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教學實錄王崧舟

          時間:2024-11-15 10:49:24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七律長征教學實錄王崧舟

          七律長征教學實錄王崧舟1

            一、情感鋪墊,導入課題

          七律長征教學實錄王崧舟

            (一)引入課題《七律·長征》

            師:有一段歷史,在作家魏巍的筆下,它是地球的紅飄帶;在美國作家的筆下,它是前所未聞的故事;在毛澤東的筆下,它是宣言書。這段歷史就是——長征。(課件出示紅軍長征圖)1934年10月17日,紅軍途經11個省,行程達二萬五千里,歷時兩年零五天。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壯舉。

            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師:今天我們跟隨長征的親歷者毛澤東一起重走長征路。

            (二)觀察詩歌,理解七律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首詩,你發現它有什么特點

            生:這首詩有8行,每行有7個字。

            師:這首詩總共有8行,每行有7個字,我們把它稱為七言律詩,簡稱“七律”。長征是這首詩的題目,所以用小圓點隔開,我們再讀一遍課題。

            執教老師給學生介紹長征的概況,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接著讓學生了解“七律”

            的概念,建立知識結構,為學習詩歌奠定基礎。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首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能讀出節奏,那就更好了。

            生按要求自由讀詩。

            師:下面請一位同學讀一讀這首詩。(要求讀準“逶迤”“磅礴”“岷山”的字音)

            師:古人云“句讀之不知,學之不解”。我們讀詩歌時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學會斷句,讀出節奏。這首詩的首聯是223節奏,頷聯和尾聯也是223節奏,頸聯是2221節奏。(課件出示詩歌全文及節奏劃分)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生自由讀詩,品味詩歌的韻律,然后合作朗讀。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不僅讀出了詩歌的節奏,還讀出了詩歌的音韻美。

            從有目的地自由朗讀到合作朗讀,執教老師引導學生把詩讀通順,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律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達到了以讀促學、以讀激情的目的。師:用你的聲音告訴大家,面對千難萬險,紅軍怕嗎

            生:(加大聲音)不怕!

            師:面對千山萬水、千難萬阻,紅軍卻等閑視之。“不怕”“只等閑”把一個個頂天立地的紅軍形象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執教老師緊扣詩眼“難”,借助信息技術中的“資料袋”,運用想象、對比等方法,引導學生體會紅軍戰士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同時抓住重點詞語,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

            四、合作學習,品讀課文,領悟情感

            (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師:對于紅軍長征歷經萬水千山的故事,毛澤東大筆一揮,把它變成了3句詩,5幅畫。哪位同學讀懂了詩歌,能給這5幅畫配上對應的詩句嗎(課件出示5幅圖畫以及相應的詩句)

            (二)小組合作學習,匯報交流

            師:課前,老師要求大家分小組收集整理與課文相關的信息。現在,老師給大家1分鐘時間,各小組成員討論商量后再匯報你們的學習成果。

            1.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生(代表):烏蒙山區群山起伏,人煙稀少。紅軍走過烏蒙山時,不僅要面對敵人的追趕,還要面對惡劣的環境,但他們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走過了烏蒙山。

            師:謝謝這個小組成員的匯報。我們來看看偉人毛澤東是怎樣描述的(課件出示詩句和2幅圖畫)

            師:要理解這句詩的含義,領會詩歌的內涵,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1:抓住關鍵詞。

            生2:用想象的方法。

            生3:聯系上下文理解。

            。

            師:老師把你們說的學習方法歸納了一下。一是抓住重點詞語;二是反復朗讀,感受作者的情感;三是設身處地,把自己想象成紅軍,體會作者的情感。現在就用你們說的方法自主學習或4人小組交流學習。

            生自學或小組交流學習。

            師:誰來說一說你的學習成果(引導學生讀出逶迤的連綿、磅礴的氣勢,讀出騰細浪和走泥丸的輕松)

