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秋夜》原文

          時間:2024-09-03 14:32:30 魯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魯迅《秋夜》原文

            《秋夜》是現代文學家魯迅于1924年創作的一首敘事兼抒情的散文詩。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魯迅《秋夜》原文,歡迎大家閱讀。

          魯迅《秋夜》原文

            魯迅《秋夜》原文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們仰面不再看見。然而現在卻非常之藍,閃閃地〖目夾〗著幾十個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現出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們叫他們什么名字。我記得有一種開過極細小的粉一紅花,現在還開著,但是更極細小了,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 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一瓣上,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后接著還是春,胡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她于是 一笑,雖然顏色*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

            棗樹,他們簡直落盡了葉子。先前,還有一兩個孩子來打他們別人打剩的棗子,現在是一個也不剩了,連葉子也落盡了。他知道小粉一紅花的夢,秋后要有春;他 也知道落葉的夢,春后還是秋。他簡直落盡葉子,單剩干子,然而脫了當初滿樹是果實和葉子時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幾枝還低亞著,護定他從打棗的 竿梢所得的皮傷,而最直最長的幾枝,卻已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地鬼〖目夾〗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白。

            鬼〖目夾〗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藍,不安了,仿佛想離去人間,避開棗樹,只將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東邊去了。而一無所有的干子,卻仍然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樣地〖目夾〗著許多蠱惑的眼睛。

            哇的一聲,夜游的惡鳥飛過了。

            我忽而聽到夜半的笑聲,吃吃地,似乎不愿意驚動睡著的人,然而四圍的空氣都應和著笑。夜半,沒有別的人,我即刻聽出這聲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這笑聲所驅逐,回進自己的房。燈火的帶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響,還有許多小飛蟲亂撞。不多久,幾個進來了,許是從窗紙的破孔進來的。他們一進來,又在玻璃的燈罩上撞得丁丁地響。一個從上面撞 進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為這火是真的。兩三個卻休息在燈的紙罩上喘氣。那罩是昨晚新換的罩,雪白的紙,折出波浪紋的疊痕,一角還畫出一枝猩紅色*的 梔子。

            猩紅的梔子開花時,棗樹又要做小粉一紅花的夢,青蔥地彎成弧形了……我又聽到夜半的笑聲;我趕緊砍斷我的心緒,看那老在白紙罩上的小青蟲,頭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麥那么大,遍身的顏色*蒼翠得可愛,可憐。

            我打一個呵欠,點起一支紙煙,噴一出煙來,對著燈默默地敬奠這些蒼翠精致的英雄們。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魯迅《秋夜》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體會象征手法的表達作用。

            2、體會文章描繪出的含蓄雋永的意境,從而感受作者的愛憎情感。

            [教學重點]

            抓住景物特征,理解景物的象征意義,體會象征手法的表達作用。

            [教學難點]

            如何將不同性質的兩類事物加以區分,從而體會作者愛憎情感。

            [教學準備]

            投影儀及投影練習5張,鞏固性講義練習一份。

            [教學方法]

            通過閱讀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內容,輔以練習檢測鞏固課堂效果,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

            [教學過程]

            1、布置預習:

            認真閱讀《秋夜》,標出自然段落,分清結構層次,劃出重點、關鍵詞語,思考其深層含義。

            2、導入:

            1924年初,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一個新的革命高潮逐步在全國形成,但是窮途末路的封建軍閥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一方面殘酷鎮壓革命力量,另一方面,瘋狂圍剿新文化運動,為此,魯迅先生寫下了一篇寓意深刻、動人心弦的戰斗篇章--《秋夜》(板書課題)

            3、簡介《野草》(投影下列內容,并指名朗讀)

            《野草》是魯迅唯一的一部抒情散文詩集,收作品二十三篇,大部分寫于1924年至1926年之間。這期間是魯迅思想向共產主義世界觀飛躍的前夜,因此,《野草》總的主題是:“催促新的產生,對于有害于新的舊物,則竭力加以排擊。”(《三閑集我和〈語絲〉始終》)

            4、研讀文前提示,出示教與學的目標(投影)

            a)體會象征手法的表達作用。

            b)體會含蓄雋永的意境。

            c)感受作者的情感。

            5、檢查預習,思考:

            文中作者寫了秋夜中的哪些景物。作者對這些景物寄寓了強烈的愛憎感情,哪些是作者所熱愛的?哪些是憎惡的?(歸納板書)

            棗樹天空

            熱愛(光明)青蟲憎惡(黑暗)月亮

            紅花惡鳥

            6、以上都是些很常見的景物,但在作者筆下卻蘊含著悠遠的藝術魅力,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是運用了象征手法(板書),而這些景物到底象征了什么呢?(仔細研讀課文)

            課文第一節:作者為什么不說“有兩株棗樹”卻用“一株……還有一株……”?

            (討論明確):這是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指出贊頌對象,使讀者有一個突出而強烈的印象。

            7、為什么說奇怪而高的天空的微笑大有深意?從“繁霜灑在園里的野花草上”這一句,我們能否看出其深層含義?

