放,感知數量。

            過渡:王老師給寶寶們帶來了糖、巧克力、火腿腸、酸奶、馬蹄酥(一一出示圖片),那每一樣禮物有多少呢?(建議幼兒按圖片來歸放禮物,以便數清楚有多少。)

            (1)請寶寶們按照圖片把手中的禮物歸放在一起。

            (2)一起來數一數、說一說,每樣禮物有多少。

            (感知禮物的數量,大膽說出每樣禮物的總數:一包珍果糖、兩盒巧克力、三根火腿腸、四瓶酸奶、五個馬蹄酥,老師送上相應的數卡。)

            3、分享禮物,體驗快樂。

            (1)寶寶們喜歡這些禮物嗎?好,我們先來分享我們江陰的特產——馬蹄酥,其余的禮物呢,我們帶到教室里去分享。

            (2)什么叫分享?(有好東西大家一起吃,有玩具、圖書大家一起玩一起看等。)

            (3)這么多人怎么吃圓溜溜的馬蹄酥呢?(用刀切一切,分一分,變成許多一小塊。)

            (4)分享馬蹄酥。(鼓勵幼兒兩人合作:一人端馬蹄酥,一人戴著一次性手套發給客人老師品嘗,并說一句話:請吃江陰特產——馬蹄酥。)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幼兒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課程觀和知識觀也告訴我們:"幼兒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建構和發現知識,不是知識的旁觀者,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創造者,而且幼兒的這種角色不是教師仁慈地賜予的,而是他們作為學習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兒數學教育領域中,讓幼兒真正做到"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他們作為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需要我們從觀念到行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到。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辨別筷子顏色、圖案的不同,找相應,并進行分類。

            2、在游戲中,嘗試用筷子夾食物,體驗美味食物帶來的樂趣,并會分享食物。

            教學準備:

            1、紅、黃、藍、粉四種顏色圖案的筷子。

            2、四種顏色的插筷筒,三種圖案的插筷筒。

            3、各種水果切成塊。

            4、人手一個碟子,一雙筷,四個插筷筒。

            5、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想邀請你們去我家做客,你們愿意嗎?

            2、但是我遇到困難了,你們幫幫我,好嗎?

            二、學習配對

            1、(出示筷子)你們看,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請我們小朋友給筷子找好朋友,請你們幫他找找好朋友,好嗎?

            3、請你從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樣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嗎?

            4、現在請你們從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兒活動――配對。

            6、“xxx,請你說說,你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請2-3名幼兒)

            7、原來你們是因為他們的.顏色和圖案一樣,才找他們做好朋友的,你們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學習分類

            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嗎?

            2、(出示插筷筒)你們看,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們有什么不同啊?(顏色)這個是什么顏色啊?那這個呢?那就請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嗎?待會請你們輕輕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個一個放,千萬不要把他們送錯家了。

            3、幼兒活動――分類。

            4、請你們看看筷子的家找對了嗎?(如找錯了,請一名幼兒再找,并說說為什么?)

            5、哇,我們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紅筷子送到了紅色的插筷筒里,把黃筷子送到了黃色的插筷筒里,把藍筷子送到了藍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厲害!

            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這就是他們的新家,他們有什么不同啊?(圖案)這個是什么圖案?這個呢?對了,一個上面是花花的,一個有蝴蝶,還有一個上面有綠色的圖案。

            7、現在請你給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歡什么樣的筷子,你就輕輕地把他從老家拿出來,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嗎?要一個一個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兒活動――再次分類。

            9、請你們看看筷子的家找對了嗎?(如找錯了,請一名幼兒再找,并說說為什么?)

            10、哇!你們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孫悟空還厲害啊!

            四、學習使用筷子

            1、剛才,我們幫筷子找了好朋友,還把他送回了家,那你們知道筷子還有什么用嗎?

            2、對了,筷子還可以夾東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嗎?(請幼兒說說)

            3、們數數筷子有幾根?——小小筷子兩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間對對齊。

            再怎么用?我們請中指幫幫忙,把嘴巴張開來。——張開嘴巴夾夾緊。

            最后怎么樣?——阿嗚阿嗚吃個飽。

            4、好,我們一起來試試。(再念一遍兒歌)

            五、水果大餐

            1、(出示小熊)小二班小朋友真棒啊!你們幫我解決了這么多的困難,為了謝謝你們,我就請你們吃水果大餐,好不好?

            2、今天我要請你們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們一定要用筷子夾,千萬不能用小手抓,因為我們的小手剛才玩過了,很臟,知道嗎?這里的筷子也臟了,我一你們準備了干凈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時候也要有秩序,一個跟著一個,好嗎?然后把食物夾到盤子里吃。

            3、好,我們開吃了!

