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經典詩句

          時間:2025-04-18 16:55:13 晶敏 秦觀 我要投稿

          秦觀經典詩句

            引導語:秦觀,北宋中后期著名詞人,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頗得蘇軾賞識。下文是小編整理他的一些經典詩句,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秦觀經典詩句

            1、桃源望斷無尋處。——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2、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秦觀《點絳唇·桃源》

            3、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秦觀《納涼》

            4、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秦觀《如夢令·春景》

            5、韶華不為少年留。——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6、西城楊柳弄春柔。——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7、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春日》

            8、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秦觀《春日》

            9、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秦觀《好事近·夢中作》

            10、碧桃天上栽和露。——秦觀《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11、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秦觀《千秋歲·水邊沙外》

            12、為君沉醉又何妨。——秦觀《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13、曉陰無賴似窮秋。——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14、淡煙流水畫屏幽。——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15、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秦觀《點絳唇·桃源》

            16、過盡飛鴻字字愁。——秦觀《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17、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秦觀《如夢令·春景》

            18、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秦觀《千秋歲·水邊沙外》

            19、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秦觀《還自廣陵》

            20、輕寒細雨情何限。——秦觀《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21、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秦觀《畫堂春·春情》

            22、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秦觀《八六子·倚危亭》

            23、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24、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25、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

            26、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

            27、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

            28、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29、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30、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31、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

            32、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33、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34、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

            35、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36、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37、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秦觀《秋日·月團新碾瀹花瓷》

            38、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秦觀《鷓鴣天·枝上流鶯和淚聞》

            39、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40、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41、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42、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只露墻頭一半身。——秦觀《南鄉子·妙手寫徽真》

            秦觀生平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別號邗溝居士;“蘇門四學士”之一。漢族,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文學家,北宋詞人。

            秦觀,北宋中后期著名詞人,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頗得蘇軾賞識。熙寧十一年(1078年)作《黃樓賦》,蘇軾贊他“有屈宋之才”。元豐七年(1084年)秦觀自編詩文集十卷后,蘇軾為之作書向王安石推薦,王安石稱他“有鮑、謝清新之致”。因秦觀屢得名師指點,又常與同道切磋,兼之天賦才情,所以他的文學成就燦然可觀。后于元豐八年(1085年)考中進士,初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蘇軾引薦為太學博士,后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哲宗于紹圣元年親政后(1094年)“新黨”執政,“舊黨”多人遭罷黜。秦觀出杭州通判,道貶處州,任監酒稅之職,后徙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徽宗即位后秦觀被任命為復宣德郎,之后在放還北歸途中卒于藤州。其散文長于議論,《宋史》評其散文“文麗而思深”。其詩長于抒情,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游春,終傷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約派詞人,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歷來詞譽甚高。然而其詞緣情婉轉,語多凄黯。有的作品終究氣格纖弱。代表作為《鵲橋仙》、(纖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滿庭芳》、(山抹微云)等。《鵲橋仙》中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被譽為“化腐朽為神奇”。《滿庭芳》中的“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被稱做“天生的好言語”。南宋張炎之《詞源》:“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生平詳見《宋史。文苑傳》。著有《淮海集》40卷,以及《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等作品。其所編撰的《蠶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蠶桑專著。極善書法,小楷學鐘王,遒勁可愛,草書有東晉風味,行楷學顏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贈秦觀為“直龍圖閣學士”,后世稱之為“淮海公”。

            未仕期

            秦觀在未仕期間,大多在故鄉高郵居家耕讀,為科舉做準備。然而亦時常游歷于江淮吳楚之間,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在這段期間秦觀的主要出游地有二:一為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秦觀同孫莘老、參寥子游訪漳南老人于歷陽惠濟院,浴湯泉,游龍洞山。又往烏江拜謁項羽墓,極盡山水名勝。此次出游共賦得詩詞三十余首,并作《湯泉賦》一篇,以記途蹤。二為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秦觀前往越州省親,適逢蘇軾自徐州徙往湖州,于是便乘蘇軾官船一同南下。途經無錫,與蘇軾同游惠山,又經吳興,泊西觀音院,同訪諸寺。端午過后,遂別蘇軾赴越,中秋時,與參寥子、辯才法師同游龍井,其后又與郡守程公辟游玩鑒湖、拜謁禹廟,相得甚歡。直至歲末年關家書催歸,秦觀始依依不舍的乘船北上。寫下著名的《滿庭芳》(山抹微云)來描述離別情意,透露出對此段漫游歲月美好的繾綣不舍。

