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公開課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02 23:23:25 桃花源記 我要投稿

          《桃花源記》公開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記》公開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桃花源記》公開課教學設計

          《桃花源記》公開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匯;

            2、感知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3、品讀語言,欣賞桃源之美;

            4、探究主旨,領悟豐富意蘊。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欣賞桃源之美。

            教學難點:

            探究主旨,領悟作者情懷。

            教學創意:

            本課教學以語言品析為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受文章語言的詩意之美、韻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同時,設計精巧的主問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探究文章的主旨,領悟陶淵明美好的理想和情懷。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請同學們齊讀屏幕上的一段話,說說“他”是誰。

            他從亂世紅塵走來

            追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寧靜

            他向桃花深處山的那邊走去

            將青山綠水男耕女織化作一首詩

            千年已過桃花依舊

            留給后人一個溫暖而神秘的夢

            2.學生發言,交流陶淵明有關資料,老師適當補充。

            二、課前熱身。

            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

            【出示課件】

            1、讀準字音

            屋舍儼然()便舍船()阡陌交通()黃發垂髫()

            便要還家()邑人()詣太守()劉子驥()

            2、古今異義

            交通古:交錯相通今:指運輸事業

            妻子古:妻子和兒女今:專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不管

            3、一詞多義

            舍:便舍船,從口入(舍棄)

            屋舍儼然(房子)

            志:處處志之(做標記)

            尋向所志(標記)

            尋:尋向所志(尋找)

            尋病終(隨即,不久)

            三、感知課文

            1、概述故事內容【出示課件】。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請同學們用一句話簡要概括。

            2、學生回答,明確:文章講述了一個打漁人發現桃花林、探訪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后再次尋訪而不得的故事。

            四、品讀課文

            (一)驚艷桃花林

            1、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桃花林的語句。

            【出示課件】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作者描寫桃花林的句子整齊,節奏鮮明,朗朗上口,請同學們畫出節奏,自由誦讀,讀出韻律美。

            3、這是一片怎樣的桃林?請同學們一邊朗讀一邊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桃林美景。

            示例:這是一片十分美麗的桃林。你看,長達二三里,中間沒有一棵別的樹,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艷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是一只只飛舞的粉蝶……

            4、看到這樣一片美麗而又奇特的桃林漁人有什么感受?

            “忽逢”一詞體現了漁人的驚喜之情。“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體現了漁人十分驚異,急切地想探尋桃花林的心理。

            5、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桃林之美和漁人之驚喜。

            “忽逢”要讀出驚喜,速度稍快,“數百步”三字要強調著讀,以體現桃林的范圍之廣。“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要以二二的節奏斷開,但前后之間要以語氣貫連,讀得似斷實連,語速要稍慢,將一幅幅畫面呈現出來,就像放電影一般,以體現漁人此刻的癡迷沉醉之情。

            (二)探訪桃花源

            1、請同學們找出描寫桃花源景象的句子。

            【出示課件】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

            并/怡然自樂。

            2、請學生結合課文,用下面的句式說話。

            桃花源是一個_____的地方,你看(聽、聞)___________。

            3、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在朗讀中品讀課文,讀出寧靜祥和的氛圍,讀出和睦幸福的感覺,感受桃花源的環境優美、生活甜美、民風淳美、心靈的善美。

            4、小結:桃花源是一個環境幽雅,風景秀麗,資源豐富,民主平等,和平安定,

            民風淳樸,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的戰亂的理想世界。

            五、研讀課文

            學生自主探究以下問題,深入理解文章是主旨。

            1、這樣美好的桃花源在當時社會是否存在呢?請大家結合課文內容來回答。

            2、陶淵明為什么要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的桃花源呢?

            3、鏈接背景【出示課件】

            太元,東晉孝武帝年號(公元376-396年)。期間,政治極度腐敗,統治集團內部生活,互相傾軋,賦稅徭役繁重,戰爭頻發,短短21年就爆發大小戰爭60場,結果是: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

            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杜甫《羌村·其三》)

            4、小結:作者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的'世界,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對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實世外桃源的生活,不僅是陶淵明的追求,更是當時廣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這種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也只能是一種空想罷了。

            六、延伸拓展

            1.桃花源是理想的世界,精神的家園。其實,桃花源離我們并不遙遠,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你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呢?

            2.學生思考后,交流發言

            七、課堂贈語

            桃花源是用心靈和精神釀造的一壇美酒,它是人們精神荒漠里的一滴甘露,給人們以心靈的慰藉。無論現代科技如何發展,無論在成功的路上走得多遠,青山綠水、平和快樂、簡單樸實的生活都是我們心中的桃花源。讓我們心存美好,微笑向前!

          《桃花源記》公開課教學設計2

            一、復習導入

            名家名篇大家談。(回顧七年級學過哪些文言文,接觸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淵明,并且來學習他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記》。

            二、檢查預習

            1、交流作者的有關資料: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國古代杰出的文學家。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于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社會不安,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后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于在41歲辭官回鄉,并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愿與農民來往而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2、識記生字詞:

            豁(hu)然開朗儼(yǎn)然阡(qiān)陌垂髫(tiáo)

            詣(yì)太守劉子驥(jì)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對課文的感知,以朗讀為切入點,又以朗讀為重點。)朗讀的設計如下:

            一讀: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意在聽準字音;

            二讀:學生放開聲音,自由朗讀,意在讀通課文,培養語感;(此處提出要求:“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朱熹語)

            三讀:請班上朗讀課文好的同學有感情的讀。并請其他同學思考:這篇文章寫了一個什么故事?用幾句話概括一下。

            2、分小組細讀課文并自己試著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記號,準備質疑。)

            3、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質疑,全班答疑,教師參與。

            4、集體逐段朗讀,“開火車”翻譯,貫通文意。

            5、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分組討論,明確:

            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開端,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和經歷。第三部分(第4段)結局,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聲,寫桃花源無人問津。

            四、布置作業

            1、初步背誦課文。

            2、抄寫并識記字詞、對譯課文2、3兩自然段。

            朱新龍

          【《桃花源記》公開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公開課教學設計04-05

          語文公開課陶淵明《桃花源記》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桃花源記》公開課教學04-19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02-23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04-24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04-21

          《桃花源記》的教學設計04-20

          《桃花源記》教學設計12-27

          桃花源記的教學設計07-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精品 |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国产自己精品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