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

          時間:2024-05-14 23:29:49 雪桃 陸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通用10篇)

            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 1

            學習目標:

            1、體會本文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

            2、鑒賞全詞比喻、擬人、烘托等多種手法

            3、背誦中把握作者感情。

            導入:

            請看發的圖片,用一句話或者一句詩概括你對梅的認識。(學生回答)

            梅花正是應為傲寒獨放、冰清玉潔的品格,成為歷代詩人吟詠的對象。今天我們來學習陸游的一首《卜算子詠梅》

            1、學生根據資料簡介作者: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一生志在恢復中原,但卻受人排擠,晚年退居山陰,始終保持昂揚的愛國熱情,使南宋杰出的愛國詩人。

            2、誦讀,注意讀的感情(教師指導)同學評價。抓住了“愁”“寂寞”兩個詩眼

            3、詞的上半闕有哪些意象?

            明確:驛站、斷橋、黃昏、風雨。

            4、這些意象給我們營造了怎樣的一種意境?為什么?

            明確:荒廢驛站的斷橋邊,寂寞開放的梅花,非常的孤寂凄涼的意境。這樣孤苦無依的梅花無人欣賞,正值黃昏時分,夕陽西下,一種蕭瑟凄涼的意境展現了出來,再這種情況下,竟然還要受到暴雨狂風的打擊,這是多么凄慘陰沉的畫面。

            5、表達的梅怎樣的品格〉?

            明確:孤芳高潔、堅強不屈的'品格。

            6、詞的下半闕表達了梅的怎樣的品格?從哪里體現的?

            明確:高尚脫俗、堅貞不二的心志。從“一任群芳妒”和“只有香如故”可以體會。

            7、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

            托物言志、襯托、擬人、烘托

            8、我們是怎樣分析這首詩的?

            明確:抓詩眼、找意象、感意境、品語言、悟情感、賞手法來分析的。

            9、運用這些分析技巧,來分析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

            拓展:你喜歡那種香草作為自己品格的象征?為什么?寫一段文字表達。

            作業:背誦本詞

            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2、了解詞的大意,感悟毛澤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謙遜作風。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

            本設計將“悟詞情,品畫意”作為研讀目標,教學中努力體現“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學思想。

            1、將音樂引入語文課堂,借助音樂,形象解讀《卜算子·詠梅》一詞。

            2、講繪畫引入語文課堂,借助畫畫,再現梅之風姿,梅之品格。

            3、通過對比閱讀,解讀梅花的兩種形象,詩人的兩種境界。

            4、引導學生查找、搜集、拓展閱讀毛澤東主席其他詩詞,通過組織毛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促使學生積累語言,積淀情感。

            教學過程:

            一、背誦導入

            我們已經讀過幾首詞了,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詞讀或背給大家聽。

            二、自主閱讀

            今天我們要學習毛澤東主席的一首詠梅詞。請同學們自己反復的讀讀課文,想想詞中寫了梅花的什么特點,贊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處寫一寫。

            三、交流討論

            結合具體詞句,充分交流見解;教師相機點撥,使學生對毛澤東詞中的梅花產生贊嘆之情。

            1、從“飛雪”“百丈冰”等詞可以讀出,梅畫綻放于最寒冷的時節。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況“已是懸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紛飛,天地間了無生機,梅花卻不畏嚴寒,一花獨放。

            2、“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可以讀出梅是報春的使者,卻不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了梅花謙遜的作風。

            3、從“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從中笑”可以讀出百花盛開之時,梅花卻無比欣慰地飄落叢中,表現了梅的豁達與無私。

            四、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1、梅花一起樂觀自信、謙虛坦蕩的品格,贏得了毛澤東主席的贊頌,讓我們再來聽一首贊頌梅花的歌曲(播放《紅梅贊》)。

            2、讓我們用自己的朗讀來贊頌梅花吧(學生放聲練習朗讀)。

            3、邊讀邊想象畫面,有感情地讀。(引導學生根據課件呈現的音樂和畫面的變化,滿含激昂之情、贊嘆之情遞送讀,教師相機引導示范。對學生富有個性的朗讀給予鼓勵,對學生動情的朗讀給以表揚。)

