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寫的詩及翻譯

          時間:2024-09-28 09:01:38 賽賽 白居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白居易寫的詩及翻譯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白居易寫的詩及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白居易寫的詩及翻譯

            白居易寫的詩及翻譯 篇1

            《觀刈麥》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譯文

            農民終年沒有閑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夜里吹來暖暖南風,地里小麥蓋壟熟黃。

            婦女用筐挑著食物,孩子提壺盛滿水湯。

            相伴到田里送飯食,男人勞作在南山岡。

            腳被地面熱氣熏蒸,背烤著火辣的陽光。

            精疲力竭不覺酷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一位貧苦農婦,抱著孩子跟在人旁。

            右手拿著撿的麥穗,左臂掛著一個破筐。

            聽她回頭述說家境,聽的人都為她悲傷。

            為了繳稅家田賣盡,靠撿麥穗填充饑腸。

            如今我有什么功德,從來沒有種田采桑。

            一年俸祿有三百石,到了年底還有余糧。

            想到這些暗自慚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注釋

           、咆祝焊。題下注“時任盩厔縣尉”。

           、聘搽]黃:小麥黃熟的時候遮蓋住了田埂。覆:蓋。隴:同“壟”,這里指農田中種植作物的土埂,這里泛指麥地。

            ⑶婦姑:媳婦和婆婆,這里泛指婦女。荷(hè)簞(dān)食(shí):用竹籃盛的飯。荷:背負,肩擔。簞食:裝在簞笥里的飯食!蹲髠鳌ば辍罚骸岸鵀橹勈撑c肉,寘諸橐以與之。”

           、韧桑▃hì)攜壺漿(jiāng):小孩子提著用壺裝的湯與水。漿:古代一種略帶酸味的飲品,有時也可以指米酒或湯。

           、绅A(xiǎng)田:給在田里勞動的人送飯。前蜀韋莊《紀村事》詩:“數聲牛上笛,何處餉田歸?”

           、识眩呵鄩涯昴凶!妒酚洝ぱ袅袀鳌罚骸埃ㄗ赢a)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曰:‘子產去我死乎!民將安歸?’”南岡(gāng):地名。

           、俗阏羰钔翚,背灼炎天光:雙腳受地面熱氣熏蒸,脊背受炎熱的陽光烘烤。

           、痰褐。惜:盼望。

            ⑼其:指的是代正在勞動的農民。傍:同“旁”。

           、伪╞ǐng)遺穗:拿著從田里拾取的'麥穗。秉,拿著。遺穗,指收獲農作物后遺落在田的麥穗。

            ⑾懸:挎著。敝(bì)筐:破籃子。

           、邢囝櫻裕夯ハ嗫粗V說。顧:視,看。

           、崖務撸喊拙右鬃灾浮椋╳èi)悲傷:為之悲傷(省略“之”)。

           、逸敹悾╯huì):繳納租稅。輸,送達,引申為繳納,獻納!读簳埑鋫鳌罚骸鞍腠曋,足以輸稅,五畝之宅,樹以桑府!

           、游遥褐缸髡咦约骸

           、栽╟éng)不事農桑:一直不從事農業生產。曾:一直、從來。事:從事。農桑:農耕和蠶桑。

            ⒄吏(lì)祿(lù)三百石(dàn):當時白居易任周至縣尉,一年的薪俸大約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吏祿:官吏的俸祿。《史記·平準書》:“量吏祿,度官用,以賦于民!

           、謿q晏(yàn):一年將盡的時候。晏,晚。

           、啄畲耍合氲竭@些。

           、乇M日:整天,終日。

            白居易寫的詩及翻譯 篇2

            《白云泉》

            唐代: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譯文

            太平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從容奔流。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沖下山呢,給原本多事的人間在添波瀾。

            注釋

            ①白云泉:天平山山腰的'清泉。

            ②天平山: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

           、蹮o心:舒卷自如。

           、荛e:從容自得。

           、莺伪兀簽楹。

            ⑥奔:奔跑。

           、卟ɡ耍核欣嘶,這里喻指令人困擾的事情。

            白居易寫的詩及翻譯 篇3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草的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了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卻代表我的深情。

