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集導學案

          時間:2024-08-12 19:44:28 蘭亭集序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蘭亭序集導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過,理解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2.掌握本文出現的文言詞類、句式的特殊現象。

            3.欣賞文中描繪的自然美,學會關愛自然,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

            〖學法指導方法〗

            通過誦讀,感悟文意,學生互助合作質疑探討重要的文言知識。

            〖知識鏈接〗

            1.走近作者

            王之(公元321~379,一說303~361),字逸少,東晉瑯琊臨人。是東晉也是我國古代最杰出的書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門,是東晉政治家王導的從子。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早年從衛夫人學習書法,后多鑒前代名家書法,博采眾長,備精諸體,有“書圣”之稱。書法刻本以《樂毅論》《蘭亭序》《十七帖》為著。其子王獻之也是書法名家。父子齊名,世稱“二王”“二圣”。王之在詩文寫作上也是高手。東晉文壇盛行文,王之是少數仍沿用散文寫作,或以散馭的作家之一。其文風清洗,不尚辭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紹

            兩晉政治恐怖,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殘殺現象時有發生。士大夫不滿,普遍崇尚老莊,追求清靜無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學盛行,對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學創作都產生了很復雜的影響。文學創作內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現實的情調很濃。東晉時期,清談老莊玄理的風氣很盛,是玄言文學泛濫之時。但王之一反“清虛寡欲,尤善玄言”的風氣和追求體的形式主義之氣,抒寫了一篇情真語篤,樸素自然的優美散文《蘭亭集序》,不但在東晉文壇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

            蘭亭,是東晉時期會稽郡治山陰(今浙江紹興市)城西南郊名勝。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幽雅,是當時名流雅士時常集會的地方。 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節),王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修之禮,舉行過一次盛大的風雅集會,參加的名士,有“東山再起”的司徒謝安、“擲地作金石聲”的辭賦家孫綽,潛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當時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詩各一首。之后王之將諸名及詩作一一記錄集結成集,是為《蘭亭集》,并為此集作序一篇,這就是《蘭亭集序》。

            3.文體知識

            《蘭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簡稱“序”,也叫前言,屬實用文體,同“跋”是一類。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薦介紹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說明寫作過程、寫作目的、主要內容或說明一些同書本有關的事情,幫助讀者更好地去閱讀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請他人寫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紹著作外,往往還有一些評價的內容。

            〖自主學習〗

            1.初讀課文,字音辨識

            癸(  )丑   修(  ) 流觴(  )  激湍(  )  形骸( )

            游目騁( )懷  齊彭殤(  ) 嗟悼( )(  ) 會(  )稽(  )

            感慨系( )之

            2.字音辨識

            癸guǐ丑    修xì      流觴shāng     激湍tuān

            形骸hái    游目騁chěng懷   齊彭殤shāng    嗟悼 jiēdào

            會kuāi稽jī  感慨系xì之

            3.速讀課文,請學生分別劃出三個段落中表達作者情感的詞來,劃出不懂的字詞句來。

            4.摘錄第一段中寫景句,體會作者寫景狀物言簡意賅,妙趣天成的特點,感受作者快樂的心境。

            學生明確: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

            5.(1)有人將本段之“樂”總結為“五樂”,你能找出來并加以總結說明嗎? 作者依據什么說這次聚會“信可樂也”?“信可樂也”在第一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確:在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這次聚會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這是一樂;而聚會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可謂良辰,是為二樂;聚會之地“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可謂景美,是為三樂;宴會之中“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可謂情真,是為四樂;而“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可謂極視聽之娛,是為五樂。作者感到人賢、辰良、景美、情真、賞心五事齊,所以認為這次聚會,“信可樂也”。“信可樂也”一句是對聚會情景的總結,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樂”。

            6.第三段作者是圍繞什么主題展開討論的?作者為何而痛?

            明確:樂憂生死等人生重大問題。 一痛惜情隨事遷,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終期于盡。

            〖小組合作學習〗

            1.談談你對“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一句的認識。

            明確:作者認為人不管以怎樣的方式活著,生命都在不知不覺中逝去,而壽命的短長只能聽憑造化,最終歸于結束。所以生就是生,活著能享受樂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無,活著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齊觀。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之意。

            2.第四自然段,作者發出“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乎”的慨嘆,那么作者究竟為何而“悲”呢?