            “學而優則仕”是天下讀書人的夢想,秦觀亦不例外,然而秦觀的科舉征途卻屢遭挫折。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秦觀第一次參加科舉應試,卻是抱著滿滿的期望換來落第的命運,于是他便馬上“杜門卻掃,日以詩書自娛”,可見這一失敗,對他而言,是精神上的打擊。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秦觀再次應試,卻依舊名落孫山。科舉的接連失利,使得秦觀心境更加憂愁悲郁,認清了“風俗莫榮於儒,材能咸恥乎未仕”的社會現實。因此只好改變態度,學習時文并向時人投獻詩文,望獲舉薦。“功夫終不負有心人”,秦觀在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參加第三次科舉考試,終于成功考取進士,踏上其同樣屢遭挫折的十年仕宦之途。

            入仕期

            朋黨傾軋是北宋政治上的大難題,更是令朝廷不安的一大亂源。秦觀入仕之時,適逢北宋朋黨斗爭日益激烈之際。秦觀于此亦身不由己地陷入了這場政治漩渦之中,無法自拔。元豐八年(1085年),秦觀登科以后,任定海主簿及蔡州教授。因其親附蘇軾,被視為“舊黨”,從此黨爭的迫害便從未間斷。元佑二年(1087年)蘇軾、鮮于侁,共以“賢良方正”薦秦觀于朝,無奈卻被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加以誣告。元佑五年(1090年)方由范引純引薦,得以回京任秘書省正字。元佑六年又因“洛黨”賈易詆其"不檢"而罷去正字。接二連三的政治迫害,使得秦觀大受打擊,對政治開始灰心,且有退隱之意。元佑七年(1092年),秦觀授左宣德郎,又由秘書省正字,左遷國院編修官,參修《神宗實錄》,甚得恩寵。數月之間,拔擢連連。此三年亦為秦觀仕宦期間最順遂的時候。宦達未久,元佑九年(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親政。“新黨”之人相繼還朝,“舊黨”之人則連遭罷黜,秦觀歷時七年的貶謫生涯從此開始。

            貶謫期

            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親政。政局瞬變,“舊黨”出京。秦觀作為“舊黨”核心人物,亦在所難免。秦觀首先被貶為杭州通判,因御史劉拯告他重修《神宗實錄》時,隨意增損,詆毀先帝。因而在前往杭州途中又貶至處州任監酒稅。在處州任職之時,秦觀學佛以遣愁悶,常與佛寺僧人談佛聊禪,并為僧人抄寫經文。他的詞作《千秋歲》在回憶當年盛會時,抒發了很深的感慨與愁情: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無奈小人誣陷,狀告秦觀私撰佛書,便又因此獲罪。《宋史。文苑傳》云:"使者承風望指,伺候過失,既而無所得。則以謁告寫佛書為罪,削秩徙郴州"。削秩是將所有的官職同封號除掉,是宋朝對士大夫最嚴重的懲罰。貶黜南蠻時,秦觀心情悲悵,早已絕了希冀,便作《踏莎行》詞。雖將《千秋歲》的直抒換為比興,沒有“愁如海”之類的字眼,然而內心深處卻依然郁結難解: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秦觀方至郴州又移至橫州編管,元符元年(1098年),移遷雷州編管。眼望離京師越來越遠,歸鄉無期,秦觀自賦挽詞。此詞道盡心中凄苦,叫人心生悲惋。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駕崩,徽宗即位,向太后臨朝。政壇局勢變動,遷臣多被召回。秦觀也復命宣德郎,放還橫州。當年五月行至藤州,出游光華亭,索水欲飲,水至,笑視而卒。張文潛曾作《祭秦少游文》云:“嗚呼!官不過正字,年不登下壽。間關憂患,橫得罵詬。竄身瘴海,卒仆荒陋。”道盡了秦觀坎坷一生,句句痛徹心扉。一代文人,命運竟是如此的坎坷曲折,最后竟死在荒蠻之地,令人無限感慨。

          【秦觀經典詩句】相關文章:

          秦觀的詩句精選11-27

          秦觀詩句08-28

          秦觀重陽節詩句原文及賞析10-06

          秦觀09-20

          秦觀的生平軼事:三考秦觀07-22

          詞人秦觀的詞集中經典語句摘抄以及詩句帶出處11-09

          納涼 秦觀10-13

          《春日》秦觀03-21

          秦觀的《納涼》10-0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性爱国产精品福利 |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免费 | 少妇按摩中文字幕 | 婷婷精品人人爱视频 | 伊香蕉大综综综合久久 | 伊人色综合网久久天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