            明確:

            (1)“微笑”是指反動軍閥表現出的虛偽做作的微笑,顯示其欺騙手段的高明而洋洋得意。

            (2)“繁霜”實指軍閥政府實行文化高壓政策,極力摧殘“園里的野花草”。

            8、指名朗讀第4節,思考:

            (1)棗樹有哪些特征?找出描繪棗樹的句子。(略)

            (2)為什么“只有創傷,其他一無所有”的棗樹卻欠伸得很“舒服”?

            討論明確:“一無所有”的棗樹更便于戰斗,因為折磨增強了他的毅力,摧殘砥礪了他的斗志。

            (3)文中寫棗樹時用了三個“直刺”,其含義是否相同?

            討論明確:一二兩個“直刺”表明了棗樹的斗爭對象,第三個“直刺”寫出了棗樹那種頑強和堅忍不拔的戰斗風格。

            (4)由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棗樹的象征意義是什么呢?(板書:)

            堅毅不屈的戰士形象,是作者著力贊頌的對象。

            9、小紅花又是一種什么形象呢?(投影下列判斷題)

            (1)“小粉紅花”象征了那些被壓迫、被摧殘的弱小者,作者對其的感情是:同情( )

            (2)第三段化用了英國詩人雪萊的《西風頌》中的“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告訴人們黑暗不會永遠地統治大地,光明終將到來。( )

            (3)紅花的夢--秋后有春,堅信春天必然到來,充滿勝利的信心。落葉的夢--春后是秋,明白斗爭有反復,是艱難曲折,錯綜復雜的,因而必須進行韌性的抗爭。( )

            10、分析:小青蟲形象:

            快速閱讀(7-9)節,思考:

            (1)7節和9節中作者兩次提到“夜半的笑聲”這兩種笑聲是否相同?

            明確:第一次:蔑視的笑、勝利的笑,是sw與挑戰。

            第二次:快意的笑、歡欣的笑,是對未來的神往。

            (2)文末有“蒼翠精致的英雄們”具體指的是什么?

            明確:具體指小青蟲

            (3)這些小青蟲又象征了什么呢?作者對其態度是什么?

            明確:象征追求光明,不怕犧牲的進步青年

            態度:a批評其亂撞,不講策略的弱點。

            b更敬佩(板書:)其追求光明,不怕犧牲的斗爭精神。

            11、作為作者深深憎惡的“天空、月亮、惡鳥”等景物又有哪些特點?他們的象征意義是什么呢?作者對其是什么態度?

            討論明確:(1)天空:奇怪而高月亮:圓滿惡鳥:夜游

            (2)象征:陰險冷酷、丑惡狡猾的反動勢力。

            (3)態度:鞭撻

            12、在鐵枝似劍的棗樹的直刺之下,他們的狼狽形象是什么?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其狼狽象來。(投影下列判斷題)

            (1)“月亮躲到東邊去了”并不是月亮真的向東邊離去,而是指其慌不擇路,脫離了原有的軌道。()

            (2)“哇”的一聲,是惡鳥絕望的哀鳴,從另一角度顯示反動勢力惶惶不可終日的驚恐心理,反襯棗樹的戰斗威力。()

            (3)兩三個青蟲休息在燈的紙罩上喘氣,是因為看到同伴葬身火海后產生的恐懼心理及畏難舉動。()

            13、有人說:有意境的作品能夠用各種藝術方法使讀者產生象外有象、景外有景的審美感受,那么本文的意境有什么特點呢?

            自由討論后明確:本文的意境含蓄而雋永,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來刻畫形象,用“棗樹”與“天空”這兩種景物構成了一幅大有深意的畫面,因而意境深遠而又奇特,這種效果又主要得益于作者采用了象征的藝術手法,增強了文章的表達作用,那么象征手法的表達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投影下列內容)

            象征手法的表達作用:把現實和幻想融為一體,確切真實生動形象地表現了人格化的景物所代表的社會力量,寄托作者的愛憎情感,表現作者自身的戰斗精神,運用象征手法的課文還有:《海燕》、《松樹的風格》、《井岡翠竹》、《白楊禮贊》等。

            14、總結課文,進行思想教育。

            本文刻畫的棗樹形象由于它的隱喻和象征作用,能夠使讀者在想象中幻化出一個寓于人生經驗的堅強斗士形象,更能幻化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形象。可以說,散文《秋夜》形象地體現了魯迅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執著于現在的戰斗的偉大精神,作為我們中學生也應向魯迅學習,既要學會作文,更要學會作人,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15、練習鞏固(略)

            附板書

            棗樹:堅毅不屈的戰士形象(贊頌)

            熱愛(光明)青蟲:追求光明,不怕犧牲的進步青年(敬佩)

            紅花:被壓迫、被摧殘的弱小者(同情)

            秋夜(象征)

            天空(奇怪而高)

            憎惡(黑暗)月亮(圓滿)陰險冷酷、丑惡狡猾的反動勢力(鞭撻)

            惡鳥(夜游)

          【魯迅《秋夜》原文】相關文章:

          魯迅散文《秋夜》原文鑒賞07-27

          魯迅《秋夜》的美文摘抄10-21

          魯迅的秋夜閱讀題解答08-27

          秋夜曲古詩原文07-18

          魯迅社戲原文07-07

          魯迅《祝福》原文12-05

          魯迅《雪》原文06-13

          魯迅的《風箏》原文08-11

          魯迅的《藥》原文06-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老师机在线AⅤ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 | 五月亚洲国产婷婷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级在线 |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