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寫的詩

          時間:2023-12-21 15:21:49 王維 我要投稿

          【通用】王維寫的詩2篇

          王維寫的詩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我”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創作背景

            此詩原注:“時年十七。”說明這是王維十七時的作品。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太平御覽》卷三十二引《風土記》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頭,言辟熱氣而御初寒。”

            賞析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后來那些富于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游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里面。“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后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后勁不足。這首詩的后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采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蕩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又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但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

          王維寫的詩2

            歸輞川作

            [唐]王維

            谷口疏鐘動,漁樵稍欲稀。悠然遠山暮,獨向白云歸。

            菱蔓弱難定,楊花輕易飛。東皋春草色,惆悵掩柴扉。

            淇上田園即事

            [唐]王維

            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

            千塔主人

            [唐]王維

            逆旅逢佳節,征帆未可前。窗臨汴河水,門渡楚人船。

            雞犬散墟落,桑榆蔭遠田。所居人不見,枕席生云煙。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唐]王維

            天上去西征,云中護北平。生擒白馬將,連破黑雕城。

            忽見芻靈苦,徒聞竹使榮。空留左氏傳,誰繼卜商名。

            返葬金符守,同歸石窌妻。卷衣悲畫翟,持翣待鳴雞。

            容衛都人慘,山川駟馬嘶。猶聞隴上客,相對哭征西。

            涂芻去國門,秘器出東園。太守留金印,夫人罷錦軒。

            旌旗轉衰木,簫鼓上寒原。墳樹應西靡,長思魏闕恩。

            和陳監四郎秋雨中思從弟據

            [唐]王維

            裊裊秋風動,凄凄煙雨繁。聲連鳷鵲觀,色暗鳳凰原。

            細柳疏高閣,輕槐落洞門。九衢行欲斷,萬井寂無喧。

            忽有愁霖唱,更陳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樂謝賢昆。

            逸興方三接,衰顏強七奔。相如今老病,歸守茂陵園。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

            [唐]王維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

            贈房盧氏琯

            [唐]王維

            達人無不可。

            忘己愛蒼生。

            豈復少十(一作千)室。

            弦歌在兩楹。

            浮人日已歸。

            但坐事農耕。

            桑榆郁相望。

            邑里多雞鳴。

            秋山一何凈。

            蒼翠臨寒城。

            視事兼偃臥。

            對書不簪纓。

            蕭條人吏疏。

            鳥雀下空庭。

            鄙夫心所尚。

            晚節異平生。

            將從海岳居。

            守靜解天刑。

            或可累安邑。

            茅茨君試營。

            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

            [唐]王維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群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別業不見留之作

            [唐]王維

            貧居依谷口,喬木帶荒村。石路枉回駕,山家誰候門。

            漁舟膠凍浦,獵火燒寒原。唯有白云外,疏鐘聞夜猿。

          【王維寫的詩】相關文章:

          王維寫的詩09-18

          王維寫的詩12-15

          王維寫的詩有哪些07-28

          王維的詩10-20

          王維詩07-28

          王維的詩12-20

          有關王維寫的詩有哪些10-13

          雜詩王維08-23

          王維的詩全集11-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资源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 | 一级a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在线看片免费无毒 |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视频 | 香蕉亚洲一级国产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