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麥穗課文

          時間:2024-10-05 22:37:13 網站 課文大全 我要投稿

          最大的麥穗課文

            導語:《最大的麥穗》是一篇說理的散文,敘述了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讓弟子到麥地里摘最大的麥穗,弟子們挑挑揀揀,結果兩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動張西望的道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大的麥穗課文,供各位閱讀和參考。

            最大的麥穗課文

            古希臘有一位大學者,名叫蘇格拉底。一天,他帶領幾個弟子來到一塊麥地邊。那正是收獲的季節。地里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你們去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弟子們聽懂了老師的要求后,就走進了麥地。

            地里到處都是大麥穗,哪一個才是最大的呢?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弟子們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突然,大家聽到了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你們已經到頭了。”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了老師的話,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與課文中一些重點詞語;

            3、能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4、解決課后練習第二題。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重點:

            課后練習第二題

            教學準備:

            PPT課件、蘇格拉底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課

            1、交流組織:問好!談話:同學們愛聽故事嗎?看來大家都抵擋不住故事的誘惑,那老師就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問一個大學者:“嗯,聽說您是世界上最有學問的人了……”

            同學們,猜一猜這個大學者是誰呀?(板書:蘇格拉底)今天就讓我們學習一篇關于他的課文。好!上課!

            2、板書課題,強調“穗”字的音、形。齊讀課題。

            3、交流資料。誰知道蘇格拉底的資料?指名說。老師也準備了一些。出示。指名讀。誰知道老師是從哪些方面收集的?不看大屏幕再試著說一遍,指名說。

            二、 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過渡:接下來就請大家用“最優秀的人其實就是你自己”的態度來完成這節課的學習好嗎?

            1、按要求初讀

            過渡: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82頁,自由地輕聲地朗讀一遍課文。

            要求:讀準音、讀通句、讀順文,遇到不認識的字一定要解決掉再走。

            2、檢查初讀

            過渡:剛才看見大家讀得都特別認真,相信同學們一定也做到胸有成竹了,現在誰愿意站起來把你的讀展現給大家呢?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出示“沉甸甸”(正音,積累ABB式的詞語)

            (2)指名讀第二至三自然段

            (3)指名讀第四、五、六自然段

            出示“挑挑揀揀”(積累AABB式的詞語)

            “兩手空空”(積累ABCC式的詞語)

            “麥壟”(識記字音、分辨字形、了解字義、進行描紅)

            “如夢初醒”

            (四)指名讀第七自然段

            出示“不失時機”、“錯失良機”(釋義,明白這是一組反義詞)

            出示所有詞語,指名全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把握

            1、按要求默讀

            過渡:同學們的字、詞都過關了,老師相信,通過再一次讀課文,你會對這些詞語有更深地了解的,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思考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默讀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專注。指名回答。

            進行評價,借助詞語再次進行概括。

            3、理清脈絡

            過渡:圍繞這個主要內容,課文時怎們分段的?靜下心來,再快速讀讀課文,說說每段的意思。指名回答,(隨機板書:提要求、找麥穗、悟道理)

            4、滲透體裁——借事說理(板書)

            四、深度讀文,重點突破

            過渡:提要求、找麥穗、悟道理看似平常的一件事情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一)提要求

            過渡:現在就讓我們去第一部分中去看看,蘇格拉底提了一個什么要求?找到勾住

            1、指名讀

            2、指導讀:如果你是蘇格拉底,你想讓大家聽清你的要求,你會強調哪些字眼?怎么讀?

            3、質疑:如果你是蘇格拉底的弟子,你聽了這樣的要求,你會想什么?

            4、齊讀。這么多的疑問一定要收藏好,因為它會帶領走向成功彼岸,好,讓我們齊讀第一自然段,感受事情發生的背景。

            (二)找麥穗

            過渡:蘇格拉底給弟子們提了個要求,讓大家找麥穗,好,現在我們去第二部分看看。

            1、共有幾個自然段?誰愿意讀?指名讀2、3自然段。

            出示:“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讀了這句話有什么感覺?

            “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讀了這句話感覺怎樣?對比一下這兩句話有什么特點?

            所以中間用什么號?出示分號。那分號在這有什么作用?

