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若耶溪》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時間:2024-07-10 20:00:40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入若耶溪》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入若耶溪》是南朝梁王籍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寫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見所聞,并寓含長久羈留他鄉(xiāng)的思歸之念。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入若耶溪》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入若耶溪》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注:[1]本詩作于王籍任湘東王參軍時游會稽若耶山下的若耶溪之際。

            1.“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兩句中,各有哪一個字用得妙?為什幺?(3分)

            2.這首詩寫了哪些景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境遇與情懷?請結合全詩作簡要的概括。(5分)

            參考答案:

            1.“生“與“逐”(1分)。詩人運用擬人化手法,賦予云霞和陽光對若耶溪的柔情蜜意,以突出自己的喜愛之情(2分)。

            2.詩人在前三聯中描寫了小舟泛溪、水天一色、云霞出岫、陽光逐流、蟬鳥和鳴等景色,刻畫出一個幽靜的藝術境界(2分),繼而第四聯直抒胸臆,詩人因“悲倦游”而“動歸念”,表達了對幽靜恬淡的歸隱生活的向往之情。(3分)

            二:

            ①若耶溪:在會稽若耶山下。這首詩是作者任湘東王蕭繹咨議參軍時游若耶溪而作。

            ②艅艎(yú uáng):古代一種大船。

            1.第二聯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字分別是哪一個?請簡要分析。(5分)

            2.若耶溪具有怎樣的環(huán)境特點?尾聯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分別是“生”和“逐”。(2分)“生”字賦予云霞動態(tài)美,寫云霞自遠山升騰而出,繚繞在群山之間;“逐”字將陽光擬人化,仿佛陽光依戀不舍地追逐著曲折的溪流。“生”“逐”二字將山水寫得富有生機和情誼,表現了詩人對若耶溪美景的喜愛、眷戀之情。(3分)

            2.這首詩突出了若耶溪環(huán)境清幽、寧靜的特點。(2分)水天共色,云霞生岫,清流曲折,表現了山水的清幽;“蟬噪”“鳥鳴”之聲反襯了山林的寧靜。(2分)尾聯表達了詩人厭倦漂泊,希望辭官歸隱的情感。(2分)

            附加【注釋】:

            ⑴若耶溪:在紹興市東南,發(fā)源于離城區(qū)44里的若耶山(今稱化山),沿途納三十六溪溪水,北入鑒湖。早年,上游流經群山,下游兩岸竹木豐茂,是一處非常幽雅的旅游勝地。

            ⑵艅(yú)艎(huáng):舟名。大船。

            ⑶泛泛:船行無阻。

            ⑷空:指天空。

            ⑸水:指若耶溪

            ⑹陰霞:山北面的云霞。若耶溪流向自南而北,詩人溯流而上,故曰“陰霞”。

            ⑺遠岫(xiù):遠處的峰巒,這里指若耶山、云門山、何山、陶晏嶺、日鑄山等隱現的高山。

            ⑻陽景:指太陽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

            ⑼回流:船向上游行進時岸邊倒流的水。

            ⑽噪:許多鳥或蟲子亂叫。

            ⑾逾:同“愈”,更加。

            ⑿幽:寧靜、幽靜

            ⒀歸念:歸隱的念頭。

            ⒁長年悲倦游:詩人多年以來就厭倦仕途,卻沒有歸隱,以此而悲傷。倦游:厭倦仕途而思退休。

            【名句】:蟬噪林逾靜, 鳥鳴山更幽。

            譯文

            我駕著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閑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蕩悠。晚霞從遠處背陽的山頭升起,陽光照耀著蜿蜒曲折的水流。蟬聲高唱,樹林卻顯得格外寧靜;鳥鳴聲聲,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這地方讓我生了歸隱之心,我因多年來厭倦仕途卻沒有歸隱而悲傷起來。

            【賞析】:

