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月的田野課文原文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童年生活,回憶童年美好的事情是一種享受,充滿了樂趣。下面為大家帶來五月的田野課文原文,供大家閱讀!
麥子熟的時候,豆莢也長大了。
麥子是黃黃的,豆莢是青青的。在五月的田野里,它們散發出陣陣清香。這時候,我們忙碌起來。
五月的風暖暖的,油光光的泥土軟軟的。我們光著腳走在田埂上,冷不丁地,泥土會從我們腳趾縫里冒出來,真舒服。折一根韌柔軟的柳條,削一節筆直的竹管,柳條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聲,鞭子甩幾下,我們攆著鴨子,趕著羊群,在田野里撒著歡兒地跑。把鴨子攆到剛翻過的地里去吧,那里的草蟲最多;把羊兒趕到河邊去吧,那里的青草真嫩。從麥田的溝沿上、豆地的田埂上,我們找到一小捧一小捧的嫩青草,放進竹籃里。我們忙碌著,心里真高興——家里的小兔又有青草吃了。
忙完了,肚子也咕咕地叫了,我們摘來嫩豆莢,拿出鐵鍋和米,自己做飯吃。一會兒米飯熟了,豆莢熟了。噴香的飯菜比什么都可口。
吃飽了,我們也乏了,往草地上一躺,閉上眼睛。當我們睜開眼睛的時候,眼前是一片青黃。哦,黃的是麥子,青的是豆莢。
相關內容閱讀
《五月的田野》教學設計
這篇課文從對田野美麗的勾勒,到對田間孩子們的描摹,讓我們了解到了農村孩子們的童年生活,也感受到了那濃濃的鄉土氣息。作者的筆下,五月的田野是自然美的化身。那黃黃的麥子、青青的豆莢、軟軟的泥土、燦爛的陽光,在作者的筆下都變得富有靈性而詩意盎然,洋溢著泥土的芬芳。作者描寫了田野中的景色,但景中有情。“在燦爛的陽光下,它們甜甜的笑了。”一個“笑”字,表面是寫麥子和豆莢的快樂,實際上卻更表現了鄉下孩子們的快樂。
作者的筆下,五月的田野是孩子們的樂園。這種“樂”是通過對孩子們的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出來的:光腳走路、吹竹笛、甩柳鞭、攆鴨、趕羊、撒著歡兒的跑。作者還更巧妙的把對農村孩子們的懂事、勤勞的贊美融會其中——把鴨趕到草蟲最多的地方,把羊趕到青草最嫩的地方,他們能夠幫助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并在勞動中找到樂趣。作者簡單得敘述了“野炊”,描述了孩子們吃著簡單的飯菜也覺得“噴香”、“可口”,從中讓我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純樸和對生活的熱愛。
縱觀全文,優美、活潑、樸實、簡約是本文的語言特點。文中大量運用了疊詞,如“青青的”、“黃黃的”、“暖暖的”、“軟軟的”等等,多用短語,使文章具有了一種音樂之美,讓讀者讀起來有輕松、愉悅之感。
一、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1.出示田野風光的圖片,學生看后暢談感受。
2.師:美麗的田野風光讓我們心情愉悅,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五月的田野》就是一篇有濃濃鄉土氣息的文章,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能說說文中所描寫的內容嗎?
學生回顧課文內容。
3.師:文中田野的美麗和農村孩子的快樂,深深吸引著我們,讓我們走進課文,與他們一起分享。
二、邊讀邊畫,感知品悟。
同學們請你按要求認真讀課文。要求:
1.用“~~~~”勾畫出描寫田野美麗的句子,細細品讀,體會這些句子每在哪兒?
2.用“——”勾畫出能表現孩子們童年生活快樂的語句,認真讀一讀,看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三、品析語言,研究領悟。
師:同學們都欣賞完了課文內容,并有了自己的所見所感,現在讓我們一起交流。
預設:
1.第二段中“麥子是黃黃的??它們甜甜的笑了。”
(1)讀句子后,同學可能會說:“黃黃的”、“青青的”寫出了顏色;散發出來的“清香味”;“笑”是擬人的寫法。
分析中仿寫“麥子是黃黃的”
(2)重點理解“在燦爛的陽光下,它們甜甜的笑了”一句。“它們”指誰?他們會笑嗎?為什么這樣寫?你感覺此時誰的心里也在笑?
