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無題詩賞析手法

          時間:2024-06-17 06:34:35 振濠 李商隱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李商隱無題詩賞析手法

            相信大家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生活中,應(yīng)該都接觸過古詩詞賞析吧,那么該怎么去賞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李商隱無題詩賞析手法,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商隱無題詩賞析手法 1

            無題-李商隱

            《無題·其一》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注釋】:

            無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愿意標(biāo)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無題”作詩的標(biāo)題。

            絲方盡:絲,與“思”是諧音字,“絲方盡”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會結(jié)束。

            淚始干: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里取雙關(guān)義,指相思的眼淚。

            曉鏡:早晨梳妝照鏡子;云鬢:女子多而美的頭發(fā),這里比喻青春年華。

            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懷念者住的地方。

            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賞析】:

            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本詩也許還有別的寓意,但作為愛情詩卻是幾無異議。整首詩的內(nèi)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東風(fēng)”句點(diǎn)了時節(jié),但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生氣。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兩句中的設(shè)想:但愿青鳥頻頻傳遞相思情。

            無題-李商隱

            《無題·其二》

            作者:李商隱

            颯颯東風(fēng)細(xì)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解】:

            1、金蟾句:意謂雖有金蟾嚙鎖,香煙猶得進(jìn)入。金蟾:舊注說是"蟾善閉氣,古人用以飾鎖"。嚙:咬。

            2、玉虎句:意謂井水雖深,玉虎猶得牽絲汲之。玉虎:井上的轆轤。絲:井索。汲:引。

            3、賈氏句:晉韓壽貌美,司空南充招為掾,賈女于窗格中見韓壽而悅之,遂通情。賈女又以晉帝賜賈充之西域異香贈壽。韓掾少:為了韓壽的年輕俊美。掾:僚屬。少:年輕。

            4、宓妃句:魏曹植曾作《洛神賦》,賦中敘述他和洛河女神宓妃相遇事。宓妃:指洛神,傳說為伏(宓)羲之女。留枕:這里指幽會。魏王:曹植封東阿王,后改陳王。

            【韻譯】:

            東風(fēng)颯颯,陣陣細(xì)雨隨風(fēng)飄散紛飛,

            荷花塘外的那邊,傳來了聲聲輕雷。

            有鎖紐的金蟾香爐,香煙繚繞飄逸,

            狀似玉虎的轆轤,牽引繩索汲井水。

            賈女隔簾窺韓壽,是愛他年輕貌美,

            魏王夢見甄氏留枕,賦詩比作宓妃。

            呵,我這顆心不再與春花一同萌發(fā);

            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煙灰。

            【評析】:

            這也是艷情詩,是回憶前情的。詩寫一位閉鎖深閨的女子追求愛情而失望的'痛苦。開首從眼前景致說起,再以物為喻;金蟾雖堅(jiān)香煙可入;井水雖深,轆轤可汲,我豈無隙可乘?接著用賈氏窺簾,幸而緣合,宓妃留枕,終屬夢想的典故,說明相聚皆成幻夢,歸結(jié)出莫再相思,以免自討苦吃的意念,創(chuàng)出了"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

            全詩善于運(yùn)用比喻、典故和強(qiáng)烈對照的手法,把抽象的幽思和愛情形象化,顯示了美好愛情的被毀滅,使詩歌具有一種動人心弦的悲劇美。

            李商隱無題詩賞析手法 2

            《無題·其四》

            作者: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yuǎn)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yuǎn),更隔蓬山一萬重。

            【注解】:

            1、半籠:半映。指燭光隱約,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飾以金翠的被子。《長恨歌》:“悲翠衾寒誰與共。”

            3、麝:本動物名,即香獐,其體內(nèi)的分泌物可作香料。這里即指香氣。

            4、度:透過。

            5、繡芙蓉:指繡花的帳子。

            6、劉郎: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藥,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還鄉(xiāng)。后也以此典喻“艷遇”。

            7、蓬山:蓬萊山,指仙境。

            【韻譯】:

            你說來相會是空話,別后不見蹤影;

            醒來樓上斜月空照,聽得曉鐘初鳴。

            夢里為傷遠(yuǎn)別啼泣,雙雙難以呼喚;

            醒后研墨未濃,奮筆疾書寫成一信。

            殘燭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朧朧;

            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紗帳,軟軟輕輕。

            當(dāng)年的`劉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遙遠(yuǎn);

            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萬重嶺!

