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練習題答案

          時間:2024-07-03 12:12:11 思鄉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望》練習題答案

            《春望》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詩,是一首著名的思鄉詩,分享了《春望》練習題,歡迎學習參考!

            《春望》練習題答案 篇1

            春望

            杜甫

            國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望》閱讀練習

            1.詩的前四句都統領在一個“ ______”字中,詩人的視野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到______。(2分)

            2.請展開想像,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 (2分)

            3.這首詩抒發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請你說說了在哪里?

            5.對該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B.這首詩的首聯表面描寫都城破敗、人煙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涼景象,實際深藏詩人的無限感慨。

            C.這首詩的頷聯借對花鳥的感覺,將詩人抑制不住的感傷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D.這首詩的頸聯、尾聯極力渲染詩人在戰火連綿時期收到家書時的無比喜悅之情。

            6.讀上面的詩,請簡要說說作者是怎樣通過寫景來表達內心世界的。

            7.“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請你從形式和內容上對這兩句詩作簡要評析。

            8.“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聯中,詩人用“抵萬金”來形容什么?

            9.對“國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兩句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兩句詩寫春望所見。一個“破”字,視野從城到山河,觸目驚心;一個“深”字,視野從滿城到花鳥,滿目凄然。詩人的感情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

            B.這兩句詩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變化。“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殘垣斷壁同富有生機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

            C.詩意變化的.又一例為“國破”與“山河在”。前寫國都淪陷,城池殘破,后寫山河依舊,意思相反;“城春”與“草木深”前寫明媚春景,后敘荒蕪之狀,前后相悖,這種詩意的變化,突出了山河破敗的景象。

            D.這兩句詩以寫景為主。句中的“國”、“山河”、“城”、“草木”都是詩人親眼所見的景物。

            答案:

            1.望(1分)山河 草木花鳥(1分,每空0.5分)

            2.參考示例: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發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詩句所描寫的這一細節,含蓄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2分,畫面描寫、揭示含義各1分,意同即可)

            3.憂中思家

            4.示例:①詩人觸景生情,原本能愉悅心情的花鳥,但因感時恨別,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時”、“惜別”之悲。

           、谠娙艘魄橛诰,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其實是詩人自己內心感情的寫照,形象動人。

            5.D

            6.描寫破敗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淚,鳥也驚心,感時憂國,思家念親,借景抒情,深沉真摯。

            7.用對偶的手法寫出了安史之亂的戰火連綿不斷,詩人跟家人難通音信,此時的一封這家信顯得極其珍貴,可以勝過萬金,表達了詩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信不至的急迫心情,使人產生共鳴。

            8.形容家書的珍貴,表達了對妻子兒女強烈的思念之情。

            9.D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創作背景

            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靈武(今屬寧夏),世稱肅宗,改元至德。杜甫聞訊,即將家屬安頓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解送至長安,后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春望》練習題答案 篇2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4.本詩首聯作者寫春望所見。一個"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驚心;

            一個"深"字,讓人_________________。雖是寫景,但實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5.請對本詩尾聯刻畫的詩人形象作簡要賞析。(2分)

            14.破滿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

            15.描畫出了詩人蒼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詩人悲涼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春望》練習題答案】相關文章:

          杜甫《春望》鑒賞及答案12-02

          春望杜甫12-05

          唐詩《春望》09-14

          古詩春望11-23

          杜甫《春望》06-13

          《春望》杜甫02-04

          《春望》杜甫03-26

          春望古詩11-22

          《望岳》《春望》對比賞析11-2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久久 |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 |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欧美 | 青青青国产依人在线观看 | 亚洲无马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