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十四江東覲省》閱讀答案

          時間:2024-09-21 10:51:20 松濤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閱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范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送韓十四江東覲省》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閱讀答案

            送韓十四江東覲、

            杜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②,嘆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

            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

            【注】①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白馬江畔送韓十四去江東探親時寫的。②老萊衣:相傳春秋時隱士老萊子,七十歲還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兒童,使雙親歡娛。?黃牛峽:位于宜昌之西。

            (1)“萬事非”在詩中具體指哪些內容?(3分)

            (2)請簡要分析頸聯在寫景上的主要特色。(4分)

            (3)請結合詩句,概括詩人抒發了哪些感情。(3分)

            參考答案:

            (1)(3分)①戰亂連年,山河破碎(1分);②親人離散,生死未卜(1分);③老友分別,難以重逢(1分)。

            (2)(4分)①以靜襯動(1分),“黃牛峽靜灘聲轉”句以峽岸的靜襯托江水的洶涌,表現了對友人行程艱難的憂慮(1分)。②寓情于景(1分),“白馬江寒樹影稀”句描寫江邊寒風吹骨、樹影稀疏的凄涼之景,表達詩人因友人離去的孤寂傷感之情(1分)。③虛實結合(1分),“黃牛峽靜灘聲轉”句屬虛寫,寫詩人想象韓十四坐船過黃牛峽的情景;“白馬江寒樹影稀”句屬實寫,寫詩人在江邊送別韓十四的情景(1分)。④聽覺與視覺相結合(1分),“黃牛峽靜灘聲轉”句作者從聽覺角度形象描繪韓十四一路輾轉旅途艱險的情形;“白馬江寒樹影稀”則從視覺角度描繪了當時的離別之景(1分)。評分建議:答對其中兩點即可。

            (3)(3分)①“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表現了對戰亂導致生靈涂炭的憂憤之情;②“我已無家尋弟妹”表現了對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表現了對因友人離去的惜別之情;④“此別應 須各努力”表現了作者對友人的勉勵之情;⑤“故鄉猶恐未同歸”隱隱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擔憂之情。評分建議:答對其中三點即可。

            8.詩的頸聯(第三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哪一個字?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這首詩情感豐富,請作分析。(4分)

            參考答案:

            8. (4分)

           、 “靜”字用得十分傳神。②詩人佇立白馬江頭,目送著韓十四揚帆遠去,詩人想象友人必經之地黃牛峽,耳際似乎響起了峽下黃牛灘的流水聲,飽含作者對友人的惜別之情。一種孤獨感驀然向詩人襲來。③以靜襯動,“黃牛峽靜灘聲轉”句以峽岸的靜襯托江水的洶涌,表現了對友人行程艱難的憂慮,表達詩人因友人離去的孤寂傷感之情。

            9. (4分)

            ①“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表現了對戰亂導致生靈涂炭的憂憤之情;

           、凇拔乙褵o家尋弟妹”表現了對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

           、邸包S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表現了對因友人離去的惜別之情;

            ④“此別應須各努力”表現了作者對友人的勉勵之情;

           、荨肮枢l猶恐未同歸”隱隱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擔憂之情。(只要答對4點即可得滿分)

            《王嘉傳閱讀答案》文言文閱讀附答案及譯文

            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也。輕舉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而聰睿內明。滑稽好語笑,不食五谷,不衣美麗,清虛服氣,不與世人交游。隱于東陽谷,鑿崖穴居,弟子受業者數百人,亦皆穴處。

            石季龍之末,棄其徒眾,至長安,潛隱于終南山,結庵廬而止。門人聞而復隨之,乃遷于倒獸山。苻堅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參詣,好尚之士無不師宗之。問其當世事者,皆隨問而對。好為譬喻,狀如戲調;言未然之事,辭如讖記,當時鮮能曉之,事過皆驗。

            堅將南征,遣使者問之。嘉曰:“金剛火強!蹦顺耸拐唏R正衣冠徐徐東行數百步而策馬馳反脫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床一無所言。使者還告,堅不悟,復遣問之,曰:“吾世祚云何?”嘉曰:“未央!毕桃詾榧。明年癸未,敗于淮南,所謂未年而有殃也。人侯之者,至心則見之,不至心則隱形不見。衣服在架,履杖猶存,或欲取其衣者,終不及,企而取之,衣架逾高,而屋亦不大,覆杖諸物亦如之。

            姚萇之入長安,禮嘉如苻堅故事,逼以自隨,每事諮之。萇既與苻登相持,問嘉曰:“吾得殺苻登定天下不?”嘉曰:“略得之。”萇怒曰:“得當云得,何略之有!”遂斬之。先此,釋道安謂嘉曰:“世故方殷,可以行矣!奔未鹪弧扒淦湎刃,吾負債未果去。”俄而道安亡,至是而嘉戮死,所謂“負債”者也。苻登聞嘉死,設壇哭之,贈太師,謚曰文。及萇死,萇子興字子略方殺登,“略得”之謂也。嘉之死日,人有隴上見之。其所造《牽三歌讖》,事過皆驗,累世猶傳之。又著《拾遺錄》十卷,其記事多詭怪,今行于世。

           。ㄟx自《晉書》,有刪改)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輕舉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輕:輕視

            B.好為譬喻,狀如戲調好:喜歡

            C.卿其先行,吾負債未果去果:實現,完成

            D.當時鮮能曉之鮮:少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乃遷于倒獸山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問其當世事者而莫得其涯

            C.門人聞而復隨之項王按劍而跽

            D.嘉之死日鄰之厚,君之薄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嘉這個人,其貌不揚而幽默內秀,孤立于世而精通事世,料事如神而又不明說事情結局,是一個創作了志怪小說的隱士。