            注釋

            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芳:草香遠播。侵,侵占,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

            晴翠:草原明麗翠綠。

            王孫:本指貴族后代,此指遠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白居易寫的詩及翻譯 篇4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譯文

            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

            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吧。

            注釋

           、藕悾旱孛,今河北省邯鄲市。冬至: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十二月下旬,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古代冬至有全家團聚的習俗。

           、企A:驛站,古代的傳遞公文,轉運官物或出差官員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潜ィ阂允直ザ,有所思貌。影伴身:影子與其相伴。

           、纫股睿邯q深夜。

            ⑸遠行人:離家在外的人,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

            白居易寫的詩及翻譯 篇5

            南湖早春

            唐代 白居易

            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譯文

            烏云散去,風雨初停,天氣剛剛放晴,陽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種溫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點;湖面上漂浮的水蘋,一望無際,猶如整齊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變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飛行;黃鴯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不聽使喚。

            不是說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興致也減少了。

            注釋

            南湖:彭蠡湖,即鄱陽湖!短藉居钣洝そ荨罚骸芭眢缓冢ǖ禄┛h東南,與都昌縣分界!闭糠缴斗肽虾姟罚骸芭眢患o三江,廬岳主眾阜。"

            早春:初春。

            風回:春風返回大地。

            云斷:云被風吹散。

            返照:陽光重新照射。

            亂:繁多。意為漫山遍野都閃現著。

            碎紅:杏花花苞剛剛綻開露出點點紅色。

            發:開花。

            水蘋:水上浮蘋。

            翅低:飛得很低。

            白雁:湖邊的白鷗。

            舌澀:指言語不流利。澀,形容叫聲艱澀,尚不連慣婉轉。

            黃鸝:黃鶯。

            不道:不是說。

            鑒賞

            白居易遭到貶謫后在江州時所留下的作品。這也是作者在江州時留下的作品。

            《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寫南湖早春明媚動人的景物,最后兩句顯示出作者遭到貶謫后消沉郁悶的心情。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陽光返照,山杏吐艷,水蘋爭綠,白雁低飛,黃鸝語澀幾個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進行了突出的描繪。大雨剛過,地面和湖上經過雨水的沖洗,嫵媚之中更添清新之感。早春時節,尚有冷氣襲人,而陽光返照,不僅景色秀麗,復有溫暖明快之感;山杏發,水蘋生,欣欣向榮,紅綠相映,色彩對比鮮明,是早春時節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這幅畫中不可缺少的點綴。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點,毫無秩序可言,顯示出大自然的生機勃勃之態,故用“亂”字點出;而湖面之水蘋,一望無際,猶如整齊地鋪在水面上的綠色草坪,故說“平鋪”!捌健弊肿饔糜卸阂皇敲枋鏊O的整齊,其次它與“鋪”字合用,有平展、闊大無邊的意思,令人想見湖面的闊遠與水蘋的茂盛。四句之中,云、雨、陽光、山杏、水蘋幾個意象的描寫都恰到好處地反映出早春征候。然而若盡乎此,又似乎有些美中不足,原來還缺少最具生命活力的動物。五、六句“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正好彌補了這個缺憾。因為身上雨水未干,翅膀變得沉重的白雁不得不低空飛行;同樣由于雨水的淋澆,黃鸝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不聽使喚之感。然而,它們一個不顧身上雨水未干,仍然翩翩起舞,一個雖然舌澀但也禁不住歌唱嗚叫,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剛剛到來的春天太美妙,太富有魅力了。它們的飛舞和鳴叫,更增添了早春的嫵媚可人之態。

            前人云“刻畫早春,有色澤,腹聯尤警”(《唐宋詩醇》卷二十三)正是指出第三聯的關鍵作用。有了這一聯,一幅完整的《南湖早春》圖才宣告完成。詩的最后兩句表現了作者消沉的心情。面對如此美妙的春天,詩人尚且缺乏興致,無心情可言,則其內心必有巨大的隱痛。此時國家內憂外患,國勢日益衰微,而詩人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無計可施,對于一個被貶在外的下層小吏來說,即使有賢才良策也徒然無用。憂國憂民、衰病不堪的詩人,怎么會有興致欣賞美妙的春色呢?同時,春色愈美,國家河山愈可愛,就愈讓人擔心山河破碎、國破家亡的可怕后果。所以“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正是憂國憂民的詩人,在爽心悅目的早春景色面前,思前瞻后所發出的無可奈何的嘆息。

