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鸛雀樓王之渙全詩賞析

          時間:2024-10-25 11:21:10 景輝 王之渙 我要投稿

          登鸛雀樓王之渙全詩賞析

            《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一作朱斌)的詩作。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于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后兩句寫意,寫得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下面是小編帶來的登鸛雀樓王之渙全詩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登鸛雀樓①

            白日②依③山盡④,黃河入海流。

            欲⑤窮⑥千里目⑦,更⑧上一層樓。

            【注釋】

            ①鸛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濟市境內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镀阎莞尽酚涊d:“(鸛雀樓)舊在郡城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

           、诎兹眨禾。

           、垡溃阂腊。

           、鼙M: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薷F:盡,使達到極點。

           、咔Ю锬浚貉劢鐚掗煛

           、喔涸。

            【白話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創作背景】

            該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縣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游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

            登鸛雀樓王之渙全詩賞析一

            太陽從東方起升,穿越天空,最后依落在西邊的群山中漸漸沉沒;黃河流長,一直奔流到東邊的大海中藏聲匿跡。開篇兩句可謂是景象遼遠,氣勢壯闊。為什么可以看到如此壯觀的景色呢?是因為站在了黃鶴樓上。站在黃鶴樓上只能看到這些景象嗎?當然不是?赡苓可以看到黃河兩側的山村河岸、樹叢原野,曲折水流、蒼茫海面等等;可以看到渺茫天宇、暮天云海、起伏群山、歸巢飛鳥等等;也許還有黃鶴樓邊的其它勝景。但作者都沒有提及,只是寫了極其常見的四個景物:日、山、河、海,而這四個景物寫的又極其簡單?梢哉f是拒絕辭藻,罷免描寫。其實,山銜天日,海吞長河,這宏闊的景象足可囊括宇宙萬物,但作者一概不寫,全部留給讀者去自由聯想?梢娫娙藢拔锏倪x擇是何等高妙,何等自然。雖是匠心獨用,精心選材,但又顯得平易凡常,似是隨手掂來,毫無用心。四種景物詩人用一個“入”字和一個“依”字相連,“白日”和“黃河”便靈性具足,情態各顯。一個依山,一個歸海,似得歸宿。

            最讓人佩服的還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千古名句。詩人登上高樓,飽覽天地勝景,似乎并不滿足,他還希望看到比這更勝更絕的自然景觀。有沒有比這更勝更絕的自然景觀呢?有。只要再上一層樓就能看到了。再上一層又能看到什么樣的景觀呢?詩人繼續留下空白讓讀者自由聯想。這詩中空白,真是詩句成為千古名句的奧妙所在。這千古名句的含義通過空白獲得了可以無限引申的空間,它突破了“更上一層樓就能看到比這更殊勝的景觀”這一表層含義上,它所包含的哲理已經輻射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在告訴人們,世界上的任何事情,無論政治、經濟、藝術、道德、做人、做事都是沒有最高境界的,但你要想超過現實的境界,你就得站到比現實境界更高的高度上。這樣詩人積極上進的進取精神,虛懷若谷的做人態度,意氣風發、大氣磅礴的胸襟抱負便隱約可見了。詩句的這些內涵,又豈是兩行詩句能夠表現出來的呢?但有了這一片空白,讀者就可以通過想象把自己理解的更多含義在這空白之地找到安置的場所了。還值得一提的是最后兩句的用詞也也別具一格,具有很強的創造性,“窮”的形容詞動化,“千里目”來表示更遠的地方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登鸛雀樓王之渙全詩賞析二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山,“黃河入海流”寫水。詩人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畫面寬廣遼遠。

            杜甫在《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中有“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兩句,雖是論畫,也可以用來論詩。王之渙的這兩句寫景詩就做到了縮萬里于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

            后兩句寫所想!坝F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愿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從這后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非最高層)所見,而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一首登樓詩。

            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一登樓的過程,但其含意深遠,耐人探索!扒Ю铩薄耙粚印,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坝F”“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發表議論,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寫景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從而把詩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讀者展示了更大的視野。也正因為如此,這兩句包含樸素哲理的議論,成為了千古傳誦的名句,也使得這首詩成為一首千古絕唱。

            周復綱說,這首詩具有超越時空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統一,是客觀與主觀的和諧,是偉大的藝術再現和創造。

            創作背景

            此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一說,作者王之渙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今屬河北)縣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游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但是,根據王之渙及其夫人的墓志銘,則王之渙系垂拱四年(688)生人,后“以門子調補冀州衡水主薄”,在開元十年(722)與夫人李氏成婚時仍在衡水主簿任上,且任職時間一直持續到開元十四年(726)前后,此后才罷官悠游,而此時王之渙已經年近四十,經過十五年的悠游后約在天寶元年(742)復補文安郡文安縣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歲。學者李希泌推測,鸛雀樓在平陽府蒲州(今山西蒲縣),與王之渙的老家絳州,同屬晉南,故這首詩可能是王之渙在棄官回鄉時所作,創作年代約在開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

            作者簡介

            王之渙像王之渙(688—742),唐代詩人。字季凌,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至絳(今山西絳縣)。講究義氣,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用詞十分樸實,造境極為深遠。傳世之作僅六首詩。

          【登鸛雀樓王之渙全詩賞析】相關文章:

          王之渙《登鸛雀樓》全詩賞析06-03

          王之渙《登鸛雀樓》全詩翻譯賞析08-17

          王之渙《登鸛雀樓》意思及全詩賞析07-04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全詩鑒賞06-05

          《登鸛雀樓》王之渙的詩賞析08-12

          登鸛雀樓王之渙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7-10

          登鸛雀樓全詩06-10

          王之渙《登鸛雀樓》原文賞析08-09

          王之渙《登鸛雀樓》原文及賞析05-30

          王之渙詩《登鸛雀樓》教學設計09-1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757 | 精品国产亚洲最大 | 亚洲高清国产免费大片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精品 |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 | 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