            生1:抓住關鍵詞“騰細浪”“走泥丸”,可以知道五嶺是連綿起伏的,但紅軍只把它當成細浪;烏蒙山高聳磅礴,但在紅軍腳下卻顯得輕輕松松。

            師:你能讀出那種輕松的感覺嗎

            生讀詩句,嘗試讀出輕松的感覺。

            師:很好,從他的朗讀中我聽出了輕松的感覺。

            生2:“磅礴”的意思是氣勢雄偉。

            師:來,你試著讀出雄偉的氣勢。

            生讀詩句。

            師:讀得很好!我感覺到了烏蒙山有2 000多米高了。你們知道烏蒙山的主峰有多高嗎

            生:4 000多米。

            師:紅軍要翻越這4 000多米高的'烏蒙山,怎樣讀才能讀出這種感覺呢

            生再讀詩句。

            師:老師也想讀一讀。(范讀)連綿千里的山脈,險峻的山峰,在紅軍眼里——

            生:很細小。

            師:爬那么多巍峨險峻的山,真的就那么輕松嗎如果不輕松的話,難在哪里

            生:難在缺少食物、水源,紅軍有可能渴死。

            師:還難在哪里

            生:難在空氣稀薄,紅軍呼吸困難。

            師:還有嗎

            生:難在叢林充滿荊棘。

            師:可是這些困難在紅軍眼里卻是什么生:細浪和泥丸。

            師:這里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夸張。

            師:夸張可以放大事物的形象特征,也可以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在文中是把困難縮小了。你從中悟出了什么

            生1:紅軍不怕困難。

            生2:紅軍很堅強。

            生3:紅軍堅持不懈。

            師:是的,這些都是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也是我們所說的長征精神。(板書“長征精神”)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師:轉出烏蒙山深處,紅軍要面對的是哪兩條河(課件出示圖片和相應的詩句)

            生:金沙江、大渡河。

            師:這里的大渡河指的是瀘定橋。紅軍戰士是怎樣渡過瀘定橋的呢哪個小組收集的是這方面的信息

            生(代表):我們小組收集了金沙江的故事,我代表我們小組給大家講一講。紅軍突然襲擊,從敵人那里獲得了渡船;還采用聲東擊西策略,牽制了敵人的兵力。

            師:紅軍假裝攻打昆明,實際上是在掩護部隊渡過金沙江。當全部紅軍巧妙地渡過了金沙江以后,假如你是紅軍中的一員,心情如何

            生1:緊張。

            生2:開心。

            師:把高興的心情放進詩中體驗一下。

            生讀詩句“金沙水拍云崖暖”。

            師:我發現這位同學面帶笑容,重音輕讀處理詩句中的“暖”字,高興的心情表露無遺。

            全班女生讀詩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師:戰斗結束了,但是長征并非一帆風順,搶渡另一條河時卻是另一番場面。哪個小組為我們提供這方面的信息呢

            生(代表):紅軍在跨越大渡河的時候碰到了很多困難,我們小組給大家帶來了一段視頻,相信大家看了之后會跟我們有同樣的感受。(播放視頻)

            師:看了這個視頻,你有什么感受

            生1:心痛。

            生2:害怕。

            生3:心驚膽跳。

            生4:驚險、悲壯。

            師:詩句中的哪個字或詞最能反映你的感受

            生:寒。

            師:很好!“寒”的是,橋只有13根滾燙滾燙的鐵鏈;“寒”的是,橋下是洶涌澎湃的波濤;“寒”的是,對面敵人密集的槍彈;“寒”的是,一批批戰士掉下了萬丈深淵。大渡河的勝利,萬里長征的勝利,正是紅軍戰士用生命鋪成的道路!

            師:我想從你的吟誦中一定能夠感受到這樣的“寒”。

            生讀詩句,體會“寒”的內涵。

            師:我發現這位同學讀詩的時候神情凝重,和讀前一句詩時面帶微笑的感覺截然不同,我能感受到你沉重的心情。

            全班男生讀詩句。

            師:“暖”表現了戰士們勝利后的歡快心情,“寒”傳遞的是九死一生的悲壯。讓我們記下這一喜一悲的場面吧!

