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行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時間:2024-06-26 17:54:19 李白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北上行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北上行

          北上行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唐代 李白

            北上何所苦?北上緣太行。

            磴道盤且峻,巉巖凌穹蒼。

            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

            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方。

            殺氣毒劍戟,嚴風裂衣裳。

            奔鯨夾黃河,鑿齒屯洛陽。

            前行無歸日,返顧思舊鄉。

            慘戚冰雪里,悲號絕中腸。

            尺布不掩體,皮膚劇枯桑。

            汲水澗谷阻,采薪隴坂長。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饑飲零露漿。

            嘆此北上苦,停驂為之傷。

            何日王道平,開顏睹天光?

            譯文

            北上之苦,是因為上太行山之故。

            太行山上的履道盤曲險峻,懸巖峭壁,上凌蒼天。

            馬足為側石所蹶,車輪為高岡所催,真是行路難啊。

            況且從幽州到朔方,戰塵不斷,峰火連天。

            劍戟閃耀著殺氣,寒風吹裂了衣裳。

            安史叛軍像奔鯨一樣夾著黃河,像鑿齒一樣屯居著洛陽。

            前行無有歸日,回首眷思故鄉。

            在冰天雪地中掙扎,哭天悲地,痛絕肝腸。

            身上衣不掩體,皮膚粗如枯桑。

            想去汲些水來,又被洞谷所阻;想去采些柴來燒,又苦于山高路遠。

            更何況在山中還可能遇到磨牙掉尾的老虎,時時有生命之危。

            山上僅有草木,打不到吃的東西,饑渴之時,唯有飲些麟水。

            嘆此北上之苦,只有停車為之悲傷。

            何時才能天下太平,使人一消愁顏,重見天光啊?

            注釋

            北上行:樂府古題。《樂府解題》曰:“晉樂奏魏武帝《北上篇》,備言冰雪溪谷之苦。其后或謂之《北上行》,蓋因武帝辭而擬之也。”

            緣:沿著。太行:山名,在今山兩與河北之間。北起拒馬河谷南至黃河北岸,綿延千里。

            瞪道:有石階的山道。

            蹶:跌倒。

            幽州:地名,在今北京市一帶,為安祿山三鎮節度使府所在地。

            朔方:地名,在今山西西北部朔縣一帶。

            毒:凝成。

            嚴風:嚴冬的寒風。

            奔鯨:奔馳的長鯨,喻指安祿山叛軍。鯨,古喻不義之人。

            鑿齒:傳說中的猛獸,比喻安祿山。

            劇:甚。

            隴坂:本指隴山,此指山之隴岡坡坂。

            掉尾:搖尾。

            零露漿:樹上滴下的露水。

            驂:駕在車前兩側的馬。

            王道平:謂天下太平。《尚書·洪范》:“王道平平。”

            賞析

            魏武帝曹操有《苦寒行》,又名《北上篇》,概取詩首句“北上太行山”首二字“北上”名篇。李白此詩蓋取曹詩之旨,寫安史之亂爆發后北方備受叛軍蹂躪的苦難狀況。全詩格調低沉、蒼涼,極富感染力。

            此詩以巧妙的設問開篇:“北上何所苦?”為找到答案,詩人以沉痛的心情審視難民們繞行的太行山:“北上緣太行”,找到這因自然環境而致的第一個原因:“磴道盤且峻,巉巖凌穹蒼。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山高路陡,車馬難行。隨即又放眼廣闊的政治背景:“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方。殺氣毒劍戟,嚴風裂衣裳。奔鯨夾黃河,鑿齒屯洛陽。”詩人找到了迫使人們遷徙的戰亂這一社會問題,是為另一個原因。雖然明了“何所苦”的原因,詩人卻無力為他們排解,只能以更加沉痛的筆觸描繪那悲慘的情景。從“前行無歸日”到“饑飲零露漿”十二句,詩人描述了“北上行”人們的慘狀。接著“嘆此北上苦,停驂為之傷。”詩人發出了長嘆,停下馬車,不忍再看,仰天狂呼:“何日王道平,開顏睹天光?”

            這首詩筆觸極為細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繪災民圖時由環境而哭聲,由哭聲而身體,由身體而行動,莫不窮形盡相,給人以極深的印象。此時詩人對月揮杯的飄逸、抽刀斷水的豪邁,統統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兩眼含淚的悲哀與深切的同情。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唐肅宗至德初年安史之亂爆發初期,當時安祿山攻占洛陽,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北上行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上李邕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9-10

          古風·其十九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7-04

          李白詩《將進酒》原文翻譯賞析09-18

          渡荊門送別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9-05

          登峨眉山 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21

          南奔書懷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29

          秋夕旅懷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7-28

          李白詩《望廬山瀑布》原文翻譯及賞析09-19

          李白詩《客中作》原文翻譯及賞析09-11

          元丹丘歌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9-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911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观看播放 | 亚欧乱色国产精品免费九库 | 日本v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美女黄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更新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