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記》文言知識梳理

          時間:2024-03-05 09:36: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五人墓碑記》文言知識梳理

            一、通假字

          《五人墓碑記》文言知識梳理

            其為時止有十有一月(“止”通“只”,僅,不過,副詞)

            亦曷故哉? (“曷”通“何”,為什么,疑問代詞)

            二、古今異義

            (1)吾社之行為士先者

            古義:“行為”是“行”和“為”兩個詞的連用。

            行:品行,名詞;為,成為,動詞。

            今義: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在外面的活動。

            (2)令五人者保其首領

            古義:頭顱。今義:多指一個團體的領導

            (3)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唯之私人

            古義:,黨羽,親信,名詞;

            今義:指屬于個人或以個人身份從事的,非公共的)

            (4)顏色不少變

            古義:臉色,名詞;今義:色彩

            (5)非常之謀難于猝發

            古義:非常,兩詞連用,不同尋常;

            今義:程度副詞,很,極。

            三、詞類活用

            1、去今之墓而葬焉(墓,修墓,名詞作動詞)

            2、其疾病而死(患病,名作動。)

            3、緹騎按劍而前(走上前,名作動。)

            4、買五人之脰而函之(函,用木匣子裝,用棺材收斂,名詞作動詞)

            5、今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老:老死,形容詞作動詞)

            6、安能屈豪杰之流(屈,使……屈身,使……折服。使動用法)

            7、不能容于遠近(遠近,即近處和遠處,形容詞作名詞)

            8、人皆得以隸使之(隸,名詞作狀語,像奴隸那樣,當做奴仆。)

            9、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

            (明,表明;形作動。大,重大意義,形容詞作名詞)

            10、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形容詞用為名詞,先導、表率)

            11、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名詞用如動詞,伸張)

            12、眾不能堪,抶而仆之。 (仆,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倒下)

            13、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撫,名詞動用,出任……巡撫)

            14、激昂大義,蹈死不顧(激昂,形容詞用如動詞,激動振奮)

            15、不敢復有株治(株,動詞用如名詞,株連治罪的事情)

            16、贈謚美顯,榮于身后(榮,名詞的使動用法,使……榮耀)

            17、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盡,副詞用如動詞,享盡)

            四、一詞多義

            發: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拿出,支付)

            非常之謀難于猝發(發動,發難)

            而又有剪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頭發)

            安能屈豪杰之流……發其志士之悲哉?(抒發,慨嘆)

            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發送)

            當: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處在某個地方或時候。)

            請于當道(主持,掌管)

            然五人之當刑也(面臨,面對)

            道:死而湮沒不足道者(稱道)

            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路)

            徒:慷慨得志之徒(一類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空,徒然)

            行:吾社之行為士先者(品行,德行)

            斂貲財以送其行(上路,行程)

            其辱人賤行(行為)

            之: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取消句子獨立性)

            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的;代五人)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結構助詞,的)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結構助詞。的)

            為之聲義(代周順昌)

            四海之大(定語后置的標志)

            佯狂不知所之者(到)

            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取消句子獨立性)

            以: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目的連詞,來)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憑借……的身份)

            于是乘其厲聲以呵(相當于而,表修飾)

            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因為)

            而:其疾病而死(表因果、承接關系)

            緹騎按劍而前(表修飾關系)

            抶而仆之(表承接關系)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表轉折關系)

            五、文言句式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判斷句)

            安能屈豪杰之流……發其志士之悲哉?

            (“安……哉?”古漢語中表示反問的常用句式)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用介詞“于”表被動)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介賓結構后置作狀語)

            激昂大義(被動句)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語后置)

            不能容于遠近(被動句)

            斯固百世之遇也(判斷句)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介賓結構后置作狀語)

            7、寫作手法的運用

            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五人的高尚的品行,和五人之死的重大意義。

            共有四組:

            1、激于義而死――死后曒曒

            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死而湮沒

            (光明磊落,不同尋常)

            2、生于編伍之間――激昂大義

            大閹之亂,縉紳易志

            (為義而死,高風亮節)

            3、周公榮于身后五人姓名列于大堤

            高官顯爵辱人賤行

            (五人之死意義重大,高官顯爵,為人不恥)

            4、令五人保其首領老于戶牖

            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突出五人榮于身后,眾人敬仰)

            六、詞類活用(17處)

            1.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形容詞用為名詞,先導、表率

            2.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名詞用如動詞,伸張

            3.眾不能堪,抶而仆之。自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倒下

            4.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名詞動用,出任……巡撫

            5.激昂大義,蹈死不顧形容詞用如動詞,激動振奮

            6.不敢復有株治動詞用如名詞,株連治罪的事情

            7.贈謚美顯,榮于身后名詞的使動用法,使……榮耀

            8.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副詞用如動詞,享盡

            9.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名詞動用,作記

          【《五人墓碑記》文言知識梳理】相關文章:

          語文必修二知識點梳理12-19

          高一化學知識點梳理整合02-27

          高二會考地理知識點梳理03-04

          (薦)高一化學知識點梳理整合02-27

          高一化學知識點梳理整合(必備)02-27

          最新高二必考化學知識點梳理03-04

          人教版高一英語知識點梳理精選五篇03-05

          小學知識點二年級梳理03-03

          語文五年級下冊知識點梳理03-04

          部編二下語文七單元知識點梳理02-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电影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 欧美性爱专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