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季節的詩句摘抄

          時間:2024-08-01 19:20:26 澤彪 詩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描寫季節的詩句摘抄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句吧,詩句是高度凝練的語句,集中地反映著社會生活。那什么樣的詩句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描寫季節的詩句摘抄,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描寫季節的詩句摘抄

            春季篇: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唐 劉昚虛《闕題》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唐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春怨》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徐俯《春游湖》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歐陽修《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別離。——歐陽修《長相思·花似伊》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春日》

            無尋處,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曾把梨花,寂寞淚闌干。——朱淑真《江城子·賞春》

            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查慎行《曉過鴛湖》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曉》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韶華不為少年留。——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杜甫《詠懷古跡·群山萬壑赴荊門》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渙《涼州詞》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畫樓影里雙飛燕。——謝逸《蝶戀花·豆蔻梢頭春色淺》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劉昚虛《闕題》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蘇軾《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豆葉黃》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送祁昂滴巴中》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周樸《桃花》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楊巨源《城東早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詩》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劉禹錫《春詞》

            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雍陶《天津橋望春》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王昌齡《閨怨》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落盡梨花春又了。——梅堯臣《蘇幕遮·草》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宋·張栻《立春偶成》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白樸《天凈沙·春》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王安國《清平樂春晚》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粉蝶雙雙穿檻舞,簾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樂·春光欲暮》

            街前酒薄醉易醒,滿眼春愁消不得。——白居易《長安春》

            一春不識西湖面。——許棐《后庭花·一春不識西湖面》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楊巨源《城東早春》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秦觀《八六子·倚危亭》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納蘭性德《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后》

            夏季篇: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后。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一目清無留處,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虛。——趙汝茪《漢宮春·著破荷衣》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王安石《初夏即事》

            玉溆花爭發,金塘水亂流。相逢畏相失,并著木蘭舟。——崔國輔《采蓮曲》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李白《采蓮曲》

            窣窣珠簾淡淡風,香里開尊俎。——葛立方《卜算子·賞荷以蓮葉勸酒作》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二首》

            菱葉縈波荷矬風,荷花深處小船通。——白居易《采蓮曲》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李商隱《贈荷花》

            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白居易《采蓮曲》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鹿柴》

            向淺洲遠渚,亭亭清絕。——張炎《疏影·詠荷葉》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觀刈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

            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項鴻祚《清平樂·池上納涼》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秦觀《納涼》

            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顧太清《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燎沉香,消溽暑。——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春至花如錦,夏近葉成帷。——李爽《芳樹》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陸游《幽居初夏》

            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深夜無風新雨歇,涼月,露迎珠顆入圓荷。——閻選《定風波·江水沉沉帆影過》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李白《折荷有贈》

            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關漢卿《大德歌·夏》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晴云輕漾,熏風無浪,開樽避暑爭相向。——薛昂夫《西湖雜詠·夏》

            水際輕煙,沙邊微雨。荷花芳草垂楊渡。——劉將孫《踏莎行·閑游》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蔡松年《鷓鴣天·賞荷》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

            漸困倚、孤眠清熟。——蘇軾《賀新郎·夏景》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曾幾《三衢道中》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

            梅雨過,萍風起。——謝逸《千秋歲·詠夏景》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陶淵明《四時》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項鴻祚《清平樂·池上納涼》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兩湖煙水。——楊萬里《昭君怨·詠荷上雨》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杜甫《為農》

            別浦,慣驚移莫定,應怯敗荷疏雨。——朱彝尊《長亭怨慢·雁》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秋歸輞川莊作》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施肩吾《夏雨后題青荷蘭若》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朱淑真《即景》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浮舟過滕逸人別業》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楊萬里《昭君怨·詠荷上雨》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李白《妾薄命》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蔡確《夏日登車蓋亭》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李商隱《贈荷花》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養蠶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云盡月如練,水涼風似秋。——歐陽詹《荊南夏夜水樓懷昭丘直上人云夢李莘》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楊萬里《夏夜追涼》

            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虞世南《蟬》

            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李白《江夏別宋之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司馬光《客中初夏》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楊萬里《夏夜追涼》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蘇舜欽《夏意》

