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探索圓周長公式》說課稿

          時間:2022-07-06 16:16:05 數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六年級數學《探索圓周長公式》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數學《探索圓周長公式》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數學《探索圓周長公式》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教材從生活情境入手,通過一家三口騎著車輪大小不同的自行車去郊區游玩的情境使學生了解車輪周長的概念以及車輪周長和它的直徑有關系。幫助學生理解圓的周長的概念。在探索圓的周長公式時,首先同桌合作,測量一元硬幣的周長和直徑,學會測量周長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用滾動法,在硬幣上做個記號,與直尺的0刻度對齊,在直尺上滾動一周,直接測量出圓的周長。二是用細繩繞硬幣一周,再來測量這段繩子的長度。然后小組合作,利用前面學到的方法測量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的周長與直徑,并在表格中記錄相關數據,計算出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觀察表格中的數據發現:任何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個商是一個固定值,通常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來表示。為了方便學生的計算,教材規定本書中“Π”只取兩位小數,即,3.14。根據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系,可以得出求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C=Πd=2Πr。最后,安排了利用周長公式解決圓鏡周長的實際問題。教學中,可參考“知識窗”中的文字,介紹圓周率的發展歷史,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人類不斷探索數學的過程,體會我國古代數學家的智慧,激發民族的自豪感。

            2、教學目標

            基于上述分析,從“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理解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含義,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公式,會用字母表示,能運用周長公式正確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經歷動手操作、測量計算、探索討論等認識圓的周長及周長公式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圓周率的發展史,激發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3、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理解圓的周長,探索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難點圓周長與直徑關系的探討。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圓,已經具備測量一般圖形周長的技能。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概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計算。

            三、教法和學法

            在教法的運用上,以小組合作學習、嘗試教學的理念為指導,并結合本節課的實際,采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展示交流”的方法進行。教師始終以一名“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組織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在實踐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從而使整節課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充滿勃勃生機。

            四、教學準備

            學生每人準備硬幣、直尺、細線等。

            教師準備3個大小不同的圓形紙片(若干組)、課件。

            五、教學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規定:“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此設計以下的教學程序:

            課前嘗試小研究:

            1、復習鋪墊:

            (1)舉例說明什么叫物體的周長?

            (2)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探究嘗試:想辦法測量一元硬幣(或其他圓形物體)的周長和直徑,看誰的方法最巧妙,有困難可以請教家長或查閱資料。

            設計意圖:根據嘗試教學的理論,本著“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的原則,將教學環節前置,將學生能做、會做、可探究的問題預先拋給學生。

            一、情境引入,鋪墊交流

            1、交流鋪墊題,復習周長概念。

            2、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了解圖中的事情,提出誰的車輪轉動一周走的遠,為什么?

            師:你認為哪兒是車輪的周長呢?

            生:車輪一周的長度就是車輪的周長。

            師:誰的車輪周長最長,誰的車輪周長最短?

            生:爸爸的車輪周長最長,聰聰的車輪周長最短。

            3、討論:車輪的周長和什么有關,有什么關系?然后由車輪的半徑越長周長越長,即車輪的直徑越長周長越長,進而得出:圓的直徑越長,周長越長的結論。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周的周長,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4、小組交流嘗試小研究2:測量硬幣的方法。交流時測量的過程和結果要講清楚。

            師:誰來說說你們的測量方法和測量結果?

            學生邊說邊演示:

            (1)纏繞法。

            (2)滾動法。

            (3)軟尺測量。

            一元硬幣的周長是7.8cm。

            設計意圖:復習鋪墊題是學生學習新知的基礎,只有做好知識生長點的挖掘培育工作,才能結出新知識的累累碩果。探究嘗試題——測量硬幣的周長和直徑,放到課前目的是給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和時間,課上直接交流,重點交流測量方法。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課上嘗試小研究:測量圓片周長。

            1、提出課上小研究的要求,讓學生用教師準備好的圓片測量并計算。

            老師課前給每個小組發了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片,小組分工合作,進行測量和計算,除不盡的保留兩位小數,并填在表中。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操作,教師進行巡視參與。觀察得到的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2、小組交流各組測量和計算結果,然后讓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么?