            時值初春,景象不同于其它季節,也有別于仲春、暮春。詩人選取了傍晚時分雨住天晴、返照映湖這一特定角度,著重描繪了山杏、水蘋、白雁、黃鵬這些頗具江南風情的景物,惟妙惟肖地畫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韻。時令尚早,大地剛剛蘇醒,山杏初發,花開得不多,點綴在湖光山色中,故謂“碎紅”,“亂點”則一下將杏花隨意開放、隨處點染的神態活畫出來!皝y”并非雜亂、零亂,而是自然、隨意,詩人寫西湖春景時亦說“亂花漸欲迷人眼”(《錢塘湖春行》)、“亂峰圍繞水平鋪”(《春題湖上》),都從“亂”中見出天然情趣,毫無人工的矯揉。水蘋新生,葉子平鋪水面,“平”與“亂”相互映照,向人展示了春天的無限生機,惟在水鄉;才見此景致,也讓人覺得隨著季節的推移,春色轉濃,它們也會在湖面上不斷伸展、擴大。寫了看似靜止的景物,詩人又轉而接筆描繪了湖上的雁影鶯聲,靜與動、景與聲相映成趣。嚴冬剛過,大雁尚未從冬天的慵懶狀態中恢復過來,還不善高飛,在湖上飛得低而緩慢,詩人以一“重”字活現出了它此時慵懶、笨拙的神態。經歷了整整一個冬天的禁錮,黃鸝在初展歌喉時也難免舌澀口拙,不能婉轉高歌。白雁翅低、黃鵬舌澀,莫不帶有早春時節它們自身的特征,也別具情趣。它們不惟使詩人所描繪的畫面有了動感,且有了聲音,也讓人感到它們不久即會振翅高飛,舒喉長鳴。一幅充滿希望和生機的早春畫圖呈現在讀者眼前。

            白居易倡言“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詩文的艱深晦澀,他的詩家弦戶誦,流傳中外,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與他詩歌的通俗易懂分不開。若以此以為白居易不注重詩歌的推敲鍛煉,則與他的創作實際大相徑庭,有時他的作品太自然了,反讓人不易覺察他創作的苦心。這首《南湖早春》,適可見出他詩歌創作的功力與匠心。

            詩人切人詩題選取了雨后初晴這一獨特角度,簡潔明快,起筆便向人描繪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畫卷:暖風吹回,云彩散開,雨止天晴,尤可喜的是太陽的返光回射湖邊,一切顯得溫暖而又明亮,詩人的心情也隱含其中。首聯兩句十四字,包含了多少事物,刻畫它們的特征可謂一語傳神。輕捷地將詩境展開之后,詩人便妙筆點染湖上景物。山杏初發,詩人以“亂點”見其自然情致,蘋葉新生,詩人用“平鋪”示其生長情景,各極其趣,“亂點”、“平鋪”亦都使原本靜止的事物有了動感,讓人仿佛看到春天不斷生長的力量。說黃鵬“語未成”尚屬常見,謂白雁“飛仍重”則是詩人的創造,一“重”字活畫出了早春白雁難以奮翅高飛的情態,不知詩人斟酌了多少次,才最終選定了這足以讓人折服,讓白雁俯首的“重”字。白雁“飛仍重”尚可意會,黃鵬“語未成”則簡直無法在畫中表現,惟可于詩中傳出。春光明媚,詩人繪影圖形,也不忘著色。山杏與水蘋的“碎紅”、“新綠”交相輝映,白雁、黃鵬為春光增了色彩,亦使得畫面添了動感,傳出聲音。詩人所描繪的鄱陽早春,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視覺、有聽覺,還有觸覺,給人以全方位的整體感受,讓人看到多姿多彩、生趣盎然的春天畫卷,這實也離不開詩人對詩歌語言的鍛煉,對謀篇布局的推敲。

