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

          時間:2024-10-09 18:46:32 志彬 短歌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通用10篇)

            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 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況;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內容;背誦本詩。

            2.過程與方法: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詩歌的藝術特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體會作者的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教學難點:

            1.通過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內容)。

            2.運用典故及引用詩句表達感情的技巧。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反復誦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

            2.點撥法:以點帶面,抓住關鍵詩句進行點撥。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中國,是詩的國度。從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開始,歷經楚辭、漢樂府、《古詩十九首》,到了魏晉時期,中國詩歌史上又出現了一個重要時期:建安文學時期。此期許多作品從漢樂府民歌中吸取養料,創作五言抒情詩,五言詩由此走向成熟,同時出現七言詩,更從促進了唐代“近體詩”的成熟發展,在中國詩歌詩起到它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而建安文學的開創者與組織者,也正是這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操。

            二、 檢查自主閱讀:

            1.了解曹操其人及創作背景。(知人論世)

            曹操(155-220),字孟德,東漢人。三國魏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是建安(漢獻帝年號)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其詩直接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他的創作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的動亂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現了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被稱為“建安風骨”或“魏晉風骨”。

            創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在敗呂布、平袁術、滅袁紹的基礎上,統一了北方。這年冬天,他親率八十三萬大軍,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聯盟”,統一天下。結果在赤壁之戰中失利,被周瑜殺得大敗而歸。當時的曹操已經53歲了,面對戰亂連年,統一中國的事業仍未完成的社會現實,因而憂愁幽思,苦悶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統一天下為己任,決心廣泛延攬人才,招納賢士致力于建功立業。

            2.你認為本詩的情感著眼點在哪一個字?追問:他憂的是什么?人生短暫、人才難求。

            三、合作學習、賞析詩歌:(微觀入詩)

            1.微觀入詩,就是從理解詩意開始;而理解詩意,就是從誦讀開始。此詩格調高遠,感情豐富,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哪位同學先自告奮勇朗讀一下這首詩呢?

            請一學生朗讀完后首先肯定他的優點:如聲音洪亮,有激情。

            大家再一起來聽聽錄音,聽完后我會請同學起來回答朗讀帶讀出的聲音給你什么感受?和剛才這位同學讀的一樣嗎?你覺得怎么讀這首詩歌會更好?

            明確:要把那種蒼勁雄健,慷慨悲涼的感情表現出來。節奏多二二式,語速要慢點。

            2.合作探究,感受詩句,品味意境:

            (1)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課文注釋,在預習的基礎上了解詩意。學生可以提出問題,并請其他組學生回答。

            四節詩歌的主要內容:

            第一層:時光易逝人生苦短

            第二層:渴望賢才禮遇嘉賓

            第三層:渴盼人才憂思難解

            第四層:虛心納士竭盡誠心

            (2)以小組為單位,探究本文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來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情感?(注意表述格式,授課時重點突出借代與用典)

            第一層: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明確:

           、僭O問開頭,破空而來,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思考。

           、谶\用“朝露”為喻,表達年華易失的感慨。

           、垡栽炀频亩趴荡疲蜗笸怀,引人聯想。

            補充:不直接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借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辭格叫借代,也叫“換名”。它重在事物的相關性。作用: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第二層: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確:運用典故,同時又以“子衿”“鹿鳴”起興,表達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說明賢才若來投奔于已,必將極盡禮節招待他。

            補充:所謂用“典”,是指在詩詞中通過各種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作用:在唐以前詩歌中主要表現為增加詩歌的容量,使詩典雅耐讀,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詩詞曲中主要是懷古傷今,詠史言志。

            第三層: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明確: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賢才喻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達渴望賢才來歸的心意。而在這還沒有實現的情況下,才“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四句詩仍是寫“憂”,從情感上照應第一節!霸侥岸融洹彼木渚湟夂魬诙潱允窍胂筚t才歸已時的歡快場面。

            第四層: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明確:

           、僖浴盀貔o”無枝可依類比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彷徨不知何去何從。表達出對人才的渴望。

           、诤笏木溆玫湔f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殷勤地接待賢才。表達作者胸懷大志,一統天下的愿望。

            (3)小結:

            全詩著眼點:憂(功業、人才),全詩落腳點:志(一統天下)。

            作者從人生的感慨過渡到政治理想,心境由狹變闊,情緒由低沉到高昂,因此從全詩高度來看,這也是一種先抑后揚的寫法。

            四、探究綜合,遷移評價:

            1.也就是這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想一舉消滅孫權和劉備的勢力。赤壁大戰前夕,酒宴眾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聽到烏鴉聲往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長槊唱《短歌行》。(觀看電影片段――曹操吟唱《短歌行》)

            2.在《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個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殺楊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寧教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負我”。所以后人覺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京劇中曹操的白臉形象(在戲劇中白臉代表壞人),曹操是一個奸詐、陰險、嫉妒的人。

            3.面對這截然不同的評價,你是如何有什么看法?請以“曹公,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真情告白,字數100字左右,寫得比較有激情。(交流)。

            示例:曹公,人說你是治世之能臣也好,還是亂世之奸雄也罷,歷史自有公論。你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你登高必賦,且多慷慨悲涼之句。景仰你,是因為你有一位英雄主義者的豪情壯志;敬佩你,更是因為你是人生的斗士!耙蝗f年太久,只爭朝夕”,吟哦你的詩句,磨礪著我萬千豪情。

            五、拓廣積累: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保ā度龂萘x》卷首詞)面對這個在歷史大浪中的弄潮兒,你還能想起哪些他寫的詩句,讓你心潮澎湃,久久不息?

            例如:

            《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觀滄!啡赵轮校舫銎渲校恍菨h燦爛,若出其里。

            《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積累以前學過的一些有涉及酒這個字的詩詞。

            六、課堂總結: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當站在歷史的關口,每個人都會產生危機感和憂患意識,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悶。但我們不能因此沉溺其中,更要因憂愁而迸發出巨大生命能量,在朗朗長空留下我們光輝燦爛痕跡!

            七、作業:

            1.背誦并默寫本文。

            2.積累以前學過的一些有涉及酒這個字的詩詞。

            3.預習本課題其余兩首詩歌,注意其所用的藝術手法。

            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 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把握詩歌表達的情感。

            2、體會本詩用典、比興等藝術手法的運用,了解鑒賞詩歌的方法。

            3、感知曹操的遠大志向和英雄形象,學習他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分析詩歌中詩人之“憂”。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課前預習(課前印發資料)

           。ㄒ唬┛凑n文注釋,給生字注音(幻燈片)

            譬(pì)如朝露 青青子衿 (jīn) 呦呦(yōu)鹿鳴 何時可掇(duō) 契(qì) 闊談? (yàn) 繞樹三匝(zā) 周公吐哺(bǔ)

           。ǘ┝私獠懿,知人論世

           。ㄈ┎懿佟皺M槊賦詩”的背景

            (四)解釋題目

            板塊二:品析詩歌(怎一個憂字了得)

           。ㄒ唬┏踝x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思考下列問題:

            1、哪一個字可以作為全詩的詩眼?

            2、文章幾次寫“憂”?分別是什么?

           。ǘ┢纷x

            師生合作,品析詩歌。在品析詩歌過程中,把握本詩的表達技巧,體會詩人的情感。

            3、作者何以寫憂呢?