            3、全班匯報。師:完成測量了嗎?哪個小組匯報一下你們測量和計算的結果?

            匯報預設:

            三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不管是大圓還是小圓,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

            設計意圖:課上嘗試小研究要充分發揮好小組合作的功效,借助小組合作提高課堂效率,而不是相反。有了前面測量硬幣的基礎,此處重點應放在探究周長和直徑的關系上。

            (二)總結圓的周長公式

            1、教師介紹圓周率的發展歷程,然后交流感受和啟發,進行思想教育。

            師:看來,任何圓的周長都是它直徑的三倍多一些,其實這個倍數是固定不變的數,我們把它叫作圓周率。板書: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圓周率可用字母π來表示。板書:π

            教師范讀,學生齊讀,并在桌子上試著寫一寫。

            師:我們今天課上研究的圓周率,早在幾千年前,我們古人就開始研究了。

            請同學們自學課本84頁的兔博士網站。(學生自學)

            師:在眾多研究圓周率的科學家當中有位代表性的人物,你們知道是誰嗎?

            生:祖沖之。

            師:你們覺得祖沖之怎么樣?

            學生談感受

            師:老師也覺得祖沖之太了不起了,做為中國人感到太自豪了。

            師:現在人們發現圓周率是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利用計算器已經算到了小數點后面上億位,你們讀一讀。π=3.1415926535897……(生讀。)

            師:由于圓周率是個無限不循環小數,計算時只取它的近似值。

            板書:π3.14

            2、引導學生根據周長÷直徑=圓周率,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師:根據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如何求圓的周長呢?

            生:直徑×圓周率=圓的周長

            師:如果周長用字母“c”表示,直徑用“d”表示,誰來總結求圓周長的公式?

            生:c=πd師:那如果把直徑d換成半徑r呢?

            生:c=2πr師板書。

            師:再求圓的周長,你還用測量的方法嗎?只需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生:直徑或半徑。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啟發下,經歷圓周長公式的推導和用字母表示的過程。

            三、鞏固練習,簡單應用

            1、讓學生試著用公式求圓的周長

            師:那我們利用公式試著求一下圓的周長。(課本84頁練一練的第一題)

            學生自己列式計算

            師:誰來說說你怎么列的?

            生:根據c=2πr列式為:3.14×2×1.5=9.42(cm)

            生:根據c=πd列式為:3.14×18=56.52(cm)

            2、讓學生試著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小黑板出示:一面圓鏡的鏡面是40厘米,在它的邊緣鑲嵌一根金屬條,這根金屬條的長至少是多少厘米?

            指名讀題。

            師:你會做嗎?試試看,誰愿意到黑板前做?

            學生自己完成,指名板演

            3、課下作業:

            師:今天我們由車輪的轉動認識了圓的周長,知道了周長除以直徑等于圓周率,并且學會了如何求圓的周長,課下老師給大家留個調查作業有興趣嗎?打開書84頁,能完成好嗎?填在書上。

            設計意圖:通過給半徑求周長、給直徑求周長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圓的周長公式的理解。

          【六年級數學《探索圓周長公式》說課稿】相關文章:

          《探索圓周長公式》六年級數學說課稿08-30

          《圓周長》說課稿08-20

          圓周長的說課稿07-17

          《圓周長》說課稿08-20

          數學六年級上冊《圓周長》說課稿09-02

          數學六年級上冊《圓周長》說課稿03-27

          數學《完全平方公式》說課稿05-28

          數學《探索勾股定理》說課稿08-07

          高中物理圓周運動公式總結09-2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天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 久久精品福利中文字幕 | 中国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 日本深夜福利在线观看不卡高清 | 视频电影免费久久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