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東風楊柳欲青青》原文鑒賞

          時間:2024-11-02 04:53:13 晏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訴衷情·東風楊柳欲青青》原文鑒賞

            《訴衷情·東風楊柳欲青青》是北宋詞人晏殊的一篇詞作。我們為大家整理了《訴衷情·東風楊柳欲青青》原文鑒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訴衷情·東風楊柳欲青青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東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惱他香閣濃睡,撩亂有啼鶯。

            眉葉細,舞腰輕。宿妝成。一春芳意,三月如風,牽系人情。

            【鑒賞】

            這首詞,上片以景襯情,下片則描繪人物時蘊情會意。全篇借春風楊柳繪寫濃春美景,襯比香閣女子的綽約風姿,曲傳離思別意,景與情諧,物與人合,宛轉含蓄,情致纏綿。詞中化用金昌緒的《春怨》和王昌齡的《閨怨》詩,但有神無跡,如輕霜溶水,泯融無痕。詩詞都寫到鶯聲驚夢生惱,春柳觸發怨情,但詩中閨婦聽鶯聲而小庭追打,見柳色而直說悔意,明朗爽利,感情真切;詞里的香閣女子卻只是濃睡不起,宿妝不整,嫻靜溫婉,含而不露。二者相比,感情表現上有隱顯曲直之別,聲情口吻上有坦露含蓄之殊,語言上有質樸明快和清麗優雅之異,意趣、韻味也自判然不同。

            上片起筆“東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先繪出一幅如畫春景:東風吹溫送暖,催引生機;楊柳因春風吹拂而萌發春意,雖未青青成陰,卻染得人滿眼春色;柳絲纖細,柳煙疏淡,似有若無,自有一種迷蒙意態;一番春雨初霽之后,柳色顯得倍加清新,翠意撩人,秀色可餐。這兩句將春風、春柳,春雨、春晴,編織一起,色彩明媚,春意盎然,令人心醉神迷。“惱他香閣濃睡,撩亂有啼鶯”二句,詞意陡生頓挫。面對爛漫春光,不是覽景生歡,而是意趣索寞,“香閣濃睡”,情態異常。著一“惱”字,既是貫下,也暗暗承上。上兩句描繪春景,是為了襯示香閣女子的怨思,即以樂景而反襯哀情,從而形成鮮明對比,把離情怨思烘托得更加強烈。由于人物內心狀態的異常,觀景亦有異常之感:春色娛人,鶯聲悅耳,是常情;而春色惱人,聞鶯心煩,則是變態。詞中香閣女子所以對春色視而不見,懨懨無緒,黯黯思睡,聽到鶯聲卻生惱恨,實際是因春感懷,睹景傷情。鶯聲驚睡,也許還驚破了好夢。下片“眉葉細,舞腰輕,宿妝成”為人物描寫。眉葉、舞腰,既是詠柳,也是寫人,楊柳枝葉的纖細裊娜,女子眉腰的秀美窈窕,詞人生花妙筆的暈染下,相互疊印復合。柳如美人,美人似柳,形象雋麗,比喻貼切,既寫出柳的風神,也顯出人的韻致。“宿妝”,隔夜未整的殘妝。詞里的“宿妝成”,是指香閣濃睡的女子醒來,無心梳洗,懶于修飾。此處雖不明白言情,而從“宿妝”不整的容態中自然溢露出一種難以言傳的幽怨。結拍“一春芳意、三月和風,牽系人情”三句正面點示題旨。“一春芳意”與“三月和風”為對偶句,同是“牽系人情”的景物。這三句意思是:柳芽茁長的春意,縈拂柳條的春風,以及柳枝上的鶯啼,柳樹間的煙鎖,無不牽系著閨中人的情思。“牽系”二字,切柳絲。全篇明以柳起,暗以柳結,中間所及,關涉到柳,聯想古詩詞中常用的柳的內涵自知“人情”為何。

            全詞著意描寫濃春煙景中,巧妙地將楊柳的絲縷和人物的紛亂心緒牽連綰合,襯寫出香閨女子的春怨,情景交融,別具風情。

            【作者介紹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生平

            晏殊14歲應神童試,真宗召他與進士千余人同試廷中,他神氣自若,援筆立成。賜同進士出身。從秘書省正字官至知制誥,進禮部侍郎。后因事出知宣州,改應天府。又任禮部、刑部、工部尚書,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病卒于家,仁宗親臨祭奠。謚元獻。《宋史》本傳說:“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始。”他平居好賢士,范仲淹、韓琦、孔道輔、富弼等都是他提拔推薦的。

            晏殊是北宋文壇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說他“文章贍麗,應用不窮。尤工詩,閑雅有情思”。和北宋前期大多數文人的作風一樣,晏殊的詩文詞都是繼承晚唐五代的傳統,他“贍麗”之中有沉著的內容,所以不流于輕倩、浮淺,故為當時所重。他的詞今存130余首,風格上既吸收《花間》(溫庭筠)、(韋莊)的格調,也深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他一生顯貴,尤其善于寫旖旎風光,歡愉情趣,但他的作品并不單純如此,而孕育著深厚的悲戚之感。如他的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種人的意志所不能挽回的情景,即使只是個人一時的無名的悲感,也蘊含著人類永恒而無可奈何的悲感,由此而感到人類普遍的永久的無可逃避的命運。由這種主觀的悲哀推而至于客觀世界的運轉,又何嘗不如此。“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這就不能不得出“珍惜現在”的結論:“不如憐取眼前人。”(〔浣溪沙〕)這比起《花間》溫、韋的清詞麗句來,就看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

          【《訴衷情·東風楊柳欲青青》原文鑒賞】相關文章:

          晏殊《訴衷情·東風楊柳欲青青》全文及鑒賞07-22

          晏殊《訴衷情東風楊柳欲青青》全詞賞析07-30

          晏殊訴衷情·東風楊柳欲青青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6-01

          《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詩詞原文及鑒賞07-31

          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原文翻譯鑒賞04-25

          溫庭筠《訴衷情·鶯語》全文及鑒賞08-26

          《訴衷情》的原文注釋及賞析06-06

          蘇軾《訴衷情·琵琶女》全文及鑒賞08-10

          韓愈的《青青水中蒲三首》鑒賞10-19

          《勸學》原文鑒賞02-2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天天做夜夜做天天欢人人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一本一本久久α久久精品 | 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 | 色鬼国产激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