            景致的選擇,語言的運用,畢竟屬于外在、表面的東西,深入品味不難發現,這首《南湖早春》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的精神、情感實灌注在筆下的景物中。風回云斷,雨住天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合人心意,那風似也可吹去人心頭的陰翳,讓人心境亦如夕照下的湖面,立時明朗起來。湖上安詳的色彩給人以溫暖的感覺,山杏、水蘋也向人展示了春天的無限生機,值此早春時節,詩人當也感受到春天的希望與溫馨。此詩作于詩人謫居江州時,在此之前不久,詩人剛經歷過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重大痛苦與挫折。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謀殺,忠直的白居易憤而上疏,請求朝廷緝捕兇手,洗血國恥,反被政敵誣為越職言事,于是年秋被遠貶江州,現在冬去春回,創傷漸復,江南春色讓他感到驚喜、欣慰?尚念^的陰云畢竟還未散盡,不能奮飛的白雁,學語未成的黃鵬,莫不帶有他自身的影子,他在它們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在遠離京城的謫居之地見到春歸,詩人的情感是復雜的,既欣喜有所憧憬,又難以將原先心頭積存的愁苦完全擺脫?傆^全詩,詩人對江南春色是由衷喜愛,掩飾不住的,他雖自嘆“年年衰病減心情”,可隨著春光轉濃加深,心情想也會日益開朗起來。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元和十二年(817),當時作者被貶謫為江州司馬。因而詩中在寫出美好春景的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貶官遠方的抑郁心情。

            賞析

            詩的前六句描繪了一幅清新美麗的春景圖。詩人緊緊把握春雨初晴、陽光返照、山杏吐芳、水蘋爭綠、白雁低飛、黃鸝語澀等幾個最具早春特征的意象進行描繪。春雨剛停,湖水經過雨水的浸潤,柔媚之中更增添了幾分清新明快。早春時節,不時仍有寒風陣陣,而陽光返照,不僅給景物鍍上一層柔和的色調,還具有一種溫暖明快之感。這時候,漫山遍野的山杏,吐艷爭芳,碎紅點點,雖沒有秩序可言,卻展現了春的勃勃生機。“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這兩句寫白雁因為身上的雨水未干,翅膀變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飛行,而因為下雨黃鸝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不聽使喚。然而,前者不顧身上雨水未干,仍然低空飛行,后者雖然舌澀不聽使喚,也要歌唱嗚叫,原因在于剛剛來臨的春天實在太美妙,太有魅力了,因而它們忍不住飛舞歌唱。詩人通過寫白雁與黃鸝的飛舞和嗚叫,將早春的嫵媚可人之態生動地刻畫出來。

            湖光水色,一切都顯露出生機和活力。在這迷人的佳境中,詩人自當緩步湖畔,盡情賞春,但他卻出入意料地感嘆,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原因之一在于作者蒙冤被貶,貶后的憤懣加上江州生活的孤寂凄苦,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由此可見,“減心情”的原因,固然是由于“年年衰病”,但更主要的還是政治上遭遇挫折。按常理,此情應以蕭條冷落之景來表達。但詩人一反常例,采用“反襯”手法,著力描繪春景的無限美好,借以襯托被貶的哀傷之情。春景越美,憤懣愈深,悲傷愈切。

            詩人不僅無心欣賞嫵媚可人的早春景色,反而心情郁悶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當時國勢衰微,朝政黑暗,而詩人既無救國良策,也無諫言之徑,無能為力,心中之沉痛可想而知。這種隋況下,憂國憂民、衰病不堪的詩人,并沒有興致欣賞早春美景。而且,春色愈美,山水愈可愛,就愈讓人害怕山河破碎、國破家亡。因而,“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正是憂國憂民的詩人面對一派嫵媚的早春景色生發的無可奈何的感嘆。

