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土局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調研材料范文
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明縣”戰略部署,國土資源部門緊緊圍繞保障發展這一主題,認真把握“盡職盡責保護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盡心盡力維護群眾權益”的工作定位,以“強農、興工、激活三產”為核心,研究政策、強化管理,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為契機,更加注重服務,更加注重效率、更加注重規范,把規劃布局在“一區五園”的發展構架上,把工作著力在城鎮化建設用地上,把力量凝聚在全縣重點產業項目上,發散思維、鼎力攻關,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用地保證。
一、對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明縣”戰略貫徹執行情況
(一)加大“一區五園”土地規劃布局管控,創造產業項目落地先決條件。
我們把園區作為管理和服務的重點,科學做好園區用地功能區域規劃,畜牧產業園、林木產業園沒有用地規劃,產業項目難以依法落地。我們借助國家支持“兩大平原”發展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之機,對-2020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行中期評估修改,把兩個園區項目用地調整為允許建設區。我們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用好增減掛政策,加大年度計劃指標的爭取力度,實現了規劃管控和計劃調節科學化,保證了致富工程、脫貧工程和保障工程“三大”工程對用地的需求。
(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為城鎮化用地提供土地支撐。
我們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用好用足“兩大平原”發展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土地政策。深入研究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允許出讓、租賃、入股以及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等政策內涵,加大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監管,杜絕集體土地商品房開發,杜絕小產權房現象的發生,為城鎮化用地提供了規范的土地支撐。
二、落實促進經濟穩增長65條措施情況
黑龍江省促進經濟穩增長65條措施涉及我們基層局配合落實的項目有3項,分別是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礦產資源開發及集中供熱熱源項目、土地收儲融資項目。
(一)加強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建設。目前已有2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即將批復資金準備實施,分別為雙興鄉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和永興鎮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6818萬元,項目建設總規模5881.25公頃。現項目已經進入實施前的準備階段,將于2015年4月份開始實施。
(二)加大礦產資源開發力度。我們把國家投資280萬元的膨潤土勘查項目由普查項目爭取為詳查項目,并加強了與省廳、與勘查主體省地質調查所的溝通聯系,加快勘查進度,促進勘查工作早出成果,為膨潤土開發奠定先期基礎。
(三)加強收儲機構建設。積極爭取早日納入國家級收儲目錄,為農發行辦理土地融資業務奠定先期條件;與人民銀行建立土地使用權抵押共同責任機制,加強對金融單位土地使用權抵押他項權利辦理監管,防止土地資產流失。
三、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培育規范土地市場運行機制,壯大地方財政實力。
我們建立了土地市場價格運行機制、土地內部會審政府集體決策的市場調控機制、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的項目外埠推介機制,做好土地供應計劃,把擬供應地塊全部推向市場,不斷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年初以來,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16宗,出讓面積28.8167公頃,成交價款13517萬元。
(二)切實強化資源保護責任機制,堅守耕地紅線。
為把耕地保護責任和制度落實到位,我們協同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認真落實國家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制度和耕地保護責任離任審計制度,納入縣委政府績效評價的考核體系,有效促進主體責任的落實;同時強化耕地數量和質量占補平衡,全面實施耕作層剝離再利用制度。加強設施農業用地管理,制定明水縣設施農業用地管理辦法,對已審批的設施農業用地逐一核準規范,違者必究。實行設施農業用地鄉(鎮)政府、相關部門主要領導負責制。
(三)加大土地執法共同責任機制建設,構筑執法監察新格局。
我們積極推進土地執法共同責任機制建設,以縣委、縣政府下發的土地執法共同責任機制建設的通知為載體,豐富內涵,把土地礦產執法、土地利用等相關業務內容全部融入其中,作為調整、規范、管理全縣城鄉建設用地行為的重要抓手,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參與、群眾監督、齊抓共管的國土資源監管格局。國慶前夕我們開展了執法大檢查行動,重點對-2014年度城鄉建設用地及設施農用地開工建設和手續辦理等情況進行檢查。共檢查項目用地99宗,對其中的23宗違法用地行為進行了立案處理,對已經查處到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及時進行補辦用地審批手續。
(四)保證工作時效質效,穩步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從組織開展。目前,全縣12個鄉鎮99個行政村農村集體土地所在權證書全部發放到位,發證率為100%。10月正式開展農村宅基地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目前為止已完成8個鄉鎮65個村村莊地籍外業的權屬調查及細部測量工作,完成45個村的內業建庫工作,年末有望完成全部外業工作。
四、明年工作思路及重點工作安排
201x年我們將以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統領,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結合全縣發展目標和部門工作實際,堅持抓服務保發展、抓節約促轉變、抓規范促和諧,進一步做好“兩大平原”土地制度改革工作,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國土資源支撐。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強重點項目用地保障。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估修改工作,爭取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使我縣有限建設用地指標能夠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為濱泉新城建設、“一區五園”建設和其他民生項目建設的順利報批創造條件。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用好增減掛政策,解決用地計劃指標不足的問題,為產業項目提供用地保障。
二是進一步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使存量土地得到高效利用;堅持挖潛力,擠存量,著力解決批而未供、批而未用土地問題;加大招拍掛出讓力度,通過市場化手段合理配置有限的資源。
三是進一步加大城鎮低效土地再開發力度。重點做好城鎮低效土地再開發規劃,合理配置土地資源。強化對再開發建設規模、布局、時序、結構的控制與指導。
四是進一步做好設施農用管理。完善設施農用地管理機制,積極引導設施農用地備案項目使用未利用地和低效閑置的土地。
五是進一步做好對上爭取工作。爭取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對項目區域治理區位條件優越的,符合高標項目建設規模及投資強度的,優先爭取項目入庫備案。同時加大兩個已批復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實施力度,計劃建造農道橋6座、洞涵60座、抗旱井28眼、修筑田間道路54公里,修建水泥晾曬場地7平方米,建造防護林70000平方米。
【國土局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調研材料】相關文章:
關于促進我縣工業經濟以展的幾點意見03-01
安監局三服務兩促進主題實踐活動情況匯報12-18
在全縣旅游專題會上的典型發言材料12-19
國民經濟作文09-19
個人生育情況08-27
關于促進專利產業化的提案內容03-08
共享經濟作文(通用15篇)06-12
發展農村經濟的調查與思考02-28
共享經濟時代作文10-09
鄉農民增收情況的調查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