            全班學生讀詩句。

            3.感受爬岷山之難

            師:如果說登五嶺烏蒙山令人望而卻步,跨江河令人膽戰心驚,那么爬雪山更是難上加難!哪個小組收集了關于踏岷山的信息。

            生代表匯報學習成果,播放視頻,出示相關資料。

            師:要越過這樣的雪山,難嗎紅軍怕嗎體現在哪里(圈出詞語:開顏、更喜)既然越過雪山那么難,為什么紅軍卻更喜、更開顏了呢

            生:因為會師了,長征結束了,勝利了!

            師:會師了,長征要結束了,多么讓人興奮呀!

            師:(引讀)更喜岷山——

            生:千里雪。

            師:(引讀)三軍過后——

            生:盡開顏。

            師:(提高聲音引讀)更喜岷山——

            生: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該教學環節充分體現了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的融合。課前執教老師要求學生分小組,圍繞課文內容收集整理相關信息,課中引導學生匯報學習成果。學生通過介紹圖片、講故事、播放視頻等方式匯報學習成果,執教老師適時點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內涵,領會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五、自主配樂朗讀,彰顯個體感悟

            師:通過收集各種信息輔助學習課文,這也是一種學習語文的方法。

            師:下面老師播放3段音樂,有舒緩的、憂傷的、豪放的,請同學們邊聽邊記下這3段音樂的序號。你希望用哪一段音樂進行配樂朗誦,為什么

            生1:我用第3段音樂進行配樂朗誦,因為這段音樂體現了雄偉的氣勢。

            生2:我選擇第2段音樂進行配樂朗誦。這段音樂很憂傷,而很多紅軍戰士在長征中犧牲了,旋律比較切合。

            師:真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者毛澤東用56個字描述了漫漫長征路。在長征路上,發生了許多故事,有很多感人的場面。(深情地)同學們,讓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朗誦這首詩,把它獻給那些勇敢無畏、樂觀的紅軍戰士!(提示學生通過朗誦的節奏和聲音的變化傳達情感)

            生配樂朗誦。

            把詩句和音樂進行整合,有助于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學生自主選擇一段音樂進行配樂朗讀,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學生的自主學習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六、總結拓展,升華情感

            師:(課件出示紅軍長征的背景以及長征中的英雄人物)同學們,長征已經過去80多年,那段紅色的歷史可能已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有責任牢記那段歷史,讓我們把長征這個人類歷史上堅定無畏的豐碑牢牢地立在心中。正因為有了長征精神,建設新中國的夢想才得以實現,把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匯聚在一起,鑄就我們偉大的中國夢!

            本節課的教學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比如課前小組收集整理信息、課中小組匯報學習成果、自主選擇音樂進行配樂朗讀等,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

            (該課例在全區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優秀課例展示觀摩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七律長征教學實錄王崧舟2

            這首詩我一共用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給學生講長征的背景、路線以及途中經過的一些戰爭,著重講的是《飛奪瀘定橋》,這對第二課時理解“大渡橋橫鐵鎖寒”起到了比較好的效果。但是在講這個背景的時候心中不免要感嘆一番了,因為當我問到“你們對長征了解多少”的時候,學生一個個目瞪口呆的看著我,接著就有人問我“老師,長征是什么東西”這個問題一出來,我還真有點反應不過來,五年級的學生居然沒聽說過長征,當時,我只能無語,然后跟他們說聽老師講吧(本來在備課的時候,我的計劃是花十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可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只好改變計劃,講著講著就講了一節課)。

            一、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老師給你們講了長征的一些情況,這節課我們就來學一首跟長征有關的詩《七律長征》。請同學們翻開課本自己仔細讀詩,多讀幾遍,遇到難讀的生字多讀幾遍。

            二、走進長征,領悟大意

            生讀詩

            師:讀完詩后,你們覺得哪里比較難懂(有些比較難讀、難寫的生字第一節課已經講完了)

            生1:“騰細浪”是什么意思

            生2:逶迤是什么意思生3:磅礴是什么意思

            生4:走泥丸是什么意思

            師:同門提的問題很多,現在老師告訴你們老師認為比較難的字的意思。“遠征”就是長征,“逶迤”是彎彎曲曲連綿不斷,“三軍”就是全軍。老師認為比較難的你們都會了,那你們提的問題都是比較簡單的,再仔細讀詩,看看你們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有不懂得可以請教同桌,如果同桌也不會,那等一下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