            【評析】:

            這是一首艷情詩。詩中女主人思念遠(yuǎn)別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聯(lián)寫有約不來的怨思,上句說負(fù)約,下句寫夢見醒來已經(jīng)天明。頷聯(lián)寫遠(yuǎn)別,上句寫遠(yuǎn)別思念成夢,下句寫醒后寄書。頸聯(lián)寫往昔愛情生活成了幻夢,上句寫褥衾可見,下句寫香帳可聞。末聯(lián)寫其人已遠(yuǎn),情雖深摯,也不得不恨。

            李氏的艷情詩,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煉升華為感情的瓊漿玉露,使其超脫褻俗味,臻于完美。然而,也因此,李詩卻比較深奧費(fèi)解。

            李商隱無題詩賞析手法 3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別的詩句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常用來比喻教師的工作,被人們用來贊美無私奉獻(xiàn)的精神(表現(xiàn)愛情的堅(jiān)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詩句是: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2 、從格律上看,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從內(nèi)容上看,這是一首愛情詩。

            3、 這首詩的前兩句寫暮春時節(jié),男主人公觸景傷情,悵恨離別的情景。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借助比喻來寫強(qiáng)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愛情。此外,它還寓含著一種超越詩歌本身內(nèi)容而更具普遍意義的哲理:對工作或?qū)κ聵I(yè)的忠誠執(zhí)著,無私奉獻(xiàn)。我們往往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表現(xiàn)無私奉獻(xiàn)的精神,請寫出這冊書中也可以用來闡釋奉獻(xiàn)精神的另兩句古詩中的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5、說說“相見時難別亦難”一句中兩個“難”字深刻含義以及表達(dá)效果。

            含義:第一個“難”是指相會困難,第二個“難”則含有痛苦難受的意思。兩個“難”意思不同,見面本來已很困難,所以分別時也更令人難受。

            表達(dá)效果:兩個“難”字的使用使相思之苦和離別之痛顯得分外深沉綿遠(yuǎn)。

            6、 請簡析本詩的抒情特點(diǎn)。

            本詩運(yùn)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春蠶和蠟炬一對最具表現(xiàn)力的比喻來抒寫強(qiáng)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愛情。

            7、李商隱寫了不少“無題”詩,以“無題”為題等于沒有題目。你能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為本詩擬寫一個題目嗎? 相思(別思,傷別)。

            8、請從內(nèi)容情感語言或?qū)懛ㄋ膫方面,任選一個角度對“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進(jìn)行賞析。

            內(nèi)容、情感:此聯(lián)表達(dá)了詩人對所愛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現(xiàn)用來比喻默默的無私奉獻(xiàn)精神。

            語言、寫法:此聯(lián)以“蠶”“蠟炬”為喻,并運(yùn)用諧音的方法,“絲”與“思”諧音,暗指“相思”,下句寫蠟燭燃燒時流下的蠟汁喻“相思淚”,兩句詩比喻對愛人的.思念到死才能停止,表達(dá)對愛情的無比堅(jiān)貞。哲理:對工作或事業(yè)的忠誠執(zhí)著,無私奉獻(xiàn)。

            “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的妙處是什么?

            “無力”和“殘”點(diǎn)名分離的季節(jié),(暮春時節(jié))的百花凋謝的景物特點(diǎn),營造了離別的悲傷,凄涼的意境,以暮春衰殘景物襯別離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達(dá)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10、“絲方盡”中的“絲”在文中諧音“思”,屬雙關(guān)語,暗指對愛人的思念。

            11、理解“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的妙處。

            這是設(shè)別對方傷感久別的種種情景。“但愁云鬢改”是對青春年華的逝去表示憂慮。“改”字見出別離之久,相思之苦。“應(yīng)覺月光寒”忖度對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尾聯(lián)“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將對方住處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將對方住處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間必有難以逾越的障礙。

            李商隱無題詩賞析手法 4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賞析

            李商隱是我國唐代后期最為杰出的詩人。繼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他和杜牧并稱為“小李杜”。李商隱對于詩歌的貢獻(xiàn),特別在于他所獨(dú)創(chuàng)的“無題詩”。這些無題詩音調(diào)諧美,深情綿邈,含蓄隱澀,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將唐代詩歌的抒情藝術(shù)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在唐時,人們崇尚道教,信奉道術(shù)。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xué)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內(nèi)又奔涌著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因此他只能以詩記情,并隱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據(jù)考,李商隱所寫的以《無題》為題的詩,計(jì)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寫他們兩人之間的戀情詩。這首《無題》詩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