            注意:分號的停頓比逗號稍長,比句號稍短。誰愿意試試?一起試試

            2、作為獎勵,你可以叫一位同學來讀,指名讀3、4自然段。

            這段話中蘇格拉底說了一句什么話?找到勾住。出示“你們已經到頭了”

            指名讀

            指導讀:從文中找答案,這句話該怎么讀?用這種強調誰愿意來讀一遍。

            3、作為獎勵,你可以叫一個你的好朋友來讀,指名讀5自然段。

            這兒藏著一個難啃的骨頭,出示“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

            指名讀這個句子,談發現,引作用

            指名小組讀句子。

            指導讀“除了”碰見“這個詞出現了兩次,哪個詞還出現了兩次?分別是什么意思咱這兒先賣個關子,既然一句話中連續出現兩次,可以感覺到它很重要,怎么讀呢?指名讀。齊讀。

            (三)悟道理

            過渡:從提要求到找麥穗,整個感覺就和教學無關、和學習無關,更和人生無關,但這正是蘇格拉底的睿智所在。這才是真正的教學!來,讓我們看看弟子們學到了什么?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出示“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

            又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對,分號!男生讀分號前邊的句子,女生讀分號后邊的句子。

            讀完之后,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現分號前后的句子什么關系?那分號有什么作用?

            本文三個分號的句子學完了,回憶一下我們學分號的方法概括一下要想知道分號的作用得用什么方法?

            指名讀。齊讀全段。

            五、鞏固練習

            1、聽寫

            2、想一想:“最大的麥穗”指什么?

            六、小結過渡

            “最大的麥穗”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下節課請同學們和又帥氣又睿智又幽默的楊老師一起繼續探討人生,老師期待大家的表現。

            七、板書設計

            提要求 16、最大的麥穗

            蘇格拉底 找麥穗

            悟道理

            課文簡析

            1、段落結構

            課文分析這篇課文的具體段落結構如下: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蘇格拉底要求弟子們在麥地里摘一顆最大的麥穗。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寫弟子們在麥地里挑挑揀揀,一再錯失良機,結果兩手空空,蘇格拉底教導弟子們。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寫弟子們從蘇格拉底的話中領悟到做人的道理。

            2、寫作特點

            這篇課文的大半部分內容是在講述一件事: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去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從摘麥穗的緣由到弟子們如何摘麥穗,直至摘的結果,交代得完整而具體。但作者并非就是為了告訴讀者這么一件事,而是利用這個故事來說明人生旅途中應如何對待機遇的一個道理,像這樣由事及理便是緣事說理的表達方法。

            這篇課文的主旨在于說理,但卻不吝筆墨地要把事情寫生動、寫具體。為什么要這樣呢?就是通過具體的事情來豐富讀者的感受,為所要揭示的道理提供有力的支持,使人對文章所揭示的意義深感“言之有理”,不覺得空洞。像這篇文章正是這樣,當讀者為蘇格拉底的弟子摘麥穗的故事而感覺生動之時,作者在最后一節借弟子悟出的道理給了讀者以感觸——人生也如在麥地中行走一般,不能錯失良機。

            課后習題:

            1.課文有幾處使用了分號?體會他們的用法。

            2.“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以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聯系實際,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課文相關資料:

            蘇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既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又是一位個性鮮明、從古至今被人毀譽不一的著名歷史人物。是古希臘三賢之一、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的父親是石匠和雕刻匠,母親是接生婆。

            青少年時代,蘇格拉底曾跟父親學過手藝,熟讀荷馬史詩及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靠自學成了一名很有學問的人。他以傳授知識為生,30多歲時做了一名不取報酬也不設館的社會道德教師。許多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圍,跟他學習,向他請教。蘇格拉底卻常說:“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過的。他喜歡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面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戰爭、政治、友誼、藝術,倫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參戰,當過重裝步兵,不止一次在戰斗中救助受了傷的士兵。40歲左右,他成了雅典的遠近聞名的人物。

            蘇格拉底一生過著艱苦的生活。無論酷署嚴寒,他都穿著一件普通的單衣,經常不穿鞋,對吃飯也不講究。但他似乎沒有注意到這些,只是專心致志地做學問。

            蘇格拉底的學說具有神秘主義色彩。他認為,天上和地上各種事物的生存、發展和毀滅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對研究自然界,認為那是褻瀆神靈的。他提倡人們認識做人的道理,過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學主要研究探討的是倫理道德問題,他的著名思想是蘇格拉底教學法、蘇格拉底反詰法。

            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后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煽動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判處死刑。盡管他曾獲得逃亡雅典的機會,但蘇格拉底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同時也是因為擔心他逃亡后雅典將再沒有好的導師可以教育人們了。

          【最大的麥穗課文】相關文章:

          最大的麥穗課文內容07-19

          《最大的麥穗》原文06-09

          格林童話《麥穗的故事》08-08

          小學課文太陽課文原文10-12

          《豐碑》課文10-12

          《離騷》課文09-12

          離騷 課文07-29

          《景陽岡》課文原文07-05

          望月課文原文06-06

          登高課文原文08-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视频网站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欧美 |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韩三级 | 一本一本久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亚洲AⅤ片综合久久网 |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综合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