(3)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自由一下讀出田野的廣闊和美麗,同學間互讀互評。
2.第三自然段。
師“麥子黃,豆芽青,陽光灑遍田野,真美啊!純真自然的美,讓人眼前一亮。在這美景中,孩子們尋找到了怎樣的快樂?讓我們一起聊一聊。”
(1)理解“我們光著腳在田埂上走??真舒服。”時可引導學生和自己的童年生活對比,想象當時孩子們的樣子;再通過朗讀,抓住“泥土軟軟的、冷不丁、冒”等詞語體會光腳走在田埂上的樂趣。
(2)“折一根柔軟的柳條??撒著歡兒的跑。”是什么感受?學生可能說:高興、開心、自由自在??教師可先舉個例子,再激勵學生說說自己生活中有相同的感受的事例。再帶著這一種心情讀一讀這兩句。
(3)問:孩子們把鴨子,羊群攆到哪兒去了?
先讀讀文中的語句。“把鴨子攆到??青草真嫩。”再引導學生分析出把鴨子、羊群攆到那里是讓他們吃飽,孩子們是在放鴨子,放羊。并想象鴨子、羊群吃食的場面。從中體會孩子們的快樂,從中體會孩子們的懂事和勤勞。
(4)結合課文想一想,農村除了養雞養鴨,還養什么?學生可能馬上答出:小兔子。
讀讀相關句子。“從麥田的溝沿上??又有青草吃了”引導學生分析出“心里真高興是因為小兔子有青草吃”體會到孩子們的懂事和勤勞。
(5)出示句子:
“1.這時候,我們忙碌起來。
2.我們忙碌著,心里真高興。”
師:“忙碌”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忙碌”指什么?
引導學生分析出忙碌就是農村孩子幫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這是勞動。對比自己勞動中的快樂,體會到勞動讓人樂在其中。
(6)師小結:忙碌中的我們光腳走在田埂上,真舒服;折柳條,做竹笛,趕著鴨子、羊群撒歡地跑;找到一小捧一小捧的嫩青草,心里真高興。我們感到勞動中有無窮的樂趣。
(7)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3.第四自然段。
引導學生說出這一段中蘊涵的孩子的快樂。
師:你吃過可口的飯菜嗎?仔細讀讀這一段,看看誰能發現問題?
學生可能提問:只有米飯和豆莢,作者為什么說比什么飯菜都香?
引導學生要向鄉下孩子那樣從平凡的生活中獲得樂趣,熱愛生活的品質。 適時指導朗讀這一段。
4.忙完了,吃著簡單的飯菜也覺得噴香可口,這些孩子們如此熱愛生活,讓我們和他們一起閉上眼睛,在暖暖的風中,體會在青草地上休息的愜意。
放音樂,朗讀一首描寫田野的小詩。
讓同學們睜開眼睛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的感受,體會“大地當床,藍天當被”的意境。
師: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想讀最后一段。
5.問:你覺得文中的景美嗎?而文中讓你感受最多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領悟到表面寫景,實際上卻表達出孩子們的快樂。
6.小結。
總結自己學完課文的收獲。學生談后,教師小結。
文章通過田野中有代表性的兩種植物“麥子”“豆莢”展開了全文,描繪出一幅愜意、自由的童年生活圖畫。畫中的田野因孩子們而富有生氣,孩子們因田野而快樂。情景交融,物隨景移。讓我們在作者的筆墨中感受到五月的田野與童年的快樂融為一體。
四、擴展延伸
回憶自己童年生活令人難忘的人和事。
五、作業套餐
師:同學們現在還意猶未盡,那就一定要做好下面的事。
1.用畫筆或文字或影像記錄下你眼中的五月,收入到你的采蜜集中。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麥子,豌豆制作剪貼畫。
《五月的田野》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 :現在正是五月,五月的田野該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老師帶你們去看一看好不好?看完之后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五月田野的自然景觀。)
3、(看過之后)師:走過了五月的田野,此時此刻你最想說點什么?(學生自由談。)
4、師:你們想不想到五月的田野玩一玩?有一群孩子早就迫不及待地先去了,我們也趕快出發吧!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整體感悟,。
1、師:下面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一邊讀一邊想,讀了課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掃清字詞障礙。
①(出示兒化音詞):小兔、豆莢、腳趾縫、柳條、竹管、溝沿
師:剛才大家讀得特別認真,課文中的詞語都會讀了嗎?這篇課文中有一些詞語特別有趣,看,這些詞語怎么讀才能讓大家感到這些事物特別有趣、特別可愛呢?誰來讀讀第一個詞?