            這首詩記敘的應(yīng)是兩人在春末的一次短暫相見后即又離別的景況,這從首聯(lián)“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可以知道。“東風(fēng)”即春風(fēng),隱指季節(jié);緊隨著用“百花殘”點(diǎn)出時令,是為春暮。在這樣的時節(jié),兩個相愛的人兒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卻又不得不面臨著分離。相見本已是萬分“難得”,而離別就更為“難舍”。按一般而言,詩歌是先寫景,后抒情;在這里,作者卻是先述離情,再描悲景,更襯出詩人處于“兩難之境”的傷悲心情。“難”之一字,是為全的詩眼。

            緊接著,作者在頷聯(lián)連設(shè)兩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兩個意象的出現(xiàn),極為熨貼。“春蠶”自然承上,并用“蠶吐絲”、“蠟流淚”巧妙比喻,用“絲”諧音“思”,用“到死”、“成灰”與“方盡”、“始干”兩相對照,妙句天成,傳達(dá)出刻骨銘心、生死不渝的兒女至情。纏綿悱惻,熾熱濃郁,成為表達(dá)堅(jiān)貞不渝的愛情的千古名句。此外,它還寓含著一種超越詩歌本身內(nèi)容而更具普遍意義的哲理:對工作或事業(yè)的忠誠執(zhí)著,無私奉獻(xiàn)。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義雋永,耐人尋味。

            頸聯(lián)“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擬想兩人別后幽思孤寂的情狀。早晨對鏡梳妝的時候,擔(dān)心因飽受思念之苦而愁白了頭發(fā);夜晚對月低吟的時候,害怕不能表達(dá)出那一份思念而倍覺月光的清寒。對“鏡”,是顧影自憐;對“月”,則是形只影單;再加上一“曉”一“夜”的時間點(diǎn)示,寫盡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臥不安的戀人形象躍然紙上。

            末聯(lián)“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帶有夢幻般的神話色彩。“蓬山”,本來是指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蓬萊,這里用來借指戀人住處——玉陽山西山靈都觀,是很恰切的.。“青鳥”,是神話中給王母娘娘當(dāng)信使的神鳥。當(dāng)時,詩人處于玉陽山東山,雖與戀人同處一山,距離不算遙遠(yuǎn),但因?yàn)樗麄兊膼矍椴荒芤娙萦谏鐣詴庥龅椒N種的波折和阻礙。句中的“無多路”,可作“沒有多遠(yuǎn)的路”或“沒有別的什么路”來理解,但無論是哪一種解釋,詩人卻都只能寄希望于“青鳥”來探聽消息,可見他們的相見是多么的難!以此回扣“相見時難”,也更進(jìn)一步突顯出“別亦難”,這樣就使得全詩首尾圓合、渾然一體了。

            最后,讓我們再以譯讀的方式來領(lǐng)略一下這首“愛情的絕唱”——

            你我的相見是多么的難得,猶如百花盛開須得期遇著春風(fēng)一度;

            你我的離別卻又那么難舍,好似東風(fēng)無力想要挽留住百花凋殘。

            我對你的思念啊,就像那春蠶吐絲,不死則綿延無盡、哪有絕期?

            我想你的淚流啊,就像那蠟炬燃燒,不滅則長流不止、怎會停息?

            你早起對鏡梳妝時的慵容,是否有著容顏轉(zhuǎn)變的愁慮;

            我夜晚對月低吟時的孤影,怎經(jīng)得起清輝遍灑的冷寒。

            雖說此去蓬萊仙山的路途并不遙遠(yuǎn)啊,

            我卻只能煩請殷勤的青鳥去代為探候!