            本詩中的藝術手法最為精彩的當屬用典和比喻?煞诸悮w納詩文中用典句及比喻句,可要求學生用如下的表達方式:例句——釋義——效果。

            解讀:引用典故不著痕跡,巧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作者思賢若渴的急切心情和成就一番偉業的`雄心壯志。

           。ㄈ┟雷x

            1、基本二二節拍。

            2、注意節奏與輕重的變化。

            3、注意停頓與延長的變化。

            板塊三:課外延伸

            結合學習過的《奇妙的對聯》的相關知識以及本文,撰寫一幅評價曹操的對聯。

            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況;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內容;背誦本詩。

            2.過程與方法: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詩歌的藝術特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歷史的高度認識曹操,理解曹操的“憂”的內涵,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二、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三、教學難點:

            1.通過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內容)。

            2.運用典故及比興手法表達感情的技巧。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比較賞析法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導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曹操的《短歌行》。曹操是我們所熟知的歷史人物,他曾經在三足鼎立的歷史舞臺上叱咤風云,盡管人們對他的評價不盡相同,有“英雄”、“奸雄”和“梟雄”之別,但不爭的事實是——他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舉足輕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尤其他是一個大氣磅礴,慷慨激昂的詩人。大家在初中學過曹操的什么詩?哪些詩句曾經深深地震撼過你?

            2、比較鑒賞

            請學生觀看《三國演義》中曹操“橫槊賦詩”的一段剪輯,同時給學生布置兩個思考練習

            (1)剪輯中曹操所吟唱的《短歌行》與課本上的《短歌行》有幾處不同?

            (2)剪輯當中的曹操留給你什么樣的印象?

            3、合作探究

            教師引導問題預設:

            ①首先從文本的不同文字入手,理解其字面的不同意義。

           、诮又懻摬煌淖钟惺裁床煌谋磉_效果。

           、圩詈竺鞔_兩個文本所表現出來的曹操的不同心境。(說明:教師要根據學生討論交流的情況適時引導。如:“掇”和“輟”分別是什么意思?“掇”和“輟”分別造成了什么表達效果,從中我們又可以體會什么不同的心境呢?分別討論完兩個文本的`三組不同之處后再對曹操的心境進行全面的總結概括。教師應引導學生要結合文本用準確而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達到既提高學生文本解讀能力又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4、深入探討

            教師引導問題預設:

            通過前面的討論我們已經大體感受到了曹操的“憂思”,現在結合原詩進一步明確:

           、俨懿儆心男皯n思”?

           、诓懿偈侨绾谓鈶n的呢?

            換角度思考并討論:從賢才們的角度來看這首詩,體會他們看到這首詩的感受,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詩的內涵和魅力。

            (說明:教師引導學生著重品味曹操禮待賢才的詩句,體會曹操良苦用心,以達到培養學生結合文本多角度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小結: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鑒賞,學生能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明白曹操在詩中不僅表明了自己的求賢之心,也表明了對賢才的禮待,更表現著一種感人的力量?梢哉f,這首詩本身就是在為求賢做著努力。

            5、總結提升

            (1)探討詩歌的感情基調

            請學生結合誦讀自由發表看法,教師作有效引導,但不限制學生的答案,鼓勵個性化的解讀。

            閱讀參考:慷慨激昂。

            6、個性解讀

            此環節設計意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思維,豐富對本詩的理解,提高他們對詩歌的品評鑒賞能力。

            7、作業與拓展

            講解作業要點并板書:

            短歌行

            曹操

            憂 解憂

            人生苦短——>只爭朝夕

            賢才難得——>招納賢才

            功業未就——>天下歸心

            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 4

            [教學目標]

            1、識記曹操的生平概況,識記“行”這一詩歌體裁的特點

            2、能以本詩為例,初步了解曹詩“于悲涼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氣”之風格

            3、初步明確鑒賞詩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能夠按照這些方法基本讀懂本詩,初步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為培養對文本的個性化閱讀能力做準備

            [教學重點]

            本單元在新教材中是第一個古代詩歌單元,本詩篇幅短小,又編排在單元的最后一課,因此本詩教學自然就承擔了引導學生初步學習鑒賞中國古代詩歌的任務引領學生首先要讀懂“這一首”,然后在此基礎上歸納鑒賞詩歌的一般步驟與方法;教學中兼顧誦讀,力爭讓學生當堂背誦

            [教學難點]

            1、初步理解曹操這首代表作“于悲涼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氣”之特色

            2、曹操在歷史上和在文藝作品中的形象極其復雜,教學中將避免在人物形象評價上的爭議,而將學生的精力引導鉆研文本,進而力爭合理而多元地闡釋文本中的藝術與人物

            [教學方法]

            講解、點撥、誦讀、討論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首先要學生集體背出《龜雖壽》中的名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然后簡述故事——

            《世說新語》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東晉時代重兵把握的`大將軍王敦,每酒后輒詠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擊打唾壺為節,壺口盡缺

            但是,也有人說曹詩不好

            《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萬雄師,飲馬長江,與孫權決戰當天夜晚,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上置酒設樂,歡宴諸將酒酣,取槊立于船頭,慷慨而歌歌詞就是今天學的《短歌行》

            二、初步感知

            1、一讀詩歌:教師配樂誦讀然后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節奏)

            2、在檢查學生對補充注釋后,討論“朝露”、“鼓瑟吹笙”、“明明如月”、“烏鵲”四個意象的內涵(強調:“烏鵲”在文中解釋為“烏鴉”,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可視為吉祥鳥)

            教師強調:高中生讀詩要學會“鑒賞”什么是“鑒賞”?“鑒”是鑒別,說的是“好不好”的問題,要求我們讀懂詩歌;“賞”是欣賞,說的是“為什么好”“好在哪里”的問題,要求我們學會評價詩歌

            3、二讀詩歌:指定一名學生誦讀,然后討論思路——提問:全詩圍繞哪個字寫的?

            (要求:力爭區別出四個層次不同的感情:一層:憂傷讀得低沉,緩慢二層:期待讀得平穩,悠揚三層:喜悅讀得高亢,輕快四層:自信讀得果斷,堅定)

            (明確:全詩圍繞“憂”字展開,分別寫了“憂的原因”“憂的方式”“憂的對象”“憂的解脫”)

            三、探究主旨

            采用逐步“瘦身”法,引導學生找“詩眼”

           。鞔_:第一次壓縮成四句,每層保留一句:

            參考答案: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再次壓縮成一句:

            參考答案: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板書“詩眼”〉)

            四、個性解讀

            1、出示南朝鐘嶸的片面評價(鐘嶸在《詩品》中把曹操詩歌評定為下品,并評價說:“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曹操的詩古雅質直,很有悲壯蒼涼的句子)

            2、列舉兩首代表作,體會“于悲涼之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氣”之風格

           、賹ⅰ抖谈栊小肪渥又匦屡判,然后與原詩作比較,討論其優劣

           。ɑ脽舫鍪荆簩飘敻,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谟晒糯u論家的評說引出教師自己的評價意見

            (★吳淇在《六朝選詩定論》卷五中分析說:“蓋一廂口中飲酒,一廂二中聽歌,一廂心中憑空作想,想出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連貫,若不連貫,純是一片憐才意思”

            ★劉勰《文心雕龍》:詩中多寫悲涼,“良由世積離亂,風衰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鄽庖病

            ○師生新解:

            (1)其有多首代表作在結構上具有類似特點這種回環曲折,似短似連的結構,是詩人內心矛盾、痛苦、彷徨又堅定等復雜狀態的生動體現,沉郁頓挫結構本身便是“梗慨而多氣”的又一反映

           。2)吳淇將曹詩回環曲折說成飲酒場合所致,失之片面;

           。3)鍾嶸將曹詩歸入下品之說已經被否定,而且“古直”之說也不夠精當:曹詩語言率真可以說“直”,但布局謀篇上并不“直”……)

           、蹖W生嘗試評價本詩與詩中的曹操簡介曹操概況

            (幻燈演示:目前學界對曹詩歌的權威評價,學生齊讀學界評價)

           。ń處熖峁﹨⒖即鸢覆⒗收b:招賢才詠慷慨悲涼成千古絕調訴宏愿展文才武韜乃一代英豪)

