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的歌聲課文原文

          時間:2024-06-26 21:26:06 課文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夜鶯的歌聲課文原文

            《夜鶯的歌聲》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一個小故事,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學鳥鳴,為游擊隊傳遞敵情,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充分表現了“夜鶯”的機智勇敢。

            《夜鶯的歌聲》

            戰斗剛剛結束,一小隊德國兵進了村莊。大道兩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曠的花園里,燒焦的樹垂頭喪氣地彎著腰。

            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沉寂。這歌聲停了一會兒,接著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

            士兵們和軍官注意聽著,開始注視周圍的灌木叢和掛在道旁的白樺樹枝。他們發現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個孩子坐在河岸邊上,耷拉著兩條腿。他光著頭,穿一件顏色跟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手里拿著一塊木頭,不知在削什么。

            “喂。你來!”軍官叫那個孩子。

            孩子趕緊把小刀放到衣袋里,抖了抖衣服上的木屑,走到軍官跟前。

            “呶(náo),讓我看看!”軍官說。

            孩子從嘴里掏出一個小玩意兒,遞給他,用快活的藍眼睛望著他。

            那是個白樺樹皮做的口哨。

            “挺巧!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軍官點了點頭。轉眼間,他那陰沉的臉上閃出一種冷笑的光,“誰教你這樣吹哨子的?”

            “我自己學的。我還會學杜鵑叫呢。”

            孩子學了幾聲杜鵑叫。接著又把哨子塞到嘴里吹起來。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個了嗎?”軍官繼續盤問他。

            “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是只有我一個!”

            “你這個壞家伙!”軍官打斷孩子的話,“我是問你這里有沒有人。”

            “人哪?戰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

            “蠢東西!”軍官想著,輕蔑地微笑了一下。

            “呶,你認識往蘇蒙塔斯村去的路嗎?那個村子大概是叫這個名字吧?”

            “怎么會不認識!”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和叔叔常到磨坊那兒的堤壩上去釣魚。那兒的狗魚可兇呢,能吃小鵝!”

            “好啦,好啦,帶我們去吧。要是你帶路帶得對,我就把這個小東西送給你。”軍官說著,指了指他的打火機,“要是你把我們帶到別處去,我就把你的`腦袋擰下來。聽懂了嗎?”

            隊伍出發了,行軍灶打頭,跟著就是小孩和軍官,倆人并排著走。小孩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他好像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來越密。彎彎曲曲的小路穿過密密的白樺樹林,穿過雜草叢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長滿古松的小山。

            “你們這里有游擊隊嗎?”軍官突然問。

            “你說的是一種蘑(mó)菇(gū)嗎?沒有,我們這里沒有這種蘑菇。這里只有紅蘑菇、白蘑菇,還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軍官覺得從孩子嘴里什么也問不出來,就不再問了。

            樹林深處,有幾個游擊隊員埋伏在那里,樹旁架著沖鋒槍。他們從樹枝縫里往外望,能夠看見曲折的小路。他們不時說幾句簡單的話,小心地撥開樹枝,聚精會神地盯著遠方。

            “你們聽見了嗎?”一個游擊隊員突然說。他伸直了腰,好像有什么鳥的叫聲,透過樹葉的沙沙聲,模模糊糊地傳來。他側著頭,往叫聲那邊仔細聽,“夜鶯!”

            “沒聽錯嗎?”另一個游擊隊員說。他緊張起來,仔細聽,可又什么也聽不見了。他從大樹樁下邊掏出四個手榴彈,放在跟前以防萬一。

            “這回你聽見了沒有?”