            李商隱無題詩賞析手法 5

            無題

            作者: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注解】:

            1、畫樓、桂堂:都是比喻富貴人家的屋舍。

            2、靈犀:舊說犀牛有神異,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

            3、送鉤:也稱藏鉤。古代臘日的一種游戲,分二曹以較勝負(fù)。把鉤互相傳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組。

            5、射覆:在覆器下放著東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實(shí)指,只是借喻宴會時的熱鬧。

            6、鼓:指更鼓。

            7、應(yīng)官:猶上班。

            8、蘭臺:即秘書省,掌管圖書秘籍。李商隱曾任秘書省正字。這句從字面看,是參

            加宴會后,隨即騎馬到蘭臺,類似蓬草之飛轉(zhuǎn),實(shí)則也隱含自傷飄零意。

            【韻譯】:

            昨夜星光燦爛,夜半?yún)s有習(xí)習(xí)涼風(fēng);

            我們酒筵設(shè)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

            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

            內(nèi)心卻象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

            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fù)燭光泛紅。

            可嘆呵,聽到五更鼓應(yīng)該上朝點(diǎn)卯;

            策馬趕到蘭臺,象隨風(fēng)飄轉(zhuǎn)的蓬蒿。

            【評析】:

            所謂“無題”詩,歷來有不同看法:有人認(rèn)為應(yīng)屬于寓言,有人認(rèn)為都是賦本事

            的。就李商隱的“無題”詩來看,似乎都是屬于寫艷情的,實(shí)有所指,只是不便說出

            而巳。

            此詩是追憶所遇見的艷情場景。先寫筵會時地;接著寫形體相隔,人情相通;再

            寫相遇的情意綿綿;最后寫別后離恨。艷麗而不猥褻,情真而不癡癲。

            【注釋】:

            送鉤,古代宴會中的一種游戲,把鉤在暗中傳遞,讓人猜在誰手中,猜不中就罰酒。射覆,古代的一種游戲,在器皿下覆蓋東西讓人猜。蘭臺,即秘書省,掌管圖書秘籍,時李商隱任秘書省正字。

            【賞析】

            李商隱的七律無題,藝術(shù)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無題詩的獨(dú)特藝術(shù)風(fēng)貌。這首七律無題,內(nèi)容是抒寫青年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相思無望的苦悶,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獨(dú)白就構(gòu)成了詩的主體。她的身世遭遇和愛情生活中某些具體情事就是通過追思回憶或隱或顯地表現(xiàn)出來的。

            這首詩側(cè)重于抒寫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寫法非常概括。一開頭就撇開具體情事,從女主人公所處的環(huán)境氛圍寫起。層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籠罩著一片深夜的靜寂。獨(dú)處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輾轉(zhuǎn)不眠,倍感靜夜的漫長。這里盡管沒有一筆正面抒寫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態(tài),但透過這靜寂孤清的環(huán)境氣氛,讀者幾乎可以觸摸到女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感覺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彌漫著一層無名的幽怨。

            頷聯(lián)進(jìn)而寫女主人公對自己愛情遇合的回顧。上句用巫山神女夢遇楚王事,下句用樂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dú)處無郎。”意思是說,追思往事,在愛情上盡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樣,有過自己的幻想與追求,但到頭來不過是做了一場幻夢而已;直到現(xiàn)在,還正像清溪小姑那樣,獨(dú)處無郎,終身無托。這一聯(lián)雖然用了兩個典故,卻幾乎讓人感覺不到有用典的痕跡,真正達(dá)到了驅(qū)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別是它雖然寫得非常概括,卻并不抽象,因?yàn)檫@兩個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話傳說本身就能引起讀者的豐富想象與聯(lián)想。兩句中的“原”字、“本”字,頗見用意。前者暗示她在愛情上不僅有過追求,而且也曾有過短暫的遇合,但終究成了一場幻夢,所以說“原是夢”;后者則似乎暗示:盡管迄今仍然獨(dú)居無郎,無所依托,但人們則對她頗有議論,所以說“本無郎”,其中似含有某種自我辯解的意味。不過,上面所說的這兩層意思,都寫得隱約不露,不細(xì)心揣摩體味是不容易發(fā)現(xiàn)的。

            頸聯(lián)從不幸的愛情經(jīng)歷轉(zhuǎn)到不幸的身世遭遇。這一聯(lián)用了兩個比喻:說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卻偏遭風(fēng)波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質(zhì)的桂葉,卻無月露滋潤使之飄香。這一聯(lián)含意比較隱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惡勢力的摧殘,另一方面又得不到應(yīng)有的同情與幫助。“不信”,是明知菱枝為弱質(zhì)而偏加摧折,見“風(fēng)波”之橫暴;“誰教”,是本可滋潤桂葉而竟不如此,見“月露”之無情。措辭婉轉(zhuǎn),而意極沉痛。