            五、對比閱讀,感悟詩人的情感

            1、閱讀陸游詠梅詞,簡介創作背景。

            毛澤東主席在讀陸游的詠梅詞,填詞一首,卻“反其意而用之”,表達了樂觀自信的胸懷。郭沫若在讀了毛澤東的詞后也和詞一首,寫到“曩見梅花愁,今見梅花笑”,鮮明地寫出了兩手詞中梅花的`不同形象與兩位詩人的不同心境。

            2、再讀毛澤東的詠梅詞,想象“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之俏”的景象,試著畫一畫,并給自己的畫寫上一個題目。

            3、配樂欣賞著名畫家為毛澤東的詠梅詞所配的畫;有感情地背誦詠梅詞。

            六、拓展閱讀

            1、課外閱讀毛澤東主席的其他詩詞。

            2、用一周時間進行準備,然后組織一次毛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

            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 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解釋課題,介紹寫作背景。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自學課文,質疑問難。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解題。

            “卜算子”是一種詞牌名,“詠梅”是這首詞的題目。

            2、介紹寫作背景。

            這首詞是毛澤東主席1961年12月讀了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陸游,南宋愛國的大詩人。他生在封建統治階級向侵略勢力委曲求和的時代。愛國抱負不為時用,晚年退居家鄉,他在《詠梅》詞中表現出孤芳自賞、凄涼抑郁的調子。毛主席的這首詞用的是陸游的原調原題,但情調完全相反,所以是反其意而用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讀,糾正讀音。

            3、熟讀課文,思考:詞中寫了梅花的什么特點?贊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

            三、自學課文

            (鼓勵學生借助工具書,理解字詞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可作上記號,對重點詞句的理解可以簡單地作一下批注。)

            四、質疑問難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的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來解決,有些帶有共性的問題,教師進行歸納,待第二課時解決。)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讀一讀陸游的《詠梅》詞。

            3、自主探究疑難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弄懂字詞及重點句的含義,體會梅花的品格。

            2、理解這首詞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4、感受梅花不畏嚴寒,在風雪中怒放之美。

            5、想象詞中描繪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景象,并用簡筆畫畫下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齊讀這首詞。

            二、合作探究

            1、出示學習目標。

            2、小組討論交流。

            3、集體匯報,教師適時點撥。

            (梅花不畏嚴寒的特點學生很容易看出來,但體會梅花的品格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來理解。如“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一句,講梅花在冰天雪地里,依然盛開著。贊頌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堅強品格。“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一句,講當山花漫山遍野盛開之時,梅花在百花叢中感到無比自豪和幸福。贊頌了梅花謙遜的品格和寬廣的胸懷。)

            4、指導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導學生反復吟誦,讀出詞的韻律和節奏,從中感受作者堅強的革命意志和謙遜的品格以及寬廣的革命胸懷。)

            5、激發想像,畫一畫。

            (鼓勵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把詞中“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描繪的景象畫下來。)

            6、背誦這首詞。

            (自由背、齊背、指名背。)

            三、總結、拓展

            1、師生小結

            毛主席的《詠梅》一詞,用精煉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梅花不畏嚴寒的特點,進而贊頌了梅花堅強、樂觀的高尚品格,表達了作者謙遜的品格和寬廣的革命胸懷。

            2、讀寫結合。

            結合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把它改寫成一段話。

            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默寫。

            2.了解詞大意,感悟毛澤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和謙遜的作風。

            3.滲透我校植物園中的景物.談談你要歌詠其中的那一種。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詩的大意,體會詩人的思想。

            難點:聯系校園景物談體會。

            教學準備:

            參觀植物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試背《詠梅》一詞

            2.背誦其中你喜歡的詩句

            二.深入理解課文

            1.熟讀全詞.

            2.指名讀.

            3.在上節課的基礎上,說說你還不理解的'地方。

            4.小組交流討論

            5.全班交流,相機蘭拔,使學生對毛澤東的詞中的梅花產生贊嘆之情。

            (1)“飛雪”“百丈冰”:梅花綻放于最寒冷的季節,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況“已是懸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紛飛,天地間了無生機。梅卻不畏嚴寒,一花獨放。

            (2)“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是報春的使者,卻不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梅的謙遜作風。

            (3)“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梅在叢中無比欣慰的飄落叢中,表現了梅的豁達與無私。

            三.感情朗讀課文.