            秋季篇: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 宋·黃庭堅《念奴嬌》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聲甘州》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宋·秦觀《秋日》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菡萏:荷花的別稱。 南唐·李璟《浣溪沙》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 宋·柳永《八聲甘州》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指荷葉被秋風吹得葉梗都彎了。 宋·秦觀《虞美人》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宋·秦觀《浣溪沙》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

            古戍三秋雁,高臺萬木風。

            秋晚莼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黃庭堅《鷓鴣天·坐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云輕欲變秋。——杜牧《南陵道中寄遠》

            曉陰無賴似窮秋。——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戴叔倫《題稚川山水》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中秋月二首》李嶠

            孤花片葉,斷送清秋節。——納蘭性德《清平樂·孤花片葉》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看蓬門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細雨,夜夜孤燈。——鄭板橋《沁園春·恨》

            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蓮子·船動湖光滟滟秋》

            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歐陽修《秋懷》

            八月寒葦花,秋江浪頭白。——李頎《送劉昱》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李清照《多麗·詠白菊》

            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王惲《平湖樂·采菱人語隔秋煙》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許渾《咸陽城東樓/咸陽城西樓晚眺/西門》

            塞上秋風鼓角,城頭落日旌旗。——元好問《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時作》

            徙倚望滄海,天凈水明霞。——葉夢得《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

            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庾信《重別周尚書》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飄搖終自異,邂逅暫相依。

            陳綠向參差,初紅已重疊。中庭初掃地,繞樹三兩葉。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完顏璹《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靜魂夢歸。暗覺海風度,蕭蕭聞雁飛。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秋雨——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是故風雨時節,五谷豐熟,社稷安寧。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已覺秋風秋不盡,哪堪風雨助凄涼。

            亭前樹葉落池塘,春去秋來,人已不復在。

            北風潛入悄無蹤,未品秋濃已立冬。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漁家傲·秋思》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清淺可狎弄,昏煩聊漱滌。最愛曉暝時,一片秋天碧。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望野》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覺衣裳濕,無點亦無聲。——唐·白居易《微雨夜行》

            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

            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宋朝詩人·辛棄疾《昭君怨》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唐朝詩人·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唐朝詩人·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唐朝詩人·竇鞏《秋夕》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宋朝詩人·柳永《八聲甘州》

            冬天篇: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張謂:《早梅》)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董思恭:《守歲》)

            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 (陸游:《秋日郊居》)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 (陳毅:《梅》)

            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王微:《四氣詩》)

            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杜甫:《兵車行》)

            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 (陶淵明:《四時》)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杜甫:《小至》)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齊己《早梅》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岑參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沁園春雪》

            柳絮因風起(謝道蘊)“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唐·李世民)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青松》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李益《從軍北征》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孟郊《苦寒吟》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沁園春·雪》

            描寫季節的詩句摘抄 1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唐·杜甫)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唐·盧綸)

            窗汗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唐·杜甫)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唐·韓愈)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唐·杜甫)

            其馀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動煙雪。——杜甫《諷錄事宅觀》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唐·杜甫)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唐·岑參)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唐·董思恭)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元·黃庚《雪》

            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唐·盧綸《送李端》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唐·白居易)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唐·李白)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唐·杜甫)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唐·白居易)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唐·白居易)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唐·盧綸)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陰沉飛雪白。——唐·李頎《聽董大彈胡》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謝靈運《歲暮》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唐·白居易)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劉長卿)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唐·白居易)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唐·李頎)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李煜《清平樂》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唐·劉駕《苦寒吟》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唐·白居易)

            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對雪》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唐·王維)

          【描寫季節的詩句摘抄】相關文章:

          描寫季節美景的詩句07-04

          描寫春天的詩句摘抄大全09-16

          關于描寫送別詩句摘抄05-05

          描寫初冬季節的好詩句11-09

          小學描寫冬天的詩句摘抄大全11-15

          描寫景物的優美詩句摘抄11-07

          描寫燕子的優美詩句摘抄大全08-09

          描寫秋天收獲的季節的詩句(精選115句)08-08

          描寫鄉愁的優美詩句摘抄250句04-1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 | 天天摸在线视频免费看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片不卡 |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 亚洲熟女aⅴ一区二区性色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