            愛情遇合既同夢幻,身世遭逢又如此不幸,但女主人公并沒有放棄愛情上的追求──“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即便相思全然無益,也不妨抱癡情而惆悵終身。在近乎幻滅的情況下仍然堅(jiān)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銘心刻骨更是可想而知了。

            中唐以來,以愛情、艷情為題材的詩歌逐漸增多。這類作品在共同特點(diǎn)是敘事的成份比較多,情節(jié)性比較強(qiáng),人物、場景的描繪相當(dāng)細(xì)致。李商隱的愛情詩卻以抒情為主體,著力抒寫主人公的主觀感覺、心理活動,表現(xiàn)她(他)們豐富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而為了加強(qiáng)抒情的形象性、生動性,又往往要在詩中織入某些情節(jié)的片斷,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敘事成分。這就使詩的內(nèi)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體制與豐富的內(nèi)容之間的矛盾。為了克服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強(qiáng)詩句之間的跳躍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聯(lián)想等多種手法來加強(qiáng)詩的暗示性。這是他的愛情詩意脈不很明顯、比較難讀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也正因?yàn)檫@樣,他的愛情詩往往具有蘊(yùn)藉含蓄、意境深遠(yuǎn)、寫情細(xì)膩的特點(diǎn)和優(yōu)點(diǎn),經(jīng)得起反復(fù)咀嚼與玩索。

            無題詩究竟有沒有寄托,是一個復(fù)雜的問題。離開詩歌藝術(shù)形象的整體,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語,附會現(xiàn)實(shí)生活的某些具體人事,進(jìn)行索隱猜謎式的解釋,是完全違反藝術(shù)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像馮浩那樣,將《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中的“垂楊岸”解為“寓柳姓”(指詩人的幕主柳仲郢),將“西南”解為“蜀地”,從而把這首詩和《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說成是詩人“將赴東川,往別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鑿附會的典型。但這并不妨礙讀者從詩歌形象的整體出發(fā),聯(lián)系詩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區(qū)別不同情況,對其中的某些無題詩作這方面的探討。這首著重寫女主人公如夢似幻,無所依托,橫遭摧折的凄苦身世,筆意空靈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滲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讀者不難從“神女”一聯(lián)中體味出詩人在回顧往事時深慨輾轉(zhuǎn)相依、終歸空無的無限悵惘。“風(fēng)波”一聯(lián),如單純寫女子遭際,顯得不著邊際;而從比興寄托角度理解,反而易于意會。作者地位寒微,“內(nèi)無強(qiáng)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黨勢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風(fēng)波摧折,桂葉無月露滋潤致慨。他在一首托宮怨以寄慨的《深宮》詩中說:“狂飚不惜蘿陰薄,清露偏知桂葉濃”,取譬與“風(fēng)波”二句相似(不過“清露”句與“月露”句托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證“風(fēng)波”二句確有寄托。何焯說這首無題“直露(自傷不遇)本意”,是比較符合實(shí)際的。不論這首無題詩有無寄托,它首先是成功的愛情詩。即使讀者完全把它作為愛情詩來讀,也并不減低其藝術(shù)價(jià)值。

            李商隱無題詩賞析手法 6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

            唐代: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賞析

            首聯(lián)兩句,交明時間和地點(diǎn)。疊言昨夜,更有追思不止的意思,同時給人閱讀上的審美享受。首句以“昨夜”明點(diǎn)追憶舊事。先說明宴會時間,再說宴會地點(diǎn),三四句以他物作比,“身無彩鳳”寫昨夜之情,在宴會上恨無彩鳳之翼飛到所愛的人的身旁,“心有靈犀”指犀角中央白色,兩頭相通,故曰一點(diǎn)通。兩心相印,雖身無飛翼,并不能阻擋兩人情感的默默交流。“彩鳳”、“靈犀”成愛情暗喻,形象婉蓄,色彩明麗,富音樂性。五六句從兩人的默契轉(zhuǎn)到對整個宴會的描繪。描寫隔座行藏鉤之戲,分撥猜測謎底,極寫宴會的熱鬧歡快氣氛,為相戀的歡悅涂上了更加麗艷的色彩,與戀人歡快之情和拍。再往深處看,詩人為何會在首句獨(dú)獨(dú)寫到星辰和風(fēng)這兩個概念性意象。星辰在古代不僅是星星的`意思,“中夜登高樓,憶我舊星辰”(唐 孟郊《感懷》),夜晚登上高樓思念往昔的美好,有歲月的意思;“新歡繼明燭,梁棟星辰飛”(唐 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喻指輝煌的燈火;古人還稱入朝為郎為“上星辰”。自然界的風(fēng)有暖風(fēng)、涼風(fēng)、冷風(fēng)、陰風(fēng)等,與人類社會聯(lián)系起來,又有了風(fēng)化、風(fēng)度、風(fēng)骨、黑風(fēng),甚至還暗合了男女情愛之意。這樣一來,僅開頭這一句,就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疑惑。