            五、練習鞏固

            這首詩歌在藝術手法上很值得欣賞(見下表歸納),請選擇其中的一種角度加以鑒賞(字數100字以內)背誦這首詩歌

            欣賞角度

            顯著特色或類別

            表達方式

            議論(言志)與抒情有機結合

            語言

            簡約含蓄

            寫作手法

            襯托用典起興

            修辭手法

            雙關引用比喻設問

            結構

            意識流結構似斷似連回環曲折

            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 5

            【教學目標】

            1、品味詩中表現出來的求賢若渴的思想

            2、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3、培養高尚的品德情操

            【教學方法】

            誦讀鑒賞,討論分析

            【教學設想】

            通過誦讀、分析討論,體味《短歌行》“憂”而奮發、慷慨悲涼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具體教學步驟】

            一、作者介紹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實行“唯才是舉”的政策!皰短熳右粤钪T侯”!巴舛ㄎ涔,內興文學”,對歷史的發展有不可泯滅的功勛。曹操有很高的藝術修養。他的樂府詩繼承漢樂府民歌“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其詩語言質樸,情感深沉,格調蒼涼悲壯,有很高的藝術性。有《曹操集》。

            二、寫作背景

            赤壁大戰前夕,在曹軍用鐵鎖連舟之后,曹操看著大軍威武的氣勢,以為不日就可掃平四海,統一中原,不禁喜從中來,于是備齊鼓樂,以歌舞壯軍威,飲至半夜,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意下抒發了自己立志統一中原的雄心斗志,不禁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孫劉聯軍大敗赤壁,然而這首不朽的樂府詩卻被廣為傳唱。

            三、文題理解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相和歌平調曲》。樂府又有《長歌行》。長歌、短歌是指曲調長短而言。行,古代歌曲的一種體裁。這大概是用于宴會的歌辭。

            四、同學有感情朗誦 示范朗誦

            五、整體感知、賞析全篇

           。ㄒ唬┙鈽嬙娋 分節鑒賞

            分解1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幽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在里作者強調他非常發愁,那么愁的是什么呢?格調(風骨)如何?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情調悲涼,慨嘆人生短促和年華消逝;更重要的是全詩洋溢著高昂的情緒,蘊藏著及時努力的思想。而與詩人求賢未得、功業未就有密切關系。

            在這八句詩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個“愁”字,“愁”到需要用酒來消解!俺睢边@種感情本身是無法評價的,能夠評價的只是這種情感的客觀內容,也就是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頹廢、甚至反動的緣故而愁,那么這愁就是一種消極的感情;反之,為著某種有進步意義的目的而愁,那就成為一種積極的情感。放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中看,曹操在這里所表達的愁緒就是屬于后者,應該得到恰當的歷史評價。

            分解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設疑:這里引用的哪些詩句?表達了什么內容?運用的是什么手法?

            明確:這八句情味更加纏綿深長了!扒嗲唷倍湓瓉硎恰对娊涏嶏L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領啊,深深縈回在我的心靈。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么不主動傳給我音信?)曹操引用這首詩,而且還說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誦它,這實在是太巧妙了。用典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為什么不主動來投奔我呢?”由這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實在是太周到了,的確具有感人的力量。而這感人力量正體現了文藝創作的政治性與藝術性的結合。

            緊接著他又引用《詩經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到我這里來,我是一定會竭誠待以“嘉賓”之禮的。這八句仍然沒有明確地說出“求才”二字,因為曹操所寫的是詩,所以用了典故來作比喻,這就是“婉而多諷”的表現方法(即含蓄的表達方式)。

            分解3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設問:這組詩句與前面詩段是怎樣關聯并發展詩意的?

            提示:這八句是對以上十六句的強調和照應。以上十六句主要講了兩個意思,即為求賢而愁,又表示要待賢以禮。前四句又在講憂愁,是照應第一個八句;后四句講“賢才”到來,是照應第二個八句。因此使全詩更有抑揚低昂、反復詠嘆之致,加強了抒情的濃度。再從表達詩的文學主題來看,這八句也不是簡單重復,而是含有深意的。

            第一種說法:天上的明月常在運行,不會停止(“掇”通“輟”,“晉樂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輟”,即停止的意思);同樣,我的求賢之思也是不會斷絕的。關于這一點作者在下文還要有更加明確的表示,這里不過是承上啟下,起到過渡與襯墊的作用。

            第二種說法:“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字面意為“天上那明亮皎潔的`月亮,什么時候才可以摘取呢?”這里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賢才比喻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達渴望賢才來歸的心意。而在這還沒有實現的情況下,才“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分解4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設疑:前四句的內容可作那些解讀?

            前四句是自然環境描寫。相傳這首詩寫于曹操與孫權對戰前夕,曹操在長江邊宴請諸將,其實月近中天,使詩人豪興大發。所以曹操以烏鵲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賢士,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擇枝而棲,趕緊到自己這一邊來。這四句詩生動刻畫了那些猶豫徬徨者的處境與心情,然而作者不僅絲毫未加指責,反而在濃郁的詩意中透露著對這一些人的關心和同情。完全是以通情達理的姿態來吸引和爭取人才,也是充分發揮了詩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

            設問:最后四句是怎樣表達主旨的?

            分析提示:最后四句畫龍點睛,明明白白地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我,確切地點明了本詩的主題。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突出地表現了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吧讲粎捀撸2粎捝睢倍湟彩峭ㄟ^比喻極有說服力地表現了人才越多越好(山不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厭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厭士,故天下歸心)。

           。ǘ└鶕v 分組討論 回答問題

            1、詩作表達了什么樣的主旨(主題思想)?

            2、本詩運用了那些藝術表現手法?

            3、詩人如何曲折表達自己求賢若渴的急切心情的?

            七、小結

            《短歌行》的流露了作者渴望招賢納士、建功立業的急切心情,希望有大量人才來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后發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的政令。

            八、作業

            熟練誦讀 領悟主旨

            九、板書設計

            略

            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 6

            教學目標

            1、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2、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1、詩人怎樣抒發自己的“憂”。

            2、引用詩句、妙用比喻、巧用用典故來表達感情的技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電影《天下無賊》中,葛優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的確如此,當今時代是個人才競爭的時代,那么在群雄紛爭的三國時期,被稱為“治世之能臣”的曹操又是怎樣對待人才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短歌行》,體會他求賢若渴的心情!

            二、解題

            “短歌”是漢樂府的一個曲調名稱,短歌、長歌,因歌詞音節的長短區分。一般說長歌比較熱烈奔放,而短歌的節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適于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行,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三、知人論世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擊敗呂布、袁術等豪強集團, 又在官渡之戰一舉消滅了強大的袁紹勢力,并北征烏桓,統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天,曹操親率八十三萬大軍,飲馬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聯盟”,統一天下。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在江上設酒置樂,款待文武眾將,飲至半夜,忽聞鴉聲往南飛鳴而去。年過半百的曹操感此景而橫槊賦詩,吟唱了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下面,讓我們穿越歷史的天空,回到三國,與曹操對話。)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營造氛圍: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曹操吟唱《短歌行》片段。

            (鮑國安的吟唱,慷慨悲涼,扣人心弦。曹操當年是不是也是這么唱的?請大家注意,《短歌行》這首樂曲在東漢時期是怎么個唱法已經失傳了,鮑國安演唱的《短歌行》是現代人重新譜曲演唱的。)

            (指出版本的區別,見幻燈片。)

            2、檢查預習:指名學生朗讀。(請其他同學認真聽,看有無讀錯的字音。)

            3、教師范讀或播放名家誦讀。學生齊讀課文。

            4、大家已經初步熟悉了課文,本詩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

            明確:

            憂(板書)——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憂從中來

            5、全詩充滿了詩人的“憂思”、“憂愁”、“憂慮”,由此引發讀者的思考。詩人為何而憂?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憂”——人生短暫、功業未就、賢才難得(板書)

            (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到詩作當中去,進一步和詩人對話,看看詩人是如何抒發自己的“憂”的。)

            五、分析鑒賞

            ㈠人生短暫

            1、詩人是怎樣表達“人生短暫”之憂?請同學們把相關的詩句大聲讀出來。

            2、前四句運用什么手法寫“人生短暫”的?

