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詩》的導學案

          時間:2024-08-05 01:34:23 李商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商隱詩兩首》的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1、了解李商隱的有關生平和創作特色

            2、引導把握這兩首詩的意境、情感和表現方法。

            3、感情誦讀課文。

            二、預習檢測

            1、解析題目:

            《錦瑟》選自《 》。“錦瑟”是指繪有花紋的瑟,這里是對瑟的美稱,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兩個字。

            《馬嵬》以“馬嵬”命題,重點寫唐玄宗在馬嵬驛被“六軍”所逼,親賜愛妃( )死一事。馬嵬驛是一個地名,在今陜西興平縣以西的地方。詩人詠嘆這一歷史事件的詩有兩首,都是諷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馬嵬(wéi),地名,楊貴妃縊死的地方。

            2、作者簡介:

            李商隱(813—約858),字( ),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晚唐詩人,與杜牧齊名。在詞采華艷這一點上,與溫庭筠接近,后世又稱“溫李”。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應進士考試,至開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絢的推薦,得中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川東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僧儒)李(德裕)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他的詩作,也有揭露現實黑暗的,但為數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詩歌的藝術上,特別是他的近體律絕,其中的優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綿密、典麗精工的藝術特色。他一生大約創作了六百多首詩,有《 》和《 》。

            3、探尋背景:

            《錦瑟》:這首詩大約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 年)。這年詩人46歲,罷鹽鐵推官后回鄭州閑居,不久病故。詩的內容是回憶往事,情調低沉,誦讀時要放慢速度,給人迷惘的感覺。這首錦瑟),題目依詩經)舊例取自首二字,實際上也可視作“無題”詩;雖然旨意朦朧、筆調含蓄,但顯然有所寄托。清黃叔燦《唐詩箋注》說:“此義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也。”可予認同。

            天寶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亂爆發玄宗逃往四川,至馬嵬(陜西興坪),隨行將士不前,殺了楊國忠,并堅決要求處死楊貴妃。不得已令其自縊而死。史稱“ ”。《馬嵬(其二)》,是李商隱詠史詩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諷刺詩。詩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貴妃 )故事為抒情對象,鋒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4、給加點的字注音。

            錦瑟( ) 弦( )柱 惘( )然 馬嵬( )

            未卜( ) 宵柝( ) 曉籌( ) 駐( )馬

            5、根據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處填寫正確的漢字。

            ⑴望帝春心tuō( )杜鵑 ⑵cāng( )海月明珠有淚

            ⑶只是當時已wǎng( )然 ⑷空聞虎旅傳xiāo( )柝

            ⑸如何四jì( )為天子

            三、研討、探究

            (一)閱讀《錦瑟》思考問題

            1. 揣摩《錦瑟》各聯所傳達的意境,結合自己的理解,加以簡要描述:

            2. 怎樣理解《錦瑟》一詩的主旨和情感?

            3.《錦瑟》一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分析說明:

            (二)閱讀《馬嵬(其二)》思考問題

            1. 談談你如何理解《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

            2. 《馬嵬(其二)》的章法結構上有何特點?

            (三)談談你對李商隱詩中用典的看法:

            四、課內訓練

            1、判斷:對《馬嵬》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是對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尋找楊貴妃魂魄之舉的否定、批評:海外九洲,不過是徒然留戀罷了,“他生”為夫婦的事,渺茫未卜。

            B.頷聯追述玄宗倉皇出逃,夜宿馬嵬的景況:他徹夜難眠,只聽到軍營中報更的梆子聲,再也聽不到宮廷中雞人報曉的聲音。

            C.“此日”是禁軍駐馬不前,要求誅殺楊貴妃之日。“當時”意為在這危急之時。“笑牽牛”指玄宗貴妃笑牛朗織女不了解他倆朝夕相伴,永不分離。

            D.末聯,詩人以冷峻的詰問結束全詩:為什么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2. 熟讀詩歌。

            五、作業

            1. 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完成①—③題。

            贈 柳

            李商隱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①古時有臨別贈柳的習俗,其中一個原因是“柳”字諧音“ ”字。這首詩描寫的對象是 。

            ②怎樣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所表達的形象?

            ③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意旨?

            2. 筆做練習冊作業。

            【品味典故】

            品典一:莊生曉夢迷蝴蝶

            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后來夢醒,莊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詩人借此典的虛緲的夢境隱喻年輕時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鵑

            傳說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杜鵑,啼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詩人借此以冤禽托寫恨懷,亦表達殷切的思念。

            品典三:滄海月明珠有淚

            傳說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海,珠得月華,始極光瑩;又有南海鮫有泣淚,顆顆成珠的故事。詩人借此把月珠淚合而為一,構成了一個朦朧的妙境,表達一種復雜的悵惘情懷,既有對其高曠浩凈的愛賞,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傷。

            品典四:藍田日暖玉生煙

            藍田的玉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氣冉冉上騰,遠察如發,近觀卻元。詩人借此具有極高美學意味的理想景色,抒發一種對于高潔情感無法親近的悵恨。與典三所涵一致。

            常識補充

            詩詞鑒賞藝術手法包括:

            1、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2、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夸張、對偶、排比、反復等。

            3、表現手法:象征、襯托、對比、想象、聯想、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等。

            【參考答案】

            1、sè xián wǎng wéi bǔ tu chóu zhù

            2、⑴望帝春心tuō( 托 )杜鵑 ⑵cāng(滄 )海月明珠有淚

            ⑶只是當時已wǎng(惘 )然 ⑷空聞虎旅傳xiāo( 宵 )柝

            ⑸如何四jì(紀)為天子

            3、文學常識:

            ⑴ 義山 、 玉谿生 、 小李杜 、 溫庭筠 、《 李義山詩集 》

            4、李商隱名句集錦:

            相見時難別亦難

            春蠶到死絲方盡

            心有靈犀一點通

            一寸相思一寸灰

            人間重晚晴。

            夕陽無限好

            碧海青天夜夜心

            雛鳳清于老鳳聲

          【《李商隱詩》的導學案】相關文章:

          《木蘭詩》 導學案08-06

          《木蘭詩》導學案05-02

          《木蘭詩》導學案07-01

          木蘭詩導學案09-27

          木蘭詩導學案7篇08-21

          《木蘭詩》最新導學案及答案06-27

          現代詩《雨巷》導學案07-17

          李商隱的詩06-03

          李商隱詩07-21

          李商隱的詩09-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 亚洲精品国99久久 |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人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日本一点不卡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