            生很認真、仔細的讀詩。

            師:讀完詩,你們有沒有對詩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了(學生沒明白我的意思,都不做聲,我只好換個方式問。)那你們剛剛不理解的現在有沒有一點理解了(有學生說有,有學生說沒有)那我們等一下一起來解決。現在老師要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這首詩是圍繞詩中哪一個成語來寫的

            生1:遠征。

            生2:烏蒙磅礴。

            生3:萬水千山。

            師:到底是哪一個呢(我說同意生1的請舉手,有七八個人;同意生2的請舉手,有十來個人;同意生3的請舉手,將近20個人舉手了)。

            師:看來我們班同學大部分還是很會讀書的,都找到點子上去了。不錯,這首詩就是圍繞“萬水千山”來寫的,這個成語還可以怎么說

            生:千山萬水。

            三、深入長征,體驗情感

            師:“萬水千山”就是一萬條睡一千座山的意思嗎

            生:不是。

            師:那是什么

            生1:是說明長征所經過的路很多。

            生2:是說明山水很多。

            生3:是說長征很艱難。

            生4:這就說明了解放軍很堅強,很勇敢的。師:是的,你們都已經知道了“萬水千山”的真正意思就是要說長征的艱難。詩中有哪些詩句是寫萬水千山的呢請同學們回到課本,仔細讀詩,看看哪些是寫“千山”的,哪些是寫“萬水”的

            生:“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騰細浪。”是千山,“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鎖寒”是寫萬水的。

            師:是的,現在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萬水千山”在紅軍的眼里是什么樣的那我們就先來領略“千山”吧。大家把寫“千山”的詩句讀一遍。

            生讀完

            師:請同學們看注釋,“五嶺”是指哪些山

            生:越城嶺、都旁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師:“五嶺”的是什么樣子的

            生:五嶺逶迤。

            師:這五嶺逶迤在一起,給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生:磅礴、彎彎曲曲連綿不斷、很艱難。

            師:是的,那你們就要帶著這種磅礴的其實把詩句讀一遍。

            生讀的不好,于是我說:現在誰來把這“五嶺逶迤”畫在黑板上。(學生畫完后,師:你們覺得這“五嶺”畫的`怎么樣,我們請葉祺陽把這句詩讀一遍,讀完后學生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師:那你們也來感受一下,按照也祺陽的感覺讀一遍。)

            師:葉祺陽的高度還不夠,所以不能畫的那么高,那現在老師來畫,你們讀老師畫。(生讀師畫,我把山畫的高而陡,學生在感嘆說“老師,這五嶺怎么那么高,那么陡的,那怎么可以走過去啊”。)

            師:是的,山那么高那么陡,紅軍怎么走過去的呢(學生在嘰嘰喳喳的,說什么的都有)。

            其實,這逶迤的五嶺,在紅軍看來不算什么,不信的話你看這句詩的后半部分——騰細浪。(師在黑板上畫了一條比較細的線。)你們看,現在你們要怎么來讀這句話。

            生:高大、陡峭的五嶺成細浪了,應該讀的很用勇氣、將強。師:對,但我覺得還有不畏困難、豪邁的精神,我們帶著這些感情,把詩句再讀一遍。

            生讀完后,師:我們領略完了五嶺的逶迤,現在我們看看“烏蒙”是什么樣的。

            這里如果先突出“五嶺逶迤”來讀然后換突出“騰”來讀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生:磅礴的。

            師:面對這磅礴的烏蒙山,作者是用什么來形容烏蒙上的。

            生:走泥丸。老師,走泥丸是什么意思啊。

            師:走泥丸就是小泥球在腳下滾下去。

            生:那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跟前面的一句一樣了,在紅軍眼里磅礴的烏蒙就跟腳下滾動的小球。

