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原文與翻譯

          時間:2024-01-30 17:46:01 嘉璇 勸學 我要投稿

          孫權勸學原文與翻譯

            《孫權勸學》選自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一一《資治通鑒》。下面是孫權勸學原文與翻譯的內容,歡迎閱讀!

            《孫權勸學》原文

            初 , 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譯文

            當初,吳王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身居要職掌握重權,一定要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忙為理由推辭了。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學識淵博的學者嗎? 只要泛覽群書,了解一些以往的事罷了。你說你事務繁忙,誰比得上我處理的事務多呢?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于是呂蒙就開始學習。

            等到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討論(天下大事),(魯肅聽到呂蒙的見解后)非常驚奇地說:“我現在才發現,以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已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東吳阿蒙了!”呂蒙說:“讀書人分別幾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來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后才告別。

            注釋

            1、初:當初,這里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2、權:指孫權,字仲謀,黃龍元年(公元222年)稱王于建業(今江蘇南京),國號吳,不久遷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稱帝。

            3、謂:告訴,對說,常與曰連用。

            4、卿:古代君對臣或長輩對晚輩的愛稱。

            5、今:現在。

            6、涂:同途。當涂掌事:當涂,當道,即當權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異議:當涂:地名)。

            7、辭:推托。

            8、多務:事務多,雜事多。務,事務。

            9、孤:古時候王侯的自稱。

            10、治經:研究儒家經典。經指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11、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12、但:只,僅。

            13、涉獵:粗略地閱讀

            14、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15、乃:于是,就。

            16、及:到了的時候。

            17、過:到;到達。

            18、尋陽:縣名,現在湖北黃梅西南。

            19、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

            20、非復:不再是。

            21、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22、但:只,僅。

            23、孰若:誰比的上;誰像(我)。孰:誰,若:像。

            24、就:從事。

            25、遂:于是,就。

            26、士別三日:有抱負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里指少(與常見的多的解釋不同)。

            27、何:為什么。

            28、呂蒙:東吳名將,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陽)人

            29、耳:表示限制,語氣詞,相當于罷了。

            30、始:開始。

            31、與:和。

            32、論議:談論,商議。

            33、大:非常,十分。

            34、驚:驚奇。

            35、今:現在。

            36、者:用在時間詞后面,無翻譯。

            37、復:再。

            38、即:就。

            39、拜:拜見。

            40、待:等待。

            41、吳下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對呂蒙親昵的稱呼;在吳下時的沒有文學的阿蒙。

            4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43、更:重新。

            44、阿蒙:名字前加阿,有親昵的意味。

            45、邪(yé):通耶,語氣詞。

            46、乎:啊。表感嘆語氣。

            47、以:用

            48、見事:認清事物

            創作背景

            三國時期,吳軍大將呂蒙年少時不愛學習,后來聽從孫權的勸告,“篤志不倦”地博覽群書,學問大進。此文即是司馬光根據史料整理改寫而成的文章。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此文記敘了三國時期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才略有了驚人的長進,并令魯肅為之嘆服、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應當好學、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進步的道理,突出了學習的重要性。[4]

            藝術特色

            此文雖極簡略但剪裁精當,不僅保留了先前史書中原文的精華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煉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寫之作。而其主要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對白傳神,以“話”塑人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記錄人物的幾次對白,卻傳神生動地塑造出了兩個藝術形象。先看孫權。作為吳國之主,他能夠關心下屬,鼓勵呂蒙要多學習:“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氣比較堅定有力。當呂蒙找借口推辭時,他不急不惱推心置腹地說:“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毕嚷暶饕笏x書的目的并非使他棄武從文,成為書生,而是在博覽群書中了解歷史,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增加自己的見識與才智,這種循循善誘的親切語氣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針對呂蒙所謂“軍中多務”的借口,進一步開導,現身說法:“卿言多務,孰若孤?”這是明擺著的事實!肮鲁Wx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庇米约旱挠H身感受來勸導呂蒙。整個對話之中,孫權絲毫未擺當權者的架子,不以威壓的方式逼迫呂蒙去讀書,這一番娓娓道來的談話卻更令人信服。他的談話是親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長者而非王者的風范。再看呂蒙。讀書使呂蒙的言談大有智慧,所以魯肅的語氣重在驚嘆:“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也僅說了一句話:“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話中既有對魯肅大驚小怪的不以為然,更有一種書中多閱歷,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羨之情。