            此詩為一幅多姿多彩、生機盎然的早春畫卷,堪與作者名篇《錢塘湖春行》媲美。其特點有二:一是精于選景構圖。詩從傍晚雨住天晴、返照映湖的特定場景落筆,緊扣時令和地域特征,著重描繪了山杏、水蘋、白雁、黃鸝的各異情態,活畫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韻。二是工于鍛煉語詞。寫山杏初發,隨處開放,曰“亂點”;因其點綴于湖光山色之間,故曰“碎紅”,顯現其天然情致。寫水蘋新生,則用“平鋪”、“新綠”,顯示其生長情景。五、六句尤為精警。嚴冬方過,大雁飛得低而緩慢,寫其“翅低”、“飛仍重”,為作者之精心創造。一個“重”字,活現白雁早春懶慵笨拙之神態,可謂“詩眼”。下寫黃鸝早春嗚叫,說其“舌澀”而“語未成”。一個“澀”字,亦傳達出黃鸝初歌口拙之態。“碎紅”、“新綠”,交相輝映;白雁、黃鸝,各極其趣。描摹情狀,有靜有動,有聲有色。遣詞造句,看似平易,其實精純。

            縱觀全詩,此詩的首聯描寫了初春的各種景物,連綿的冬雨過后,春風悄悄地回到人間,吹散濃密的愁云,帶來和煦的陽光。陽光照射著靜靜的南湖,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好。頷聯寫初發的杏花,星星點點;湖面上新生的水草綠葉,一片青翠。此聯對仗精工,清麗自然。“亂點碎紅”與“平鋪新綠”,偶對天成,形象鮮明。一“點”一“鋪”,一“紅”一“綠”,對立相生,極富詩味。尤其“亂點碎紅”四字,無一字不情趣盎然,最能體現詩人觀察的細致與技巧的成熟。而“發”與“生”的取用,生動地表現了植物的動態與靜態。頷聯寫靜態的植物,頸聯則描摹動物的情態。白雁羽翅淋雨未干,飛得很低,仍覺得雙翅沉重吃力。寫“黃鸝”則更切合“早春”,經冬后初發的啼鳴聲尚有“舌澀”之感。

            全詩在寫景狀物時,善于抓住特征,令讀者感受到早春的氣息,早春的色彩,早春的聲音,一切都具有早春的特點。另外,意境的清麗,風格的樸實,以及選詞用字的精妙渾成,都是這首詩的顯著亮點。

            白居易寫的詩及翻譯 篇6

            池鶴二首

            唐代 白居易

            高竹籠前無伴侶,亂雞群里有風標。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轉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

            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

            池中此鶴鶴中稀,恐是遼東老令威。

            帶雪松枝翹膝脛,放花菱片綴毛衣。

            低回且向林間宿,奮迅終須天外飛。

            若問故巢知處在,主人相戀未能歸。

            譯文

            在高高的竹籠前沒有自己的同伴,在亂哄的雞群卻有著自己的風度。

            低下頭怕丹砂落下,曬翅的時候擔心白色的短尾消失。

            轉眼看到鸕鶿覺得它毛色污濁,又討厭鸚鵡的叫聲太諂媚。

            對風鳴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悵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遙的云水之間。

            池塘中的這只鶴是鶴中稀有的品種,恐怕是傳說中的遼東丁令威吧。

            它高高的站在帶雪的松枝上,用菱花的花瓣點綴自己的羽毛。

            低空徘徊時會到籠子里棲宿,快速張開翅膀時終究要飛到遼闊的天空。

            你若問它的故巢,它知道在哪里,只是留戀現在的主人還不能歸去。

          【白居易寫的詩及翻譯】相關文章:

          白居易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22

          白居易《采蓮曲》全詩翻譯06-13

          池上白居易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9-11

          白居易《琵琶行》全詩翻譯10-22

          白居易《憶江南》全詩翻譯賞析06-23

          白居易《琵琶行》全詩賞析及翻譯06-12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全詩翻譯賞析01-24

          白居易《長恨歌》全詩翻譯賞析09-28

          白居易《暮江吟》全詩翻譯賞析11-07

          白居易的詩07-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老熟女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片a免费不卡观看 欧美人与动甡交欧美精品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 日本欧美性爱网一区 | 一级激情AV在线播放 | 亚洲黄金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