            明確:比喻。朝露,太陽出來一曬就沒有了,轉瞬即逝!俺丁边@個意象,在古詩文中有特定的含義,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贈白馬王彪》)“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古詩十九首 驅車上東門》)詩人將人生比作朝露,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人生短暫,韶光易逝。

            (自古以來,嘆時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大有人在,如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莊子: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我們也會發出“時間過得真快呀”的感慨。)

            3、詩人在宴請文武眾將時,發出人生短暫的感慨,該如何理解?他要那么多時間干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建功立業,一統天下。(板書)

            (播放《三國演義》片段)

            (放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中我們可以看到,曹操擊呂布,敗袁術,滅袁紹,征烏桓,現在又列陣長江,為了實現統一中國的雄心壯志而苦苦追求。此時,曹操已年過半百,統一天下的大業尚未完成,所以才會憂人生短暫。但他雄心不減,依然圖謀大志。我們初中學過曹操的《龜雖壽》,其中有兩句詩正是表達了這種意思,“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所以我們可以這么說,曹操之憂,是積極進取的英雄之憂,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老驥長嘶。)

            4、“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康之酒真的能解詩人之憂嗎?

            明確:

            當然不能。李白有詩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碧拼娙肆_隱也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酒即使能讓人忘卻憂愁,也只能是暫時忘卻,而不可能從根本上除去,比如曹操憂人生短暫,杜康之酒并不能延長其人生。(如果曹操活到現在,我會向他推薦一首歌:韓磊的《向天再借五百年》)

           、尜t才難得

            1、既然作者覺得人生不夠用,那么他要實現一統天下的抱負,此時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明確:招攬人才。司馬徽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敝v的就是人才的重要性。漢高祖劉邦有張良、蕭何、韓信等人才的輔佐,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也可以成為開國之君!

            2、詩人是如何表達出他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心情?用原文回答,并請同學們大聲朗讀出來。

            3、詩人這種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心情是直接抒發出來的嗎?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總結:

            ⑴引用《詩經》

           、佟扒嗲嘧玉,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边@兩句出自《詩經 鄭風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的是你的長領襟,悠悠的是我想念你的心,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么不主動給我音信呢?)

            原寫姑娘思念情人。曹操在這里引用這首詩,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為什么不主動來投奔我呢?”詩人不直接表明自己對賢才的思念和渴望,而是引用《詩經》的句子,向人才發出了深情的呼喚。

           、凇斑线下锅Q,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四句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主要表現的是天子宴請群臣的盛況和賓主之間融洽相處的溫情。“呦呦”是鹿的叫聲,說是鹿發現山野之間有它喜歡吃的蘋草,就發出快樂的叫聲,招呼同伴們都來享用!拔矣屑钨e,鼓瑟吹笙”,這是國君的口吻。他說,我今天要宴請你們大家,不但為你們準備了美好的宴席,還準備了美好的音樂。而曹操引用這幾句詩的意思是說:如果你們來歸附我,我也要為你們準備這樣美好的宴席,好好地招待你們,共享君臣之樂。簡而言之,禮遇賢士。

           、泼钣帽扔

           、佟懊髅魅缭,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曹操將賢才比作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內;可望而不可即,不由得使詩人的擔憂從內心當中抒發出來,綿綿不斷。

            ②“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這幾句雖然是寫眼前的實景,其中卻有深意。清人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說:“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無所依托!边@說明他看出了這四句是比喻,但光說“客子”未免空泛;實際上這是指那些猶豫不定的人才,他們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一時無所適從。

            曹操的言外之意是說,你們這些有才干的人還在猶豫什么呢?你們要找一個賢明的主人,為什么不投奔到我曹孟德這兒來呢?只有我這里才是你們最好的歸宿!

           、乔捎玫涔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話,曹操表示希望盡可能多的招攬人才。他海納賢才的誠意,其寬廣的政治胸懷和求賢之心永無止境,猶如大海不辭涓流,高山不棄土石一樣。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運用周公的典故,在于說明,自己會像周公那樣,有寬廣的胸襟,殷勤地接待賢才,希望天下賢士都來歸順自己。而這正是對“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所做的藝術的回答——投奔我這個思賢若渴的明主才是最好的選擇!同時,也是卒章顯志,詩人以周公來勉勵自己,只要得到人才,我就可以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了。

            板書:統一天下

            (詩人委婉曲折地表明心跡。詩人引用《詩經》語句表明自己對賢才的仰慕和思念,妙用比喻形象生動的說明賢才難得,巧用典故說明自己要盡情地招攬賢才,并且像周公一樣禮遇賢才。)

            ㈢小結:何以解憂?

            詩人憂人生苦短,憂賢才難得,而真正的`憂在于統一大業還未完成。何以解憂?——唯有賢才!

            六、朗讀體悟(把握詩歌風格)

            (幻燈片)

            “曹公古直,甚有悲涼句!薄妿V 《詩品》

            “志深筆長,梗概多氣。”——劉勰 《文心雕龍》

            “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為什么會形成曹操這樣的風格呢?我們來回顧一下當時的歷史。)

            (幻燈片)東漢末年的戰亂帶來的饑荒和瘟疫,給社會帶來的災難是歷史上空前的。史書也多有記載,如《三國志》中記載說:“吏士大小自相啖食!薄妒勒Z》:“家家有強尸之痛,室室有號涕之哀……或舉族而喪。”此時的人們似乎是第一次認識到人生的無常,生命的短暫!豆旁娛攀住肪褪悄莻時代的產物。但這種哀嘆并沒有走向完全否定人生的悲觀主義。建安文學在此之后,它也發出人生無常的哀嘆,但這哀嘆已經同這社會災難,以及如何結束這社會災難,重新建立統一繁榮的國家的熱望和努力結合在一起。這首先鮮明的表現在曹操的詩作中。

            (曹操的一統天下抱負和這種抱負實現的艱難,形成了曹操詩文的慷慨悲涼的特色。也是那個時代英雄詩文共有的特色。曹操這首詩的風格就是“建安風骨”的主要體現。)

            (幻燈片)

            建安風骨:建安(漢獻帝年號)時期,以曹操三父子為代表的創作反映了社會的動亂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時,又表現了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這種杰出成就被稱為“建安風骨”,也叫“魏晉風骨”。

            學生齊讀,體會詩歌慷慨悲涼的風格。

            七、課堂小結

            一般有詩人才情的人不一定有曹操這種雄圖霸業的抱負,而有雄圖霸業抱負的人又不一定有詩人的才情,只有曹操二者兼而得之,所以《短歌行》是一首別具一格的好詩。這首詩以“憂”貫穿全詩,一氣呵成,無論是憂人生短暫,還是憂賢才難得,實際上都是因功業未就而憂,而且這種憂是與詩人心中的志向并存的,他希望的是能夠統一天下。我想可以這么說,《短歌行》這首詩就是一曲英雄的慷慨悲歌,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學也能夠向曹操學習,既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那么我們就增加生命的厚度吧,做一個“及時當勉勵”的有志之士。

            八、鞏固與訓練

            1、背誦并默寫《短歌行》。

            2、把《短歌行》與劉邦的《大風歌》作比較閱讀,體會兩詞在內容上和風格上的異同。

            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 7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能介紹作家及創作背景;

            2.說出詩人求賢若渴,志在天下的胸懷抱負,并能通過朗讀表達;

            3.能找出詩歌中一兩種藝術手法,說出它的用處。

            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教學難點:

            通過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內容)。

            學習方法:

            誦讀、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曹操的作品《觀滄海》、《龜雖壽》

            二、初讀詩歌,力求讀準

            正音

            三、背景介紹

            觀看《三國演義》視頻片段,了解背景。

            要求學生邊看邊作批注,朗讀如何處理情感。

            四、自由誦讀,小組競賽朗讀等形式進一步把握詩人感情。

            進行誦讀指導

            五、品讀詩歌

            有著赫赫戰功的人他到底因何而“憂”