            側面烘托,展示變化

            除正面記言外,此文對呂蒙這一形象還運用了側面烘托及對比的手法。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由文中可知,魯肅正是一個跳出廬山的旁觀者,呂蒙讀書的功效是通過他的話從側面展現出來的,他的驚嘆襯托出了呂蒙今非昔比的事實。而話中的“吳下阿蒙”又將呂蒙的過去與現在進行了一個縱向的對比,得出了“變”的結論,而呂蒙之“變”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言簡意賅,表現有力

            此文以對話為主,人物的語言簡潔而傳神,極富表現力,毫無冗繁之處。如對呂蒙的學習情況,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讀了哪些書,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呂蒙二人的談話,只用一句“與蒙論議”來交代,兩人談論的是什么話題,呂蒙的哪些見解讓魯肅起敬的都略去不寫。此外,對話外的其他語言也非常簡省而意賅,如其中的“吳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簡意豐而流傳運用至今。還有,在情節發展上,孫權的刻意勸學終使呂蒙就學,他就學后的淵博學識又使魯肅驚嘆,呂蒙又緊承其嘆發出“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語,上下文環環相扣,銜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陜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中進士甲科。宋英宗繼位前任諫議大夫,宋神宗熙寧初拜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次年,判西京御史臺,居洛陽十五年,專門從事《資治通鑒》的編撰。哲宗即位,還朝任職。元豐八年(1085),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黨,廢止新法。數月后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著作收錄于《司馬文正公集》中。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ㄒ唬、知識與技能

            1、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

           。ǘ、過程和方法

            1、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2、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ㄈ、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學生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并能讀出人物不同的語氣語調。

            2、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

            聯系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課時安排

           。闭n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讀過《三國演義》嗎?話說三國鼎立之時,孫權雄霸一方,其手下一員名將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曾隨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打敗關羽,占領荊州,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你可知道,他斗大的字不識幾個,你知道“吳下阿蒙”和“刮目相看”這兩個成語的來歷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孫權勸學》,共同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說到“勸學”,想必同學們一定知道讀書的重要性,那么就請同學們展示一下你所知道的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吧。

            教師舉例: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懹

            自古圣賢,盛德大業,未有不由學而成者也!S宗羲

            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獎⑾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學則殆!惇毿

            同學們課外搜集了這么多的名言警句,相信大家對讀書已有了很深的認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司馬光與《資治通鑒》

            二、司馬光與《資治通鑒》

            這篇文章選自《資治通鑒》,作者司馬光,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相關資料?

            教師強調: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顿Y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

            三、讀課文,理解文意

            1、自讀質疑:學生借助工具書自讀課文,將其中疑難提出,小組間討論解決,或提出來共同解決。

            2、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ā安豢刹粚W!”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2)卿言多務,孰若孤?(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如在眼前。

           。3)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感嘆句,一句可見魯肅當時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使魯肅既吃驚,又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5)“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并不是埋怨魯肅,而是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為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

            四、合作探究,互動釋疑

            1、質疑、釋疑

            把全班同學分成六個小組,小組內設計問題,挑戰另一小組,每組提問兩個問題,不得重復。

            下面是學生可能提到的問題:

            (1)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2)讀了課文你喜歡誰?

            (3)誰是課文描述的主要人物?文中描述人物最精彩的部分在哪里?

            (4)孫權究竟是如何勸說呂蒙的呢?

            (5)文中為什么要寫魯肅?

           。6)魯肅為什么會對呂蒙“刮目相待”?

            2、設疑搶答

            檢查同學們的學習情況

            梳理課文內容(用原文回答)

            (1)孫權勸學的原因是:

            (2)呂蒙推辭的理由是:

           。3)孫權論述讀書的重要性:

           。4)呂蒙就學,魯肅稱贊呂蒙:

           。5)呂蒙因學而才略大有長進的句子是:

           。6)表明呂蒙自己自信心的語句是:

            五、拓展延伸

            是讀書改變了呂蒙的命運,是善于接受別人正確規勸的態度決定了呂蒙的成功,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名人讀書的故事?請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珴蓶|冬天讀書的時候,為了御寒,經常邊吃生辣椒,邊手拿書本讀書;戰國蘇秦錐刺股;西漢孫敬頭懸梁;西漢匡衡鑿壁偷光;晉,車胤囊螢讀書;晉,孫康映雪讀書。)

            六、總結、反思

            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和運用,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學海無涯。而智出學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地豐富我們的語言寶庫,攀登學習的高峰,暢游知識的海洋。

            本文的學習,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希望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讓好書伴大家健康快樂地成長。本課上到這兒,相信每個人都收獲不小,愿這些美麗的收獲,伴隨著你走過青春歲月,讓你的青春年華一路美麗!

