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廣播稿

          時間:2024-08-27 03:12:16 陶淵明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廣播稿范文

            甲:金色的童年,陽光燦爛,童年時光,我們親近經典。

          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廣播稿范文

            乙:金色的童年,如夢如幻,校園內外,我們誦讀經典。

            甲:今天,我們與圣賢為友,今天,我們與經典同行。

            乙:歡迎大家走進今天的《佳作欣賞》,讓我們一起讀圣賢書,學有德人,立君子品。我是五年四班的宋雨欣。上次的《佳作欣賞》我們背誦了曹操的《龜雖壽》今天我們請三年三班的為我們朗誦。

            甲:上學期的《佳作欣賞》我們一起欣賞了素有“苦難之花”的漢樂府詩歌和以曹操父子為代表的建安文學,今天我們順著歷史的長河,一起來到東晉,跟著陶淵明放歌田園!

            乙:陶淵明,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字元亮,又名潛,號“五柳先生”。

            甲:陶淵明曾做過幾年小官,但在晉代的門閥制度下,使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在那種統治階級內部互相傾軋,爭權奪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淵明根本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后因厭煩官場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他的代表作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陶淵明是田園詩派創始人。

            乙:下面請老師為我們朗誦陶淵明的《飲酒》之五。

            甲:飲酒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悠閑自得的心境和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抒發作者寧靜安詳的心態和閑適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

            下面請大家一句一句跟我讀: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甲:下面我們一句一句來了解詩的意思。

            第一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結廬:建造住宅,這里指居住的意思。人境:人世間,人類居住的地方。車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擾。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的住所雖然建造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讀這一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乙:讓我們來看第二句: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君:指作者自己。何能爾:為什么能這樣。 爾:如此、這樣。

            這句話的意思是: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讀這一句——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請同學們跟著我把前兩句讀一遍——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甲:我們來看第三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讀這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乙:我們來看下一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這句話的意思是: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讀這一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請同學們跟著我把這兩句讀一遍——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甲:我們來看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句話的意思是: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明,卻忘了怎樣用語言表達。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讀這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請同學們跟著我把這首詩完整地讀一遍。

            甲:俗稱五柳先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其隱逸文化總的風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遠。他的創作開創了田園詩的體系,從而使中國古典詩歌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他辭官回鄉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的志趣,老而益堅。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擬挽歌辭》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公元427年,陶淵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歷程與世長辭。

            陶淵明死后的200多年,文學創作并未引起重視, “居高聲自遠”,600多年后由于歐陽修、王安石、蘇軾在北宋文壇上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極力推崇陶淵明,對進一步確定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無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陶淵明從此走出了寂寞的田園!

            乙:請同學們再把這首詩完整地讀一遍。《飲酒》之五,陶淵明,預備,起!

            甲: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春晚上的一首中國風,霍尊的《卷珠簾》

            乙:琴聲淡去,余音裊裊;詩詞吟罷,口留清香。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食糧。

            甲:美好的人生是文采人生,美好的人生是詩意人生。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的人生多一些文采,讓我們的人生多一些詩意!讓我們的校園充滿朝氣, 讓我們的心靈沐浴書香。本學期的播音到此結束,謝謝收聽,下周再見!

          【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廣播稿】相關文章:

          田園詩人陶淵明的瀟灑飄逸09-14

          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06-02

          田園詩人陶淵明《飲酒·其五》原文、譯文注釋賞析04-16

          白居易是山水田園詩人么06-12

          陶淵明的詩句05-30

          陶淵明的故事06-24

          (經典)陶淵明的故事12-13

          陶淵明的故事12-12

          陶淵明的詩09-13

          飲酒陶淵明08-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天堂Av免费片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天天久久精品美美免费观 | 日本精品一级少妇一级 | 日本在线A∨视频网 |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线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