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復習提綱

          時間:2022-04-29 17:47:48 提綱 我要投稿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復習提綱_900字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是以波的我形式來傳播,叫聲波,又叫疏密波。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

            4.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不足0.1s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回聲可定位。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

            3.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4.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只。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樂音及三個特征

            1.樂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

            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

            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⑴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⑵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

            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2.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3.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

            4.減弱噪聲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五、聲的利用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復習提綱_900字】相關文章: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物理教案04-24

          聲音的發生和傳播說課稿11-06

          聲音的傳播教學設計02-14

          《聲音的傳播》教學設計02-14

          聲音與環境復習提綱04-29

          聲音的傳播教學設計10篇02-14

          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教案課件設計05-16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說課稿6篇11-13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數學教學反思08-1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思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 综合高清亚洲国产 | 伊人亚洲综合中文字幕 | 一级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