            七、作業設計

            我們學過《方仲永》,大家一定還記得那個天才少年,方仲永與呂蒙相比,恰恰相反,一是幼年不學,毫無所成,一是年長好學,學有所成,請同學們大膽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方仲永巧遇呂蒙,他們會演繹出怎樣的一段故事呢?請以《方仲永巧遇呂蒙》為題,展開想象,寫篇作文,文體、字數不限。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

            孫權――――勸學

            呂蒙――――就學

            魯肅――――贊學

            知識改變命運,態度決定成敗

            附:教學反思

            《孫權勸學》是一篇自讀課文,故事性很強。這篇文言文課文詞句方面的障礙少,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從施教過程看,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處。

            成功的地方有:

            1、使用課件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視頻朗讀對于學生句讀能力的提高也有裨益,同時課堂理解的重點,通過媒體展示,一目了然。節省了不少時間,有利于知識的拓展。

            2、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課文理解并不難,疏通理解時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出疑難詞句,學生與老師一同解答,這樣便于因材施教,發現并解決學生學習中的難點,也能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疏通課文時,讓學生利用注釋,對著屏幕上的句子進行翻譯,有利于糾正學生對著書翻譯的習慣,有利于培養即席說話的能力,結合語境整體理解句子的能力,培養文言語感。

            3、引導遷移,適度拓展。不僅是對文言詞句知識的掌握,平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系舊知,總結歸納,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對那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詞語的積累(成語)也重在運用。對出自本文的兩個成語“吳下阿蒙”“刮目相看”,不僅讓學生知道意思,還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本課在教學的最后設計了拓展延伸的環節:你收集到哪些關于名人讀書的故事?學生的收集不多,教師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讓學生看。希望能對班級里那些缺乏讀書意識與習慣的學生有所啟示。

            不足之處:

            1、重視了基礎知識的學習。尤其是文言詞語、句子翻譯,但文言詞語的解釋有點多。建議只抓住幾個重點詞語與句式即可。大部分詞語學生學過,即便有遺忘,在翻譯時不會再來解決,可節省時間,而不必個個點到。

            2、分析文章內容時,問題設計有點多,想面面兼顧,又很難兼顧,如本文的行文線索、本文的主旨、本文寫人的方法等,還應該根據當堂課教學的重點,進行適當的調整。

            孫權勸學教案

            學習目標:

            1. 疏通文意,掌握重要的文言詞語及句子。

            2. 品讀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學習重點:

            1. 積累文言字詞,朗讀課文。

            2. 品讀對話,分析人物形象。

            學習難點:

            聯系生活,領悟讀書有益于人發展的道理。

            學習過程:

            課前語文活動:交流對三國人物的了解和認識。

            一、 導入新課:人不怕落后,怕的是落后了還不思進取。當一個人有了進取的雄心和勤奮踏實的態度時,他就能夠超越原來的自我,成為一個嶄新的人。三國時吳國的呂蒙就是這樣一個勇于進取的人。

            二、 明確學習目標

            三、 展示預習情況:

            ①文學常識

           、谧⒁

            ③詞語解釋

            四、 品讀文言文(文言朗讀三部曲)

            一讀: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偎]讀,其余同學糾錯。

           、诼犠x,也可以小聲跟讀,注意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的讀音及停頓。

            ③仿讀,注意字音和停頓。

           、荦R讀。

            二讀:讀懂文意

           、偬崾痉g方法。

           、谧宰x翻譯,小組討論。

            ③反饋問題,共同解決。

            ④復述故事情節,概括思想內容。

            三讀:讀出語氣

           、倨纷x人物語言(討論: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出文中不同人物的語言?),分析人物形象。

           、诜纸巧首x。

            五、 反思提升。

            天才少年方仲永與呂蒙相比:一是幼年不使學,毫無所成;一是年長好學,學有所成,這不同的變化,給了你哪些啟示?

