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公皋傳的語文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時間:2024-11-24 08:44:34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江公皋傳的語文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江公皋傳 [清]藍千秋

          關于江公皋傳的語文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江公諱皋,字在湄,號磊齋,世居桐城之龍眠山下。性敏慧,弱冠舉于鄉。未幾,成進士,除瑞昌令。

            瑞昌隸九江,負山帶湖,民疲苶多盜,逋賦1日積。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輩,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歸,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罷遣前令,歸其妻孥。縣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貲筑堤,為完久計,民號之曰江公堤。是時閩、楚告警。瑞昌與楚鄰,奸民乘間行剽劫,吏議發兵剿,公曰:此輩迫饑寒為盜,撫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因勒鄉堡長宣諭利害,督丁壯材勇者巡察,時刺取其渠魁2擊殺之,盜遂息。

            未幾,遷鞏昌守。時大軍入蜀,道鞏昌,軍興旁午3,民疲困,卒益驕悍,或竊出漁奪,無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見數騎馳突過車,斥止驗問得實,立縛送大帥斬以徇,由是兵衛肅然莫敢犯。

            越四歲,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獷悍。時新收粵西,兵留鎮柳州,軍中多掠奪婦女,哭泣思歸。公白大府,繳營帥籍所掠赴郡訊之,懇歸者量遠近給資遣還,凡數百人。明年,柳帥卒,餉不繼,士擐甲嘩軍門,公遽出,與期匝月給,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馳書告臺省趣發餉。餉應期至,軍乃戢。粵西山峻削,柳尤連險,萬石離立,斤斧所不廈,頗多巨木。時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問所產巨木地,令前導,公騎偕使者往視木。行數里,至絕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臨崖谷,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難色。公日:上命也,木茍可出,守臣當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兩小吏先登,使者強隨之,半崖路絕,無置足所。公仰視木顧使者日: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賴使者為上言不可取狀。使者遂還,奏免,柳民歡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聲績。為人孝友恬淡,通達時務,習吏事。始終潔白一節,賢達皆嘆仰之。 (有刪節)

            [注]①逋賦:拖欠的賦稅 ②渠魁:首領 ③軍興旁午:軍隊征敏繁多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檄營帥籍所掠赴郡訊之 籍:登記

            B.即馳書告臺省趣發餉 趣:通趨,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將要

            D.公仰視木顧使者日 顧:回頭看

            9.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江皋所在有聲績的一組是

            ①性敏慧,弱冠舉于鄉 ②為完久計,民號之曰江公堤

            3時刺取其渠魁擊殺之,盜遂息 ④餉應期至,軍乃戢

            5守臣當先以身殉 ⑥柳民歡呼戴上恩德

            A. ①②④ B. ②3④ C. ①5⑥ D. 35⑥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皋到瑞昌任縣令時,當地貧困多盜,百姓長期拖欠賦稅,前任縣令也因此受到牽累。

            江皋慨然承擔所拖欠的賦稅,讓前縣令和妻兒離去;又率先捐出俸祿集資修筑河堤,造福當地百姓。

            B.江皋能體諒民情。他反對發兵剿滅迫饑寒為盜的平民,只殺掉了賊寇首領,消除了盜患;對軍中被掠奪而思歸的婦女,量遠近給資遣還,凡數百人。

            C.江皋處理政事冷靜果決。有軍人驕橫兇悍,漁奪百姓,他嚴厲懲治,使軍隊不再擾民;

            駐柳州軍隊因欠餉喧嘩軍門,他迅速應對,設法應期發給軍餉,平息了事端。

            D.江皋通曉吏事,做事靈活有謀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來粵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

            使者親臨巨木產地,其地勢險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據實奏免,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1l(1)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共7分)

            ①此輩迫饑寒為盜,撫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3分)

            ②斥止驗問得實,立縛送大帥斬以徇,由是兵衛肅然莫敢犯。(4分)

            (2)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線的部分斷句(3分)

            君子之于射也,內志正外體直持弓矢審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觀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明)王守仁《觀德亭記》

            參考答案:

            8.B 9.B 10.A

            11.(10分)

            (1) 翻譯

            ①這些人是為饑寒所迫淪為盜賊的,安撫他們很容易,如果威逼,就會使他們跑到楚地去依靠強盜了。

            ②(江皋)呵斥他們停下來,審問得到實情,立刻捆綁起來送到大帥那里斬首示眾,從此駐軍紀律嚴明.沒有誰敢危害百姓了。、

            (2)用斜線(/)斷句:

            內志正/外體直/持弓矢審目/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觀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江公皋傳的語文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朱公居陶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11-30

          北史·孟嘗君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11-29

          《盛宣懷傳》閱讀題及答案10-17

          牛皋字伯遠閱讀題答案及譯文10-06

          文言文閱讀題和答案10-29

          《華佗傳(節錄)》閱讀題及答案08-16

          《明史海瑞傳》閱讀題答案08-12

          《蕭皋別業竹枝詞》閱讀題答案及賞析06-20

          《論語·衛靈公》閱讀題答案08-28

          陳執中傳文言文閱讀答案09-2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播放永久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的 | 日韩网站免费大片在线看 | 中文字幕巨大乳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