②(出示疊詞):黃黃的、青青的、甜甜的、暖暖的、軟軟的
師:課文中還有一些詞語特別奇妙,使文章具有一種音樂之美,讓人讀起來感到輕松、愉快,大家看,這些詞有什么特點?(前兩個字是相同的)這樣的詞叫疊詞。誰來讀讀這些好聽的詞?你還能說出一些這樣的疊詞嗎?(綠綠的、嫩嫩的、藍藍的、紅紅的、肥肥的、輕輕的……。)
③(出示多音字)
師:課文中還有兩個多音字呢!(出示音讓學生組詞區分)
4、交流讀書收獲:讀了課文,你能感受到什么?
預設:(1)五月的田野很美。(2)孩子們在田野中玩得很快樂。
5、師相機板書:田野美麗 孩子快樂
三、深入讀書,品詞嚼句,感悟語言。
師:你是通過書上的哪些詞句感受到田野美麗、孩子快樂的呢?同學們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在書上勾畫下來。(生勾畫,師巡視:有的同學真聰明,感受到田野美麗的詞句用曲線畫了下來,把感受到孩子快樂的詞句用直線畫了下來,作上了不同的記號。)
(一)感悟五月田野的美。
1、指名讀
(1)大屏幕出示圖片字幕:(第二年自然段中)“麥子是黃黃的,……它們甜甜地笑了。”
(2)指導朗讀,感悟語言。
(3)啟發聯想,訓練語言。
師:是的,它們甜甜的笑了,“它們”是指誰呀?(麥子 豆莢)它們會笑嗎?(生:不會);那作者為什么說“它們甜甜的笑”呢?(因為作者愛它們;是作者的心里在笑??)
師:麥子笑了,豆莢笑了,孩子們,在你們的眼里還有什么也笑了呢? (生自由談)
4、再次回歸、感悟、配樂讀
師:讓我們再次甜甜的笑著來讀一讀這段話吧!
(二)感悟孩子們的快樂。
師:你們讀得真好!孩子們,你有從哪里感受到了在五月的田野里,孩子們很快樂呢?
(生交流自己的讀書所得,教師隨機指導孩子們讀書感悟。相機出示如下三句話的課件。)
1、“五月的風暖暖的……真舒服。”
讓學生想象,再通過朗讀,抓住“泥土軟軟的、冷不丁、冒、真舒服”等詞語體會光腳走的樂趣。
2、“竹笛吹一聲……撒著歡地跑”。
師:這句話中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孩子們特別高興?(撒著歡地跑)“撒歡兒”是什么意思?(因興奮而連跑帶跳)。同學們,這一個“撒著歡地跑”讓你想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生結合課文內容描述自己想象中的畫面)
師生合作感情朗讀( “竹笛吹一聲……那里的青草真嫩。”)
3、“從麥田的溝沿上……又有青草吃了。”
孩子們不僅在田野中找到了快樂,還在勞動中體驗到了無窮的樂趣,這怎么能不讓孩子們感到快樂呢!讓我們伴著音樂和孩子們一起享受享受五月田野帶給他們的快了好嗎?
4、指名配樂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閉眼想象。
5、師:多快樂的孩子們啊!“忙完了??”(教師示意學生跟讀)中的指導“噴香的飯菜比什么都可口。”(抓住“噴香”“可口”)
師:“吃飽了……(教師示意學生跟讀)??青的是豆莢!”
師:吃飽了,躺在這五月的田野上,享受著大地當床,藍天作被的幸福!睜開眼睛,眼前是一片青黃,哦!黃的是麥子,青的是豆莢!這又是怎的一種幸福哇!
四、拓展
孩子們,學到這里,你是不是有許多的話想說呀?你是不是已經融入這五月的田野了呢?那就讓我們一起做一次小詩人,用我們的心,我們的情來寫一寫這五月的田野吧!
1、(放音樂,讓學生閉眼想象,構思想說的內容)
2、教師啟發學生一起完成小詩
五月的麥子是黃黃的,
五月的豆莢是青青的,
五月的______是________
……。
3、師:孩子們,你們寫的小詩真美,通過你們的小詩,老師知道,你們已經向文中的孩子一樣深深地愛上這五月的田野。回去以后一定要把這首小詩寫進我們的小本本,我們班一定要出一本《五月田野》的詩集!
【五月的田野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五月》的課文原文10-17
《槐鄉五月》小學課文原文10-27
小學課文太陽課文原文10-12
關于槐鄉五月課文原文欣賞05-08
《咕咚》課文原文09-23
《絕招》的課文原文08-13
趕海課文原文10-30
《鳥語》課文原文09-14
《石榴》課文原文06-03
散步課文原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