            人生苦短賢才難得功業未就

            六、小結

            《短歌行》是一首抒情性很強的言志詩,全篇抒寫了年華易逝的感慨,表達了求賢若渴的心情,表現了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板書設計

            人生短暫

            因何而憂?賢才難得

            功業未就

            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 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曹操其人其文

            揣摩詩意,體會詩人抒發的人生短暫和求賢若渴,建立功業矛盾復雜情感

            總結曹操詩歌緣事而發,慷慨多氣的特點

            過程和方法:分層鑒賞,通過誦讀體會情感

            情感與價值:樹立有擔當,時不我待,及時建功立業的積極昂揚人生觀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早在十年前,老師曾聽過一首京劇韻味十足的通俗歌曲,歌曲名字叫《說唱臉譜》。其中有幾句唱詞,老師到現在還記憶猶新。這里為大家清唱一下:藍臉的多爾頓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啊……。

            為什么在京劇中,曹操為什么一定要是個白臉呢?(曹操這人太奸詐了。)奸詐是性情體現在言行上也體現在面相上。為了更直觀地表現曹操的這種奸,京劇只能給曹操一個白臉。唯其臉白,才能把他的一個眼神和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都展現出來。但同學們覺得京劇中這種圖譜化表現出來的曹操性格真實嗎?(不真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曹操的作品《短歌行》,通過他的作品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個歷史人物的真實情懷。

            二、走進文本

            活動一、理解詞句,揣摩詩意。

            1、首先老師請同學們把詩歌自由誦讀一遍,然后結合課下注釋,揣摩詩意。教師走下講臺和學生進行個體交流,了解學生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栴}的發現,存在兩類:一類是對注釋的推究;一類是注釋之外的理解)教師應作如下準備:

           、籴岊}:“短歌行”,是漢樂府的一個曲調名稱,屬《相和歌·平調曲》,原詞已經不可知,現在流傳下來最早也最為有名的就是曹操的這首《短歌行》。初中時我們學過長歌行,后人也有《琵琶行》,《兵車行》等詩歌。短歌、長歌,因歌詞長短而區分。長歌比較熱烈奔放,而短歌節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適于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

            ②對酒當歌,當字理解。解釋為“對著”,可以引申為聽歌,唱歌。這是已然發生的行為。解釋為“應當”,是能愿詞,表明放歌是希望發生的一種行為。聽歌時一種靜態形象的呈現,與詩人內心涌動的豐富的情感不符;應當是一種希望,無論付沒付諸行動,都是將來時的一種表述;只有一邊喝酒一邊唱歌這種現實中正在發生著的動作與詩人內在的情感互為表里。

           、劭斠钥,意為慷慨。為何要把“慨”放前,“慷”放后。同時“當以”是虛詞,既然沒有表義功能,用在這里在哪方面發揮了作用?(這是詞語間隔用法,當以無實義。慷慨意為充滿正氣,情緒激昂,現代漢語中有慷慨陳詞一說。用在此處是慷慨而歌,形容歌激昂。這里為何是慨慷與詩歌的葉(和洽,和諧)韻有關。)教師安排學生對詩歌進行兩遍對比誦讀,通過讀感受這一特點。同時教師總結詞句理解方法,從詩歌韻律形式入手理解詞句。

           、芮嗲嘧玉,悠悠我心。意為青色的您的衣領,讓我心向往。曹操想人家的衣服了?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借代,用特征代整體。文化意蘊:周代學子穿著的衣服,學子是有才能的人。同時該詩出自《詩經·鄭風·子衿》篇,這里看出曹操對賢才的思慕之情。所以這里青青子衿句,就有了讓我思慕的賢才啊,我心中向往。此處從修辭和文化入手,揣摩詩意。

           、葸线下锅Q,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鹿兒發現美食,悠悠鳴叫。這種景象和嘉賓云集奏樂宴飲,在情緒和情景上有什么聯系?情緒上,鹿兒發現美食,歡樂的鳴叫;宴會上奏樂喝酒,賓主盡歡。情景上,鹿兒性情溫順,喜群居,發現美食必聚食;宴會上嘉賓賢主聚會。這種通過景象或情感上的聯系,引出詩歌后句的手法,在《詩經》中常用叫做“興”。興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例如《詩經·周南·關雎》鳥兒的關關叫聲,在鳥兒之間在傳達著什么信?求偶。教師總結方法,從詩歌表達手法入手理解詩意。

           、廾髅魅缭拢斫鉃槊髅髡呷缭,明明者指的是明亮的皎潔的東西,它和月亮為復指關系,翻譯時可譯為明亮的向那月亮或者是月亮明亮。

           、咴侥岸融,枉用相存。(阡陌為田間小路。陌為東西走向,阡為南北走向。枉為屈就,用在別人身上,是敬辭,常可用枉臨枉駕。用為虛詞以。存,恤問也!墩f文》;臣乃市井鼓刀者,而公子親數存之!妒酚洝の汗恿袀鳌罚┻@句的主語是誰?枉為屈就,?捎猛髋R枉駕。能用在自己身上嗎?用在別人身上,是敬辭。所以主語是別人。問候的對象就是我。相在這里不再是表示相互意,而偏指動作一方我。例如:例如: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

           、嗥蹰熣勛,心念舊恩。“闊”為分離,F代漢語中有闊別家鄉三十載之說!捌酢睘榫酆现。此處用為偏義復詞,強調契意,聚合。此處從語境語法入手,揣摩詩意。

            ⑨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此句中厭何解?厭為滿足,準確嗎?請同學們對照課后注釋,認真體會厭和辭之間的關聯?結合典故,可知厭為辭意,指推辭,推卻,嫌棄。完整義理解應為山不厭土方能成其高,海不厭水故能成其深。此處從使用典故入手,揣摩詩意。

            2、學生提出疑問,教師予以解決,同時總結揣摩詩意方法。教師板書學生疑問,多媒體展現成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從修辭、文化入手,揣摩詩意。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從表達手法入手,理解詩意。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從語境語法入手,揣摩詩意。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從使用典故入手,揣摩詩意。

            活動二、體會詩人情感。

            1、對詞句疑難的推敲,幫助我們完成了詩歌鑒賞的第一步,揣摩詩意。下面我們進入詩歌鑒賞的第二個階段,體會詩人情感。

            首先老師請一位同學為大家誦讀一下這首詩,其他同學完成以下任務。思考,在我們這首詩中,有一種情感反復出現,你能用詩中的一個詞來概括出來嗎?動筆劃出直接體現出這種情感的詩句。

            同學們找到那個詞了嗎?我們一起讀出來,憂。好,請一位同學把直接體現“憂”的詩句讀出來,其他同學思考,詩人憂的是什么?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一般四言詩,以幾句為相對較為完整的表意單位?兩句。所以我們讀時應讀六句。)

            教師明確:憂的是人生短暫,從哪些詩句看出來的?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如果落實將這種憂的情感,落實到詞上,那些詞體現了人生短暫之憂?

            幾何,朝露,苦多,難忘。老師簡單劃分一下這四個詞。前三個詞是直接體現情感的詞,我們叫情語;后一個詞,表現形象或物象,我們叫景語。

            這里用朝露來表現人生短暫,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比喻,在古典詩歌中我們給它一個專有名稱,比,以彼物比此物。

            教師總結:酒與情感緊密相連,高興時酒可助興,悲傷時酒可遣懷。酒的濃烈展示著情感的厚度。對酒當歌,抒發人生短暫的憂苦,一杯酒就把曹操憂苦的心境表現的更加厚重深沉。

            那位同學能為大家有感情的誦讀這六句詩?教師評價,突出慷慨悲涼的特點。

            2、詩人還憂什么?憂賢才難得,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明月意為人才,何時可掇,表達對賢才難求的憂思。明月一定喻指人才嗎?明月是古典詩歌中常出現的一個意象,你還知道哪些借月抒憂的詩句?