            1.梅花的其樂觀精神、自信、謙虛坦蕩的品格、贏得了毛主席的贊揚。

            2.讓我們用自己的朗讀來贊頌梅花吧。

            3.邊讀邊想象畫面、有感情地讀。

            四.對比閱讀.感悟詩人的情感.

            1.閱讀陸游詠梅詞,簡介創作背景。

            2.再讀毛主席的詞,對比感悟原詞中梅花的品格。

            五.拓展閱讀.

            1.課外閱讀毛主席的其他詩詞。

            2.參觀我校植物園中的景物,學習《詠梅》中的寫法,選擇某一種植物直抒胸臆,表達你的情感,練筆或寫短詩。

            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 5

            教學目的要求

            認知: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技能: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情感:初步感受梅花的美好品格。

            重點

            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難點 理解“梅花”的隱含之意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昨天老師請同學們回去預習這篇課文,誰能把自己的預習成果向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也是自己的認知結構不斷“同化”、改造擴大、完善的過程,由于每個學生認知結構的特點不同,因而,其預習的所想獲得的知識也必然有各的特點。放手讓學生預習,允許學生獲取各種與課文有關的知識,不做硬性規定。不僅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點,而且有利于加快效率,理解的時程。)

            二、激趣導入新課

            聽了同學們的介紹,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因為你們都愿意做學習的小主人了。老師也想把自己的預習成果向大家匯報一下,可以嗎?

            師范背課文。

            三、自由讀課文

            1、讓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要求讀得正確。

            四、精讀訓練

            1、自由讀課文,劃出你已理解的語句。

            2、指名讀句子。

            3、激趣:這節課,教師要讓位于同學,請會的小朋友講給大家聽。

            面對這些語句,你準備用什么樣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呢?

            4、指名回答,介紹自己的方法

            (1)讀

            (2)說

            (3)畫

            (我們將學生的“自主”定義為一種嘗試性學習,那么正確與否并不重要,因為結論與過程相比應更加看重過程。將多元化、層次化的教學設計貫穿教學始終,讓學生掌有選擇權,選擇內容,選擇學法,通過自由選擇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動力。)

            5、自由準備(也可和相同觀點的小朋友討論)

            6、大組交流

            (1)希望你不僅要讀出來,還要讓聽的人聽出來。聽出來了嗎?現在請聽出來的小朋友向××自由提問。

            (2)請你說一說自己的作畫意圖。

            (3)誰能看著圖畫,說說對這句詩的理解啊!

            (4)聯系這首詞的創作原因,以及作者的'生平,想一想:

            這梅花僅僅是梅花嗎?還隱含著什么?

            a.梅花代表英雄人物

            b.代表無數革命先烈

            c.代表許多有骨氣,有氣節的人。

            7、激情

            別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化。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

            有了這樣的認識,有了這樣的情感,同學們一定能把這首詩讀得聲情并茂,自己試一試。

            指名朗讀

            8、指導背誦

            自己默這首詩,用什么方法都可以,看誰背得快。

            (1)檢查背誦,可自薦,也可小組推薦。

            (2)背誦后還要簡要地說出方法

            a.抓重點。

            b.回憶層次

            c.憑借板書

            d.熟讀成誦

            9、配樂齊誦

            五、課后拓展

            你給自己設計什么樣的作業?

            (自古以來,作業都是教師布置,學生完成,學生不管有無興趣,限于教師的權威,都得去做。作為教師應該向“師道尊嚴”挑戰。把布置作業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學完后自己給自己布置作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 6

            教師思考:

            梅花是我國的名花之一。她具有色、香、姿、韻的外形美和內質美,一向被視為堅貞高潔和頑強不屈的象征。中國歷代文學作品中有許多贊美梅花的的佳作。《卜算子詠梅》是六年制第十二冊第一組里一篇課文。這是毛主席詞作中的精品。全詞以昂揚飽滿的情緒,樂觀向上的精神,豪放粗獷的風格,描繪了“梅”獨特的性格,超凡脫俗的氣質。作品語言通俗,耐人尋味,畫面感強。六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和理解水平和文學積累,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特殊身份,對學生構成了一定的吸引。

