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有一棵樹叫清見散文
清明回鄉祭祖,見故鄉的山坡上,田土邊,溝壑里,滿山遍野一片怱綠,到處都是橙亮亮、黃燦燦,碩大肥實的果子,掛滿枝頭。有些樹枝承受不起果子的重量壓灣了腰,村民們不得不用竹片支撐起來;還有些樹開滿了白色的花骨朵,白色的花和黃亮亮的果子形成鮮明對比;還有些果樹小果子已掛滿枝頭,老果子還鮮嫩嫩挺立,就像父子同臺獻藝,一派獨特的果園景觀。
遠遠地就聞到了果香,花香,蜜蜂嗡嗡,彩蝶飛飛,這就是故鄉一道獨特的清明風光。
據老同學講,2009年,我們家鄉四川仁壽縣新店鄉就被國家信息產業部任命為“中國清見之鄉”。清見是新店鄉的一大特產,是全縣優質柑橘生產基地,全鄉有兩千多畝,產量4萬多噸,產值1億多元。
“清見”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從日本引進,經四川省有關方面專家改良.培育,特別是由仁壽新店鄉的柑橘土專家徐文科采用多年生三季嫁接技術多年培育改良,現在的清見在品質方面已遠超日本,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柑橘界獨樹一幟。
仁壽新店"清見"屬晚熟型雜交柑橘,每年3一一6月成熟上市,具有鮮食、加工兼用的特點,兼備橙、桔、柚的營養與風味,果實大,外表橙紅色,香氣濃厚,果皮光滑,肉質細嫩化渣,汁多,含糖量適度,味酸甜爽口,無核,富含維生素,儲存方便,果皮易剝,備受消費者喜愛,已遠銷東南亞、峨羅斯等地,還與大型超市家樂福、伊藤合作銷售……
想起三十年前,我還在老家的時候,家鄉是眉山市最偏遠的'鄉鎮,曾經交通閉塞,水源匱乏,村民在土地里種不出什么來,紛紛外出打工了,到處是荒山野草,低矮的小平房、茅草屋,我也是隨大流,像逃難似的離開了故鄉,而走進了鋼筋水泥,沒有泥巴路的大城市,而故鄉就像滕無論你走多遠,總用思念纏著你。
而今村民們都回來了,回來發展柑橘清見。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奮斗,大家都修起了樓房,買起了小車,日子猶如清見,一天更比一天甜。
剛到小妹家,小妹邊煮飯邊說起了她家的清見,還繪聲繪色地講起了劉幺妹上央視《黃金100秒》。哦,原來,劉幺妹是新店鄉的普通村民,本名劉小蘭,喜歡唱歌跳舞,她一直有個心愿,要把壩壩舞跳到天安門廣場上去,哈哈,這一回如愿了,她帶著家鄉的特產清見,跳到了《黃金100秒》的舞臺。
中午在小妹家吃過午飯,我們一行五人,拿上香錢、紅蠟、鞭炮,上山去給母親掃墓。沿著小時候常走的小路前行,到處都是清見樹,隨處可摘的清見果嬌滟欲滴,小妹隨手摘了些,一人一個,嫩滑的肉,輕輕咬一口,汁水長流,那種香甜味便彌漫開來。
剛轉過灣,撞見一個中年男人,佝僂著腰,似曾相識,又不敢相認,正在我躊躇間,妹妹忙說:“這是狗兒。”
我趕緊上前兩步,緊緊地握著他的手,激動地說:“哎呀,都不認識了,是你變了還是我變了?”
狗兒怯怯地縮回了手,納納地說:“還是你好喲,還那么年輕。而我……”
“你怎么了?我們不是同年生的嗎?”
“我……我……我得病了。”狗兒欲言又止。
“如果不是有這十幾畝的清見樹,你可能都見不到我了!”原來狗兒得了肺癌,全靠清見的收入才維持治療到現在。
我一臉忙然,除了勸他想開點,趁兒孫們孝順,好好地享幾年福,這樣你走了也不遺憾了。
故鄉的清明之行在狗兒盛情的款待中滿載而歸,不僅僅是一筐又一筐的清見果,還有鄉音鄉情,還有忘不了的那一段少兒時光。
故鄉喲,我的故鄉,你是我夢中的橄欖綠,你是我夢中的紅蜻蜓。清見樹下,你腑首,你修剪,你蕩秋千,你歌唱。我夢中的情人喲,樹蔭下,花枝招展,陽光穿透樹梢,留下美麗倩影。迎著春日的暖陽,我們笑開了顏,傾一世情緣,與你相約清見!
故鄉那一棵清見樹喲,我要伸出纖纖玉手,只想攬你入懷。
【故鄉有一棵樹叫清見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清眸10-06
小春清愁散文10-04
故鄉的河散文12-04
有種低語你聽得見散文10-01
汪曾祺的散文《歲朝清供》12-17
魯迅故鄉行的散文09-27
汪曾祺《故鄉的食物》散文12-07
汪曾祺散文《故鄉的元宵》12-17
汪曾祺散文《故鄉的食物》12-06
一個叫烏鎮的地方散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