            4、你也可以把水果夾給客人老師吃。

            5、托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也想吃,我們也請他們一起吃,好嗎?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 讓幼兒認識日歷,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個月。12個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 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為什么只有28天(不講閏年和閏月)。

            2.讓幼兒學會看日歷,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從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提高認識能力,并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日歷一大張

            2.回答問題的卡片若干張。發動全班幼兒收集各式各樣的掛歷、墻歷、臺歷若 干。

            活動過程:

            出示

            老師把日歷貼在黑板上,讓幼兒觀看。知道這就是“日歷”。

            二、認識日歷。

            1、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辨認這是哪一年的日歷?并向幼兒介紹每一大格內是一個月的日歷,數數一共有幾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幾個月了。并告訴幼兒一年中所有的天數加起來共有365天。

            2、幼兒看黑板上的大日歷,回答問題:

            a、一個大格子里(即每一個月)有多少天呢?(讓幼兒自己看格子里的數字來回答)

            b、為什么有的格內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嗎? 師講故事后小結:此日歷使用至今,規定為一月大,二月平,……(老師一邊說,一邊指著日歷中每一個月所示的天數給幼兒看)。

            3、繼續教幼兒看日歷,讓幼兒知道,每大格內,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幾,從星期日開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要求幼兒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幾月幾日,星期幾?昨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明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先集體回答,請個別幼兒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然后再請個別幼兒回答,并自己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

            三、幼兒嘗試看日歷。

            1、給每組幼兒發一張全年日歷,讓幼兒自己練習看日歷,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說出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再請小朋友二人一組,一人說出日期,另一人在日歷表上找到相應的位置,幾次后二人互換。

            2、提問幼兒:每周有幾天要上幼兒園?(5天)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周共有幾天呢?再指導幼兒看看自己的日歷表,明確7天為一周,一周共有7天。

            3、老師講解一年的`意義,如過了一年,小朋友都長大了一歲。 師問:20xx年你們有多大了?那時你們想干什么事?(請幼兒自由發言。)

            四、鞏固提問: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幾個月?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幾月,有多少天?一星期有幾天?

            回答完后,再讓部分幼兒上來抽老師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問題,就回答什么問題,答對的獎一朵小紅花。

            五 、各種日歷展覽。 告訴幼兒,日歷可做成各種形狀,如掛在墻上的叫掛歷,貼在墻上的單張日歷叫墻歷,放在桌上的叫臺歷,還有小日歷卡,有的手機上也有日歷。

            最后讓全體幼兒自由地參觀各種漂亮的日歷,評評哪一種最好看,設計得最美,自己最喜歡哪一種。

            活動延伸: 1、家中,讓幼兒從日歷上找到爸爸、媽媽的生日,并自己練習每天看日歷。

            2、教室里掛一個日歷,讓幼兒每天來幼兒園時,輪流撕下一張,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鞏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初步感知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2、在活動中能認真觀察、大膽嘗試, 感受色彩的奇妙變化,體驗玩色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鞏固三種顏色

            1、教師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引導幼兒觀察,說出顏色的名稱。

            (1)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顏色嗎?(幼兒準確地說出三種顏色的名稱。)

            (2)我已經準備好了三種顏色寶寶,現在來變魔術。

            二、用兩種顏色進行操作,并進行相關的`記錄。

            1、王老師有教師兩個不同顏色的杯子,如果把將一個杯子中的顏色倒入另外的一個杯子里,可能會發生什么呢?發生變化后記錄下來。

            2、交流

            (1)小朋友,你們在玩顏色的時候,發現了什么?

            (2)顏色是怎么變的呢?并記錄。

            3、師小結:原來兩種不同的顏色倒在一起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三、鼓勵幼兒繼續游戲,變出不同的顏色。

            1、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再去玩玩,到你們沒有玩過的組玩,看看和小朋友的發現是不是一樣,也動動小腦筋,想想你能不能變出新的顏色。

            2、幼兒進行第二次的實驗操作。

            原來,相同的兩種顏料用的量不同,變出來的顏色也就不一樣了。

            活動延伸:

            師:我想變出五顏六色,那我把所以的顏色倒在一起試一試。

            咦,怎么變成什么顏色啦?

            我們回教室一起去試一試,好嗎?看看是不是和王老師變得一樣。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甜甜的糖果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小班數學教案:小貓摸魚_小班數學教案07-05

          小班數學教案:好玩的輪子_小班數學教案07-05

          精品小班數學教案小班數學教案優質10-17

          小班數學教案:下雨啦_小班數學教案07-15

          小班比長短數學教案07-22

          小班數學教案10-01

          小班數學教案12-30

          小班下數學教案06-23

          小班幼兒數學教案03-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AⅤ久久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综合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 日韩欧美国产传媒第一区二区 | 午夜一级国产经典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