            本文與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為同題作品。毛主席在創作本詞時就曾提到“反其意而用之”,所以兩詞在風格上對比鮮明。教材也在正文之下收錄了陸游詞的全文并加注了簡要的說明,這為教學活動的設計提供了契機。另外《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提出: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出于以上的考慮,我認為:將兩詞對照起來,引導學生自讀研討,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教學設計及說明

            信息資料

            1、搜集古今詩人的詠梅作品。

            2、師生查閱1961年國內社會背景的資料。

            3、分別查閱關于兩首作的賞析文章。

            教學要求:

            1、結合搜集查閱的資料和對兩首詠梅詞的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內容及思想感情,豐富語文積累。

            2、能夠創造性地處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動地與同學進行合作學習。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從梅花的高貴品質中受到人生觀、價值觀的感染熏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豐富認知

            1、由“你見過梅花嗎?你了解梅花嗎?”引入。

            2、以“多彩的梅世界”為題,組織同學匯報交流搜集的資料。(詩文、圖片、樂曲等)由搜集人自行介紹。(詳細內容、搜集渠道、自我感受)。

            3、在師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評、互評。(針對搜集信息的質量、渠道、展示效果等方面)

            [搜集信息的過程,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給他們展示的機會,傾聽學生的匯報,及時地給予評價,可滿足學和的成功需要。相互的交流,擴大了每個學生的信息量,促進了合作與發展。同時所搜集資料的針對性和目的性,為課文的進一步理解作了鋪墊,豐富了學生的認知積累。]

            二、進行新課,了解背景,理解全詞。

            1、根據學生的搜集的資料,引出課題,并結合學生舊知弄清詞牌、題目等。

            2、啟發學生根據預習,提出問題。

            3、自讀課文,借助工具書和搜集的資料,小組合作,讀文研討。

            [從學生的自主質疑中,教師可以及時獲得信息反饋,以便調整教學走向,確保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自主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閱讀能力。]

            三、匯報交流,明確理解,感情讀背。

            1、指讀課文,互相評價。

            2、結合自己小組喜歡的詞句,暢談學習收獲。

            3、有感情練讀,教師相機指導,嘗試背誦。

            四、鞏固練習,豐富積累。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并試著說出這樣填的理由。

            ( )的梅花

            2、在搜集的資料中,把自己認為最好的內容,介紹給同桌,擇優抄寫在積累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對照,激發興趣。

            1、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回顧舊知,創設學習情境。]

            2、出示陸游的《卜算子詠梅》,故設疑問:同樣是描寫梅花,它們有什么不同嗎?

            [巧妙布疑,誘發學生思索。]

            二、由疑而入,自主學讀,理解研讀。

            1、教師介紹毛主席寫“詠梅”時的小故事,重點指出“反其意而用之”,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兩首詞在內容描寫及思想感情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體現教師主導,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培養初步的作品欣賞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把搜集的關于兩首詞的賞析文章,發給各小組,鼓勵各組根據閱讀理解,探究發現,深入體會兩詞的內容及思想感情。

            [此活動有扶有放,提高并促進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與能力。問題設計適于探究,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通過理解培養了學生初步的閱讀欣賞能力。]

            三、交流研討,促進理解,個性表達。

            1、學生結合本組的'學習,交流理解與收獲,教師相機引導點撥。引導學生互相補充、評價。

            [學生個性化的表達和理解是語文教學的追求。如何使學生的表達更科學、更嚴謹、更規范,教師引發的多形式評價和巧妙的點撥是關鍵。這個環節對教學的教學功底有著較高的要求。]

            2、學習小結。

            四、深悟情感、創意表達。

            1、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詞句的理解或對梅花的感情,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寫作、繪畫、背誦、抄錄等均可。)

            [為學生提供創造的空間,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便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利于教學活動的高效益。學生在創作表現中深刻地體會了詞句的妙處,理解了文章的感情,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2、成果展示,相互評價。

            五、感情讀背,升華理解。

            [有余力的學生可選擇陸游的詞作來進行讀背練習。]