            《入若耶溪》是南朝梁王籍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寫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見所聞,并于含長久長久羈留他鄉(xiāng)的思歸之念。詩開頭兩句寫詩人乘小船入溪游玩,三四句寫眺望遠山時所見到的景色,五六句用以動顯靜的手法來渲染山林的幽靜,最后兩句寫詩人面對林泉美景,不禁厭倦宦游,產生歸隱之意。全詩因景啟情而抒懷,十分自然和諧。此詩文辭清婉,音律諧美,創(chuàng)造出一種幽靜恬淡的藝術境界。

            若耶溪在會稽若耶山下,景色佳麗。本篇是王籍游若耶溪時創(chuàng)作的。

            開頭兩句寫詩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寫出滿懷的喜悅之情,用“悠悠”一詞寫出“空水”寥遠之態(tài),極有情致。三四句寫眺望遠山時所見到的景色,詩人用一“生”字寫云霞,賦予其動態(tài),用一“逐”字寫陽光,仿佛陽光有意地追逐著清澈曲折的溪流。把無生命的云霞陽光寫得有知有情,詩意盎然。五六句用以動顯靜的手法來渲染山林的幽靜。“蟬噪”、“鳥鳴”使籠罩著若耶。

            山林的寂靜顯得更為深沉。“蟬噪”二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被譽為“文外獨絕”。像唐代王維的“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杜甫的“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聲響來襯托一種靜的境界,而這種表現手法正是王籍的創(chuàng)新。

            最后兩句寫詩人面對林泉美景,不禁厭倦宦游,產生歸隱之意。全詩因景啟情而抒懷,十分自然和諧。此詩文辭清婉,音律諧美,創(chuàng)造出一種幽靜恬淡的藝術境界。

            拓展內容:《入若耶溪》對比閱讀題

            入若耶溪

            [南朝]梁 王藉

            余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入若耶溪

            [唐]崔顥

            輕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巖中響自答,溪里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橈向馀景。

            21.兩首詩的第三聯都用了什么表達技巧?結合崔顥詩的第三聯作簡要分析。(3分)

            22.兩首詩都寫了泛舟若耶溪,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4分)

            參考答案:

            21.(1)以聲襯靜(或“以動襯靜”、“動靜結合”、“反襯”);(2)溪岸山巖中發(fā)出的各種聲音在幽谷中傳來清晰的回聲;在清溪里說話的聲音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靜,環(huán)境越發(fā)顯得寂靜清幽。

            評分標準:共3分。以聲襯靜(或“以動襯靜”、“動靜結合”’、“反襯”)1分;結合崔顥詩第三聯具體分析:“響自答”1分,“言彌靜”1分。意思對即可。

            22.(1)相同:兩首詩都表達了對若耶溪清幽環(huán)境的喜愛之情。

            (2)不同:王藉詩:詩人由景生情,面對林泉美景,不禁厭倦宦游,產生歸隱之意。崔顥詩:詩人留戀這清靜幽美的環(huán)境,與大自然契合無間,表達了愉悅、平靜、無拘無束的心情。

            評分標準:共4分。相同點:對清幽環(huán)境的喜愛之情1分。不同點:王藉有厭倦宦游,歸隱林泉之意1分;崔顥與自然契合,留戀山水,無拘無束1分。結合具體詩句分析1分。

          【《入若耶溪》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春泛若耶溪》閱讀答案03-26

          月夜溪莊訪舊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10-10

          《逢入京使》的閱讀答案與翻譯賞析09-09

          溪亭林景熙翻譯與閱讀答案及賞析10-03

          《東溪》閱讀答案及賞析08-03

          《故都》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9-04

          柳宗元《入黃溪聞猿》翻譯賞析10-13

          杜甫《對雪》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10-02

          杜牧赤壁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6-25

          《并州路》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6-2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视频观看无卡免费精品页码 | 一级a毛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 | 人人搡人人爽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在线 | 亚洲日韩理论片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