            師:是呀,那讀這句詩的時候也要怎么讀呢

            生:跟前面一樣,要讀的有氣勢,很有信心。

            師:好的,按照你們理解的意思讀吧。(生讀完)這千山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用詩中的一個字來說是哪個

            生:難。

            師:概括到家了,對,五嶺逶迤、烏蒙磅礴,都是說明了長征的難。盡管是那么難,可是紅軍們還是很勇敢的去面對了。再來把這句詩讀一遍。知道了“千山”的難,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萬水”是什么樣的讀詩,找出“萬水”有哪些。

            生:金沙水,大渡河。

            因為第一節課給學生講了長征的相關背景,尤其是經過的一些路線的地勢,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所以講到“萬水”的時候,學生理解的很快,但是這里有一個“暖”字不知道改怎么跟學生講,只是草草的跟學生說:“金沙江的水勢太洶涌澎湃了,江水拍打著高聳入云的山崖,滲透著濃濃的暖意。”其實,這樣講學生一點都不會明白,上完課,這個問題仍然困惑著我。

            四、對比朗讀,領悟詩情師:這首詩是作者在長征勝利結束的時候寫的,想想長征順利結束,他們的心情如何

            生:激動、興奮。

            師:是的,那就帶著這種興奮、激動朗誦這首詩。

            生讀完,師給學生示范,然后讓學生再自己體會。

            師:除了激動、興奮,作者還有什么樣的心情(沒反應)長征結束了,可是在長征的路上,有多少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多少人為了傷殘這些都——

            生:不計其數。

            師:今日的勝利是不計其數的人用生命換來的,而今勝利了,自然就想起了那些逝去的人,心里就——

            生:難過

            師:那就帶著這種難過的心情把詩朗誦一遍。

            生讀完,我覺得你們沒有把感情都投入進去,如果更投入一點,你們一定會讀的更好的。

            生這一次果然比上一次讀的更好了。然后,我又讓幾個學生起來讀,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這種難過的心情。

            師:這一喜一悲的對比,你們感覺到了什么

            生1:紅軍長征很不容易。

            生2:紅軍長征經過的路途很遠很遠。

            生3:長征十分的困難。

            師:是的,二萬五千里的長征,過草地,爬雪山,經歷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戰役,紅軍們都沒有倒下,可見他們是多么的堅強、勇敢,在困難面前不畏縮,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正是要我們學習的地方。最后,我們帶著這些堅強、勇敢、不畏困難的心情把詩朗誦一遍。

            我不知道這個環節有沒有必要,或者有沒有更好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體會整首詩的感情基調。

          七律長征教學實錄王崧舟3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25課《長征》這首詩。(板書課題。)

            師: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有關長征的資料,誰能說一說你知道的發生在長征途中的故事。

            生:我讀過《艱苦歲月》,寫的就是長征中的故事。

            生:老師,我還讀過《飛奪瀘淀橋》,寫的是長征中紅軍與敵人搶時間,奪取瀘淀橋的事。

            生(展示一幅地圖)說:“這是我在中學歷史老師那里借來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圖》,請看紅色箭頭: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一路邊激戰邊挺進。越五嶺,打湘江,占遵義,過烏蒙,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穿過荒無人煙的地區,歷盡千辛萬苦,跨過萬水千山,終于在1935年9月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

            師:“介紹得好!”《七律·長征》中的詞語和句子理解

            師:紅軍連續行軍二萬五千里,終于在1935年10月到達陜北根據地,這時毛主席揮筆作詩《長征》。這首詩被視為毛澤東詩作之冠,是中國詩歌創作史上的不朽之作,全詩僅用56個字就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壯舉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師:詩人是怎樣高度概括地來寫長征呢請同學們首先讀詩,按著“行行朗讀,字字思考,處處想象”的方法,先把詩讀熟。看誰能讀出詩的意境,詩的情感

            生自由朗讀。

            師:(深情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你們愿意聽一聽用《長征》這首詩譜寫的歌曲嗎

            (播放歌曲,歌曲正好配有一些長征畫面。)

