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勸學優秀導學案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21 11:29:20 勸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中學語文勸學優秀導學案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關于中學語文勸學優秀導學案教學設計

            1.熟讀并背誦課文,掌握、積累“勸、學、青、中、疾、致、假、絕、興、功、強、用”等12個文言常用實詞和“于、者、而”3個文言常用虛詞;熟記“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2.理解從三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方法。

            3.學習以喻代議、寓議于喻的設喻方法。

            4.借鑒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和學習態度的論述,探究作者的思想觀點。

            【使用說明】

            1.第一課時落實學習目標1-2,第二課時落實學習目標3-4;

            2. 第一課時落實基礎演練1-3,第二課時落實基礎演練4-5;

            3. 第一課時落實合作探究1-4,第二課時落實合作探究5-10;

            4. 第一課時落實鞏固訓練1-8,第二課時落實鞏固訓練9-13;

            【知識導學】

            1.關于作者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善用比喻!秳駥W》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內容分前后兩個部分,前部分著重闡明學習的重要性,后部分著重闡明學習的方法。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錄,勉勵人們學習須持之以恒,以求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品德。

            2.關于勸學的名言名句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甲慵翰粚W,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

            3.關于比喻論證

            比喻論證是一種用具體、生動、形象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較抽象道理的論證方法。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辭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 “ 本體 ” ,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叫 “ 喻體 ” ,聯系二者的詞語叫 “ 喻詞 ”(像、是、如等)。用來作為喻體的事物,應當是為大家所熟悉的、具體的、淺顯的,這樣,才能既通俗又生動地說明另一個事物。比喻應當貼切、自然,要能恰到好處地說明被論證事物的特點。如可以把教師比喻成蠟燭、春蠶,說明他們無私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卻不能將他們比喻成能使別人干凈起來,可他們自己卻像越來越臟的抹布、掃帚,這樣運用比喻法,叫“引喻失義”,應當注意。因為比喻的雙方缺乏本質上的內在聯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論述一個問題,不能僅靠幾個比喻,應把它和例證法、分析法等結合起來使用。比喻論證不是議論文寫作的主要論證方法,要求慎重使用。

            【基礎演練】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靛青( ) 蓼藍( ) 木直中繩( ) 參省( )

            須臾( ) 以為輪( ) 跬步( ) 生非異也( )

            槁暴( ) 騏驥( ) 駑馬( ) 跂而望矣( )

            二螯( ) 鍥而不舍( ) 金石可鏤( ) 則知( )明而行無過矣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勸學( )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

            (3)吾嘗跂而望矣( ) (4)假輿馬者( )

            (5)而絕江河( ) (6)風雨興焉( )

            (7)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

            (9)駑馬十駕( ) (10)用心躁也( )

            (11)學不可以已( ) (12) 金就礪則利( )

            (13)而聞者彰( ) (14)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15)用心一也( ) (16)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

           。17)木直中繩,以為輪( ) (18)聲非加疾也( )

           。19)非能水也( ) (20)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3.名句默寫填空。

            (1)(2009江蘇高考)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2009福建高考)故木受繩則直,______________。

            (3)(2009天津高考)______________,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4)(2009全國高考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不復挺者,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假舟楫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4.找出文中的20個比喻句。

            5.結合已學知識,說明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1)“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邊句中的“而”屬哪種用法,請把相應的用法的序號填在句后的括號里。

            a.連詞,表并列關系。b.連詞,表遞進關系。c.連詞,表轉折關系。d.連詞,表因果關系。 e.連詞,表順承關系。f.連詞,表修飾關系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

           、诰硬⿲W而日參省乎已( )

            ③吾嘗終日而思矣( )

           、芊e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⑤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 )

           、扌妨蚨 )

           。2)按照“之”字的意義的用法,選出全是代詞的一項( )

           、偾啵≈谒{②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③不如須臾之所學也④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⑤冰,水為之⑥君將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3)下列句子中加點介詞“于”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偾嗳∮谒{,而青于藍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寡人之于國也

           、芮劣诮瓰I ⑤頒白不負于戴于道路矣

            ⑥冉有、季路見于孔子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②④⑥

            【合作探究】

            一、說說第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根據提示,梳理本文內容

            文本圍繞“ ”從三方面展開說理分析,其中第二段從學習的 說明道理,運用 個比喻句分析了學習能夠 、 、 ,第三段從學習的 說明道理,運用 個比喻句分析了學習能夠 、 、 ,第四段從學習的 說明道理,運用 個比喻句分析了學習要求 、 、 。

            三、分析第一段五個比喻句所表達的意思。

            四、荀子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如果我們把這句話理解成自主學習、從師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超越前人,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說說理由。

            五、分析第三段五個比喻句所表達的意思。

            六、我們今天認為,在一個人獲得教養的途徑上,“思”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荀子卻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應該怎樣理解?

            七、分析第四段十個比喻句所表達的意思。

            八、結合文本,說說本文比喻說理的特點

            九、荀子認為學習可以改變先天所具有的“人性惡”的本質,從而具備圣心,成為君子,對此,你有著怎樣的評價和認識?

            十、在知識急增的社會,我們對于學習的看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你認為荀子的觀點是否過時?有哪些觀點需要補充發展?

          【中學語文勸學優秀導學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勸學》優秀導學案06-20

          《勸學》導學案范文09-25

          《孫權勸學》導學案設計(精選12篇)11-20

          《孫權勸學》導學案范文10-01

          《孫權勸學》導學案及答案08-24

          《孫權勸學》中學語文學案10-23

          《孫權勸學》導學案(通用5篇)08-30

          初一語文《孫權勸學》的導學案11-21

          《圓明園的毀滅》導學案教學案06-14

          《勸學》優秀教學設計09-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秋霞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熟女精品激情免费视频 | 精品国产亚洲最大 | 思思热在线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l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人各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