            這些望月抒懷的詩句中有思鄉,思國,思故友,思情人,表孤獨的。為何在這里,一定就是喻指人才,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看看曹操抒發情思的對象是誰?分別抒發了何種感受?

            教師明確:上文中,曹操思的青青子衿是賢才;鼓瑟吹笙,宴飲的對象是嘉賓。下文中枉用相存的是賢才。所以這里曹操借明月不可掇拾,表達賢才遙不可及,無法延攬的憂思。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意象具有多義性,對詩歌意象的理解要放到詩歌整體中去把握。

            同時,同學們再來審視一下,曹操對賢才的.情感可謂極其充沛:有對賢才的深切思念,有對賢才到來的欣喜和禮待,同時也有對賢才難求的憂思。在這里該如何把握呢?哪種情感才是曹操對賢才的主要情感呢?

            教師明確:現實中賢才難得,所以憂是主要情感。因為難得,憂思難以排解,所以才會在想象中展現人才到來的情景,表達自己的喜悅。這是對憂的情緒的一種反向延伸。由此就將曹操渴求賢才的心情表現的充分。

            哪個同學能給大家有感情的誦讀詩歌的中間十六句,注意能夠直接體現情感的情語和景語。直接體現情感的詞:悠悠,但為,沉吟,從中來,不可斷絕,心念久恩。表現形象的詞:青青子衿,鼓瑟吹笙,明明如月,越陌度阡,心念舊恩。

            3、一般來說,憂的情感讓人情緒低落,為何同學們在自由誦讀的時候,卻聲音洪亮,情緒昂揚呢?這首詩還表達了曹操心中的什么?理想,抱負和志向。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來?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天下賢能的人才都歸附我,隱含的意思是什么?天下歸順。與這種統一天下的壯志相連的是曹操廣納賢才的胸襟,那兩個意象能體現這種胸襟?山和海。山容萬物,海納百川,這種壯景把壯志表現的淋漓盡致。初中我們學過曹操的哪些詩句展現了他的壯志?《龜雖壽》中“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焙汀队^滄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此處還有一個人的形象和曹操聯系在一起,他是誰?周公。這一人物形象表現出曹操什么特點?表現出曹操要以禮來待賢才,展現了他為天下操勞,鞠躬盡瘁的能臣形象。

            哪個同學能為大家有感情的將這四句詩誦讀一下?教師點評,突出氣魄。

            4、這里還有同學們值得探究的四句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種景象有什么特點?這里曹操在表現什么?

            教師明確:景象特點,表現一種彷徨可依的處境。這是誰的處境?①賢士。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表現賢才無明主可擇時的彷徨無依,和后文展現的廣納天下賢才的氣魄,遙相呼應。表現出曹操對賢才的關切,更能激起賢才的投奔之情。②一般百姓心境。戰爭亂離,百姓彷徨無依。曹操渴望挽狂瀾于既倒,招納賢才,統一天下。這里是對曹操統一壯志的形象的進一步豐富和襯托,揭示出他統一天下的目的是挽救蒼生。

            教師總結: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本詩卒章顯志。正是有建功立業,一統天下的宏偉壯志,所以才會一掃前人抒發人生短暫,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正是有壯志才會想到人生短暫,更應當抓緊時間延攬天下人才及早及快建立功業。正是這種壯志讓我們看到曹操不屈從于命運和時勢的抗爭,正是這種壯志讓我們看到曹操真豪杰大英雄的本色。何以解憂?只有壯志。

            教師明確,到此詩歌鑒賞的第二個階段就完成了,那位同學能為大家將全詩有感情的誦讀一下。教師評價,聲音洪亮,中氣十足。將感情放在那些最能體現的情語和景語上。

            5、教師總結:人生不滿百,長存千歲憂。我們憂青春已逝,時光短暫;我們憂生老疾病,親友故去;我們憂年青時學業未成,中年時家庭事業不順利;但這些憂不足以讓我們徒然喟嘆,只要有壯志雄心,我們還有什么可憂呢?請同學們齊聲將課文誦讀一遍,在同學們的誦讀中,我們結束了課堂的教學,希望同學們在人生的大課堂中有大收獲。

            活動三、自我體驗

            多媒體展現課下作業:

            1、對酒當歌,“當”解釋為“對著”,“當歌”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聽歌,一是唱歌!爱敗币部山忉尀閼,“當歌”就是應當放歌。請從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和行為之間的關系,探究其意。

            2、以“少年壯志不言愁”寫一篇命題作文

            3、以“我與賢才”為話題,寫一篇話題作文

            三、板書設計

            略

            四、教學反思

            略

            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 9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況;

            2、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內容;

            3、背誦本詩。過程與方法:

            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詩歌的藝術特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體會作者的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教學難點】

            1、通過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內容)。

            2、運用典故及引用詩句表達感情的技巧。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和鑒賞

            【教學設想】

            通過誦讀和分析討論,體味《短歌行》“憂”而奮發、慷慨悲涼的思想感情;希望能為學生學習古詩文提供一個一般性的樣例(誦讀熟悉—解決詞句疑難—領悟思想情感—誦讀鞏固)。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教學過程:

            大家對曹操形象的理解或許都源于一部名著(生:《三國演義》),他有一句處世名言,就是(“寧教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負我”),所以后人對曹操的評價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咱們說曹操在東漢末年“挾天子以令諸侯”,曾是中國北方的實際統治者,是一個在當時叱咤風云的人物。他堪稱英雄,但歷來得到的評價并不高。魯迅先生對曹操的評價:曹操是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個英雄。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講壇概括了人們對他的三個稱謂:英雄、奸雄、奸賊。戲曲舞臺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臉奸臣,成為一個陰險、殘忍、狡詐、狠毒的人物。那么,歷史上真實的曹操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我們來看看幻燈片:曹操簡介。

            我們應站在歷史的高度看待曹操這一歷史人物,承認他對歷史的推動作用,肯定他的貢獻。把握他的三個稱謂: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今天語文課,咱們就主要分析作為文學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會反映他作為政治家的抱負和情懷;脽羝翰懿僭姼璎F存20余首,大致分為兩類。

            這些詩繼承了《詩經》《楚辭》和漢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但又有自己的創造。漢樂府詩大多敘事,而曹操常用樂府舊題抒寫感情和抱負,內容和形式上多有創新,氣魄雄偉,情感深沉,于質樸自然中帶有慷慨激昂的悲壯情調。代表了“建安風骨”的特色,推動了五言詩的發展。我們說文如其人,通過一個人的作品去分析一個人的形象是個不錯的辦法,那么,今天我們試著通過《短歌行》去了解曹操。

            二、創作背景:

            了解曹操過后,咱們來看看《短歌行》的創作背景。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也許還記得在第四十八回有段關于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幻燈片)

            三、解題:

            2行是一種詩歌的體裁。長歌行與短歌行的區別:根據《樂府解題》,其分別在歌聲、曲調的長短。長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較適合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

            由題目我們可知詩人可能是要抒發某種憂愁,那么詩人心中為何會有憂愁?每首歌都可以有每個人自己的解讀,所以請同學們先自己品讀一下,然后再請一些同學起來讀讀。

            四、朗讀:

            你們想像一下,曹操在戰場上鼓動群臣,鼓動諸將時,他是怎樣一種心情?要注意把握一下感情。請幾位同學起來朗讀,后再請同學點評,由教師再總結一下。原來沒有擴音器,那么多的`兵將,作為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五、課文詳解

            下面給同學幾分鐘,結合課下的注解,理解每一句的意思,帶有什么感情?注意任何一個詩句都是一氣呵成的,除非后邊再加修改,但曹操絕對是一氣呵成的,沒有字斟句酌,完全是感情的自然突然迸發,這種感覺你們要抓住,一定要把此情此景理解清楚。

            好,作為一首詩,一定有一脈相承的地方,叫做詩眼。那么本詩中如果讓你找到這首詩的詩眼,如果是一個字,應該是哪個字!皯n”。全篇詩作都在談憂的問題,抒發憂之情。我們已經讀過了,我們再一起讀一下,讀的時候,一定要把曹操那種憂慮讀出來,讀的語氣要慢,語調不應太低。試著讀一遍,看看能不能體會曹操的心境,在三國鼎立的時期,他要為什么而憂?帶著問題讀一遍!

