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教學教案
學習目標
1、積累詞語,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詞,如“方、倏爾、略、逝、文、溯迎、溢目、 江干”等詞語。
2、了解我國南宋時期錢塘江潮的盛景和觀潮的盛況。
學習重點:
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南宋時的觀潮活動。
學習過程:
一、預習自學新課標第一網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艨( ) 艟( ) 倏( ) 泅( ) 舸( )
雉( ) 溯( ) 僦( ) 綺( ) 溢( )
2、你能準確解釋下列詞語嗎?
同義詞釋義聯讀。
略: 略不相睹( ) 略不沾濕( )
雖: 雖席地不容閑也( )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
皆: 皆披發紋身( ) 皆出酒食( )
既而: 既而漸進( ) 既而兒醒( )
二、研討 學習:
(一)介紹作者有關知識。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初讀感知大意
1、朗讀課文,掌握正確的讀音,聽清節奏。
2、結合注釋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3、學生小組合作質疑問難。
(四)、研讀理解構思,欣賞語言美,感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統一
1、研讀課文,設計問題,質疑答疑,可自主探究也可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1)《觀潮》第一句說:“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古人說:“富于萬篇,貧于一字。”這說明寫選詞煉字是多么重要。試從課文中找一些精彩恰當的詞語,說說它們的妙處。
(3)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色、繪形、繪勢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觀潮”的?
(4)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2、有感情地朗讀,把通過品讀、研讀感悟的語句,再通過朗讀讀出美感來。
(五)、思考、探究、交流。
問題1:為什么要寫教閱水軍與吳中健兒在潮頭弄潮?
問題2:據說近幾年,有不少人因看錢江涌潮而喪命,是否說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膽識敢于弄潮爭標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這種斗志了?
(六)拓展延伸
假如你負責海寧市有關錢江潮申報“世界遺產”一事,由你起草申請報告,你打算從哪些方面談起,申報理由是什么。模擬申報會,組織同學發言。
三 鞏固練習
(一)、給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①吞天沃日( ) ②如履平地( ) ③一舸無跡( )
④鯨波萬仞( ) ⑤珠翠羅綺( ) ⑥艨艟數百( _
(二)、解釋下面加粗的詞
①略不相睹_____ ②弄旗、標槍________③吳兒善泅_______ ④披發文身___
⑤溯迎而上________ ⑥鯨波萬仞________⑦僦賃看幕_____ ⑧席地不容____
(三)翻譯下面的句子
③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④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
③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
(四)、讀文答題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________________”者是也。
2.解釋下列詞語
①既望( ) ②際天( )③既而( ) ④沃日( )
2.翻譯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2)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3.文中橫線上應填寫的句子是
4.文中總寫大潮的句子是:
5.文中寫潮的描寫順序是:
6.文段所寫的主要內容是:
【觀潮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觀潮教案教學設計06-22
觀潮教學教案設計10-02
教案《觀潮》08-25
觀潮教學反思09-03
《觀潮》教學實錄07-06
《觀潮》教學設計05-14
觀潮的教學設計09-25
《觀潮》教學實錄08-14
觀潮教學實錄09-06
教學反思《觀潮》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