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的作者簡介與古詩賞析

          時間:2025-03-13 10:45:02 銀鳳 游子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游子吟》的作者簡介與古詩賞析

            引導語:《游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五言古體詩。這是一首歌頌母愛偉大的詩。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收集并整理了關于《游子吟》古詩賞析,歡迎大家一起來細細品讀。

          《游子吟》的作者簡介與古詩賞析

            游子吟

            詩人:孟郊 朝代:唐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父庭玢,任昆山縣尉時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

            貞元中張建封鎮徐州時,郊曾往謁。46歲(一說45歲),始登進士第。然后東歸,旅游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十七年(801),任為溧陽尉。在任不事曹務,常以作詩為樂,被罰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鄭余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死去官。鄭余慶鎮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唐人認為孟詩是“元和體”的一種,“元和已后”,“學矯激于孟郊”(李肇《唐國史補》)。唐末張為作《詩人主客圖》,以他為“清奇僻苦主”。宋詩人梅堯臣、謝翱,清詩人胡天游、江□、許承堯,寫作上都受到他的影響。對孟詩的評價,持褒義論的,韓愈、李觀以后,有貫休、黃庭堅、費袞、潘德輿、劉熙載、陳衍、錢振□、夏敬觀等;持貶義論的,有蘇軾、魏泰、嚴羽、元好問、王□運等。他和賈島都以苦吟著稱,又多苦語。蘇軾稱之“郊寒島瘦”(《祭柳子玉文》),后來論者便以孟郊、賈島并稱為苦吟詩人代表,元好問甚至嘲笑他是“詩囚”(《論詩三十首》)。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編刊,黃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見。陸心源所藏汲古閣影宋精本,今歸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閣本,閔刻朱墨本。《四部叢刊》影印杭州葉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末附孟郊年譜、遺事輯錄。注釋有陳延杰《孟東野詩注》,夏敬觀選注《孟郊詩》。事跡可參考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新、舊《唐書》本傳、夏敬觀《孟東野先生年譜》、華忱之《唐孟郊年譜》。

            游子吟古詩賞析

            【注釋】

            ①游子:出門遠游的人。吟,說。

            ②意恐:擔心。

            ③寸草:小草,比喻游子。

            ④三春暉: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⑤歸:回來,回家。

            【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擔心孩子一走很晚才會回來。誰能說兒子像小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賞析】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后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于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孟郊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本篇題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實際上是兩個詞組,而不是兩個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制得更為結實一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里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最后兩句,以當事者的直覺,翻出進一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有些刊本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托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于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摯。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此詩寫在溧陽,到了清康熙年間,有兩位溧陽人又吟出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尚縈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可見《游子吟》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是歷久而不衰的。

            創作背景

            此詩創作于溧陽(今屬江蘇)。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同住。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于是寫出這首發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內容分析

            前四句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描述母親為即將遠行的兒子趕制衣服的場景,“密密縫” 這一細節生動地表現出母親對兒子遠行的擔憂與不舍,針針線線都飽含著深沉的母愛。

            后兩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以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將子女比作 “寸草心”,把母愛比作 “三春暉”,形象地揭示了母愛的偉大與子女難以報答母愛的情感。

            藝術特色

            語言質樸自然:整首詩沒有華麗的辭藻,用最平實的語言描繪生活場景,卻能直達人心,引起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

            細節描寫精妙:“臨行密密縫” 這一細節,生動刻畫了母親的形象,讓讀者深切感受到母愛的細膩與深沉。

            比喻貼切生動:“寸草心” 與 “三春暉” 的比喻,新穎而貼切,將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主題思想

            《游子吟》通過對慈母為游子趕制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親深深的感激與敬愛之情,同時也引發讀者對親情的珍視與感恩之心。

          【《游子吟》的作者簡介與古詩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游子吟》作者簡介11-04

          游子吟古詩及賞析08-20

          游子吟古詩賞析07-06

          古詩《游子吟 》賞析08-11

          游子吟 古詩賞析10-22

          游子吟古詩的賞析08-23

          古詩《游子吟》的賞析10-29

          游子吟的古詩賞析08-13

          《游子吟》古詩賞析09-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好屌妞蕉国产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 特黄特色三级在线看国产 | 日本入室强伦姧bd在线观看 | 亚洲刺激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