            全詩分為二節,我們把這二節再分為二節,上邊分二節,下邊分二節,如果劃分的依據是憂的話應該從哪劃分?(請同學回答)分為四個小節,四個想小節分別來看曹操的感情是如何貫穿下來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那曹操開頭的一句話,憂的是什么——人生短暫。從哪看出來?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短暫得像早上的露水一樣,太陽一出來,沒了,是不是很短?詩人在此發出如此感慨,可以說是當時社會的普遍人生感受(漢末社會,生靈涂炭,很多人死于疾病,王粲,徐干等人就是)那他憂的是不是只有人生短暫呢?應該還有深層次的東西,他憂的到底是什么?我們帶著這個問題,接著往下讀。(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那么曹操為什么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這東西能不能解憂?杜康酒真的能化解曹公之憂嗎?魏晉以來,飲酒成為社會政治風氣的一種反映,借酒消愁也是歷代文人的一大特點,是他們對待人生的一種方式。用了一個比喻句。酒與中國詩人有著不解之緣。當大家讀到對酒當歌時有沒有想到一些我們學過的關于酒的詩詞嗎?古人對待人生的態度無非有這么四種:

            ①有的想提高生命質量,及時進取,勉勵建功立業。

           、谟械南朐黾由L度,服食求仙,到處求長生不老藥。

           、塾械膭t是借酒消愁,及時行樂。

            ④還有的是像陶淵明式的采取不以生死為念的順應自然的態度。

            表面上看,詩人似乎要放浪形骸,及時行樂,但我們知道像曹操這樣胸懷抱負的政治家,他對人生的態度不可能僅停留于此,在慨嘆完人生短暫后,他還得努力追求,他真正想要的是提高生命質量,及時勉勵建功立業,實現統一大業。因而酒是無法解愁的,那么什么才能解愁?請看下文。

            我們來看下一節(青青子衿,呦呦鹿鳴。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在PPT上打出用典的原文。即使我不去,你為什么不主動來找我呢?

            問1:詩句原來是表達什么意思?(生:思慕情人)

            問2:曹操把它引用到這里要表達什么含義呢?(生:思慕賢才)

            問3:從哪一句可以直接看出來?(生:但為君故)

            詩人仿佛是隨口吟詠《詩經》中的名句,“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便把女子對情人的深情相思,變成自己對賢才的渴盼了。(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起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像咱們詩經里剛學過的“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問1:這個詩句原來是指什么?(生:《鹿鳴》是一首古代君王宴請群臣、民間宴請嘉賓時演唱助興的樂曲。)

            問2:現在曹操把它引用到這里又要表達什么含義呢?(生:求賢若渴,希望賢臣來投靠自己)

            問3:詩人此時的心情已經發生了什么變化?(生:由憂愁轉為欣喜)(學生答)

           。▽懳恼聲r,有意引用現成語(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說明自己對新問題、新道理的見解,這種修辭手法叫引用。詩經在漢代被奉為儒家經典,不僅具有崇高的地位,還具有神圣性和權威性,人們說話作文都喜歡引用它,不但能增強說服力,而且顯得莊重典雅。)這是第一個大節,大家再來讀一遍,讀的慢一些,體會憂的情緒,憂是通過慷慨之氣讀出來的。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四句詩的情緒?憂。那么作者憂愁什么呢?難道是憂愁天上明月不可得嗎?憂愁賢才如天上明月一樣難以得到。那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明確:比喻賢才——明月

            天上的月亮啊,我什么時候才能夠把你摘下來?后來李白所寫的“欲上青天攬明月”就是由此而來。這要是平常人不會這么說,我們說“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倍懿賲s將賢才比作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內;可望而不可即,不由使詩人的擔憂從內心當中抒發出來,綿綿不斷。由此可見,詩人的憂思是持續下來的。好,我們看看下一句應該怎么解釋。(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問1:對這四句詩大家有沒有疑義?誰來解釋一下。(生:一旦賢士沿著縱橫交錯的田野小路長途跋涉,屈駕前來存恤問候我,我們自當在一起宴飲高歌,以表達舊日的情誼沒有忘卻)

            問2:其中“枉”字單獨該怎么理解呢?(生:屈駕)

            問3:到底是誰屈駕來了?(生:賢才)”前面詩人對賢才盡以嘉賓之禮,這里由嘉賓轉為老朋友,感情態度由尊敬變換為親密,曹操對人才的感情越深,就越說明他對人才的渴望,你看,曹操都以老朋友來稱呼你人才了,你說那些人才還好意思拒絕不來嗎?曹操實在是高明啊。

            曹操已經年過半百,所以憂愁時光的易逝,人生不夠用。既然曹操覺得人生不夠用,那么他要實現自己的抱負,此時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明確:招納賢才。作為一個政治家軍事家,他南征北戰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一統天下)那么,他的愿望實現了嗎?沒有。所以他憂自己功業未就。

            曹操(功業未就)這三步是一脈相承的,為什么說為功業未就而憂呀?是對人生短暫、賢才難求的憂的深化,賢才來多少我都不感到滿足,作者在后一節中談到了這個問題,是不是,找一個同學把最后一節讀一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在這的烏鵲南飛,單單指的就是烏鵲南飛的情景嗎?還是有什么含義在里面?結合后半句來理解,烏鵲往南飛,哪能找到枝來依呀?“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三國演義》)賢臣們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明主,無所適從。這些賢土不要猶豫了,都來投奔我吧。一個無時無刻不在真誠地思慕賢才的人,隨便一個物象都會勾起他對賢才的渴盼,那“繞樹三匝”的烏鴉不正是無所寄托又心懷猶疑的人才嗎?三國時代,人才猶豫不決。作者生動的刻畫出當時猶豫人才的處境。

            南飛烏鵲,擇木而棲,還沒有選定最后的歸宿,曹操知道還有大批賢士尚在歧路徘徊,于是他對天下賢士發出了什么呼喚?(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厭是滿足的意思。學而不厭)這個典故在本詩中有什么樣的作用呢?(生:表明詩人渴望賢才到來)

            問:這又是從什么方面來說明詩人對賢才的渴求?(生:賢才多多益善)!曹操在向賢臣們呼喚,你們都來吧,多多益善,我不會感到滿足,我們這兒人才不夠用,表明了他海納賢才的誠意,其寬廣的政治胸懷和求賢之心永無止境,猶如大海不辭涓流,高山不棄土石一樣。好,最后一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問:這個典故又在本詩中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呢?(生:詩人以周公自比,是說自己也像周公一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問:表明了詩人對賢才的什么態度和自身的什么志向?(生:對賢才的重視和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借周公的典故,既表達了對人才的謙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壯志,氣勢是宏大的,意義上深遠的!吧讲粎捀,水不厭深。”詩人正是為了成為高山,成為深海,才如此虛懷若谷。

            心里有霸氣的人,筆下便有霸氣。)這個雖然有些夸張,但表明了曹操對人才的重視。所以,在憂人生短暫,賢才難得,功業未就中,他最憂慮的是什么?求賢不得。通篇都是一個目的,在招納賢才到自己這里來,為自己完成大業而努力,通篇以憂貫穿全詩,一氣呵成。問:“詩言志”,結合曹操的憂,說說詩人抒寫了什么“志”?明確:志在廣納人才,建功立業,統一天下。下面咱們再來講講這首詩的藝術手法:

            藝術手法:

            1、抒情與言志相結合;

            2、引用;

            3、比喻;

            4、用典;

