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廬山云霧的古詩

          時間:2024-08-22 18:46:36 古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描寫廬山云霧的古詩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描寫廬山云霧的古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廬山云霧的古詩

            描寫廬山云霧的古詩1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

            只疑云霧窟,猶有六朝僧。

            靜如練,動如煙,輕如絮,闊如海,白如棉。

            描寫廬山云霧的古詩2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

            這首詩色彩淡素,渾成無跡,后人嘆為“天籟”之作。上來四句,頗有氣勢,尺幅千里,一氣直下。詩人用淡筆隨意一揮,便把這江山勝處的風貌勾勒出來了,而且還傳遞了神情。

            試想在那千里煙波江上,揚帆而下,心境何等悠然。一路上也未始無山,但總不見名山,直到船泊潯陽城下,頭一抬,那秀拔挺出的廬山就在眼前突兀而起,“啊,香爐峰,這才見到了你,果然名不虛傳!”四句詩,一氣呵成,到“始”字輕輕一點,舟中主人那欣然怡悅之情就顯示出來了。

            香爐峰是廬山的秀中之秀,在不少詩人的歌詠中常見它美好的身影。“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望廬山瀑布》),在李白筆下,香爐峰青銅般的顏色,被紅日映照,從云環霧繞中透射出紫色的`煙霞,這色彩何等濃麗。

            李白用的是七彩交輝的濃筆,表現出他熱烈奔放的激情和瑰瑋絢爛的詩風。而此時的孟浩然只是怡悅而安詳地觀賞,領略這山色之美。因而他用的純乎是水墨的淡筆,那么含蓄、空靈。從悠然遙望廬山的神情中,隱隱透出一種悠遠的情思。

            詩人以上半首敘事,略微見景,稍帶述情,落筆空靈;下半首以情帶景,情是內在的,他又以空靈之筆來寫,確如昔人評曰:“一片空靈”。

            香爐峰煙云飄逸,遠“望”著的詩人,神思也隨之悠然飄忽,引起種種遐想。詩人想起了東晉高僧慧遠,他愛廬山,刺史桓伊為他在這里建造了一座禪舍名“東林精舍”。據云那處所是:“洞盡山美,卻負香爐之峰,傍帶瀑布之壑,……清泉環階,白云滿室。”到這兒來的人都感到“神清而氣肅”。這地方如此清幽,使人絕棄塵俗,當然也是為那些山林隱逸之士所向往的了。孟浩然是一位“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李白《贈孟浩然》)的人物,所以他那“永懷塵外蹤”的情懷是不難理解的。

            詩人在遐想,深深懷念這位高僧的塵外幽蹤,這時,夕陽斜照,忽然隱隱約約聽到從遠公安禪之地的東林寺里傳來陣陣鐘聲,東林精舍近在眼前,而遠公早作古人,高人不見,空聞鐘聲,心中不禁興起一種無端的悵惘。“空”字情韻極為豐富。這兒是倒裝句法,應該是先聞東林之鐘然后得知精舍已“近”。這一結余音裊裊,含有不盡之意。且點出東林精舍,正是作者向往之處。“日暮”二字說明聞鐘的時刻,“聞鐘”又渲染了“日暮”的氣氛,加深了深遠的意境;同時,也是點題。

            這首詩,詩人寫來毫不費力,真有“揮毫落紙如云煙”之妙。詩人寫出了“晚泊潯陽”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流露出對隱逸生活的傾羨。然而盡管“精舍”很“近”,詩人卻不寫登臨拜謁,筆墨下到“空聞”而止,“望”而不即,悠然神遠。難怪主“神韻”說的清人王士禛極為贊賞此詩,把它與李白詩“牛渚西江夜”并舉,用以說明司空圖《詩品》中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妙境,還說:“詩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

            描寫廬山云霧的古詩3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謝靈運《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李白《別東林寺僧》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描寫廬山云霧的古詩4

            1、廬山山高高幾重,山雨山煙濃復濃。

            2、秀作神仙宅,靈為風雨根。馀陰鋪楚甸,一柱表吳門。

            3、冬有靈湯溢,夏無炎暑侵。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

            4、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5、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6、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7、五老峰巔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煙。

            8、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

            9、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0、石龍有口口無根,龍口湯泉自吐吞,若信眾生本無垢,此泉何處覓寒溫。

            描寫廬山云霧的古詩5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常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生在此山中。

            《登廬山五老峰》

            ——唐·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

            《湖上望廬山》

            ——唐·孫魴

            輟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應不許人全見,長把云藏一半來。

            《登廬山》

            ——唐·唐彥謙

            五老峰巔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煙。

            泰華根同峙,嵩衡脈共聯。

            憑虛有仙骨,日月看推遷。

            《廬山》

            ——唐·王貞白

            岳立鎮南楚,雄名天下聞。

            五峰高閡日,九疊翠連云。

            夏谷雪猶在,陰巖晝不分。

            唯應嵩與華,清峻得為群。

          【描寫廬山云霧的古詩】相關文章:

          描寫廬山的古詩08-30

          描寫贊美廬山的古詩句07-18

          望廬山瀑布古詩07-14

          古詩《望廬山瀑布》10-07

          望廬山瀑布古詩07-19

          描寫云霧繚繞的句子09-05

          《望廬山瀑布》古詩翻譯10-17

          《望廬山瀑布》古詩翻譯07-22

          古詩望廬山瀑布的詩意09-09

          古詩望廬山瀑布賞析08-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伊人久久婷婷综合五月97色 |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福利 |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 | 制服丝袜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 五月天一区二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