            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 7

            一、背誦毛澤東的詠梅詞。

            二、閱讀陸游詞

            1、自由朗讀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同桌說說詞的意思。

            2、提供背景資料,供學生閱讀參考。有不懂之處,教師稍作指點。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官職。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游。作品里那在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默默地經受著風雨的打擊,正是陸游遭遇不幸后凄苦心境的寫照。既有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的傷感,也表現了受到挫折而不屈節的品質。

            毛澤東主席在讀了陸游的詠梅詞后,填詞一道,“反其意而用之”。一改陸游詞中沉悶壓抑的形象,以激昂歡快的筆調賦予了梅花樂觀主義精神。郭沫若在讀二人的詞后,也欣然和詞,寫道“囊見梅花愁,今見梅花笑”。同樣的梅花,被詩人賦予了不同的情感,使其各具風姿,同樣令人品讀不已,欣賞不已。

            三、再讀毛澤東的'詠梅詞

            想象“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景象,試著畫一畫,并給自己的畫題上詞:(如:寒梅傲雪、春的使者、凌寒獨自開、寒梅斗雪圖、懸崖一枝俏、傲對百丈冰。)

            四、選做題

            1、背誦陸游的詠梅詞。

            2、寫一寫你心中的梅花。

            五、布置作業

            課外通過查閱書籍、看光盤和上網等途徑,收集毛澤東主席的其他詩詞。利用一周的課余時間作準備,到時組織一次毛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

            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整體感知詞里的藝術形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藝術境界

            過程與方法:學習襯托的手法 ,學會比較賞析。

            知識與能力:結合創作背景賞析,背誦這兩首詞。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詞里的藝術形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藝術境界。

            教學難點:學習襯托的手法 ,學會比較賞析。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方法:三疑三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回憶上學期的兩首詞,略微點評,溫故為知新做準備。

            二、聽范讀感知這兩首詞

            三、自讀疏通詞語

            卜算子:詞牌名 詠梅:題目 詠:用詩詞敘述

            猶:還,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樣子

            爛漫:色彩鮮艷而美麗。這里是形容盛開的樣子

            寂寞(jimo):孤單冷清 苦:竭力,盡力

            任憑:一任 零落:凋謝

            四、設疑自探

            1、詞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里?那些詞可以點明它生活的環境?

            2、上片梅怎樣盛開的?哪個詞表現出來的?梅花的美展現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這樣的思想感情?

            3、下片哪些詞表現出梅花的形象?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樣子的形象?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4、詞里用是什么手法?該詞的境界美在哪里?

            五、解疑合探

            學生誦讀、交流賞析后點撥:

            1、寒冷艱險的環境里;飛雪:寒冷的冬天;懸崖:險惡;

            百丈冰:寒;

            2、獨有梅花不畏惡劣的天氣,險惡的環境,迎著風雪,傲然盛開。

            俏; 傲寒俊俏,積極樂觀的形象;積極樂觀的思想感情。(帶著積極樂觀的感情齊讀上闋 )

            3、俏-——正面;不爭——反面;只——別無所求。表現梅花的謙遜無私;

            爛漫山花——笑:藐視困難的笑:苦盡甘來的面對勝利無比欣慰的笑;功成身退謙遜的笑;對未來充滿信心的笑。

            4、襯托 :風雪、懸崖、百丈冰(俏)——襯托梅花的傲寒俊俏,不畏困難的形象。

            山 花 爛 漫 (笑) ——襯托樂觀向上,高風亮節。

            境界美:給人以胸懷廣闊,志向高遠,樂觀向上的境界美。這首詞通過對梅花形象的描繪,表現梅花堅忍不拔,對勝利充滿信心和謙遜無私的精神,給人以胸懷廣闊,志向高遠,樂觀向上的境界美。

            六、質疑再探

            對比賞析陸游的詞 ,你有什么認識?

            疏通全詞大意:遠離驛站,那偏僻的殘破的小橋邊,梅花寂寞冷清的開放,無人觀賞。黃昏時光已令你憂愁悲傷,更何況加上狂風鄹雨。

            從不在爭奇斗艷上費心思,下功夫,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滿。凋零的花瓣在地上,被車碾碎,但你仍舊和以前一樣,散發著淡淡的`縷縷清香。

            同學們比較看看這個梅花是什么形象?表達了作者這樣的思想感情?詞的境界如何?