            生:專注地聽、看。

            師:聽了這首歌,看了這些畫面,請你閉目回味回味。

            生:。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要急切地表達

            生:我仿佛看到了紅軍英勇戰斗的場面,紅軍真是不怕犧牲。

            生:我仿佛看到了紅軍翻越崇山峻嶺的情景,紅軍長征真難啊。

            生:我仿佛看到了紅軍一路歡歌的情景,他們雖然很苦,但一點也不怕苦,非常樂觀。

            生:我頭腦里出現了毛澤東的形象。

            師:啊,毛澤東在你的頭腦中是什么形象《七律·長征》近反義詞及詞語積累

            生:偉人!他高高的個子,此時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兩手叉腰,面帶微笑,兩眼炯炯有神。

            師:這首詩引起了我們不盡的遐想,毛澤東及其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的無畏精神和豪邁氣概深深地震撼著我們,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受,同學們在朗讀中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生:我們在小組討論中,對“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兩句詩不太明白,請您指導。生:老師,您是怎樣理解詩中的“騰”和“走”的

            師:(在黑板上畫“五嶺逶迤”、“烏蒙磅礴”示意圖和“騰細浪”、“走泥丸”簡筆畫,邊畫邊講。)“五嶺逶迤”、“烏蒙磅礴”都極言其大;而“細浪”、“泥丸”又極狀其小。一方面,從實際形象看,五嶺、烏蒙這些大山確實是逶迤磅礴的;但另一方面,從紅軍的革命豪情來想象這些大山,卻只不過是細浪粼粼、泥丸滾動罷了。愈寫山形之大就愈見“萬水千山”的遠征之“難”;愈寫看來之小,就愈見紅軍之“不怕”和“等閑”視之的程度。大小相差愈大,紅軍的英雄氣概就愈加突出。在這里,“騰”字使五嶺群峰呈現翻騰動態,“走”的本義是奔跑,與前句的“騰”字相應,也畫出了烏蒙山脈的動的情狀。

            生:老師,我明白了。一個“騰”字,一個“走”字,展現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英雄風貌。

            師:誰能講講“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句詩《七律·長征》朗讀節奏劃分

            生:“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句詩使我想起學過的《飛奪瀘定橋》,“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并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就像蕩秋千似的。現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的山峽里直瀉下來,撞擊在巖石上,濺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濤聲震耳欲聾。”此時此刻,我仿佛聽到了大渡河翻滾的'波濤聲,仿佛看到了紅軍冒著敵人的彈雨,攀著鐵索前進的壯舉。“鐵索寒”中的“寒”字,既寫出了橋上13根鐵索寒光閃閃的樣子,又寫出了奪橋之戰的驚心動魄,還表達了對犧牲戰士的沉痛緬懷。

            師:說得好!

            師:毛澤東一生愛山。長征途中,他登了大大小小不可勝數的名山、大山、高山、險山。作為革命家、詩人,他對山有更深刻的理性認識。大家在課外閱讀中收集不少資料,誰能說一說毛澤東在長征途中還有哪些詠山之作

            生: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師:這首著重寫山之高峻。生: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師:這首著重寫山之磅礴。《七律·長征》生字注音、多音字辨析

            生:山,剌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師:這首著重寫山之堅強。

            師:這三首詞,通過對山的險峻、廣闊、鋒利的描寫,塑造了紅軍在長征途中戰勝艱難險阻的英雄形象,歌頌他們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表現了紅軍堅強的戰斗力。

            師:最后,讓我們邊聽邊讀,再次感悟《長征》的力量。(播放《長征》這首歌曲的音樂和所配的畫面,學生齊讀。)

          【七律長征教學實錄王崧舟】相關文章:

          《楓橋夜泊》王崧舟教學實錄12-18

          《七律·長征》教學片斷及評點09-13

          《比尾巴》教學實錄12-18

          《風箏》教學實錄12-07

          項鏈教學實錄12-07

          松鼠教學實錄03-12

          翠鳥的教學實錄03-13

          《論語》教學實錄03-13

          麋鹿教學實錄03-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 久久成人免费视频这里都有 | 日韩乱偷区自中文 | 亚洲国产噜噜视频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午夜女人天堂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