            夜鶯的歌聲越來越響了。

            那個最先聽見夜鶯叫的凝神地站著,好像釘在那里似的。他注意數著一聲一聲的鳥叫:“一,二,三,四……”一邊數一邊用手打著拍子。

            夜鶯的叫聲停止了。“32個鬼子……”那個人說。只有游擊隊員才知道這鳥叫的意思。接著傳來兩聲杜鵑叫。“兩挺機關槍。”他又補充說。

            “對付得了!”一個滿臉胡子的漢子端著沖鋒槍說。他理了理掛在腰間的子彈袋。

            “應該對付得了!”聽鳥叫的那個人回答,“我和斯切潘叔叔把他們放過去,等你們開了火,我們在后邊加油。如果我們出了什么事,你們可不要忘了小夜鶯……”

            過了幾分鐘,德國兵在松樹林后邊出現了。夜鶯還是興致勃勃地唱著,但是對藏在寂靜森林里的人們來說,那歌聲已經沒有什么新鮮的意思了。

            德國兵走到林中空地上的時候,突然從松樹林里發出一聲口哨響,像回聲一樣回答了孩子。孩子突然站住,轉了個身,鉆到樹林里不見了。槍聲打破了林中的寂靜。軍官還沒來得及抓起槍,就滾到了路邊的塵埃里。被沖鋒槍打傷的德國兵一個跟一個地倒下。呻吟聲、叫喊聲、斷斷續續的口令聲充滿了樹林。

            第二天,在被燒毀的村子的圍墻旁邊,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著那件綠上衣,坐在原來那河岸邊削什么東西,并且不時回過頭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幾條道路,好像在等誰似的。

            從孩子的嘴里飛出宛轉的夜鶯的歌聲。這歌聲,即使是聽慣了鳥叫的人也覺察不出跟真夜鶯的有什么兩樣。

            《夜鶯的歌聲》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1.布置通過上網、翻閱書籍、請教大人等方式搜集有關蘇聯衛國戰爭的資料。

            2.沒見過“夜鶯”的,通過查資料,了解一下夜鶯這種鳥。

            3.預習,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主要講什么。

            4.回顧自己熟悉的小英雄的故事。

            (二)教學過程

            1.識字與寫字

            本課要求會寫的字中,要注意“坊”字讀作“f?ng”,“模”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作“m?”,“岔”是翹舌音。“毀”字的書寫比較復雜,要注意左上方“?”的書寫。

            2.朗讀指導

            這篇課文著重描寫了人物的語言,特別是德國軍官與“夜鶯”的對話。在指導朗讀時要注意運用不同語氣語調,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夜鶯”的話語要讀得童聲稚氣、天真活潑,從而體現“夜鶯”的機智。軍官總是想從“夜鶯”口中得到什么,他的話語中有誘騙,有恐嚇,因此軍官的話語要讀得狡詐、陰冷。

            3.閱讀教學

            在閱讀這篇課文時,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思考:

            (1)體會主要人物的品質,可以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把故事中的小主人公稱作“夜鶯”,并引導學生討論“夜鶯”的機智勇敢在課文中是如何表現的。使學生通過學習重點詞句來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如:“孩子從嘴里掏出一個小玩意兒,遞給他,用快活的藍眼睛望著他。”理解“快活”一詞在文中的含義。“快活”是小孩子的性格特點,快樂、活潑。“快活”在這里反映了“夜鶯”在敵人面前表現出的鎮靜、坦然,用孩子的天真幼稚迷惑了敵人,使敵人對他不產生懷疑。又如:當敵人問“夜鶯”“認識往蘇蒙塔斯村去的路嗎”的時候,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認識”,“很有信心”使他順利地為敵人帶路,而只有順利地為敵人帶路,才可能將敵人帶進游擊隊的埋伏圈。但當敵人問“夜鶯”“村子里就剩下你一個了嗎”,“你們這里有游擊隊嗎”時,“夜鶯”故意裝糊涂,岔開話題而言他,使敵人從他口中討不出任何消息而又無可奈何。再如:課文對“夜鶯”為敵人帶路途中一系列動作行為的描寫,則以孩童的頑皮表現掩蓋了“夜鶯”的真正目的,使敵人對他放松警惕,不時地變換鳥叫聲也使敵人麻痹,以便他后來用鳥叫向游擊隊傳送情報時不引起敵人的懷疑。這些句子都集中體現了“夜鶯”的膽識和機智。應該注意的是,以上分析是教師教學的基本的思路,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語段,談自己的認識體會,不必面面俱到。

