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的詩的代表作品

          時間:2025-01-16 18:15:03 銀鳳 李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賀的詩的代表作品

            李賀才思聰穎,七歲能詩,十五歲就已經譽滿京華與李益齊名了。下面是李賀的詩的代表作品,歡迎參考!

          李賀的詩的代表作品

            李賀生平介紹

            李賀(790-816),字長吉,河南昌谷(今河南省宜陽縣)人。唐皇室遠支。因父親名晉肅,“晉”、“進”同音,不得參加進士科考試,堵塞了仕進之路,僅作過幾年奉禮郎( 管宗廟祭祀司儀一類事務的從九品小官 )。他對這種低微的職務很不滿,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詩,損害了身體,年僅二十七歲就逝世了。

            李賀早年即工詩,很有才名,受知于韓愈、皇甫湜。他的詩大都構思奇特,意境怪誕、想象豐富,語言新穎詭異。但由于仕進無路,少年失意,使他生活孤寂,性情冷僻,詩中常帶有感傷、消沉的情調。他作詩態(tài)度嚴肅,冥索苦思,命意遣詞,都力求深刻、獨到。

            李賀主要作品

            《李憑箜篌引》

            【作品介紹】

            《李憑箜篌引》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此詩運用一連串出人意表的比喻,傳神地再現了樂工李憑創(chuàng)造的詩意濃郁的音樂境界,生動地記錄下李憑彈奏箜篌的高超技藝,也表現了作者對樂曲有深刻理解,具備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全詩語言峭麗,構思新奇,獨辟蹊徑,對樂曲本身,僅用兩句略加描摹,而將大量筆墨用來渲染樂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動人效果,大量的聯(lián)想、想象和神話傳說,使作品充滿浪漫主義氣息。

            【原文】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過華清宮》

            【作品介紹】

            《過華清宮》是唐代詩人李賀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律。此詩刻畫了華清宮冷落蕭瑟的景象,追述了華清宮清寂冷落的開端,暗示了華清宮冷落之原因。前六句極寫華清宮滿目荒涼的景象,后兩句寫蜀王消息還未到,而泉水旁已生長了芹芽,意指已非當日景象。全詩包含有深刻的諷剌,但含而不露,深得含蓄的妙處。

            《雁門太守行》

            【作品介紹】

            《雁門太守行》是唐代詩人李賀運用樂府古題創(chuàng)作的一首描寫戰(zhàn)爭場面的詩歌。此詩用濃艷斑駁的色彩描繪悲壯慘烈的戰(zhàn)斗場面,奇異的畫面準確地表現了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邊塞風光和瞬息萬變的戰(zhàn)爭風云。首聯(lián)寫景又寫事,渲染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并借日光顯示守軍威武雄壯;頷聯(lián)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渲染戰(zhàn)場的悲壯氣氛和戰(zhàn)斗的殘酷;頸聯(lián)寫部隊夜襲和浴血奮戰(zhàn)的場面;尾聯(lián)引用典故寫出將士誓死報效國家的決心。全詩意境蒼涼,格調悲壯,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藝術魅力。

            【原文】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夢天》

            【作品介紹】

            《夢天》是唐代詩人李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古。此詩寫夢游月宮的情景,前四句寫在月宮之所見;后四句寫在月宮看人世的感覺。詩人的用意,主要不在于對月宮仙境的神往,而在于從非現實的世界冷眼反觀現世,從而揭示人生短暫,世事無常的道理。全詩想象豐富,構思奇妙,用比新穎,體現了李賀詩歌變換怪譎的藝術特色。俯視人間,時間短促,空間渺小,寄寓了詩人對人世滄桑的深沉感喟。

            【原文】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濕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

            【作品介紹】

            《金銅仙人辭漢歌》是唐代詩人李賀因病辭職由京師長安赴洛陽途中所作的一首詩。詩人借金銅仙人辭漢的史事,來抒發(fā)興亡之感、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全詩設想奇特,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鮮明,而又變幻多姿;詞句奇峭,而又妥帖綿密。此詩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是李賀的代表作品之一。特別是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已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曾被毛澤東引用在其詩《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

            【原文】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致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昌谷讀書示巴童

            唐代 李賀

            蟲響燈光薄,宵寒藥氣濃。

            君憐垂翅客,辛苦尚相從。

            譯文

            蟲噪燈暗,我的家境是那樣貧寒;夜寒藥濃,我的身體是那樣孱弱。

            煢煢孓立、形影相吊,我是那樣孤單;只有你,憐憫我這垂翅敗落的苦鳥,不畏艱辛,與我作伴。

            注釋

            薄:微弱。

            宵:宵夜。

            君:指巴童。

            垂翅客:詩人以斗敗垂翅而逃的禽鳥自比。

            尚:還。

            簡析

            蟲噪燈暗,夜寒藥濃。政治上的失意與貧病交加,令詩人感到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詩人把他的感激之情奉送給了日夜相隨的巴童。不難發(fā)現閃爍其中的,還有詩人橫遭委棄的悲情。此詩可與詩人代巴童作答的詩—《巴童答》對讀。“巨鼻宜山褐,龐眉入苦吟。非君唱樂府,誰識怨秋深。”詩人百般無奈,又借巴童對答來做自我寬慰。