            畫樓西畔桂堂東,雕畫的閣樓,以桂木為材的廳堂,極言其奢華綺麗。畫樓為輔,桂堂是主,引畫樓西為桂堂東穿針引線,“隱然有一人影在內(nèi)”,帶領(lǐng)讀者順著詩人的眼光走向桂堂,值得注意的是,詩人是不在桂堂內(nèi)的,他身處的環(huán)境是星辰高掛的靜謐幽深的夜空下。

            后二句圓轉(zhuǎn)溢輝,精工富麗,膾炙人口,是一組絕妙的對句。靈犀,如淳曰:“謂中央色白,通兩頭”。彩鳳和靈犀都是神明之物,足見這里感情的高潔清明。詩句的意思就是嘆息自己身無雙翼化彩鳳,只留得靈明一點(diǎn)與之心意兩相通。這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追求令人感動不已。

            頸聯(lián)寫送鉤覆射酒暖燈紅之樂。送鉤來自漢代的一個傳說,相傳鉤弋夫人小時候雙手一直都是握成拳的姿勢,沒有辦法松開,后來武帝見到,掰開她的手,一塊玉鉤從手中掉下,從此雙手不再蜷曲,被封為“鉤弋夫人”,后人對此傳說效仿改編,在酒席上藏鉤行酒令讓人猜玩。覆射也是唐代酒席上的一種游戲,眾人在酒令中以字句隱寓事物令人猜度。兩個游戲都是需要多人參加配合才能完成的,與前兩聯(lián)詩聯(lián)系起來,前面還是星辰高掛,泠然清風(fēng)的空曠夜幕,這里卻人影憧憧,酒暖燈紅。“暖”字和“紅”字,一個形容春酒,一個形容蠟燈,充溢著恣蕩歡笑,一派和諧景象。前后對比,令人心生不安。林庚在《唐詩綜述》中說:“紅是暖色,它是流動的,熱鬧的,所以近于復(fù)雜”,顏色的暗示性在文藝上最富感染力,詩歌中的紅色有時是反著說的,古有“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唐 元稹《行宮》),“斜拔玉釵燈影畔,別開紅焰救飛蛾”(唐 張祜《贈內(nèi)人》),紅花后面有人寂寞,紅焰影中只能與飛蛾作伴,枯索之況彌觀,惋傷之態(tài)彌切。滿堂的紅影襯托出作者的蕭索孤獨(dú),讓讀者驚異于一個世界中竟有反差如此大的兩種景象,詩人的寂寞,是深藏在熱鬧里的寂寞,紅,是和諧外表下的激流涌動。

            詩的最后兩句走馬蘭臺的凄涼痛苦也便是水到渠成了,聽鼓而起,恰如蓬草,今朝的寂寞蕭索,使人念及昨日的燈紅酒暖。詩人“嗟”嘆自己為“聽鼓應(yīng)官”,而官身卻“類轉(zhuǎn)蓬”, 象蓬草那樣飄泊不定,因而兩人后會難期,歡情難再,令人感傷。這是一種反結(jié)法。前面極言歡情,結(jié)尾時歡情化為烏有,反襯詩人對這段戀情的難以磨滅,刻骨銘心。

          【李商隱無題詩賞析手法】相關(guān)文章:

          李商隱的無題詩賞析12-03

          李商隱的無題詩分析07-03

          李商隱無題詩的藝術(shù)特色05-13

          李商隱無題詩中的悲蘊(yùn)美11-18

          夜雨寄北李商隱手法12-01

          李商隱殤別詩的藝術(shù)手法03-23

          李商隱的《無題》賞析02-24

          李商隱《柳》的賞析06-12

          李商隱《柳》賞析12-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最大的久久综合网 | 伊人成综合网开心五月丁香五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麻豆AV | 在线免費看的H人成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