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課文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22 17:28:51 望岳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望岳課文教學設計

            《望岳》氣勢不凡,意境遼遠,將詩人的抱負和理想都含蘊其中。寄托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

          望岳課文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圍繞“望”,表現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名句蘊含的人生哲理。

            3、青年杜甫的豪情。

            二、教學過程

            (一)導語

            柳宗元帶我們領略了小石潭的凄寒幽靜,吳功正帶我們欣賞了阿里山的靜謐神奇,馬信德帶我們游覽了威尼斯的瑰麗奇特。今天我們再請古代的一位詩人帶我們去一個地方。

            板書:望岳 唐 杜甫

            (二)圍繞“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1、去哪里呀?你從何得知? 泰山。 從 “岳”“岱宗”“齊魯”得知

            補充資料:東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望岳》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譽為“絕唱”,并刻石為碑,立在山麓。

            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們一起透過杜甫的一個動作“望”來欣賞泰山的景色。請同學們先一起大聲朗讀詩歌,思考杜甫從第一句實際上一直望到哪里。

            (1)描繪泰山景色。 也即首聯、頷聯、頸聯。

            (2)想象登頂感受和望到的景象。

            3、杜甫實際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請同學們任選一聯說一說。

            (1)首聯:望到了泰山綿延不絕、樹木蔥郁的景象。這是遠望。

            “青未了”

            (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麗又巍峨高大的景象。這是近望。

            “鐘”:聚集,寵愛、鐘愛,既寫出神奇秀麗,又寫出詩人的喜愛贊嘆之情。

            “割”:陰暗對照之明顯,陽光像一把刀一樣有力地把陰暗隔開,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

            (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壯闊景象和鳥兒歸巢的傍晚景象。這是細望。

            “層云生而蕩胸,鳥兒歸而入眼”

            (三)名句賞析

            1、泰山如此綿延不盡,如此神奇秀麗,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產生了一個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

            我還沒有登上山頂景色就如此神奇美麗了,如果我登上了最高峰呢?一覽眾山小。

            2、請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覽眾山小”的景象和感受。

            3、登上絕頂眼界變寬了,心胸開闊了,登上絕頂才能欣賞到絕美的風景,這是身在低處的人永遠無法體驗到的。所以孔子登上了東山就認為魯國很小,登上泰山胸懷竟然博大得認為天下都很小。林則徐更說過“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4、這句話中蘊含了怎樣的人生啟示?

            它告訴我們:不怕困難,勇攀高峰,不但望得遠,而且可以雄視一切,包舉天下。它鼓勵人們樹雄心立壯志,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就一定能獲得更大勝利。

            (四)了解青年杜甫

            1、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望到一個什么樣的杜甫?

            豪情勃發,壯志凌云,樂觀向上,滿懷建功立業,意氣風發,信心滿懷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楊雄敵,詩看子建親。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鸥Α斗钯涰f左丞丈二十二韻》”

            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會發展到最富庶的時期,他家境優越,詩才橫溢,因此意氣風發,信心滿懷,渴望著建功立業。

            3、過了二十年左右,47歲的杜甫在首都長安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破敗,荒涼,蕭條

            4、我們望到了一個什么樣的中年杜甫?

            愁苦,焦慮 憂國憂民,流淚的,感傷的,飽經風霜的。

            5、國家的苦難,人生的坎坷,生活的艱苦可以磨掉杜甫的意氣風發,磨掉杜甫的驕狂,使他的詩歌風格由雄豪而變沉郁,卻始終磨不掉青年時期立下的志向,磨不掉他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乃至困頓至極的他竟然能發出使人震撼的呼喊……

            這就是被后人尊奉為詩中圣人的杜甫。

            板書

            望岳

            首聯:綿延不絕、樹木蔥郁 遠望

            描繪泰山景色 頷聯:神奇秀麗、巍峨高大 近望

            頸聯:云涌云翻、鳥兒歸巢 細望

            想象登頂感受 尾聯:一覽眾山小

            豪情勃發、壯志滿懷的青年杜甫 雄豪

            滿頭白發、憂愁感傷、飽經風霜、憂國憂民的中年杜甫沉郁 。

            拓展閱讀:《望岳》教學反思

            《望岳》,這首詩詩句意思淺顯,學生看看注釋就能大致讀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學本詩時,我首先布置了前置性作業,讓學生搜集泰山和作者的資料,并利用工具書自學感悟詩意。充分的以學生為本,真正的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然后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對詩中所蘊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討論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探討這首詩的含義,使大家明白:“希望凌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志”。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討論,如何培養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之雄心,還可以舉出其他事例,告訴同學們今后應如何克服困難。其次,我讓學生走上講臺展示自己搜集的資料,并幫助老師完成板書。這樣不僅充分的相信學生,而且給學生創造了展示自我的機會,真正體現了生本課堂。

            通過這樣的學習,從而達到了三個目的,一是體會詩中的情和理,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開拓學生視野,讓他們感受祖國風光的壯美,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而且懂得了應該怎樣正確地對待人和事。三是充分相信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通過這次的課堂教學,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是技術,在課堂上要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要學生多了解杜甫詩歌內容的發展和特點。他的詩抒寫個人情懷,又描寫國家時事,深刻反映了唐代由盛入衰的過程,后世人把他的詩稱為“詩史”--杜甫。

          【望岳課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望岳》教學設計08-26

          《望岳》教學設計08-05

          《望岳》教學設計11-18

          《望岳》教學設計(優秀)12-12

          《望岳》教學設計案例09-27

          《望岳》教學設計14篇07-21

          《望岳》教學設計15篇07-11

          《望岳》經典教學設計13篇11-20

          《望岳》教學教案設計09-24

          《望岳》教學設計(精選11篇)09-1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αv天堂 | 日本迷奷系列在线播放97 | 亚洲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亚洲国产女同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