            明確: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二悲今人一死生齊彭殤的虛妄;三悲后人叩問今人,可謂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個體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類社會從古到今,邁進了多少年,然而人類對生命本質的體驗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隨堂演練〗

            一、文言知識歸納整理

            1.趣舍萬殊(“趣”通“趨”,趨向,取向)  悟言一室之內(“悟”通“晤”,面對面)

            2.修:茂林修竹(高)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長)

            乃重修岳陽樓(修建 ) 修守戰之具(整治)

            期: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至,及)期年之后(周,期年:一周年)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約定)

            致: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情趣,情致)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達到)

            臨:未嘗不臨文嗟悼(面對,引申為閱讀)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面對,迎)

            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面對)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將要)

            次: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旁邊)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按次序)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行軍途中的駐地)

            3.映帶左右(環繞,名作動)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形容詞作名詞,賢才;年少的人和年長的人)

            所以游目騁懷(使……游,使……騁,動詞作使動)

            一觴一詠(名作動,喝酒)

            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樣,數量詞意動)

            齊彭殤為妄作(齊:形容詞意動,看作相等。)

            4.列坐其次 古義:這個地方  今義:次一等的。

            俯察品類之盛 古義: 萬物。  今義:物品的種類。

            或取諸懷抱 古義:思想抱負  今義: 懷里抱著

            所以游目騁懷 古義:用來……的……  今義:連詞,表示因果關系。

            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古義:這篇文章   今義:文雅;文化或文人

            5.仰視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定語后置)

            會于會稽山蘭亭(介詞結構后置句)

            當其欣于所遇(介詞結構后置句)

            亦將有感于斯文(介詞結構后置句)

            悟言(于)一室之內(省略介詞“于”)

            引以(之)為流觴曲水(省略介詞賓語“之”)

            死生亦大矣(判斷句)

            二、基礎演練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正確的一組是(  )

            A.虛誕(dàn)  癸丑(kuí) 萬殊(shú)   峻嶺(jùn)

            B.殤子(shāng) 會稽(jī)  形骸(hái)   會晤(wù)

            C.悼念(dǎo)  修(xì)  騁懷(chěng)  符契(qì)

            D.嗟悼(jiē)  流觴(shāng) 激湍(tuān)  曲水(qǔ)

            答案B。A項“癸”應讀“guǐ”,“殊”應讀“shū”;C項“悼”應讀“dào”;D項“曲”應讀“qū”。

            2.下列詞語中加點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群賢畢至(全)   少長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

            B.暢敘幽情(幽深內藏) 人之相與(交好) 崇山峻嶺(高)    暫得于己(短暫,一時)

            C.感慨系之(附著)   修短隨化(變化) 終期于盡(至,及)  向之所欣(過去,從前)

            D.喻之于懷(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敘時人(一個個地)

            答案B。A項,修:長。C項,化:自然。D項,喻:明白。

            3.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①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邊,指水邊)  ②所以游目騁懷(用來)

            B.①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借指音樂)          ②曾不知老之將至(乃,竟)

            C.①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交往)          ②或取諸懷抱(從……中取得)

            D.①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導致)      ②未嘗不臨文嗟悼(面對)

            答案D.思想情趣。

            4.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趣舍萬殊,靜不同            B.悟言一室之內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答案 C。A項,“趣”同“取”;B項,“悟”同“晤”;D項,“景”同“影”

            5.下列關于“期”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注定)       B.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希望)

            C.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約定)  D.秋以為期(約定的佳日)。

            答案B。B項,期:滿一年。

            6.下面“其”字的用法,與其他句不同的一項是(  )

            A.吾其還也         B.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C.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D.當其欣語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

            答案A。A.語氣副詞,表婉商,其他三項作代詞。

            7.下列句子中“一”作數詞用的一項是(  )

            A.①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②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B.①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②悟言一室之內

            C.①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②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

            D.①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②一夫作難而七廟

            答案 A 。B.C兩項中①的“一”是相同.同等的意思,D項中的①“一”是副詞,相當于“很”。

            8.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  )

            例句: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A.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B.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

            C.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D.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答案 C。例句與A、B、D 三項均為狀語后置句。

            9.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抬頭觀覽浩渺的宇宙,低頭審視多的物類,借以放眼縱觀,舒展胸懷,足以盡情地享受著看和聽的樂趣,實在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很慢地度過一生

            C.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本來才知道把生和死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等到他所向往的事情已經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轉移,感慨就隨之而產生了。

            答案 B。“俯仰一世”意為“一俯一仰之間,一生已過。比喻人生短暫”。

            10.下面文學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王之的《蘭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傳久遠。

            B.序是古代文體的一種,大多用以題贈,或作著作的前言,《蘭亭集序》是朋友之間互相唱和的贈言。

            C.魏晉時期在中國抒發藝術的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王之書寫的《樂毅論》《黃庭堅》等楷書作品被稱為“書之圣”,行草《蘭亭集序》被后世書法家譽為“行書第一”。

            D.書法藝術是我國特有的藝術,在我國書法史上,涌現出許許多多的書法大家,有并稱“二王”的王之.王獻之,有“顏筋柳骨”之稱的顏真卿、柳公權等。

            答案B。《蘭亭集序》是詩集的序言,不是贈序。

          【蘭亭序集導學案】相關文章:

          蘭亭序集預習學案03-29

          高中《蘭亭序集》預習學案03-29

          高中蘭亭序集預習學案03-24

          《離騷》的導學案04-12

          離騷的導學案04-19

          蘭亭集序導學案04-05

          《圓明園的毀滅》導學案教學案06-14

          《平凡的世界》導學案03-23

          木蘭詩導學案03-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 |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首页 | 亚洲v欧洲v日韩v国产 | 亚洲欧美人另类成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全 | 亚洲人曰屄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