            討論、賞析:寂寞凄涼,飽受摧殘形象。

            低沉孤傲 消沉無奈

            兩首詞相同點在哪里?不同點在哪里?

            討論、點撥:(相同)

            1、都寫了梅花不畏嚴寒的特點;

            2、都寫了梅花不與群芳爭春的特點

            3、都寫了梅花的高尚品質。

            (不同)

            1、形象不同。陸游的梅花是寂寞凄涼,飽受打擊摧殘的形象。毛澤東詞里梅花是傲寒俊俏,積極向上的形象。

            2、感情基調不同。毛澤東的詞,感情基調是積極樂觀,充滿自信的。陸游的詞低沉孤高的。

            七、運用拓展

            比較賞析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和《沁園春.雪》

            八、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賞析詩詞要了解作者及其創作背景,知道“詩言志”的道理。

            九、布置作業 理解背誦該詞。

            板書設計:卜算子 詠梅

            毛澤東 陸游

            形 象 傲雪俊俏,積極樂觀 寂寞凄涼,飽受摧殘

            思想感情 樂觀向上,充滿自信 低沉孤高,悲觀消沉

            境 界 氣勢恢弘,博大高遠 狹隘局促,灰暗抑郁

            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2、了解詞的大意,感悟毛澤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謙遜的作風。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比較毛澤東與陸游的詞,理解時代不同,性格不同,經歷不同,審美情趣不同,所以詞的思想內涵也就明顯的不同,這是理解本課的一個難點。

            教學準備:

            圖片、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溫故知新

            同學們,我們在上一冊中已經學過《墨梅》、《竹石》、《石灰吟》這三首古詩,同學們還會背嗎?在學習這三首古詩時,我們接觸到了中國詩詞的一個重要的表現手法,那就是――托物言志。誰能解釋托物言志是什么意思?對,就是借助對一件是物的描寫、歌詠來表現作者內心的思想與情感。這節課,我們又將學習毛澤東的一首詠梅詞。

            二、自主閱讀,以讀悟情

            請同學們反復地讀讀課文,想想詞中寫了梅花的什么特點,贊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在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帶著飽滿的感情來讀課文。每個人在小組內讀,小組推薦人讀給全班聽,最后大家齊讀。

            三、交流討論,激趣導學

            結合具體詞句,充分交流見解;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自己來解答問題。教師相機點撥,使學生理解詞中的深層含義。

            1、“風雨”、“飛雪”、“懸崖”、“百丈冰”等詞語烘托出了梅花生長的自然環境,表現出梅花堅韌不拔的性格,“風雨”與“飛雪”的并存點出了梅花盛開的季節是早春,這也為下片贊頌梅是報春使者做了鋪墊。

            2、從“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可以讀出梅是報春的使者,卻不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了梅花謙遜的作風。

            3、從“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從中笑”可以讀出百花盛開之時,梅花卻無比欣慰地飄落從中,表現了梅的豁達與無私。

            四、由情導讀,因讀成頌

            1、過大家的討論,我們對這首詞有了深入一步的了解,請同學們邊讀邊想象畫面,有感情地讀。

            2、播放網上下載的名家配樂朗誦,讓學生學習朗讀的技巧。

            3、播放音樂,讓學生自己配樂朗誦。

            五、對比閱讀,深入感悟

            1、閱讀陸游詠梅詞,簡介創作背景。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職位。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游。作品里風雨交加的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正是陸游受打擊后心境的寫照。)

            毛澤東主席在讀陸游的詠梅詞后,填詞一首,卻“反其意而用之”,表達了樂觀自信的胸懷。郭沫若在讀了毛澤東的詞后也和詞一首,寫道“曩見梅花愁,今見梅花笑”,鮮明地寫出了兩首詞中梅花的不同形象與兩位詩人的不同心境。

            2、再讀毛澤東的詠梅詞,想象“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景象,試著畫一畫,并給自己的畫寫上一個題目(引導學生自己給畫命題時要有創意,有文采)

            3、展示網上下載的為本試所配圖畫及音樂,有感情地背誦詠梅詞。

            六、作業:

            1、讀讀背背陸游的詠梅詞。

            2、搜集毛澤東詩詞,為下節課的演唱、朗誦會做準備。

            第二課時

            設計意圖:

            本設計意在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朗讀技巧;加強小組合作,培養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學會表演,學會評價。

            教學準備:

            1、將全班學生分為5個競賽組,每組4人。各小組提前將參賽詩詞曲目報上來。

            2、讓學生準備好朗誦詠的配樂磁帶、歌唱伴奏帶。

            3、從每組中抽出一人組建小評委團

            教學過程:

            1、各小組分別派選手登臺表演,評委為其打分,并說出評分理由和依據。最后評出最佳小組和最佳賽手。

            2、請小評委們登臺表演,接受全班同學的評價。

            3、教師予以總結。

            進一步拓展,請同學們課外閱讀背誦中國古代的詩詞曲賦,制作精美的摘抄本,在以后的班會客上交流賞析。

            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學習詠物詩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判斷下面的詩句寫的是什么?

            1、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于謙。

            2、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王安石。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竹石鄭板橋。

            4、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5、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詠柳賀知章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詠物詩,了解一下詠物詩的特點,以及如何來鑒賞詠物詩。

            二、朗讀理解卜算子詠梅

            1、寫作背景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有“小李白”之稱。他一生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幾度被朝廷任用,又極度被罷官。這首詞正是這種政治環境下的明志之作.

            2、譯文:在驛站的外面,在斷橋的旁邊,無人過問的梅花寂寞地舒展花瓣,黃昏時候你已經受不起孤獨與憂愁,哪里還能在忍受狂風暴雨的摧殘?你無意苦苦爭奪在春天里爭妍斗艷,你任憑百紫千紅去妒忌恨怨,即使凋謝后被踏成泥土,碾做塵埃,沁人心脾的幽香卻永遠不會消散。

            三、鑒賞詩歌

            1、作品描寫了梅花的哪些特點?

            寂寞無主、風雨摧殘、群芳嫉妒、不屑爭春、清香如故

            2、這些特點表明了詞人怎樣的內在品性?

            凄苦困厄的處境——-堅忍不屈的品格

            潔身自好、堅守高尚的品格

            3、梅花在詞中象征著什么?詩人的人格。

            4、在詠物詩中,詠物是詩的內容,比興寄托才是詩的靈魂,這首詞是如何用梅花的意象來表現自己情操的?

            驛外斷橋邊、黃昏風雨比喻他一生艱難的政治處境和他所遭受的嚴酷的政治打擊。爭春無意、妒任群芳象征他不屑媚俗邀寵,有別于一般官僚政客的傲岸性格。成泥作塵、香猶如故象征他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堅持愛國理想、民族氣節、君子操守的頑強意志。

            四、總結詠物詩的.鑒賞技巧

            ①“讀清”全詩。

            ②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境特點和內在品性。

            ③聯系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④體會詩人手法的高妙。賞析時要重點把握寫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五、拓展應用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孤桐

            王安石

            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明時思解慍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慍:疾苦、怨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據《孔子家語》記載:帝舜曾一面彈著五弦琴。一面唱“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1)前六旬表現了桐樹怎樣的特點?

            (2)詩人借孤桐形象表達怎樣的人生態度和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天生枝葉繁茂,雖孤獨卻樹干筆直高聳入云;深深扎根于天地;越老越強,越是暴曬越是茁壯。

            (2)表達了詩人正直向上、虛心扎實、

          【陸游《卜算子詠梅》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卜算子詠梅陸游04-13

          卜算子詠梅陸游04-26

          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翻譯12-18

          卜算子詠梅陸游翻譯01-22

          陸游古詩卜算子詠梅12-09

          陸游卜算子詠梅賞析03-28

          陸游《卜算子·詠梅》鑒賞03-23

          陸游的《卜算子·詠梅》賞析10-12

          陸游《卜算子·詠梅》賞析03-31

          《卜算子詠梅》陸游翻譯09-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成人动漫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国产免费一级AV | 日本日本免费一区视频大片 | 亚洲精品自有码中文字 | 在线观看播放国产一区播放 | 亚洲国产初高中生女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