            六、 課堂小結。

            七、作業。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蒙辭以軍中多務。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即更刮目相待

            2.翻譯句子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孫權勸學說課稿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孫權勸學》。

            下面我將按照說教材、說教學設想、說教學目標、說教學準備、說教學過程的幾個環節展開說課。

            第一、說教材

            本單元選取的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藝術家等為人類歷史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生動感人、廣為流傳的事跡!秾O權勸學》講的孫權勸東吳大將呂蒙讀書的故事。本文語言簡潔精練,寥寥數語種描摹出人物說話時的口吻、情態、心理,人物個性鮮明堪稱人物語言描寫的精品之作。同時文章宣揚一種謙虛好學,重視閱讀的昂揚向上的精神,有較強的教育價值。

            第二、說教學設想

            在這一節課上,我想堅持十六字方針:“吟誦為本,注重基礎,品味探究,適當運用”,讓讀貫穿課堂,還文言文課堂書聲朗朗的本來面目。

            第三、說教學準備

            為了擴大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搜集《三國演義》的人物圖片,名聞軼事,課堂上展示。

            第四、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掌握并運用本文中的成語。

            2、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熟讀課文,做到當堂背誦。

            3、品味人物對話的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態、心理,并能進行創造性閱讀。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朗讀體驗。讓讀貫穿課堂,在讀中感知故事情節,品味人物個性。

            2、探究交流。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與學生對話,與

            老師對話,達到知識的互補與提高,有助于營造和諧民主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謙虛好學,追求進步,重視閱讀的精神。

            第五、說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激發興趣

            播放《三國演義》的片首曲把學生的思緒帶到群雄紛爭的三國時代,認識叱咤風云的亂世英才,辨別與本課有關的三國人物,導入本課。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個人自由讀,培養學生看注釋讀書的習慣。

            2、分角色朗讀,讀準字音,把握節奏,初步品味人物對話語氣。

            3、老師示范讀,讓學生聽清字音,聽清節奏,進一步加深對文本的體驗。

            三、合作交流,展示自我

            首先小組分工,各司其職。我先把學生分成7個小組,每組明確分工。每組的任務依次是:理解字詞、翻譯句子、復述課文、品味語言、揣摩心理、分析個性、討論寫作特點。組長再給每個人分工除以上工作外,每人講一個跟三國有關的故事或說一個跟三國有關的成語、格言、俗語、歇后語等。

            其次,探究交流,展示成果。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老師巡回指導,為學生指點迷津。輪流展示成果時,其他組同學可隨時糾正、補充,老師適時點撥。

            為強調重點,加深印象,適時練習,通過投影本文重點進行梳理。

            四、分組演示,創造性閱讀

            在學生探究合作,老師強調的基礎上,學生掌握得怎樣,為了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每小組抽四人,一人讀旁白,三人分別扮演孫權、呂蒙、魯肅,模仿三人的地位、身份、口吻、情態、語氣等進行角色朗讀,可以適當帶上動作。在讀的過程中,可補充文中空白。如“蒙辭以軍中多務”,省略了許多未說的內容!懊赡耸季蛯W”,如何學,本文沒說,盡可讓學生發揮想象;最后,呂蒙究竟談了些什么讓魯肅大驚?這些內容盡可以讓學生去想象,去補充。在補充時可用文言可用白話,也可以文白夾雜,教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

            五、聯想鏈接,精神內化

            本文給了我們什么啟示?請用一句名言、俗語、古詩文等進行解釋。如: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天性

            ▼書到用時方恨少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

            ▼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

            ▼開卷有益

          【孫權勸學原文與翻譯】相關文章:

          孫權《勸學》原文及翻譯01-25

          孫權勸學的原文及翻譯06-08

          孫權勸學原文及翻譯05-20

          《孫權勸學》原文翻譯05-25

          孫權勸學的翻譯及原文03-03

          孫權勸學翻譯及原文04-16

          《孫權勸學》原文及翻譯11-24

          《孫權勸學》的原文及翻譯11-27

          孫權勸學原文及翻譯11-28

          《孫權勸學》原文及翻譯(精選)01-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香蕉一本大道在线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 | 日本欧美性爱网一区 | 亚洲性爱在线网站 | 亚洲午夜福利片 | 韩国日本亚洲国产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