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古詩賞析

          時間:2023-06-13 18:25:48 滿全 古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古詩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古詩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古詩賞析

            原文

            《與諸子登峴山》

            作者: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巾。

            【注解】:

            1、代謝:交替,輪換。

            2、勝跡:指上述墮淚碑。

            3、魚梁:魚梁洲,其地也在襄陽。

            【韻譯】:

            人間世事不停地交替變換,一代接一代永遠今來古往。

            江山保留著歷代有名勝跡,而今我們又重新登臨觀賞。

            冬末水位降低了漁塘很淺,天寒云夢澤更加深湛浩蕩。

            羊祜墮淚碑依然巍峨矗立,讀罷碑文淚沾襟無限感傷。

            【評析】:

            詩意在吊古感今,開首二句揭題。第三句的“江山勝跡”照應“人事代謝”;第四句的“我輩登臨”照應“往來古今”極為粘合;五、六兩句寫登臨所見;最后二句扣實,真有“千里來龍,到此結穴”之妙。

            詩的前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半描寫景物,富有形象,充滿激情。語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摯動人。

            【詞語解釋】

            ①人事:指人世間事。

            ②代謝:更迭變化。

            ③往:指已成過去的。

            ④來:指后來的。

            ⑤留勝跡:前人留下的古跡。這里指峴山(在今湖北襄陽南)上紀念西晉羊祜的“墮淚碑”。《晉書 ·羊祜傳》載:羊祜鎮荊襄時,常到峴山上飲酒賦詩,曾對同游者說:“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羊祜死后,襄陽百姓懷念他的德政,在峴山建碑立廟,歲時饗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這四句是說,社會不斷更替變化,寒來暑往,時間流逝,構成了從古到今的歷史;羊祜還給江山留下了勝跡,而我輩登臨,徒感歲月流逝,給后人能留下什么呢?詩人睹物傷情,吊古及今,抒發自己沉淪不遇的悲憤。這四句詩具一定的哲理性。語言通俗,感情真摯,以平淡深遠見長。

            【詩文賞析】

            《與諸子登峴山》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山水詩。此詩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悶而作,詩人登臨峴山,憑吊羊公碑,懷古傷今,抒發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負,不覺分外悲傷,淚濕衣襟。全詩借古抒懷,融寫景、抒情和說理于一爐,感情真摯深沉,平淡中見深遠。

            羊公碑,在今湖北襄陽南的峴首山上。據《晉書·羊祜傳》,羊祜鎮荊襄時,常到此山置酒言詠。有一次,他對同游者喟然嘆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淹滅無聞,使人悲傷!”羊祜生前有政績,死后,襄陽百姓于峴山建碑立廟,“歲時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詩人登臨峴山,憑吊羊公碑,處境傷懷,抒發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負,不覺分外悲傷,淚濕衣襟。這首詩感情真摯,平淡中見深遠。

            這是一首吊古傷今的詩。所謂吊古,是憑吊峴首山的羊公碑。據《晉書·羊祜傳》,羊祜鎮荊襄時,常到此山置酒言詠。有一次,他對同游者喟然嘆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羊祜生前有政績,死后,襄陽百姓于峴山建碑立廟,“歲時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峴首山,見到羊公碑,自然會想到羊祜。由吊古而傷今,不由感嘆起自己的身世來。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是一個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興衰,以及人們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人事總是在不停止地變化著,有誰沒有感覺到呢?寒來暑往,春去秋來,時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著,這又有誰沒有感覺到呢?首聯憑空落筆,似不著題,卻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第二聯緊承第一聯。“江山留勝跡”是承“古”字,“我輩復登臨”是承“今”字。作者的傷感情緒,便是來自今日的登臨。

            第三聯寫登山所見。“淺”指水,由于“水落”,魚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稱“淺”;“深”指夢澤,遼闊的云夢澤,一望無際,令人感到深遠。登山遠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蕭條景象。作者抓住了當時當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煉出來,既能表現出時序為嚴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傷感。

            “羊公碑尚在”,一個“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復雜的內容。羊祜鎮守襄陽,是在晉初,而孟浩然寫這首詩卻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變遷,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卻還屹立在峴首山上,令人敬仰。與此同時,又包含了作者傷感的情緒。四百多年前的羊祜,為國(指晉)效力,也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與山俱傳;想到自己至今仍為“布衣”,無所作為,死后難免湮沒無聞,這和“尚在”的羊公碑,兩相對比,令人傷感,因之,就不免“讀罷淚沾襟”了。

            這首詩前兩聯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兩聯既描繪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飽含了作者的激情,這就使得它成為詩人之詩而不是哲人之詩。同時,語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摯動人,以平淡深遠見長。清沈德潛評孟浩然詩,“從靜悟中得之,故語淡而味終不薄。”這首詩的確有如此情趣。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古詩賞析】相關文章: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翻譯賞析09-25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閱讀答案及賞析08-10

          《與諸子登峴山》唐詩賞析07-27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原文及翻譯10-18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原文鑒賞01-18

          孟浩然的《與諸子登峴山》原文及翻譯03-30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詩詞鑒賞2篇11-23

          贈孟浩然古詩賞析12-27

          孟浩然的古詩春曉賞析11-08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古詩詞鑒賞10-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亚洲人成在线在线 | 亚洲se频在线观看 | 亚洲性爱图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 丝袜制服国产欧美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