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鄉愁》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11 17:15:29 鄉愁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七年級語文《鄉愁》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七年級語文《鄉愁》教學設計

            《鄉愁》是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詩歌。本單元所選的四首詩都是現代詩歌中的名家名篇,具有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為具體落實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要求編排的。《課程標準》中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設身處地地體驗和理解作品”,“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作出自己的評價”,“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余光中的《鄉愁》選擇了特定歷史時期的四個意象,表達了千萬游子的思鄉之情,表達了他們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結束,祖國統一大業盡快實現的心情。

            學情分析:學生對鄉愁的理解、對領悟詩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的教學設計是把本課教學分為四大模塊,即“聽讀——朗讀——品味——遷移”。古人云:品韻方曉絲雅,執毫始覺草篆神。本詩則可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美”,我將指導學生“美美地聽”、“美美地讀”、“美美地品”、“美美地說”。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學習現代詩的基本朗誦技巧,學會劃分節奏、重音, 能有感情地朗讀。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體會美,欣賞美的詩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誦讀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展現愛國情懷,以便激發學生“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

            余光中自稱《鄉愁》具有“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現實感,又根據現代詩歌的特點,本詩的教學重點為學習現代詩歌的基本朗讀技巧,學會劃分節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讀;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讓學生體會美。而教學難點則是通過誦讀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培養學生的想象和聯想的能力。

            二、說教法

            《鄉愁》是一首新格律詩,也可以說是一篇帶有淡淡哀傷情思的美文,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采用欣賞法、誦讀法、發現法、聯想法。

            欣賞法:通過欣賞歌曲《鄉愁》和配樂詩《鄉愁》,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誦讀法:這是本課教學的主要方法,正所謂:“熟讀百遍,其意自現。”誦讀可讓學生體會情感美,節奏美。

            發現法:引導學生發現、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例如由家愁到國愁的升華

            聯想法:讓學生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三、說學法

            本課教學過程分為四大板塊,即“美美地聽——美美地讀——美美地品——美美地說”,指導學生通過“聽讀、誦讀、品味、遷移”四個環節感受詩歌的意境之美并在此過程中培養能力。

            教具準備:自制課件(多媒體教學)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

            1、我們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就采用在課前3分鐘播放佟鐵鑫演唱的歌曲《鄉愁》,營造氛圍。

            設計意圖:歌曲《鄉愁》是根據余光中《鄉愁》所譜的曲子,播放這首曲子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鄉愁》的印象,引導學生欣賞美、感受美。

            2、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詩的主題,所以我將在教學本課前向學生介紹作者的經歷及其作品。總結主題:鄉愁。

            (二) 詩歌賞析

            這是本課的重點部分,所以我將用課件展示提示學法

            即:美美地聽——美美地讀——美美地品——美美地說

            第一個環節:美美地聽——播放配樂詩《鄉愁》

            聽詩是一種高雅的活動,聽美好的詩能讓我們陶醉。這時我將帶領學生進入詩中美妙的境界。第一遍聽,要求學生感受詩中的真情,邊聽邊想象詩句呈現的畫面;第二遍聽,要求學生注意聽朗誦的技巧。

            第二個環節:美美地讀——本節的教授重點

            讀詩更是很高雅的事,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涵,也能激起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火花。凡教授語文的老師都知道,閩南語是古韻學的活化石,在美美地讀這一環節中我首先用閩南語范讀一遍給學生聽,講解其中的韻味。再請一學生朗讀,最后齊讀。接下來以第一節為例,分小組討論,讓學生從節奏、重音、語速、語調四個方面來處理這四個章節。(一生試讀,師生評價、明確)

            一讀:讀出節奏與重音,把握好語速和語調

            二讀:把感情加進去

            三讀:在二讀的基礎上進行指導,爭取讀得更美 。

            設計理念:至于我為何要用閩南語教學,我想我必須重申一下,余光中是永春人,本文的教學對象也是閩南人,有共同的語言,而且作者所要表達的是海峽兩岸人們的心聲,海峽兩岸的人民都用同一種語言,信奉同一種宗教,用閩南語誦讀容易引起共鳴,有助于學生理解音韻美及濃厚的鄉愁。

            第三個環節:美美地品]

            品詩是一種個性化的閱讀行為,請大家從詩的語言、結構、情感幾個方面,自選內容,說一句品評詩歌的句子。(讓學生自由發揮)

            第四個環節:美美地說

            品味了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我就帶領學生進入美美地說這一環節,讓學生嘗試著仿句練習,以“鄉愁是……”的句式說一兩句或一段有詩意的話。

            例如:鄉愁是一輪皎潔的明月

            鄉愁是 (天邊那輪圓圓的月亮,我走到哪,它便伴隨我到哪……)

            設計理念:能力訓練。教學如何將抽象的意象物化成形象的東西,掌握比喻的修辭手法。

            (三)深情朗讀,課堂小結

            設計理念:鍛練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為了檢驗全體學生對朗讀技巧的掌握情況以及所定目標的完成情況,從內容、語言、音韻等方面引導,鼓勵學生對課文作小結,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最后再以朗讀結束課堂。

            (四)布置作業:

            1、 背誦《鄉愁》——下節課課前背誦比賽

            設計意圖:寓教于樂,讓學生自愿而又歡快地背誦詩歌,同時掌握如何完整地背誦詩歌。

            語音 感情 流暢度

            2、選取課文中任選一節詩,發揮想象,給它補充情節,寫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散文。注意要突出原詩的感情——鄉愁,可借助景物描寫來渲染。想象情節應緊扣郵票、船票等。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課文,并給學生以優美的享受。本課板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內容和形式統一。

          【七年級語文《鄉愁》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鄉愁》的教學設計10-03

          鄉愁教學設計10-24

          七年級《鄉愁》教學設計11-12

          鄉愁的優秀教學設計10-24

          鄉愁詩教學設計09-19

          鄉愁教學流程設計10-08

          初中鄉愁教學設計09-08

          《鄉愁》教學思路設計08-04

          《鄉愁》教學設計與反思08-14

          課文《鄉愁》教學設計07-3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h动漫在线 | 日本免费香蕉大道 | 午夜阳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 亚洲美女午夜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