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唐詩鑒賞

          時間:2024-11-05 09:36:38 柳宗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唐詩鑒賞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唐詩鑒賞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

            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

            散上峰頭望故鄉。

            柳宗元詩鑒賞

            柳宗元從永州司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懷友望鄉,愁思郁結。為了排遺愁思,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他與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見四野群峰皆如劍鋒,更觸動愁懷,真是“登高欲自舒,彌使遠念來”(《湘口館》)。于是寫下了這首七言絕句,寄給京城長安親友,以表達對他們強烈的懷念之情。

            首句寫登山所見的景象。“海畔尖山似劍”,這是描寫柳州四野群峰的峻峭。“似劍”,真是形象可怖,令人驚心動魄。但這并非夸張之詞,而是寫實,是貼切的描寫。柳州一帶,千山林立,多拔地峭豎,有如桂林。蘇軾說:“仆自東武適文登,并行數日,道旁諸峰,真如劍。誦子厚(柳宗元的字)詩,知海山多奇峰也。”溪漁隱胡仔也說:“余兩次侍親赴官桂林,目睹峰巒奇怪..‘海畔尖山似劍’之句,真能紀其實也。”

            第二句緊承上句,觸景傷懷:“秋來處處割愁腸”。秋天是萬物由盛而衰的季節,天氣蕭瑟,樹木凋零,容易惹動愁思,所以古人多有悲秋之詞,詩人此時此刻,更是如此。“割愁腸”一語,是由“似劍”的比喻所產生聯想。似劍的尖山,在蕭瑟的秋季里,對“一身去國三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別舍弟宗一》)的逐客來說,確是覺得有如鋒利的寶劍在割自己的愁腸似的。詩人的憤郁絞痛由此可見一斑。

            三、四兩句由峭拔似劍的群峰進一步產生出一個奇特的幻想:詩人希望能有一個變身法,將一身變化作千萬個身,以便“散向峰頭望故鄉”。這雖是一種幻想,卻把詩人希望重回京城和懷念親友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真切強烈,形象生動。

            這首詩前兩句比喻新穎貼切,后兩句設想更是奇特,但都是從實感中產生,并非憑空誕想,所以讀來既新鮮又真實感人。

            此詩與《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一樣,都是寄懷之作,通過登臨所見,觸景傷情,抒發懷念友人和故鄉之情,只是在表現形式和手法上有所不同。《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是七律,詩中托景抒懷,曲折傳情,意在言外。這首詩是七絕,詩中熔情入景,用淺顯的語言來描寫內心中隱情,表現得鮮明突出。二詩異曲同工,各其妙。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唐詩鑒賞】相關文章:

          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鑒賞11-18

          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鑒賞及譯文11-11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08-25

          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08-09

          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賞析10-11

          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譯文及注釋11-04

          柳宗元詩《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賞析07-19

          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的意思及全詩賞析11-21

          柳宗元古詩《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全詩賞析06-27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原文翻譯以及注釋11-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做 | 久久亚洲精品频在久久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中文 |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 在线观看免费无毒不卡 | 日韩一区二区四区高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