            B.苻堅南征之前,兩次派使者向王嘉詢問吉兇,王嘉用語言和行動向使者表達自己的預言,可是使者和苻堅都沒能明白他的真意。

            C.姚萇進入長安以后不久便開始與苻堅爭權,遇到事情就要向王嘉征詢意見,但因王嘉說的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心生惱怒殺了王嘉。

            D.王嘉先隱居東陽谷,后至長安,隱居終南山,最后遷于倒獸山;蜩徰卵ň樱蚪Y庵廬而止,都有弟子門人隨之穴處,受業學習。

            4.用“/”給文中劃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乃乘使者馬正衣冠徐徐東行數百步而策馬馳反脫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床一無所言。

            5.把文中畫線的文字譯成現代漢語。(7分)

            (1)苻堅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參詣,好尚之士無不師宗之。(4分)

           。2)其所造《牽三歌讖》,事過皆驗,累世猶傳之。(3分)

            1.A(3分)

            【解析】:輕,輕佻,輕浮。

            2.D(3分)

            【解析】:A副詞,表示時間的緊相銜接,可譯為“就”;表示兩事情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譯為“卻,竟”。B代詞,他;代詞它的。C連詞,表順承;連詞,表修飾。D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3.D(3分)

            【解析】:文中并未交代王嘉“遷于倒獸山”時有沒有弟子門人追隨。

            4.

            答案:乃乘使者馬/正衣冠/徐徐東行數百步/而策馬馳反/脫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床/一無所言。(3分)

            【解析】:解答文言斷句題,要依據對文意的理解明確句意;同時還要借助文言虛詞,特別是句首語氣詞.句末語氣詞等來判斷;還可以參照文言句式的特點來判斷。本句說的是王嘉的一系列動作,比較緊湊,可根據“正”.“脫”“棄”“下”等動詞加以判斷。

            5.(1)苻堅多次征召,他總不應征,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親自拜會,好學之士無不推崇他為宗師。(“起”“躬”“參詣”各1分,句子順暢.大意正確1分)

           。2)他所寫的《牽三歌讖》一書中的事情過后都能夠應驗,歷時幾代還在流傳。(“驗”“累世”各1分,句子順暢.大意正確1分)

            譯文:

            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他舉止輕浮,形貌丑陋,外表像是無用之輩,而內心聰敏明慧,喜好滑稽談笑,不吃五谷,不穿艷麗的衣服,置身清虛之中服氣養性,不與世人交游。隱居在東陽谷,鑿崖為洞穴居住。數百名受業學習的弟子,也全部進入洞穴居住。

            石季龍末年,王嘉丟開他的眾弟子,只身來到長安,在終南山潛隱,居住在自己蓋的草庵之中。他

            的門人聽說了,又隨之前來,他又遷入倒獸山中。苻堅多次征召,他總不應征,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親自拜會,好學之士無不推崇他為宗師。人們向他詢問當今之事,都隨口而答。很喜歡運用比喻,其情其狀如同在調戲人們一般;預言未來要發生的事,辭意隱晦,當時很難知道究竟,但事后都一一應驗如神。

            苻堅準備南征,派使者向他詢問吉兇。王嘉說:“金剛火強!闭f完便跨上使者的馬,端正衣帽,慢慢向東走出數百步,然后策馬返回,脫掉衣帽,丟掉鞋帽而歸。下馬之后盤坐在床上,一言不發。使者回來后據實相告,苻堅不能悟解,又派人前來問他,說:“我們的國運如何?”王嘉說:“未央!贝蠹叶家詾槭羌。第二年是癸未年,苻堅在淮南被打得大敗,這就是王嘉所說的未年有災殃的印證。拜候他的人如果心誠,他就出見,心不誠就隱形不見,只見他的衣帽掛在衣架上,手杖仍在原處。如果有人想取他的衣服,始終夠不著,伸長手臂去取,衣架會變得更高,鞋杖各物也是如此。

            姚萇進入長安以后,禮遇王嘉像從前苻堅一樣,并逼著王嘉跟隨他,每件事情都要向他征詢。姚萇不久便開始與苻登爭權,問王嘉說:“我能殺掉苻登平定天下嗎?”王嘉說:“略得之!币θO惱怒了,說:“得就說得,哪里有什么略呢?”于是就殺了王嘉。這以前,釋道安對王嘉說:“世事正沸騰暄擾,可以走了。”王嘉回答說:“你先走吧,我欠的債還未還清,還不便離去!辈痪茫尩腊簿退懒耍竭@時王嘉被殺,就是前面所說的“欠債”。苻登聽說王嘉的死訊后,設壇哭祭,贈號太師,謚號“文”。姚萇死后,他的兒子姚興字子略殺了苻登,這便是王嘉所說的“略得”的意思。王嘉死的那一天,有人在隴上看見過他。他所寫的《牽三歌讖》一書,事情過后都能夠應驗,歷時幾代還在流傳。又著有《拾遺錄》十卷,所記載的事跡大多荒誕詭怪,直到如今,仍舊風行于世。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杜甫《送韓十四江東省覲省》閱讀練習及答案03-12

          杜甫《送韓十四江東覲省》閱讀答案附賞析08-21

          《送杜十四之江南》閱讀答案06-08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閱讀答案10-25

          《送沈子福歸江東》古詩練習及答案08-07

          《男孩的十四歲》閱讀答案05-16

          《奶奶的粽子》閱讀答案韓逸萌08-09

          韓偓《夜坐》閱讀練習及答案03-10

          《宋史韓億傳》的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9

          《韓通并州太原人》閱讀答案及翻譯11-1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观看91尤物 | 中文字幕aⅴ中文字幕天堂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免费 | 亚洲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 | 亚洲一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 在线看片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