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陽臺上的小鳥》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21 03:33:19 林清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林清玄《陽臺上的小鳥》教學設計

            《在夢的遠方》是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林清玄,1953年出生 ,臺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

          林清玄《陽臺上的小鳥》教學設計

            林清玄《在夢的遠方》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體會標題含義。

            2.學會通過捕捉重點語句、理解課文深刻內涵的閱讀方法。

            3.引導學生體味中國母親“母愛”的特質,從而學會感知母愛、感激母親。

            教學重點

            1.能夠概括文章描寫質樸深沉的母愛的主要事件。

            2.通過捕捉母親心理描寫的詞句,體會母親的內心世界,感受中國母親甘愿“奉獻一切”的愛的內涵。

            教學難點

            夢的遠方是什么?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必然引起學生的爭論。但如何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情節,清楚大膽地陳述自己的理解,才是教學中的難點,更是重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媽媽”。這是一個簡單而又意味深長的字眼,充滿了希望、愛、撫慰和人的心靈中所有親昵、甜蜜和美好的感情。在人生中,母親乃是一切。在悲傷時,她是慰藉;在沮喪時,她是希望;在軟弱時,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憐憫、慈愛、寬宥的源泉。誰要是失去了母親,就失去了他的頭所依托的胸膛,失去了為他祝福的手,失去了保護他的眼睛……

            同學們,紀伯倫在他的《母親頌》中,用如此濃烈的情感,書寫著他心中的母親,歌唱著母愛的真諦。那么臺灣作家林清玄用自己的故事,詮釋了一個怎樣的母親?傳達了一份怎樣的母愛呢?

            二、朗讀課文

            1.教師配樂朗讀,感染學生。

            2.學生朗讀。(配樂)

            三、整體感知

            (學生圍繞母愛,自由暢談閱讀感受。)

            你從文中讀出了怎樣的母愛?

            四、布置作業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寫了哪些“我”與母親的事情。

            2.請講述一個最令你感動的母愛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作業反饋

            文章回憶了“我”與母親之間的哪些故事?(語言簡潔,最好是小標題的形式)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回顧這些往事的?為什么?

            文章將“我”與母親的回憶相互交錯。在母親的記憶中,我們讀到的是無盡的牽掛,無限的不舍;而在“我”的回憶中,更能感知到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傾盡一切的母愛情懷,以及“我”的無限感激。

            此環節是重點,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我”和母親的回憶角度。尤其是讓學生找到體現母親心理的詞句,感知母親的情懷。如“期望大概只有一個,就是祈求我的健康”“母親急得滿眼淚”“還心有余悸”“感謝得流下淚來”“那時代的媽媽,是從來不會想到自己的苦”“母親的擔心沒有太久”“母親反而擔心”“總是唯恐我在外地受苦”“倚在車站的欄桿向我揮手”等等,這些細節,正是母愛的寫照。

            讓學生帶著問題反復閱讀課文,邊讀邊畫,做批注。

            2.既然寫母親,為什么還要詳盡地轉述母親講給“我”的日本童話呢?僅僅是因

            為那是母親的故事嗎?

            (啟發學生結合全文,從文章整體、主旨出發,思考這個問題。)

            寫童話的真正目的是懷念慈愛的母親,感激她的深深教誨。母親的愛銘刻在作者心中,鼓勵著他追求人生,達到夢的彼岸。因此,他自豪地說“光是這一點,使我后來成為作家。”

            3.母親說“有很多夢是遙不可及的,但只要堅持,就可能實現”,那么文題“夢的遠方”到底指什么?

            (此環節可以討論,并允許不同意見共存,但要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來思考)

            三、延伸拓展

            1. 教師總結:余秋雨說“一切遠行者的出發點總是與媽媽告別……”。是的,母親是我們的頭所依托的胸膛,母親是祝福的手,母親是保護我們的眼……失去這一切,我們如何才能實現“遙不可及的夢”?正如林清玄先生,幼時的多病,是母親的關愛給了他強健的體魄;兒時的“孤僻”,是母親的寬容、理解給了他健康的心靈;奮斗的路程中,是母親的故事給了他頑強、執著的精神,最終實現了他的作家夢。

            母愛是博大的,她的博大足以和日月齊輝,同時母愛又是細微的,細微得猶如慈母手中那段纖纖絲線——博大與細微在母愛這里找到了最好的契合點。你還知道哪些令你感動的母愛的故事?

            (學生自由發言,用富有情感的語言講故事。)

            2.既然母親如此偉大,你如何報答自己的母親呢?(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其實,正如有些同學所言,回報母親,不是虛無縹緲的豪言壯語,不是對未來虛無的許諾。它可以是今晚的一杯熱茶,一句問候,一盆洗腳水……這里老師朗誦一首詩《當我老了》。

            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

            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

            當我把菜湯灑到自己的衣服上時,當我忘記怎樣系鞋時,

            請想一想當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

            當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復你早已聽膩的話語,

            請耐心地聽我說,不要打斷我。

            你小的時候,我不得不重復那個講過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進入夢鄉。

            當我需要你幫我洗澡時,

            請不要責備我。

            還記得小時候我千方百計哄你洗澡的情形嗎?

            當我對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時,

            請不要嘲笑我。

            想一想當初我怎樣耐心地回答你的每一個“為什么”。

            當我由于雙腿疲勞而無法行走時,

            請伸出你年輕有力的手攙扶我。

            就像你小時候學習走路時,我扶你那樣。

            當我忽然忘記我們談話的主題,

            請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回想。

            其實對我來說,談論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聽我說,我就很滿足。

            當你看著老去的我,請不要悲傷。

            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剛開始學習如何生活時我對你那樣。

            當初我引導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請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

            給我你的愛和耐心,我會抱以感激的微笑,這微笑中凝結著我對你無限的愛。

            其實,我們的父母要的僅僅是那么一點耐心,那么一點理解,那么一點——唉!

            四、布置作業

            練筆《當你老了——寫給我的母親》。

          【林清玄《陽臺上的小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林清玄《好雪片片》教學設計07-31

          林清玄好雪片片教學設計07-30

          林清玄08-20

          林清玄作品11-22

          林清玄經典散文06-08

          林清玄散文經典10-02

          林清玄語錄經典10-05

          林清玄婚變08-31

          林清玄散文精選08-08

          林清玄介紹07-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伊伊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 婷婷琪琪在线中文字幕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