            5、起興。

            那這篇課文講到這里,我想到了漢高祖劉邦。曾記否,他榮歸故里,與鄉村小兒同唱《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場面何其壯觀,他是何等春風得意。但是言為心聲,《大風歌》同樣流露出了劉邦對人生的諸多困惑:目前人才匱乏,希望得到一些猛士即賢才來輔佐自己保住江山。另外毛澤東的“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也是透視出了一種撫今追昔時而萌生的歷史蒼涼與困惑。初唐詩人陳子昂的詩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保莱隽艘粋共性的問題:當站在歷史的關口,每個人都會產生危機感和憂患意識,無不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悶。同樣,曹操也是。只不過在曹操身上表現的更為強烈罷了。所以我們要向古人學習,不能因此沉溺其中,更要因憂愁而迸發出巨大生命能量,在朗朗長空留下我們光輝燦爛痕跡!那么在本節課的最后,就請同學們再次體會詩人心中的豪情壯志,把握好感情的基調,在朗讀過程中要注意情感的起伏與貫穿全文的慷慨之氣。

            板書設計:

            1、人生短暫;

            2、賢才難得;

            3、功業未就《短歌行》。

            簡案問題設計:

            1、本詩中如果讓你找到這首詩的詩眼,如果是一個字,應該是哪個字。

            2、如果劃分的依據是“憂”的話應該從哪劃分?

            3、青青子衿,呦呦鹿鳴。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句原來是表達什么意思?曹操把它引用到這里要表達什么含義呢?

            4、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四句詩的情緒?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5、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對這四句詩大家有沒有疑義?到底是誰屈駕來了?

            6、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單單指的就是烏鵲南飛的情景嗎?還是有什么含義在里面?

            7、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個典故在本詩中有什么樣的作用呢?這又是從什么方面來說明詩人對賢才的渴求?表明了詩人對賢才的什么態度和自身的什么志向?

            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 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詩歌意象。

            2、學習漢魏詩歌典型藝術手法。

            3、培養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知人論世,了解曹操及其作品和他生活的時代背景;

            2、解讀詩歌關鍵意象,把握詩歌情感;

            3、梳理感情主線,深入理解情感內涵。

            三、情感與價值目標

            學習曹操積極進取、重視人才的精神風貌,繼承弘揚傳統優秀文化。

            【教學重點】

            1、解讀詩歌意象,領會詩歌意境。

            2、學習漢魏詩歌典型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解讀詩歌意象,領會詩歌意境。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反復誦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

            2.探討法:把握重點,抓住關鍵詩句互動探討;比較閱讀,深入把握詩歌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杰并起,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皾L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闭f到三國英雄,人們往往首先想到孫權、周瑜、諸葛亮等人。蘇軾推崇周瑜,“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崇拜孫權,“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唐代大詩人杜甫仰慕諸葛亮,他在《蜀相》中這樣贊美諸葛亮的功績:“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标懹我惨灾T葛亮自況,“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周瑜等人固然稱得上英雄,但人們卻忽略了一個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東漢末年“挾天子以令諸侯”,曾是中國北方的實際統治者,是一個在當時叱咤風云的人物。他堪稱英雄,但歷來得到的評價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講壇概括了人們對他的三個稱謂:英雄、奸雄、奸賊。那么曹操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曹操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統一中國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舉;也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

            但歷來人們對他毀譽參半。當年,汝南名士許劭稱之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陳壽在《三國志》中:“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戲曲舞臺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臉奸臣,成為一個陰險、殘忍、狡詐、狠毒的人物。

            我們應站在歷史的高度看待曹操這一歷史人物,承認他對歷史的推動作用,肯定他的貢獻。把握他的三個稱謂: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今天語文課,咱們就主要分析作為文學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會反映他作為政治家的抱負和情懷。

            曹操詩歌現存20余首,大致分為兩類。

           、儆械姆从钞敃r社會動亂,軍閥混戰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谟械氖惆l個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負。如《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這些詩繼承了《詩經》《楚辭》和漢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但又有自己的創造。漢樂府詩大多敘事,而曹操常用樂府舊題抒寫感情和抱負,內容和形式上多有創新,氣魄雄偉,情感深沉,于質樸自然中帶有慷慨激昂的悲壯情調。代表了“建安風骨”的特色,推動了五言詩的發展。

            《短歌行》閱讀練習

            閱讀《短歌行》,回答1、2題。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鳥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1.對《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詩,曹操用來表達自己對賢才的渴求。

            B.“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出自《詩經·小雅·鹿鳴》,原詩表現的是天子宴請群臣的盛況和賓主之間融洽的溫情。

            C.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話,用比喻手法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吧健薄昂!北砻髁俗约哼h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的一個典故。曹操在這里以周公自比,是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

            2.清人吳淇在讀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說:“蓋一廂口中飲酒,一廂耳中聽歌憑空作想,想出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連貫,若不連貫,純是一片憐才意思。”你同意“憐才”一說嗎?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答案:

            1.C

            2.同意。這首詩是曹操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詩通過對時光易逝、賢才難得的再三詠嘆,抒發了自己求賢若渴的感情,表現出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和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短歌行》教學反思

            由于古今有著千百年的時空距離,古代語言及其表達方式均與現代漢語存在著明顯差異;再加上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況缺乏了解,對文章中涉及的`典故、制度、名物等不大熟悉,這些都會使我們的學生感到閱讀文言文要比閱讀現代文難一些,甚至因畏難望而卻步。而傳統的古詩文教學又強調“字字落實,句句清楚”,再加上我們語文老師“保姆式”的教學思想——生怕學生讀不懂,采用“字字講解,句句對譯”的教法,一篇血肉豐滿的文章就這樣被“肢解”成一堆“古漢語知識材料”,我們的學生則深陷字、詞、句的泥沼中,以致“生氣全無”,更談不上去思考、去感悟了。新課標要求我們從傳統的字詁句訓的束縛中解脫,尋找一種全新的互動式教與學的模式。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師生互動起來,學生必須要有興趣。因為,有了興趣,學生自然就有了學習的內驅力,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所以,每位語文老師都應該去思考,如何改變學生學習古詩文畏難、無奈、倦怠的情緒,并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例如,我在教學曹操《短歌行》這首詩時,先讓學生了解曹操的生平,歷史、文學方面的貢獻及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讓學生首先知人論世。接著,讓學生看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赤壁之戰前曹操舉酒釃江橫槊賦詩的視頻,大氣磅礴的音樂和畫面把學生引入赤壁鏖戰的氛圍中。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然后聽名家誦讀錄音,學生表演讀,分組讀,自由誦讀,體會這首詩的情感。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悟到作者的情感:既有一種海納百川磅礴的大氣,又有一種歲月流逝的傷感包含其中。這可以說是在內容上對詩的初步理解。然后,強調字音,疏通疑難字詞。在詩歌鑒賞環節,我通過幾個問題的設置來解讀詩詞。

            1、誦讀詩歌你認為本詩的情感著眼點在哪一個字?請找出詩中流露憂愁之情的詩句,思考他憂的是什么?

            2、根據課文注釋,在預習的基礎上了解詩意,思考詩歌的內容層次。讓學生理解詩詞的思想內容。在寫作環節,要求學生閱讀幾則關于曹操的資料,并結合《短歌行》詩人的形象來評價歷史人物曹操,以“曹公,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真情告白,當堂展示。最后請學生出示搜集的有關“立志、惜時”的名句,談自己的感受,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目標,珍惜時間,奮發圖強,實現人生價值。這樣,學生興趣盎然,身心完全投入,體會到這首詩的、形象美、音樂美、情感美。

          【短歌行公開課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短歌行》公開課教案設計04-16

          短歌行(優秀教案)03-27

          短歌行優秀教案11-19

          《短歌行》優秀教案07-12

          曹操《短歌行》優秀教案11-22

          短歌行優秀教案(5篇)11-20

          短歌行優秀教案5篇11-19

          《短歌行》教案04-19

          短歌行教案11-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综合久久免费视屏 | 亚洲成a人片在线v |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免费大片 | 亚洲国产第一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