            (2)以課題“夜鶯的歌聲”為線索,找一找課文中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引導學生練習課文內容,想一想“夜鶯的歌聲”都有什么作用,從而了解“夜鶯”是如何巧妙地為游擊隊傳送情報的。

            以下詞語供理解課文時參考:

            耷拉:下垂。

            陰沉:天陰的樣子。

            輕蔑:輕視,不放在眼里。

            行軍灶:行軍中做飯的用具。

            聚精會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興致勃勃:興致很高的樣子。

            塵埃:塵土。

            夜鶯:一類叫聲清脆婉轉的鳥。

            杜鵑:鳥名。這種鳥身體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點,腹部有黑色橫紋。初夏時常晝夜不停地叫,是益鳥。也叫“布谷”或“子規”。

            4.活動提示

            (1)思考與交流

            “瀏覽課文,捕捉下列信息”一題是為了培養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搜集信息的能力。這一練習應該在初學課文時進行,并使學生掌握搜集信息的方法,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習慣。

            “討論”意義在于鞏固“前后照應”這一表達方法,特別在這篇課文中,最后兩個自然段和開頭三個自然段在結構上叫首尾照應。以夜鶯的歌聲開篇,再以夜鶯的歌聲結束,結構完整,渾然一體。同時最后兩個自然段還告訴我們,文中敘述的故事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巧遇。“夜鶯”在村口放哨這是他的職責,以夜鶯的歌聲傳遞信息則是他和敵人進行斗爭的.特殊方式。這樣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使他們能夠合理地推想后面可能發生的相似的故事。

            (2)拓展與運用

            “借助課文中的素材,整理出小夜鶯的‘肖像’。雨來與夜鶯這兩位小英雄,各有什么特點”這一練習是引導學生走出課文,作為一個旁觀者將兩篇課文中極富有鮮明特點的人物進行縱向分析和比較,從而得出自己富有個性的見解。答案不必千篇一律,有道理即可。

            “把故事改編成課本劇演一演,或舉辦一個小英雄的故事會。”這個練習的目的有二,一是通過改編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課文中的人物及故事,二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表現力。

            (3)積累

            “讀一讀,寫一寫,體會加點詞語的意思”一題旨在鞏固文中出現的重點字詞,并理解“寂靜”等四個詞語的意思。參考答案如下:

            寂靜:沒有聲音,很靜。

            凝神:精神高度集中。

            婉轉:形容聲音曲折、優美、動聽。

            垂頭喪氣:形容情緒低落,失望懊喪的神情。

            5.課時安排:建議2課時。

            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指出,課文完全可以在倒數第2個自然段戛然而止,最后一個自然段似乎是“畫蛇添足”了,刪去可不可以。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與學生共同分析最后一個自然段。這段內容的作用有兩個:一是體現課文的表達線索,那就是“夜鶯的歌聲”。課文以夜鶯的歌聲開篇,再以夜鶯的歌聲結束,達到內容的完整;另一個作用是體現人物的品質,正是“夜鶯”婉轉的歌聲吸引了無數的敵人。這歌聲是“夜鶯”獨特的戰斗方式,也體現了小“夜鶯”的愛國熱忱。

          【夜鶯的歌聲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小學課文太陽課文原文11-09

          背影課文原文02-13

          海燕課文原文07-25

          散步課文原文03-19

          跳水課文原文06-03

          刻舟求劍課文原文06-11

          《燈光》課文原文06-04

          《過秦論》課文原文06-13

          白楊的課文原文07-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看片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 日本特黄天天看特色大片 |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 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