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詠懷(其七)》閱讀答案及賞析

          時間:2024-06-27 09:05:10 藹媚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擬詠懷(其七)》閱讀答案及賞析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范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擬詠懷(其七)》閱讀答案及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擬詠懷(其七)》閱讀答案及賞析

            庾信

            榆關斷音信,漢使絕經過。胡前落淚曲,羌笛斷腸歌。纖腰滅束素,別淚損橫波。

            恨心終不歇,紅顏無復多?菽酒谔詈,青山望斷河。

            注:庾信原為南朝梁時著名的宮體詩人,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扣留,時值西魏滅梁,于是羈留北方。歷仕西魏、北周。此詩為他仕北周期間所作。

            閱讀題一:

           。1)此詩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分)

           。2)詩中用了哪些藝術手法進行詠懷?試舉一例作簡要說明。(6分)

            參考答案

           。1)此詩塑造了一個為鄉國離恨折磨的消瘦憔悴、悲痛欲絕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分)

           。2)①用典:“枯木期填! 用枯木填海的神話故事表達自己南歸故國的愿望就像用枯木填平大海一樣不能實現,但心中依然執著此念,表現出詩人對故國的深深眷戀。(3分)

            或:“青山望斷河”, 用了《水經注》中的典故,就是盼望青山崩塌能阻斷黃河,暢通歸鄉的路,詩人明知極難實現,甚至不可能實現,卻仍不死心,決不放棄這樣的愿望,把深沉的懷鄉情愫寫得哀切感人。

            ②比喻:三、四兩句以男女關系比喻君臣關系,詩人自喻為紅顏女子,因思念故國故君而腰身消減,淚水長流,以致因悲傷過度而紅顏過早衰老,表達愛國思鄉感情之熾烈。(3分)

            閱讀題二: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胡笳、羌笛這些樂器所發出的聲音,在作者聽來都是哀怨之音,使人落淚斷腸。

            B.五至八句從對面著筆,通過寫作者妻子的思念,來強化作者內心無法消解的悲苦。

            C.結末兩句用典抒情,用枯木填海、青山斷河的渺茫含蓄地表達了內心深摯的情感。

            D.本詩多用對偶句,對仗工整,講究押韻,音節和諧,這有助于作者情感的表達。

            2.本詩抒發了作者哪些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

            1、B

            2、略

            [評析]

            庾信是宮體詩派的重要作家。他的前期創作多為奉和應制之作,內容關乎色情,形式綺麗濃艷。后期庾信被迫留在長安,屈仕敵國。特殊的生活背景,鑄就了庾信后期詩賦的特色和成就。表現鄉關之思、身世之嘆是庾信后期作品的的主要內容。本詩作者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了他故國難歸的悲痛和對故國深沉的懷念。思想的轉變也使詩的風格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前期的綺艷一變為剛健深沉、蒼涼悲壯。杜甫云:“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可謂一語破的。

            全詩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和家鄉的強烈思念,抒發了無法回到祖國和家鄉的悲痛。

            本詩以流落的思婦自喻,并以纖腰消瘦、眼睛損壞和容顏迅速衰老等,表達愛國思鄉感情之熾烈,最后又用兩個典故,表達無法南歸之痛,情真語痛,感人至深。

            本詩全用對偶句組成,各聯屬對工整,而又恰切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全詩隔句用韻,音節和諧,對于表現哀痛之思,不無好處。

            賞析:

            庾信,南北朝詩人,以寫作他在南朝梁代時,十五歲就入宮為太子蕭統伴讀,后又陪同太子簫綱 (梁簡文帝)等寫詩,寫了不少綺艷的“宮體詩”,他也因工于“宮體詩”而著稱;后來還因詩才受重用,歷任東國常侍、建康令等要職;梁元帝(蕭繹)承圣三年(55年),他奉元帝之命出使北朝西魏,但抵長安不久,西魏攻克南朝梁之首府江陵,殺了梁元帝,梁遂衰亡。他因詩名為北朝賞識,被留在長安,官至驃騎大將,但他仍常懷念南方故國,長安時期的詩作,就一改往日的綺艷,常發悲憤哀怨的懷鄉之聲。這里所選的《擬詠懷》其七,就顯示了他在北朝時詩作的這個特點。

            這首選詩,是他羈留北方之后所寫。該時,梁朝的消息斷絕;他寄居異地,聽胡笳羌笛而思鄉心切,于是寫下這首詩歌。以寄托還鄉的希望和幻想。

            開頭“榆關斷音信,漢使絕經過”兩句,寫故國音信斷絕后的孤苦狀況。榆關,或稱榆塞,在今陜西省榆林縣東,是通往南方的關口。但是現在,南來北往的“漢使”(漢朝的使臣,這里代指南朝的使者)已經很久沒到這邊來了。這兩句反映了詩人羈留西魏時那寂寞孤清的境況。

            “胡笳落淚曲,羌笛斷腸歌”兩句,是說他在西魏這異邦之地,聽到胡笳與羌笛這些異邦之音,引起內心的傷悲。胡笳、羌笛:都是北方民族的樂器。這些北域樂器發出的生疏的聲音,從熟悉與喜愛南國音樂的詩人聽來,自然都是孤清與哀怨之音了。

            “纖腰減束素,別淚損橫波”兩句,說的是詩人在這樣寂寞與孤清的環境中度日,日子是如何的難捱,思鄉是如何的痛苦,乃至痛苦得人也消瘦了,眼睛也哭壞了:本來就是“纖腰”(細腰),由于思鄉的憂愁,束腰的白絹(“束素”)也減短了(間接說明人消瘦了,腰圍減細了)。而眼睛(“橫波”,指眼睛),也因為流了很多飽含離恨的眼淚(“別淚”),而哭壞(“損”)了。

            最后四句,是就上述的離愁別恨,抒發出自己的感慨:“恨心終不歇,紅顏無復多”兩句,是說自己有無窮無盡的離愁別恨,憂能傷人,青春的年華也沒有多少了。(“恨心”,就是別恨。紅顏,指青春。)“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斷河”兩句,是引入“精衛填!鄙裨捁适伦鳉w結,說自己雖然回不去了,但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像炎帝之女化為“精衛鳥”,以微木填海的一樣,以枯木填海,用青山斷河,來實現自己的故國夢。

          【《擬詠懷(其七)》閱讀答案及賞析】相關文章:

          擬詠懷十一古詩賞析09-13

          《飲酒(其七)》閱讀及答案12-14

          陶淵明《飲酒(其八)》閱讀答案及賞析12-21

          李白《古風其十》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09-13

          《擬峴臺記》閱讀答案11-03

          《詠懷古跡·其五》07-06

          張九齡《感遇(其七)》閱讀答案03-22

          諸將五首其五杜甫帶拼音賞析及閱讀答案01-01

          《閑居》閱讀答案及賞析07-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 | 亚洲最新在线免费观看 | 一级AV片久久精品 | 久久重口味免费视频 | 亚洲一级在线免费看 |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拍 |