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鄉(xiāng)愁

          時間:2024-03-15 19:00:38 澤彪 鄉(xiāng)愁 我要投稿

          余光中鄉(xiāng)愁

            《鄉(xiāng)愁》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xiāng),游弋于海外回歸中國后所作的一首現(xiàn)代詩。詩歌表達對故鄉(xiāng),對祖國戀戀不舍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xiàn)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tǒng)一的美好愿望。

          余光中鄉(xiāng)愁

            原文:

            小時候,

            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鄉(xiāng)愁 余光中

            長大后,

            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xiàn)在,

            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英文譯文:

            When I was young,

            my homesickness was a small stamp,

            I was here,

            my mother was there.

            After growing up,

            my homesickness was a narrow ticket,

            I was here,

            my bride was there.

            Later,

            my homesickness was a little tomb,

            I was outside,

            my mother was inside.

            And now,

            my homesickness is a shallow strait,

            I am here,

            the mainland is there.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詩寫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離開大陸去臺灣。當時由于政治原因,臺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致使余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他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tǒng)一和親人的團聚。在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中,詩人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nèi)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賞析:

            《鄉(xiāng)愁》是余光中詩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鄉(xiāng)愁四韻》《羅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風抒發(fā)鄉(xiāng)愁的經(jīng)典之作。

            余光中被稱為“以鄉(xiāng)愁之詩撼動億萬華裔”的詩人,“鄉(xiāng)愁”是其眾多詩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題。《鄉(xiāng)愁》對一個抽象的、很難作出描繪卻被大量描繪所覆蓋的主題作出了新的詮釋。在意象上,選用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生活中常見的物象,賦予其豐富的內(nèi)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個物象,在鄉(xiāng)愁這一特定情感的維系之下,反復詠嘆。余光中本人曾說,這首詩是“蠻寫實的”:小時候上寄宿學校,要與媽媽通信;婚后赴美讀書,坐輪船返臺;后來母親去世,永失母愛。詩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國大陸這樣“大母親”,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開朗,就有了“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一句。

            內(nèi)容上,按時間順序,從“幼子戀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對祖國大陸的感情,不斷發(fā)展的情感,逐漸上升,凝聚了詩人自幼及老的整個人生歷程中的滄桑體驗。不同階段的鄉(xiāng)愁,凝聚兩端的分別是:我——母親;我——新娘;我(生)——母親(死);我(游子)——大陸(祖國)。鄉(xiāng)愁的對象,由具體的“鄉(xiāng)”,到抽象的民族的“鄉(xiāng)”,從地域之鄉(xiāng),到歷史之鄉(xiāng)和文化之鄉(xiāng)。使“鄉(xiāng)愁”逐漸沉淀出豐富的內(nèi)涵和表現(xiàn)力。

            詩形上,四段文字在字數(shù)、句式上基本一致:“……(時間狀語),鄉(xiāng)愁是……(作為意象的具象化的‘鄉(xiāng)愁’的載體),我在這頭,……(具體的‘鄉(xiāng)愁’的對象)在那頭”。一氣呵成,回環(huán)往復,似乎是情感的一唱三嘆,余音繚繞,歷久彌篤。

            詩歌在語言上純凈、清淡,淺白真率而又意味雋永!靶⌒ 、“窄窄”、“矮矮”、“淺淺”等疊音的形容詞,用來修飾中心意象,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

            這首詩在藝術(shù)風格上,一反詩人早年“現(xiàn)代時期”那種刻意錘字煉句、苦心經(jīng)營意象和矛盾語法、追求陌生化效果以作驚人之語,在晦澀中求深奧的特點,轉(zhuǎn)而追求恬淡、圓融的美學風格。以簡代繁,以淡取勝,也算是絢爛之極,歸于平淡。

            作者簡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蘇南京,在秣陵路小學讀書(原崔八巷小學)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后轉(zhuǎn)入廈門大學),1948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臺,就讀于臺灣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yè)。 195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chuàng)“藍星”詩社。后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shù)碩士學位。返臺后任師大、政大、臺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xiàn)任臺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2012年4月?lián)伟拈T大學“住校作家”。

          【余光中鄉(xiāng)愁】相關(guān)文章:

          余光中《鄉(xiāng)愁》10-24

          《鄉(xiāng)愁》余光中03-07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05-14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原文07-20

          余光中《鄉(xiāng)愁》的賞析06-13

          余光中《鄉(xiāng)愁》賞析10-27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全文07-22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音頻05-16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理解09-06

          鄉(xiāng)愁余光中賞析01-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男男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污污污 | 日韩欧美有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