            綠章封事

            唐代李賀

            青霓扣額呼宮神,鴻龍玉狗開天門。

            石榴花發(fā)滿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

            綠章封事咨元父,六街馬蹄浩無主。

            虛空風氣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塵土。

            金家香弄千輪鳴,揚雄秋室無俗聲。

            愿攜漢戟招書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譯文

            道士穿著青霓長袍呼請?zhí)鞂m的守護神,鴻龍玉狗聽見他的聲音打開了天門。

            只見石榴花盛開,布滿了溪水兩岸,神女采洗石榴花,以涂染天上的白云。

            綠章封事呈給天帝,奏文中向他傾訴:長安六條街馬蹄雜沓,失去了主宰。

            目前空氣極不清爽,時疫流行,一般人染病而死,化為塵埃。

            金家所在巷道里香氣飄蕩,車輪轟鳴,揚雄的書屋中冷冷清清,沒有世俗的熱鬧聲。

            但愿拿著漢戟招回寒士書生的魂魄,不讓他們的尸骨長期被埋在荒草叢中。

            注釋

            綠章:又叫青詞,道士祭天用的祭文。

            夜醮(jiào):道士祭天的一種儀式。

            青霓(ní):一作“青猊”。

            鴻龍玉狗:守天門的神獸。

            石榴二句:設想天門打開之后,道士看到的景象。

            元父:元氣之父。指的是天帝。

            六街:長安。唐朝長安有左右六街。

            虛空風氣:空氣。

            短衣小冠:指普通人。

            金家:顯貴人家。漢朝金日磾是匈奴人,但是歸順漢朝,子孫幾代顯貴。

            揚雄:字子云,漢朝著名文士,生活貧寒,這里借指一般寒士。秋室:冷落的書屋。無俗聲:沒有嘈雜的聲音,只有讀書聲。

            書鬼:書生的鬼魂。

            蒿里:死人的墓地。

            賞析

            此詩側重于對天神世界的描寫。詩人有感而發(fā),由道士夜晚打醮而馳騁藝術想象。前四句寫仙界之美,描寫吳道士身著青霓袍,騰飛入太空,叩頭請求守護天宮的神獸打開宮門,看到的是仙女洗石榴花把白云染成彩云,天帝審閱道士發(fā)來的奏章,才知道天下大早,天氣炎熱,死了不少人。作者以此展開議論,認為富人平時享盡榮華富貴,這回熱死、干死也已經沒有什么遺恨,只是那些寒士書生尚未享受世間的歡樂,就這么熱死、干死,實在太可惜,活著的人也會為他們抱恨無窮。這寫出了人間之枯榮不等。因此詩人希望能用漢戟招回寒士書生的魂魄,別讓他們的尸骨長期被埋在荒草叢中。重人貴生,這是道家、道教學說中最重要的思想,亦是其最有價值的理論成果之一。從《老子》所強調的“攝生”、“貴生”、“自愛”和“長生久視”,《莊子》所說的“保生”、“全生”、“盡年”、“尊生”,《呂氏春秋》所說的“貴生重己”,到《太平經》主張的“樂生”、“重生”,以及其它的道書如《老子想爾注》、《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參同契》、《抱樸子內篇》、《西升經》、《度人經》、《悟真篇》等,始終貫穿著重人貴生的思想傳統(tǒng)。這首詩寫景寫事抒情有機結合,用對神仙世界的肯定來否定現實世界。突出仙界之美,為的是反襯“虛空風氣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塵土”的人間事實,表面看是寫“綠章封事咨元父”的道教科儀,實際上是要揭露社會的不平。“愿攜漢戟招書鬼,休令恨骨填蒿里”,正表現了道教重人貴生的道教思想。

            詩中運用對比手法,使天宮的清麗和人間的渾濁形成巨大反差,在鮮明的對立之中訴說人間的不平,詩人明知道士打醮是虛妄的行為,不過是隨感而發(fā),揭示出京城炎熱癘疾作祟、百姓遭殃的情狀,也反映出寒士的遭際。詩人將揚雄比況自己,詩思歸結到“寒士”身上,最終表達的是感士不遇的普遍主題。

          【李賀的詩的代表作品】相關文章:

          李賀的詩代表作09-20

          李賀作品11-24

          李賀的作品07-28

          李賀詩12-03

          李賀經典的詩11-08

          李賀的詩05-24

          詩鬼李賀的詩08-10

          李賀的詩馬詩09-06

          李賀的馬詩09-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精品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中文亚洲欧美乱码在线观看 | 日韩二区三区久久久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日本 | 亚洲精品大全寸在线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